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感悟年画     
从2003年起,中国邮政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俗称过小年)这一天,都连续发行4枚一套民间木版年画邮票。七年来,已发行《杨柳青木版年画》、《桃花坞木版年画》、《杨家埠木版年画》、《武强木版年画》、《绵竹木版年画》、《朱仙镇木版年画》和《漳州木版年画》,共7套28枚邮票。把木版年画这种艺术形式成功地搬上邮票,形成我国民俗文化艺术题材中又一大系列邮票。  相似文献   

2.
乐明 《上海集邮》2002,(12):9-9
1月25日《杨柳青木版年画》木版年画在秦汉就已出现;宋元开始流行,当时称为纸画;明代逐渐普及,改称画帖;明末清初发展为水印木版年画。杨柳青年画为中国著名的民间木版年画,因在天津市西南杨柳青镇(杨柳青邮政局,300380)生产而得名。创始于明崇祯年间,盛于清雍正、乾隆至光绪初年。清代中期,杨柳青镇有近百家画店作坊,从业手工艺者达3000多人,“家家都会点染,户户全善丹青”,成为北方繁盛的年画业中心。每逢农历冬至,各地客商云集,一派车水马龙景像。  相似文献   

3.
李军 《集邮博览》2003,(4):37-37
继羊年生肖邮票面世以后,国家邮政局又于元月25日发行了《杨柳青木版年画》特种邮票一套四枚,为癸未年新春佳节增添了喜庆气氛。杨柳青年画出自天津市杨柳青镇,是我国优秀而古老的民间木版年画  相似文献   

4.
乐明 《上海集邮》2005,(12):7-7
1月22日《武强木版年画》河北武强县的民间木版年画(县邮政局,053300),为我国五大民间木版年画之一。  相似文献   

5.
1月22日《武强木版年画》河北武强县的民间木版年画(县邮政局,053300),为我国五大民间木版年画之一。武强木版年画源于元代以前,明初形成规模,清康熙至嘉庆年间(1662-1820)为鼎盛期。清末民初, 武强县南关有字号可考的画店仍有144家,其周围68个  相似文献   

6.
《桃花坞木版年画》特种邮票,于2004年1月14日在苏州举行首发仪式。苏州邮政局在首发现场设置了临时邮局,并启用2枚临时邮戳和2枚纪念邮戳,特作介绍。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社临时邮戳,戳径30毫米;苏州少年邮局临时邮戳,戳径25毫米,均为圆形。“桃花坞木版年画特种邮票首发”纪念邮戳,戳径44毫米,  相似文献   

7.
广义的年画是一种岁时的绘画,它的源头可以上溯到汉代驱邪的神荼和郁垒;而狭义的用木版印刷的年画则是一种年俗艺术。只有大众过年时对年画有一种不可或缺的需求——即民俗需求,木版年画这一画种才会真正地确立起来。——冯骥才  相似文献   

8.
蔺永茂  解玉霞 《收藏》2012,(4):42-47
以绛州为主产地的绛州木版年画,有自己独特的题材与风格,特色鲜明,个性突出,因而中宣部和文化部已将其作为各自独立的18个木版年画产地之一进行整理,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出版了《中国木版年画集成·绛州卷》,请看——  相似文献   

9.
乐明 《上海集邮》2005,(1):11-11
2月1日((杨家埠木版年画》杨家埠在山东潍坊市寒亭区(寒亭邮政分局,261100)。这里的民间木刻年画,为我国五大民间木刻年画之一。  相似文献   

10.
乐明 《上海集邮》2007,(12):8-9
1月《朱仙镇木版年画》我国木版年画系列邮票第六套。朱仙镇位于河南开封县城南约10公里(朱仙镇邮政支局,475131)。明至清朝中叶,商业发达,经济繁  相似文献   

11.
1月18日《漳州木版年画》唐代,木版年画由中原传人漳州。宋代,福建的刻书业开始兴盛,迅速带动了民间版画刻技术的发展。明清两代,已有曲文斋、多文斋等数家作坊出现。清末民初,木版年画生产达到鼎盛,漳州市芗城区(市邮政局,363000)联子街、香港路、台湾路一带集中了大批年画店,  相似文献   

12.
杨福春 《收藏》2008,(9):74-76
开封年画历史悠久。南宁孟元老著《东京梦华录》卷六记载:“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桃符,迎春牌儿,纸马铺印钟馗,财马、回头马等馈与主顾。”真实地勾勒出北宋都城开封府设坊印制木版年画的情景,说明木版年画在当时已遍布京城。  相似文献   

13.
2005年2月1日发行的《杨家埠木版年画》,被设计成扑克牌式。木版年画创作,首先要求作者的刀法刚健、锋利,如果没有较深的艺术造诣,是创作不出好版画的。杨家埠年画中讲究了画面的色彩旋律和刀法;注意对比,使人物形象突出、醒目,形成木刻画面的色彩旋律美。在版式上,由凸版与凹版套印,刀法上采用了阳线刀法。其次,传神是美术中最为讲究的一点。  相似文献   

14.
国家邮政局于2004年元月14日发行的《桃花坞木版年画》是继《杨柳青木版年画》后的又一力作。如果单从邮票上的4件作品看:4幅年画基本上保持了桃花坞年画的韵味。美中不足的是4枚邮票除第二枚“麒麟送子”基本上是原作的全貌外,其余3枚都只是原作的局部。第一枚“琵琶有情”和第三枚“刘海戏金蟾”都只取原作的一半内容:但不知“琵琶”弹给谁听,“情”又从何而来;“刘海”又去戏谁去。特别是第4枚“十美踢球图”,只取原作很小的一部分,画面上成了单人独踢,和所取票名极不相称。  相似文献   

15.
据报道,《杨家埠木版年画》邮票的设计,是力求保持和突出民间年画的原汁原味,突显了年画原有的风貌。邮票中的作品是选取杨家埠木版年画中的代表作。笔者认为所表现的都应是成对的传统年画,而邮票上反映的“门神”却是局部,对理解其内涵,易产生误解。邮票图案表现的是半个“门神”邮票上图案的原有风貌都是成双成对的,不是单幅的炕头画。《集邮》  相似文献   

16.
杨涛 《集邮博览》2015,(4):72-73
杨家埠村位于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是著名的年画与风筝之乡。杨家埠是中国民间木版年画三大产地(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寒亭杨家埠)之一,2005年2月1日,中国邮政发行了20 05-4《杨家埠木版年画》的特种邮票(图1)。2006年5月20日,杨家埠木刻年画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期,借出差之机到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了解其历史及风土民俗。  相似文献   

17.
杨柳青木版年画为我国著名的传统年画之一。2003年1月25日发行的2003-2《杨柳青木版年画》邮票一套4枚,选用的是清雍正、乾隆年间4幅极具代表性的早期作品。分别为:“五子夺莲”、“钟馗”、“盗仙草”、“玉堂富贵”。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与《桃花坞木版年画》4枚邮票相符有关的“桃花坞年画”明信片虽然有不少版本,但由于年画属于不变动的创作品,故每种版本除色彩、边框、背景以及截取原画尺度不同等方面略有差异外,其余则大同小异。从极限明信片看,以加盖“江苏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临)”戳为好,也有少量加盖“《桃花坞木版年画》特种邮票首发纪念”戳的。现将笔者购买及自制的4种不同版  相似文献   

19.
佛山木版年画创始于明代年间,鼎盛于清代民国,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它以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淳朴鲜明的艺术风格,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家家户户过年过节必备之物,鼎盛时,日产门神12000对,年产年画过千万张,是华南地区年画产地的代表。佛山木版年画与天津杨柳青、河南开封朱仙镇、山东潍坊、四川绵竹、苏州桃花坞年画并称“中国六大年画”,在中国年画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国内外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其独特的艺术形式,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深受广府地区及海外华人的喜爱,在东南亚及世界各国华人聚居地都有着深厚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2004年1月14日,国家邮政局发行《桃花坞木版年画》特种邮票,沈阳邮政特刻制启用了l枚新邮发行纪念戳,此戳中邮票名桃花坞木版年画表述为拼音形式, “TAOHUAWUMUBAN NIANHUA”。整个圆形邮戳周边就是拼音字母与日期“2004.1.14”,中间则是戳图与汉字“沈阳”,甚为少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