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是从1990年7、8月份开始新闻写作(?)至今己在地区以上新闻单位发稿20多篇,其中省级13篇。在近一年的写作实践中,我体会最深的是:要写好新闻一定要抓准“新闻眼”,选择最佳角度。我开始写新闻时,凭着满腔热情,见啥写啥,有时一坐一个通宵,写完就往报纸、电台投,结果很多稿子都如召沉大海。过了一段冷静下来,细细思索,拿自己的稿子与报纸电台上发过的同类稿子相对照,发现自己写的新闻事件不是新闻价值不大,就是没有什么新意。向老同志请教,他们告诉  相似文献   

2.
事物本身都是多侧面的,它好似一个五光十色的多面体,既可以从这个角度去表现,也可以从那个角度去揭示,不同的角度得到的是不同的认识价值。我们从事消息报道也一样,角度选取的不同,产生的宣传效果就不一样。如果选择的角度革常。写出来的新闻就平淡无奇,如果角度新颖独特。写出来的新闻就富有新意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3.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就是说事物本身都是多面的,它好似一个五光十色的多面体,既可以从这个角度去表现,也可以从那个角度去揭示,不同的角度得到的是不同的认识价值。我们从事消息报道也一样,角度选取的不同,产生的宣传效果就不一样,如果选择的角度平常,写出来的新闻就平淡无奇,如果角度新颖独特,写出来的新闻就富有新意和感染力。还是那句老话说  相似文献   

4.
“大而全”这是初写新闻同志的一种通病。记得我初写稿子的时候,我所在的公社,猪的存栏数在全县名列前茅,我就写了这条新闻,内容从公社党委重视养猪、养猪的重要意义写到措施有力、政策兑现以及兽医站发挥作用等,洋洋二千五百多字。这样的新闻稿子自然未被采用。后来,我请教省报的一位老记者,他对我说:写新闻主题要集中,角度要新鲜,切忌“大而全”。他还问我:你写这个典型,如投给省报,在全省是否过得硬?如投给全国性报刊,在全国是否过得硬?他这  相似文献   

5.
我从去年开始写稿,一年多来共写消息,通讯60余篇,内容有写农村的,社会的,学校的,给省报、和本地区报纸、电台都投寄过,但都没有被采用。请问,屡写不中究竟是啥原因呢?还有,基层通讯员写新闻稿都要盖章吗?  相似文献   

6.
有些人在采访之后觉得素材和主题好,也记了不少材料,或者装了一脑子情况,可是要动笔写时又不知写啥好,不知从哪里落笔。也有的人把初稿写完了,怎么看都不如意,改了一遍又一遍。还有人写成的稿件,虽有新意,材料也生动,但面面俱到,主题不突出,一般化。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动笔之前没有确定好新闻主题。  相似文献   

7.
报纸上发表的文章讲究一个“新”字,但也并非别人写过的题材就一定不能再写。这里的关键在于:如何从老题材中挖出新意来。我的体会,要找到新意,就必须下功夫作深入调查研究,然后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尽可能找出有别于同类报道的独特之点,这也就是区别于一般稿子的新意了。一九八二年四月,  相似文献   

8.
1、研究报纸,言人之未言。新闻贵在新。内含一个重要因素。即有无新观点。我一般在掌握了新闻素材之后,先不急于动笔,而是先将近一个时期手头上的报纸认真阅读,看哪些观点人们尚未涉入,然后,就从这个空缺口下笔。在写《六村堡乡以副养水农田实现渠井配套》之前,我手头掌握了乡上水利事业的大量素材,可选的角度很多,有水利事业发展实现渠道“U”型化、舍得花钱办水利、渠道护理管理经验、兴办企业以副养水等。正好省水利厅和《陕西农民报》联合举办“水利振兴杯征文活动”,我对“陕农报”上已登过的征文一一阅读后,发现以副养水没有人写过,就从这个角度写了稿,即被采用,最后还获了奖。  相似文献   

9.
写新闻评论不像写消息,事情发生了就可以写了,评论的灵魂是立论,立论不仅要有新意、及时、吸引人等等,还有一个不言而喻的前提,这就是立论不能给人造成理解上差误。特别在强调舆论导向的现实背景下,评论立论的正确确立显得更为重要。下面我通过评阅两篇通讯员寄来的评论稿件,来说明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新兵训练结束后,由于我有一定的文字功底,领导就把我调到了团报道组当一名业余报道员。刚进报道组那会儿,我写稿的热情特别高,为了实现零的突破,我几乎每晚都要加班到12点钟,也不管大稿小稿,想到啥就写啥,写了就投。然而近半年的时间过去了,我投出的200多篇稿子却如泥牛入海,杳无音讯。  相似文献   

11.
在基层部队举办的新闻培训班上,学员们提问最多的问题是"怎样抓新闻"。因为许多初学新闻的同志不知道写啥,于是见啥写啥。而这样写出的稿件传到媒体采用率很低,不少报道员为此苦恼。  相似文献   

12.
我是医院的一名专职宣传干事,平时要给新闻媒体写写通讯报道,每年总有几十篇文章见报。同事们问我:“你怎么天天都有写的呢?”是啊,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那么我是如何发现新闻,如何动笔的呢?我细细想来有以下三点: 一、换个角度有新意 在采访中我发现,有些事情看起来是平常不过的小事,但认真思考一下,从一件小事也可以反映出一种新闻,关键是要多琢磨、多分析。1996年上半年,《襄樊晚报》刊登了我的一篇“车祸猛于虎,医院救人急——医务人员呼吁:市民要掌握自救互救常识”的文稿。不少熟人见了我就说:“你可真细心”,编辑也说我:“新闻嗅觉灵敏”。这是一篇小稿,但它的产生却使我悟出了文稿以外的道理。  相似文献   

13.
我是一个地市报的普通编辑,编稿之余也写写稿件,但不觉间,从1999年到2003年5年中,自己采写的稿件竟然有二十多篇获得了省级以上新闻奖。其实,仔细想想,很多同志的功夫比我深,采写的稿件比我好,我之所以能获奖,只是自己采写稿件格外用心罢了。所以,我常说用心就有回报,干什么事都要尽心,有多大的劲就用多大的劲,老天不会辜负有心人的。扑下身子,多研究些问题。新闻关键是新,没有新意,就没有新闻。写新闻如何写得有新意,这是能否写出好新闻的关键,而要写得有新意,就要多观察、多学习,多研究些问题。我获奖的稿件多数是问题新闻。这些问题,或是…  相似文献   

14.
“洞天石扇,訇然中开”。我以李白这句诗送李锦参加大别山采访小分队登程。今年5月,新华社组织摄影采访小分队到比较贫困的大别山区采访,探索农村改革摄影报道的新路子。山东分社摄影记者李锦是这个小分队成员之一。我和李锦在山东分社共事多年,对他出征大别山我是很关心的,关心他的生活,更关心他的实践。李锦不负众望。他从大别山传真的第一组照片就不同凡响。6月14日,人民日报头版以“谁到外地卖蚕就罚款”为题,利用了这组照片。以后他陆续从大别山发出的照片,报纸采用也比较好。8月,人民日报采用了12张,其中有3个专栏;8月22日人民日报第三版还刊登了他和杜华举合写的《咱们是大别山农民剧团呀》通讯,并配上他拍的图片。编辑部还为这组图文并茂的报道写了《编余短评》。在这期间,全国许多报纸和刊物也竞相刊载李锦拍摄的照片。一个记者在一个地区拍摄的照片这样被大量采用,引起许多同行的注意。  相似文献   

15.
写小小说,贵在有新意,选择题材,确立主题,构思角度,着眼点都应在这个新字上。在我的桌面上放着编辑部转来各地读者写的小小说。读后,有一个“似曾相识”的感觉,首先在选材上缺乏新鲜感。有不少业余作者都想写三中全会以后的农村的深刻变化,但所选的素材大都是“讨饭村”变成了“电视村”,“穷光棍”变成了“万元户”,要么就是某某人富了之后捐款办学  相似文献   

16.
写评论苦,写评论难。苦在何处?难在何方?以自己的写作经历看,自觉苦在神思,难来灵感。工作中常听一些喜欢评论写作的朋友慨叹:"这个题目我怎么就没发现!""这个由头我怎么没遇到!""这个角度我怎么没想到!"等等。仔细忖度,这里所说的"没发现"、"没遇到"、"没想到",很大程度上涉及的不是评论写作本身,而是提笔写作之前的灵感问题。当然,这种灵感并非仅仅来自提笔之前,有时也来自写作之中和  相似文献   

17.
被多次报道过的老典型,究竟怎样进一步报道,我的体会是,要善于从老题材中挖出新意,从老经验中找出新发展。我县白蒲镇在抓职工体育活动方面是个老典型,《人民日报》、中央电台和《体育报》等都报道过他们的做法和经验。我来到这个镇后,有人劝我说,这个单位是个老典型,写了恐怕也难以报道出去。我回答说,“先试试看吧”。  相似文献   

18.
我是1990年开始学着写小消息、小言论、小杂文的。根据自己近几年的写作实践,谈谈提高中稿率的问题。 一是找“窍门”。找“窍门”就是选好文章的主题。有些问题粗看没有什么新意,但从另一个侧面入手,就可以使要写的内容翻“新”。1990年,国务院第二次在全国范围内清理企业“三角债”,我就在“第二次”上寻找“新”的突破口,当时我想:既然再次清理“三角债”,就说明清理三角债有个“前清后欠”的问题,若不解决这个问题,“三角债”就会永远清理不完。我就撰写了题为《“清欠”要防“前  相似文献   

19.
所谓“砍斜茬儿”,也就是抓住表面现象的本质,从事物的横断面切入,看事件本身对社会所起的作用,而不是道听途说,人家喊啥,自己也吆喝啥,记得我刚开始写新闻稿时,看到村里趁“三伏”天大搞高温积肥,按说种庄稼人攒粪本是极平常的事,可我却抓住这个表面现象,翻看了农业科技书籍,明白了农家肥可以避免土壤板结,调  相似文献   

20.
在报纸上通篇失实、毫无事实根据的报道已不多了,可局部失实还经常存在,特别是以下三种现象较为严重。一、以点代面。有个基层通讯员写了几篇工作研究的稿子,都用“据苏北地区调查”的口气,而他根本没有调查,稿中的内容全凭他想象,我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写,他说:“只有以这种大角度来写,才能上大报,况且,我又没说那个具体单位,谁来对证。”《新华日报》改版以后,很少登乡、镇、村的稿子,于是,便有人在放大角度上大动脑筋,把部分乡镇的先进典型,扩大为全县、全市角度来写。二、自定“超历史”。有些通讯员为了证实现在取得的成绩是巨大的,便说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