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训辉 《贵州教育》2013,(20):34-36
记得不久前听了我校老师的一堂公开课,课题是“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在组织学生探索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时,有如下片断:  相似文献   

2.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通过教学应使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会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还要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   一、教学过程  (一)复检查:要求学生先做课本练习十七第 1大题,让学生说出各小题的结果。师生一起评论、纠错,复习旧课。   (二)引入新课:要求学生认真思考本节课的两道复习题:①板书: 125+ 45÷ 15- 96。教师简单介绍:这是一道整数四则运算题。提问:这道题有哪些运算?该怎样运算?生答:有加、减、除,应先乘除后加减,老师把学生正确回答板书在题右方,并要…  相似文献   

3.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说课设计□沈阳市122中学小学部赵冬旭一、说课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三章第一节“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一课的例1、例2、例3。二、教材分析:在学习本课内容以前,学生已经系统地学习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小数四则计算,为本节课内容的学...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生活化的数学课堂,但是,随着数学课程走进生活,有些老师“为生活而生活”的做法,使得数学课程的生活化走入了某种误区。下面笔者就一些在生活化的数学课堂中出现的较为普遍的现象,作浅显的分析,请教于各位。一、生活化的数学素材,要具有现实意义犤案例犦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计算器”的使用,教学对象是四年级学生。老师先让学生交流对计算器的认识,然后教学有关计算器的操作。为了巩固和体验计算器的使用,老师出示了一道生活化的数学题:28人共同租一辆汽车去旅游,一辆车的租金为3000…  相似文献   

5.
《小学教学研究》2004年第11期发表了黄红成老师的文章———《小学生考试不要使用计算器》(以下简称《不》),虽然通篇以调查数据为依据,但是我们还是对“使用计算器进行考试有害而无益,学生考试时不要用计算器为好”这个结论,不敢苟同。“电子计算器的使用”这一内容,人民教育  相似文献   

6.
在实际教学中计算器的使用现状如何呢?经过近两年的调查.我还没有发现身边哪一个小学在学习了计算器的使用后提倡学生使用计算器.而禁止学生在学校里使用计算器的现象却比比皆是。绝大部分老师在上完“计算器的认识”这节内容后.就让学生把各自的计算器收起来.打入“冷宫”,为防止学生在课后使用.甚至要求在计算时写出竖式。使用计算器只成为学生学习中的一段小插曲,一段让学生想留也留不住的幸福。对计算器来讲,一句话,想说爱你太不容易了!  相似文献   

7.
案例:数学“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课前教室里显得特别的热闹,学生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哎!你这计算器和我的不一样,这个究竟有什么用?”“来来来,我们比比谁算得最快。”“今天老师让我们带计算器,到底要干什么呀?”……看着学生那股兴奋劲儿,我突然萌生一个想法:学生当中究竟有多少人知道计算器各功能键的作用(或者说多少学生会使用计算器)?于是我随机做了一个调查:  相似文献   

8.
<正>“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是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单元的教学内容,也是苏教版教材安排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最后一个新授内容。通过本节课教学,可以让学生认识中括号,明确小括号、中括号的使用方法,理解并掌握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三步混合运算式题及正确列出综合算式解决有关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是小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学习基础。  相似文献   

9.
常听一些老师埋怨:“现在的学生真是太懒了,学会使用计算器,不论遇到什么题都想用,甚至包括简单的口算。不给他们用,就偷着用,真是没办法。”  相似文献   

10.
最近,我有幸聆听了小学数学名师华应龙老师的两节课。这两节课设计巧妙、视野开阔,体现了“跳出数学教数学”“居高临下把握数学”的理念,尤其在“我会用计算器吗”一节的教学设计中,华老师进退自如的教学艺术令人赞叹不已。一、欲擒故纵,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课始,华老师在黑板上贴出计算器图片,让学生自问:“我会用计算器吗?”学生兴奋地回答“:会!”这时,华老师故作惊讶状:“你们都会了,用不着我教了?来看看这几道题,你们会用计算器做吗?”接着出示了三道计算题。设计这三道计算题,华老师可谓煞费苦心。第一题是57734+7698,用计算器即可直接…  相似文献   

11.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这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是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及运用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运算与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其中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教学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为了帮助教师很好地理解教材编写意图、落实教学重难点,笔者对本单元的教学建议如下——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勇于尝试的机会.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是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与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相比,在运算顺序上是一致的,只不过是数的表现形式不同.这样的知识适宜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教师可以对…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二单元“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是全册教学的重点之一,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上,对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进行概括、总结和提高。通过例1、例2的教学,把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加以概括和整理,明确提出第一级运算和第二级运算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对整数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进一步加以概括:“在一个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二级运算,后做第一级运算。”这样总结概括,比原来提高了要求,而且为以后学习第三级运算(乘方、开方)做了准备…  相似文献   

13.
研究内容:人教版第九册第二单元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研究者:李慧玲(主备)、高年级数学组老师.“一备”原行为教案:略.“二备”新设计教案.片段一:复习运算顺序,  相似文献   

14.
陈杰 《山东教育》2008,(1):104-108
一、威海市升学数学考试中允许使用科学计算器的背景 2001年教育部公布的《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在课堂教学、课后作业、实践活动以及考试中,应当允许学生使用计算器。”根据教育部的指示精神,2001年山东省教育厅下发了专门的通知,允许学生在中考中使用计算器。威海市教育局在威教基字[2002]26号文件中也做出了“威海市2003年初中升学考试数学学科‘考试时允许学生携带、使用统一标准的计算器’”的决定。其中,“统一标准的计算器”的限定是为防止学生滥用计算器的某一些功能或利用高级计算器作弊而特意设定的。  相似文献   

15.
对于小学四年级学生来说,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比较容易,但是随着四则混合运算或题步骤的增多,难度的加大,学生计算中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怎样防止计算出错呢?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做的:一、注意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业书写要整齐、清楚、格式要规范。要求学生“一次做对”,不要有“反正我还要检查呢”的依赖思想;要做到每做完一道题都要认真检查。要求学生掌握常用的检查方法──纵横检查法。纵查法:即上下式子间检查、核对数字、运算符号是否写错,有无漏写或重写。横查法,即检查每一步的运算顺序是否有错,每一步的…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在课堂教学、课外作业、实践活动以及考试中,应当允许学生使用计算器,还应鼓励学生用计算器进行探索规律等活动.”通过指导学生使用计算器验算,让计算器最后“把关”,学生不再害怕计算出错,逐渐降低对计算器的依赖心理.  相似文献   

17.
一、深入分析单元教学内容,整体把握教材编写意图。本单元包括“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分数,小数应用题”两个子系统。在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中,教材由简单到复杂编排了“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分数、小数乘除混合运算”、“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等内容,涉及“运算顺序”、“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灵活选择互化方法使运算简便”等要素。我们知道,运算顺序直接决定着运算的准确性,简算标志着运算的技巧和水平。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以“运算顺序”、“运算的灵活性”为重点,对学生的计算能力进行训练,对他们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进行培养。  相似文献   

18.
目前,几乎是每位中学生的书包内,都装着一个计算器。不但计算器的种类、样式繁多,而且精巧别致得简直可以当作一种优美的饰物,功能更是齐全,可以满足学生各种各样的计算需要,成为学生计算的贴身“法宝”。计算器的普遍使用,大大地提高了学生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给学生的学习带来许多方便和益处,可因为对计算机的过分依赖,给学生造成的危害也是深远的,后果是严重的。为此,每位教师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使学生对计算器合理使用,避免感染上计算器“病毒”。  相似文献   

19.
“规律”是分数乘除法及四则混合运算应用题的解题规律的简称,就像几何中的定理、代数中的公式一样。用“规律”解分数除法应用题比用列方程解更快捷、直观,学生更容易掌握:[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张瑞才 《云南教育》2001,(17):44-45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 (试用修订版 )》提出:“在中高年级可以介绍和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或探索有关规律。”如何引导学生恰当地使用计算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学习效率 ?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使用计算器的实际意义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小学生应该会用社会上已普通使用的计算器,这是一种学习和生活的能力。一些大数目的的整数、小数运算,用笔算比较繁琐,运用计算器则显得比较容易,可以减轻学生的计算负担,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学习算理。   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