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作家孙犁说:"艺术家的特异功能不在反映,而在创造."新闻记者与作家从事的精神劳动虽有不同的特点,但应用创新思维是共同的.大量的新闻实践证明,同样一个人和一件事,在有的记者眼里什么也不是,而在有的记者眼里却是值得报道的好新闻;同样一个人和一件事,由这个记者写出来的新闻是白开水一杯,淡而无味,而由另一个记者写出来的报道却是一篇精彩的好稿.差别就在于有无创新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3.
作家孙犁说:"艺术家的特异功能不在反映,而在创造."新闻记者与作家从事的精神劳动虽有不同的特点,但应用创新思维是共同的.大量的新闻实践证明,同样一个人和一件事,在有的记者眼里什么也不是,而在有的记者眼里却是值得报道的好新闻;同样一个人和一件事,由这个记者写出来的新闻是白开水一杯,淡而无味,而由另一个记者写出来的报道却是一篇精彩的好稿.差别就在于有无创新思维品质.优秀的记者应该是一个勇于进行创新思维的记者.  相似文献   

4.
2015年"小雪,我要让你站起来"这篇广播新闻专题荣获了中国新闻奖二等奖。这次获奖得益于新疆人民广播电台高度重视广播精品创作,始终保持积极的精品创优意识。回顾这篇作品获奖的历程,记者深深感到,台领导班子的正确指导,是这篇作品成功的先决条件。作品有细节、有情感、感染力强对新闻事件的全程追踪报道,则是成功的第一要素。本文主要记录了记者在采访过程中的几点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5.
程普  田国强 《声屏世界》2001,(10):55-55
众所周知,主题是新闻报道的“灵魂”和“统帅”,一篇报道新闻价值的大小,就看它的主题是否正确、深刻而突出;一篇经济新闻的成败关键就在于它能否深刻提示党的方针、政策的实质,能否具有现实指导意义,能否促进当前和今后的经济工作。  相似文献   

6.
当下的新闻传播业界有一种怪现象:一方面是长期脱离新闻一线采访实践的编辑在指导记者采访与写作,对记者的稿件也大加斧砍,常常使原本有较大新闻价值的新闻丧失价值与鲜活性。  相似文献   

7.
8.
人称新闻界的诺贝尔奖的普利策奖,是美国新闻界的一项最高荣誉奖,仔细欣赏了获普利策奖的一些新闻作品之后,掩卷深思,原来,好新闻的精准、敏感、独到的特质是可以揣摩出来的。可以说,真正“扎”准了好新闻的“穴位”,才可能创造出真正意义上的好新闻作品来。  相似文献   

9.
新闻作品需要处理好新闻与宣传之间的关系,两者关系处理得好,既能充分展示事实的新闻价值,又能实现良好的社会效果,反之,不但收不到良好的社会效果。而且有时还会出现负面效果,比如一些正面典型报道得不到受众认可,甚至使其产生怀疑和反感,原因往往就是没有处理好新闻与宣传的关系。中国新闻奖是中国年度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其许多获奖作品可谓新闻与宣传有机结合的上乘之作,笔者现借取一些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谈如何处理好新闻与宣传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报纸的生存和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新闻的独创能力。在“没有独家新闻,只有独家策划”的今天,由强势媒体向主流媒体迈进的各类都市报面临着一个颇具挑战性的课题:改变“一地鸡毛”式的信息收集,全面介入社会改革和发展,靠关注社会重大问题的独家策划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现在报纸上有一部分新闻,由于缺少新闻根据,读者看后不明白为什么此人此事现在成为新闻.由此,使新闻的真实性和公信力受到质疑.进而使新闻的传播效果大打折扣.为此,有必要认真探讨一下寻找新闻根据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雷鸣剑 《军事记者》2004,(11):25-27
在新闻界,大家都以作品获得军区军兵种“好新闻”乃至中国新闻奖为荣。但是,限于近乎苛刻的筛选条件、严格的评比标准、规定的字数篇目等等因素,能够一路过“关”,闯入获奖名单的作品,确实是凤毛麟角。悉心拜读近几年中国新闻奖、军区军兵种“好新闻”作品集,在随作者一起分享采写新闻稿件的酸、甜、苦、辣的同时,我侧重反思了这些获奖作品对我们采写稿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14.
林奇 《中国记者》2012,(6):72-73
创意性标题就是把新闻事实中的各种主要元素以及相关元素进行优化组合或整合所产生的新意,通过题目表现出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做过的一次读者调查表明,在被阅读的新闻里,有94%的内容是读者先读标题后看新闻的,而读者通过阅读标题对新闻的吸收率为34%①。可见,新闻标题创出新意,争取受众第一印象产生好  相似文献   

15.
陈太龙 《传媒》2002,(12):34-34
一张报纸的水平如何,很关键的一点在于它有好的新闻。一位新闻工作者的水平如何,要看他写了多少好新闻。 究竟什么才称得上是好新闻呢?综观历年全国及省获奖的  相似文献   

16.
从目前的现状看,各级党报的正面报道总量很大,但就舆论引导水平和质量来说,离党和人民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很多正面报道没能做成舆论热点、社会亮点、群众关注点。 那么, 如何做大做强正面宣传报道?中宣部提出了"三个提高",即:提高正面宣传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17.
从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及存在问题看评奖规则的新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常高兴应邀参加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举办的高端培训班,给我一个机会和诸位就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及存在问题来讲讲有关中国新闻奖的一些情况及如何去创优。我主抓和参与中国新闻奖的工作前后经历了整整十个年头,从第十二届到第二十一届(2002年~2011年),今年要举行的是第二十二届。今天我结合这些年评奖工作的一些情况,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拿出来和大家交流一下。为了便于大家了解和明白中国新闻奖的分量和组成、评选的程序等相关的变化情况,我先把这个奖的一些主要内容说一下。应当说这个奖项的设立得益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的新闻事业开始了繁荣和发展,进入20世纪80年  相似文献   

18.
3月25日,第六届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揭晓,8大类16项金、银、铜奖和优秀奖各归其主.用新浪文化频道新闻稿中的话说,这次华赛"高扬‘和平与发展'的旗帜……为促进中国和世界新闻摄影界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世界摄影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做出了贡献.华赛正在成长为世界新闻摄影大赛声誉日隆的新品牌."  相似文献   

19.
2007年度"上海广播电视奖"终评近日结束,共评出优秀广播新闻16篇,优秀广播社教作品15篇,优秀电视新闻18篇,优秀电视社教作品19篇.  相似文献   

20.
大量的新闻实践表明,社会新闻的正确价值取向至少应包括下述几个方面.一是坚持社会新闻的人文关怀精神现代"人文关怀"脱胎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宗教而提出的人文主义.人文关怀的核心是尊重人、关怀人、强调入的价值,主张以人为本,关怀人的生存状态和权益,它是新闻实践活动中一种必然的追求.充满人文关怀的新闻也是实践活动中一种必然的追求,充满人文关怀的新闻也是实现社会价值的重要途径.党中央近年来提出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和"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为媒体彰显人文关怀精神指明了道路.因为,新闻是对事实的报道,但落脚点应该是"人",是新闻事件中人的作用、人的观念、人的情感以及事件对人的影响等一切关于"人"的因素,而且新闻最终也是给"人"看的,所以,新闻要"以人为本",坚持社会新闻的人文关怀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