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黄埔区珠江小学——生动活泼 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一、说控N(本大回共12小题,每小题3分)。、3._、3B”——‘”——”——————一““’‘’一’”’‘’——”““”()上(B)厂””~4”-5川。。12。。·。·一、/1.若al一子,则a是()._、3._、4/l“’””’一3’‘””———””(C)上山) /【”一4”一5/l。。、2._、3。、.;。^^。/l(A)手(B)三7.如图小A切①O于/l“““”3”一2”””一’”‘“———“/l,一、3-3.一、2-2点A*C交OO于。Z二一一一J。(C)斗或一斗(D)令或一千‘”’——————-A“C、一2—2”一3—3点Bc.若PA—6,,。。;。。_。,。·_。n—…  相似文献   

3.
O NE一“卜”字加“一”成了(),突然()雨雷声响,“大”字加“一”成了(),一场天火从()降。“十”字加“一”成了(),树()着火火势旺,“了”字加“一”成了(),兔()乱窜好慌张。“火”字加“一”成了(),猴领动物()火忙,“米”字加“一”成了(),提()河水浇树上。“夕”字加“一”成了(),火灭好()没遭殃,“人”字加“一”成了(),()家都把猴夸奖。“土”字加“一”成了(),推举猴子做大(),“白”字加“一”成了(),森林()兽心欢畅。加“一”猜新字@王宝琪~~  相似文献   

4.
清代文学家陈沆曾写了一首七言绝句:一帆一桨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一俯一仰一顿笑,一江明月一江秋。”这首十“一”诗,写景抒情,每个“一”都是一个具体鲜明的形象,颇有诗情画意。“一”字除了这种创造形象的作用外,其语法、表意方面的功能更是其他词语所望尘莫及的。“一”实义为最小的整数,如《荀子·劝学》:“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成语“一言为定”“一夫当关”。在这个基础上派生出抽象义:首先引申而为“同”义,指“同一”,“一样”,如“一式两份”,成语“一心一德”“一统江山”。  相似文献   

5.
“品”词     
学习《药》一文时,分析“康大叔”这一人物,我从“品”词入手。康大叔卖“人血馒头”给华老栓这一段,学生“品”得有滋有味。学生首先找出课文中自己认为值得“品”的词语,然后拿与它近义的词语进行比较,“品”出文中词语的准确与形象性。学生:康大叔的“抢”与“抓”,一个急,一个缓;“扯”与“撕”,一个武,一个文;“裹”与“托”,一个粗,一个雅;“塞”与“递”,一个横,一个柔;“抓”与“接”,一个贪婪,一个平淡;“捏一捏”与“掂一掂”,一个内行,一个外行。这一“品”,“品”出了兴趣,“品”活了思维,康大叔的凶狠、蛮横、贪婪的性格特点便…  相似文献   

6.
《良师》2004,(8)
看了这个题目,有的小朋友会说:“一”字,那太简单了,谁不会读?可是别急,“一”的读音还真是复杂多变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一”单独使用或在词、句末尾时读第一声(yī),如:“一、二、三”,“十一”“一一得一”。“一”在第一、二、三声字前读第四声(yì)。如:“一天”,“一年”,“一点”。“一”在第四声字前面读第二声(yí),如:“一个”,“一遍”,“一半”。“一”在词语中间读轻声(yi),如:“看一看”,“想一想”,“走一走”。小朋友,你现在知道“一”字读音变调的规律了吧。以后朗读课文时可别读错啦。你会读“一”吗…  相似文献   

7.
漫话“一”     
张雁 《语文知识》2002,(10):13-13
“一”是汉字中最简单的字,却有十余种解法。 李白《蜀道难》:“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个“一”是最小的自然数,是“数之始”。“一”有“纯一不杂”之意,如《管子·水地》:“故水一则人心正。”尹知章注: “一,谓不杂。”“一”作“全”“满”解,如李煜《清平乐》词:“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虞美人》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当“一概”“都”讲,如《荀子·劝学》:“一可以为法则。”而《孙子·谋攻》里的“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中的“一胜一负”,只有理解为“或胜或负”才是准确的。杜甫《石壕  相似文献   

8.
第I卷一、选择日:《本六四共15小口:第1—10N每小题4分,第11—15题出小题5分,共65分)1.函数人x)=cos(sinx)的最小亚周期为()(A)4。(B)2。(C)。’(D)%·、·-··’·、一”一’“”一”“”一”22.当ae(昔,。)时,复数Z=2(二十0(cos isina)的辐角主值为()。—’”““”2’‘“’”“’“”““”“”“”“’““““’”“””““““’/“( )4-0( )y-e(C)y 6(D)2。*6”““”4””一”4””一’4”””一,一‘“3.已知等差数列lffel中,山一2,击。二,又数列{_【是等差数列.则。=()。”’”””””“—””’一”’””’“’“’””…  相似文献   

9.
一、选择题(D)第一、t、四象限1.与函数y=0.2”的图象关于原点对4(士生)一号,(。H)号,1.3了”””2”’”1一”称的函数是()“-7‘”’”“———一个缴的士个手系县()(A)y一0.2-”(B)y=一0·2—“一’…T“”一””:””一.。、/2、一号_I,S、__。O一了(C)y二一0·2”(D)y二IOgo·。王(A)(一)“<(1卡)“<1.32.巳知函数nX)的定义域是n,_./z_Z__-喜_。9.粤一”二二了二.”一.二‘:、二二二、、,队(B)(v)一了<1.3“<(1)。 co),则函数穴!Og。(X‘一1》的定义域”-””2”—“”—-7”H(),、。。-…  相似文献   

10.
商人的儿子大学毕业了。一天,商人问儿子:“一斤芝麻多少钱?”“7元。”儿子答。“一斤黄糖呢?”“顶多3元。”“一斤芝麻加上一斤黄糖值多少钱?”“正好10元呀。”“只有10元吗?”  相似文献   

11.
从一“寻”一“守”、一“酒”一“花”、一“伤”一“愁”、一“寒”一“雨”四个角度,将《声声慢》上下两阕结合起来读,以求发现某些句子间的关联,获得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和艺术欣赏的美感。  相似文献   

12.
趣话元旦谜     
在辞旧迎新之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捧着热茶、嗑着瓜籽,多么温馨。若此时再猜上几个“元旦”题材的灯谜,则更加惬意。 让我们先看一条谜:“清明前一日”打一节日。本来“清明”专指清明节,这里却另辟蹊径,别解为“清朝、明朝”。在这两个朝代之间自然是“元”朝。“一日”合之为“旦”。谜底“元旦”。 再看一条:“一一看分明”,打一节日。先“看分明”,你会想到分开的“明”念“月日”,与前面“一一”可组成“一月一日”。任何日历上都会告诉你这天是“元旦”。 还有一条:“查完一半,对调位置”,打一节  相似文献   

13.
事物可以“一分为二”、“一分为三”、“一分为多”,矛盾也可以“一分为二”、“一分为三”、“一分为多”。它们同属于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的核心不是“一分为二”,而是“一分为三”。哲学上的最高概括不是“一分为二”,而是具体情况(事物、矛盾、问题)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4.
在加德纳的多元智能体系中,“言语一语言”、“音乐一节奏”、“逻辑一数理”、”视觉一空间”、“身体一运动”、“自知一自我认知”、“交往一人际关系”八种智能是以相互独立的方式存在的。  相似文献   

15.
一、填空题(每小题 3分,共 30分)(C)mn>0(D)mn<0 1 如果P(一2,y)、Q(t,3)夫于x轴对称,则x。。、、_。_t。b。_。t_。。 。。。-.、l、—,。,、、。—,。,-。—、。。,。l、、,。、-12在函数v。一二兰一一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y一_Y—““ _是() 2.函数v=上于二一中x的取值范围是 ““(川X>0且义一;(mX>0 “——“t-“。。、————一————”2、—,——- 3.如果点M门一V,1—V)在第二象限.那么,点“N门-XJ一1)关于原点的对称点P在第 象限 K)X>0且X一 (mX一 ’ 一’“-””””””‘”’”””””『”“”””——”” 一—”一…  相似文献   

16.
一红旗招展,春到百花舞.盼得雄文刊卷五,四海欢歌共酺.英明领袖高瞻,催春塞北江南.马列金章再谱,抓纲治国如磐.二汲泉滋露,喜读新毛著.笑语歌声车巍巍真理无穷,人间浩荡东风。纵有 红旗招展,春到百花舞。盼得雄文刊 一T”一_—””””””“””‘””””一’” 、。_,_。。、,。精生白骨,奈何大圣神通。卷五,四海欢歌共脯。”‘’——””“’”’”“一 一 英明领袖局瞻,催春塞北江南。马列_一.。—-,。。“四凶”除了,学校风光好。手捧宝金章再谱,抓纲治国如磐。‘””二’”—””’一 书铭教导,飞步工农大道。 二 红炉百炼千锤,园丁…  相似文献   

17.
初中语文第四册(人教版)《记一辆纺车》是吴伯箫的散文名篇。但“纺车”前用“辆”这一量词实属不当。“辆”作量词应用范围较狭窄,只用于“车”,如“一辆汽车”、“两辆自行车”、“三辆面包车”,而“纺车”虽有“车”字,却不属车类,前面用“辆”当然不恰当了。这就好比说“鞍马”(体育用品)只能说“一个鞍马”而不能说“一匹鞍马”。说“蜗牛”时,只能说“一只蜗牛”而不能说“一头蜗牛”。笔者以为应该把“一辆纺车”改为“一架纺车”。  相似文献   

18.
《师道》2012,(4):59-59
1.学生作文中容易出错的一句引语是:“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之计”容易误为“一年之季”或“一年之际”。这是一句古谚.大意是说,要在一年开始时多做工作.为实现全年的奋斗目标打好基础。“计”,计划、规划,误为“季度”“季节”的“季”或“边际”“国际”的“际”.都是不对的。  相似文献   

19.
《项脊轩志》“先妣尝一至”句,中学课本未作注。有人认为“一至”应解作“常常到这里来”,理由有二:一、关心孩子的归母不可能在“很长一段哺乳期中只来过一次”;二、“一”可训“常”。我们认为,“一至”理解为“来过一次”未必错误,理解为“常常到这里来”未必没问题。“先妣尝一至”下面紧接着写道:“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  相似文献   

20.
语丝     
MHfKtataMAIHM百——’”—””’“”””‘“”一回甲g夜鹰——_g—口””“—’“”——一豆S人甩回回问卜二___.—。,-;.—一B静且——可飞(———”———””’呆‘”l山时J。__、__。l_X.、_、_D东二厂把仰抡拄头顶N5氏这天狂og@、。_。__.。、_。。丸回一刃③听————””——’””‘’”’-『马丛回问同问回:响阴曰\上回*厂市上7——F6gt”sM”g4W-.--WpeHF9e~。t-W、k%h卜出自w——詹自、厚可回郧\_Q,Ra一o8wN委、一—“——一””一刁0“的。扣只施》B_。。、q林内邑—一\-明向页3见侧陀士c且卜”男0。*间间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