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则小故事说,三个工人在砌一堵墙:有人过来问:“你们在干什么?”第一个人没好气地说:“没看见吗?砌墙。”第二个人抬起头笑了笑,说:“我们在盖一座高楼。”第二个人速干边哼着小曲,他的笑容很灿烂开心:“我们正在建设一座新城市。”10年后,第一个人在另一个工地上砌墙;第二个人坐在办公室中画图纸,他成了工程师;第三个人呢,是前两个人的老板。  相似文献   

2.
松鼠多生活在针叶林中,而且基本上都是灰和黑两种颜色。去年秋天,在我家房后的柞树林里,突然发现了两只白松鼠,让人既惊讶又好奇。我在林区生活30多年,从来没看见过这么漂亮的松鼠。正巧我的表弟骑着摩托车从城里来了,一眼看见这两只漂亮的白松鼠,高兴得手舞足蹈:“表哥,说什么我也得捉住它们。”表弟从仓库里翻出了半袋松子,上锅炒后,又砸出仁来,拌上香油,把捕捉黄鼠狼的翻板支在了一棵大树下面,松仁扑鼻的香味好远都能闻见。表弟在远处窥视着。傍晚,两只小松鼠东张西望地蹦了过来,其中一只大肚子的母鼠,可能因为怀孕而贪…  相似文献   

3.
电脑的个性     
表哥牛了。听说他老爸的科研又成功了一项——把人脑与电脑联机。表哥对我说了后,着实把我给吓了一跳,特别是他邀请我去体验时,我更是连连摇头:“才不去呢!你没看见电视里那些把电脑芯片植入大脑的人都成什么样了……”表哥猛敲我的头:“说你蠢你还真的不聪明,  相似文献   

4.
所谓肖像描写,就是对人物的容貌、声音、体态、服饰、神情的描写。成功的肖像描写应注意以下几点:一、要抓住人物富有代表性的特征来描写鲁迅曾说:“要极俭省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我以为这话是极对的,倘若画了全副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思。”宋朝赵希鹄也曾说:“人物鬼神,生动之物,全在点睛,睛活则有生意。”例如《列夫·托尔斯泰》中一对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目光,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宝玉的一段去见爸爸的神情动作描写,揭示出他的叛逆性格;又通过黛玉听到宝玉娶亲消息一段细腻描写,揭示出宝黛爱情的真挚热烈和黛玉的悲剧命运。两段共同说明《红楼梦》在用动作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描写上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了。  相似文献   

6.
军棋大战     
一场军棋大战开始了。表哥把一批一批的重兵调到我的阵前,随时准备攻击。为了分散我的注意力,表哥还故意把三个小卒放在阵前转悠。对表哥可千万不能轻视!我先让“排长”守在铁路要道上,观察敌方有什么动静。他见势不妙,开始悄悄回撤部队。我怎么会放过这个机会,当机立断地把“军长”巧妙地调向前沿阵地,杀得表哥落花流水。可惜好景不长,正当“军长”浴血奋战的时候,表哥的“炸弹”飞了过来。  相似文献   

7.
此情此景     
《小学生》2006,(9):25-25
砌墙工人的命运三个工人在砌一堵墙。有人过来问:“你们在干什么?”第一个人没好气地说:“没看见吗?砌墙。”第二个人抬头笑了笑,说:“我们在盖一栋高楼。”第三个人边干边哼着歌曲,他的笑容很灿烂:“我们正在建设一个新城市。”10年后,第一个人在另一个工地上砌墙;第二个人坐在办公室中画图纸,他成了工程师:第三个人呢,是前两个人的老板。  相似文献   

8.
《福建教育》2007,(11):1-1
有一座“神仙居”位于一片深山老林的山顶。一天,一个年轻人从很远的地方来求见“神仙居”居主,想拜他为师,修得正果。年轻人进了深山老林,走了很久之后,他犯难了,路的前方有三条岔路通向不同的地方。年轻人不知道哪一条路通向山顶。年轻人看见路旁一个老人在睡觉,于是走上前去,叫醒老人,询问通向山顶的路。老人睡眼蒙咙地嘟哝了一句“左边”就又睡过去了。年轻人便从左边那条小路往山顶走去。走了很久,路突然消失在一片树林中,年轻人只好原路返回。回到三岔路口,老人家还在睡觉。年轻人又上前问路。老人家舒舒服服地伸了个懒腰,说:“左边。”随即又不理年轻人了。年轻人正要分辩,转念一想,也许老人家是从下山的角度讲的“左边”。于是,他又拣了右边那条路往山上走。  相似文献   

9.
一天中午,我到表哥家,看见表哥养了好多蚕,就跟他要了几条。表哥说:“给你可以,但我们要比一比谁的蚕先生卵。”我答应了。回到家里,我把蚕放在一个盒子里,摘来一些桑叶,擦得干干净净,剪得又细又匀,均匀地撒在盒子里,每天换一次,非常小心地照料着它们。就这样,蚕一天天地长大了。一天,我看见一条蚕躺着一动也不动,以为它准是死了,就把它扔了。又过了几个星期,蚕开始结茧了,有白的,有黄的,我高兴极了,把所有的桑叶都拿出来,再把蚕茧轻轻地放下去。几天过去了,蚕茧里钻出一只只小“蝴蝶”,我诧异极了,怎么蚕全变成蝴蝶了?是不是表哥给我的蚕有…  相似文献   

10.
更多的钱     
一位大学生急切地拨通了家里的电话:“妈妈,我又没钱了,你赶快寄点儿钱过来。”  相似文献   

11.
三个工人在砌一堵墙。 有人过来问:“你们在干什么?” 第一个人没好气地说:“没看见吗?砌墙。” 第二个人抬头笑了笑,说:“我们在盖一幢高楼。”[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人物描写方法运用得好的文章,能使人有所感受,有所震撼,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反之,文章将显得苍白乏力,平庸不堪,使人过目即忘。所以以叙写人物为主的作文一定要在人物描写的方法及技巧上多下功夫,以便自己所塑造的人物血肉丰满,跃然纸上,让人爱不释卷。常见的人物描写方法有:肖像描写(也称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一、肖像描写:揭示形与神的联系摹画人物的容貌神情,即对人物的长相、体态、服饰、神情等外貌特征的描写,就是人物的肖像描写,也称外貌描写。有效的人物外貌描写,不仅可以使读者看到一个个具体的人,而且还…  相似文献   

13.
李颍 《学语文》2014,(3):61-61
达·芬奇在教其学生学画时曾经说过:“世界上没有两个鸡蛋完全相同的。”同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因此,我们写人时一定要抓住人物特点及心理活动进行描写。一、仔细观察人物,准确捕捉人物形象的外在特点。写人,常常要描写他的外貌,如体态、容貌、衣着、神情等。  相似文献   

14.
曹中原 《教书育人》2008,(11):23-23
有一位年轻人,路过一个烈日炎炎下的工地,看见所有的人都在汗流浃背地搬砖。他去问第一个人:“你在干什么呢?”那个人没好气地回答:“你看不见啊,我这不是在服苦役——搬砖吗?”年轻人又去问第二个人。这个人的态度比第一个人要平和得多,他先把手里的砖码齐,看了看说:“我在砌墙啊。”接着他又去问第三个人。那个人脸上有一种祥和的光彩,他把手里的砖放下来,抬头擦了一把汗,很骄傲地说:“你是在问我吗?我在盖一座教堂啊。”  相似文献   

15.
【引子】在人物描写中,心理描写是很重要的。心理描写,除了直接揣摩、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外,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神情、动作、外部环境等的描写,把它显露出来。这种写法比直接刻画更具有形象性、更富有立体感,而且充满趣味性。【精段揣读之一】露在神情中例1: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地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  相似文献   

16.
小惊小怪     
从前,黑熊家里有一只小熊,什么都好,就是爱大惊小怪。一天,小熊看见桌子上有一只死苍蝇,就吓得大叫起来:“死人哪!死人哪……”邻居们以为黑熊家里出大事了,都纷纷跑去看望。小熊指着桌上的死苍蝇说:“你们看,就是这死东西!”鸡大婶说;“唉!我还以为……”立刻又转口,“噢,我锅里正炒菜呢,我得赶快回去。”鸭大婶也说:“我出门时忘了关厨房里的水龙头,对不起,我先回去了。”别的邻居也都好像被人捉弄了似的,纷纷借口走了。  相似文献   

17.
记得小时候,我经常和表哥“铁臂阿童木”去海边捡螃蟹。“米记老鼠和唐老鸭”是两个超级跟屁虫,每次都吵着要跟去。我和表哥没办法,就只好借用“机器猫”的竹蜻蜓把他们俩一起带上。“机器猫”是个刀子嘴豆腐心的人,每次都要唠叨好久才肯掏出宝贝借给我们。可他老爸“阿凡提”就没那么大方了,非得让我们出电池费,弄得我和表哥不得不向舅妈“花仙子”要钱。 虽然这样会经常挨骂,但我们照样乐此不疲,因为每次去海边都可以吃到“大力水手”伯伯煮的“葫芦娃”,味道好极了! 现在我和表哥都已经长大了,上了大学。每天要听班主任…  相似文献   

18.
《新作文》2011,(3):4-5
米莉和茉莉正在野外玩耍。突然,她们听到火车开过来的隆隆声。茉莉大叫起来:“赶快啊,不然就看不到了。”米莉拼命地跟着茉莉跑。当她们跑到铁路桥上的时候,火车正绕着小山蜿蜒前进,朝她们开过来。茉莉喊了起来:“我看见它了。”米莉气喘吁吁地说:“我先看到的。”  相似文献   

19.
卖驴记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天祖孙两人牵着一头驴子到集市出售。那天阳光灿烂,爷爷孙儿与驴相伴哼哼呀呀地愉快前行。翻过一座小山坡,路过一个村寨,再转个弯便上了通往集市的大道。走着走着,不远处走来几位中年妇女,她们指指点点地议论道:“这一老一小真不聪明,两个人走得累不累?现成的驴子不晓得骑!”爷爷听了这番话赶快让孙儿骑到驴子背上。没走多远,又过来一个老者。老者看到这番情景显得有点气愤:“这太不像话了。这孩子一点不孝顺,自己骑得舒服,让老人受累。”爷爷听了这话让孙儿赶快下来换自己骑到驴背上。这样祖孙俩心里总算踏实了。他们赶着…  相似文献   

20.
案例:(苏教版国标本第一册)“我看见小鹿在草地上奔跑……”“我看见一条小虫躲在青草丛里……”“在清清的小河里,我看见小鱼在学游泳……”“乌龟爷爷在河边散步,我一会儿就和它成了好朋友……”“我认识……”“让我来……”“老师。喊我……”……孩子们高高举起的小手、跃跃欲试的神情、情不自禁的话语、天其烂漫的指点……老师娓娓动听的描述、循循善诱的点评……这一切的一切,是在上课,上语文课。可绿绿的草地,矮矮的小树林,清清的小河,活泼可爱的小动物……又让人感到这不是在上课,而是在逛公园,做游戏。这是一年级的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