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微互动     
《今日教育》2015,(2):4
读有所思读《"二期课改":"五大统筹"推进综合育人》@孙功道(安徽省庐江县长岗中学):"二期课改"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它是"一期课改"的纵深推进。如果把"一期课改"比作"戴着镣铐跳舞",那么二期课改,就是要砸碎"片面追求升学率"这一镣铐,建立新的评价体系。了解学生在想什么,需要什么,能干什么,将其适宜融入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就能进一步唤发孩子的自主意识,  相似文献   

2.
王观凤 《上海教育》2007,(4B):56-56
上海小班化教育的实践研究与新一轮课程改革是同一时代的发展产物。二期课改中如何发挥小班化教育优势,这是对上海教育改革前沿问题整体思考后萌生的一个想法。上海的小班化教育研究始于1996年,它的明显标志就是以上海市教委和市教科院的,即张雪珍、毛放领衔的《步出高峰后,优化教育资源及进行小班化教育的可行性研究》课题报告的发表。而当时上海教育改革的另一个紧锣密鼓的举措,就是第一期课改的全面推广阶段。[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4.
全国的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茶地进行,各地的高考命题也在不断地创新,有的省市已经走在了探索的前列,发出了试题改革的信号,在遵循“注重基础,能力立意,稳中求变”、“新题不难,难题不怪”的思想下,加大了二期课改理念渗透的力度,从以往的“小打小闹“,到2005年高考“压轴登场“,充分表明高考这支指挥棒,将引导二期课改的深入,促进考生夯实基础,发展能力,关注社会,关心生活,学会应用,勇于创新。  相似文献   

5.
微语录     
《今日教育》2016,(4):10
只恢复使用全国卷,而不调整各省的高考录取指标,并进一步推进录取制度改革,其公平价值很有限。——今年"两会"上,恢复全国高考统一命题成为热议话题。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指出,恢复全国统考和全国统一录取是两码事,恢复使用全国卷对本省的高考录取机会没有任何改变。上课是教师工作的底线,就应当按时上课,而且倾注心血把每一堂课上好。——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74岁的教授王万森,因看错了课表,意外旷了一节课,  相似文献   

6.
微互动     
《今日教育》2014,(1):6-6
“办好学校、教好学生”主题宣传活动深入一线挖掘提炼集中报道影响初显 由重庆市教委主办,市教委办公室、今日教育杂志社承办的“办好学校、教好学生”主题宣传活动2013年9月正式开始宴施,截至12月,已连续刊出“区域课改再探路”“深化中小学校整体改蕈的重庆探索”“学校文化建设的经验与路径”三个专题报道共四期,  相似文献   

7.
罗阳佳 《上海教育》2007,(5A):21-21
教师是课改成功的基石,要说课改难,就难在教师,教师对新课程、新教材的适应性始终是课改遇到的最大难题。随着二期课改的不断推进,学校的教育改革也在不断深入,培育一支高水平的优秀教师团队,给学生提供高质量教育,保证他们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成为上海各所学校面对的一个共同课题。  相似文献   

8.
2007年是山东、宁夏、广东、海南四省采用新课标教材高考的第一年,备受关注,试题既是对二期课改新理念的检验,也是一种尝试和推动。首次进行新课改的四省使用的高考方案虽说不同,试题各具特色,但通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它们依然有很多共性,试题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令人耳目一新。在此,希望通过对2007年四课改省高考化学试题的探究,给参加2008年高考课改省份的同行  相似文献   

9.
随着上海市二期课改的推进,我们的教育理念也随之发展和变化。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上海的中小学开始走出学校的大门,把教育延伸到家庭,很受家长的欢迎,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应该说,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走出这步是不容易的,它对推动教改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在今天,我们如果还是完全沿用当时的方式来运作显然有些不合时宜。因为,社会在飞速发展,教育改革也在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10.
小学一年级学生刚从幼儿园步入小学,对小学老师提出的课堂常规要求,往往难以适应,此时教师切不可操之过急,应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下面就如何上好小学一年级体育课,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一、精心打造第一堂体育课,使学生在新奇中接受课堂以致喜欢体育课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小学一年级新生的第一堂体育课,是学生入学后第一次接触正规的体育课,对于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施炳星 《上海教育》2006,(11A):46-47
登上讲台,对如何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功底,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如何让学生“学得更积极、更精准、更有效”,年轻教师总是有这样的困惑、有那样的迷茫,总是有点不知道路在何方。 我们特别邀请七位优秀教师,请他们以全国课程改革和上海市二期课改的教育实践为依据,对以上困惑作一解答。[编按]  相似文献   

12.
《上海教育》2007,(10B):27-30
二期课改推行至今已近十年,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已发生明显变化。为了全面、深入了解上海市中小学教学改革现状以及二期课改推进情况,前不久,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组织调研小组对部分区县和中小学的课程教学改革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对目前上海中小学的课改现状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并提出了进一步加强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政策与建议。[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微论点     
《今日教育》2014,(10):6-6
《VISTA看天下》2014.09.18 公平高考愿景可期,全面改革仍有不足 本轮高考改革方案,把自主招生放在高考之后,为高校的"自主权"划下红线,为考试公平提供体制性担保。高考改革,并不能简单归为"收权"与"放权"之争。相对而言,  相似文献   

14.
2008年的高考,"看点"颇多。如果我们把最受关注的三个高考事件放在一起,就会发现颇有意味。第一件事当属地震灾区延考,虽然"被逼无奈",但这件"无可奈何"之事,却颇有意义,不但体现了高考的人性化,更探索了另一种可能——每年是不是可以举行多次高考。  相似文献   

15.
廖飞 《上海教育》2013,(27):69-69
毋庸置疑,伴随教育改革的推进,教师队伍的整体素养明显提高,课堂教学能力明显增强。但也应看到,在经历了一期、二期课改的二十多年间,少有课程改革的新星出现,尤其近几年教师课改的积极性有所下降,远不及当年,这确实应引发社会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6.
倪中华 《上海教育》2008,(23):55-57
“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这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也是二期课改的核心要素。执行好新课程,关键在于盘活课堂,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这既有利于知识的全面落实,也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7.
高考改革和高中新课程改革始终互为关联,高中新课程改革为高考改革奠定了基础,高考改革又促进了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两项改革的基本目标是一致的,都是围绕着选择性而展开,彻底打破传统的高中千校一面、高考一考定终身的局面。基于选择性教育的这一共同目标,通过高考改革进一步促进我国基础教育围绕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选择性学习、个性化发展,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全方位、多角度的要求,真正办成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浙江高考改革作为国家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8.
微评     
《甘肃教育》2014,(19):6-6
正学校的规矩要定得有分寸新学期开学,北京市怀柔一中的多名男生被拦在校门外,原因是头发不达标。学校让男生统一留板寸头一事之所以引发争议,问题出在统一与板寸上。统一让规定失去了必要的弹性,而板寸则完全不给学生任何个性化选择的可能。一言以蔽之,学校此举问题出在没有把握好分寸上。(杨国营)  相似文献   

19.
1998年,上海在总结一期课改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启动了二期课改,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十多年来,课程改革已经成为上海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最为重要的抓手,也是引领上海教育转型发展的一面旗帜。当前,基础教育要落实"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已成为关键环节。而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则需要我们处理好三个方向性问题。一是牢固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方向,推动教育切实回归育人本原。"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教育事业提出的明  相似文献   

20.
崇明教师研训一直面临着“时地人”三方面的严峻挑战。从“时”的角度来看,二期课改的全面推进对教师的素质能力进行着全方位的检验;从“地”的角度来看,三岛信息闭塞使教师教育观念相对滞后,地域狭长分散给教师研训带来严重不便;从“人”的角度来看,一批优秀教师的流失导致了一定程度的骨干断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