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商洛学院学报》2017,(5):11-17
贾平凹是一个历史感非常强的当代中国作家,他能把刚刚逝去或正在发生的生活纳入笔端,传达出自己的思考,揭示出时代趋势。长篇小说《老生》以四个阶段的故事呈现了整个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贾平凹通过一个神奇唱师的记忆深入到历史深层,呈现出另一种历史图景。《老生》表现了贾平凹对人的存在的思考,表现出他对历史的忧虑以及对生命的悲悯。  相似文献   

2.
<正>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应该算得上是位多产作家,不久前,他的第15部长篇小说《老生》问世,并在9月份新出版的第五期《当代》文学期刊上发表出来,给读者带来了大惊喜、大震撼。这部小说里的故事,时间跨度长,前后接近百年,整个讲述了一段鲜活的革命历史,在这百年间的时间里,社会与历史变迁变化,尽含其中,并被表现得淋漓尽致。书中故事发生的地点在陕西南部的一个山村里,书中的灵魂人物是老生,一个在葬礼上唱丧歌  相似文献   

3.
据澎湃新闻网报道,前不久,2014年《亚洲周刊》十大小说揭晓,获奖作品和作家分别是:《耶路撒冷》徐则臣(中国大陆)、《微喜重行》黄碧云(中国香港)、《女儿》骆以军(中国台湾)、《老生》贾平凹(中国大陆)、《三个三重奏》宁肯(中国大陆)、《妈阁是座城》严歌苓(美国)、《无尽藏》庞贝(中国大陆)、《台北恋人》蓝博洲(中国台湾)、王小妮《一九六六年》(中国大陆)和《谁在暗中眨眼睛》王定国(中国台  相似文献   

4.
新闻一束     
<正>第六届在场主义散文奖揭晓备受关注的第六届在场主义散文奖,经过严格规范的申报(推荐)、初评、复审、终审程序,于日前尘埃落定。本届在场主义散文奖大奖空缺,客观呈现了过去一年华语散文波澜不惊的平稳常态及该奖宁缺勿滥的严谨精神。获得本届提名奖的散文著作有邵燕祥《一个戴灰帽子的人》、阿来《瞻对》和张新颖《沈从文的后半生》;贾平凹《老生后  相似文献   

5.
贾平凹的长篇小说《老生》淡化了政治意识形态和知识分子的精英话语系统,以民间立场,借"唱师"视角,讲述了有别于正史"高大全"英雄形象的众多民间草莽英雄的革命故事。加之方言土语、歌谣的运用则更加凸显了作者写作的民间性。小说以"民间叙事"话语策略,塑造的民间英雄形象,丰富了当代文学英雄谱系,拓宽了文学艺术表现的新视野。  相似文献   

6.
谈到贾平凹首先会想到被称为贾平凹三部曲的《废都》《秦腔》《浮躁》。谈到《废都》又不禁会想到那17年的被禁历史。贾平凹的作品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批判性极强,而这些与当代文学的构成又有怎么样关系,这就是本文要进行探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作家声音     
正贾平凹回应《极花》争议日前,网上舆论对作家贾平凹一片讨伐声,观点主要是"贾平凹《极花》是为拐卖妇女辩护"。批评主要针对媒体采访中贾平凹的一句话"如果这个村子永远不买媳妇,这个村子就消亡了"。事实上,这并不是贾平凹第一次因为作品描写女性被批评。在新书发布会上,贾平凹就曾表示,"当年《废都》出来的时  相似文献   

8.
贾平凹原名贾平娃,1952年出生,陕西丹风人。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西安市人大代表.西安市作家协会主席。著有小说集《贾平凹获奖中篇小说集》、《贾平凹自选集》,长篇小说《商州》、《白夜》,自传体长篇《我是农民》等。  相似文献   

9.
《废都》曾一度引发文界的热烈讨论。对于《废都》的解读可以说是众说纷纭,但是对于其与原始主义关系却鲜有研究。从原始主义角度探索《废都》中的思想内容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小说寄托了贾平凹的原始主义情怀,表达了对都市文化泯灭人性的批判。这种原始主义在贾平凹身上是具有独特性的,即原始主义影响到贾平凹魔幻现实主义因素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商洛学院学报》2005,19(Z1):47
贾平凹暨商洛文化研究所成立于1991年,是我校最早成立的科研机构,其前身是商洛师专贾平凹研究小组,2004年4月正式更名为贾平凹暨商洛文化研究所。本研究机构自成立以来已先后出版专著3部,发表相关论文30余篇。专著分别是1994年由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贾平凹语言世界》、2001年由陕西旅游出版社出版的《贾平凹的心阈世界》和今年刚刚出版的《当代商洛作家群论》,其中《贾平凹语言世界》一书曾经获得了原陕西省教委2000年度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贾平凹的心阈世界》一书出版时,曾经被陕西省各大报纸专文推介,贾平凹本人曾到发行式…  相似文献   

11.
以《丑石》和《一只贝》两个文学文本为中心,全面考察了贾平凹的自卑心理及其超越行为。作为两个具有延续性的文本,《丑石》和《一只贝》展示了贾平凹克服源于身体和身份的两种自卑情结,最终走向成功与成熟的艰难历程;"丑石"情结"作为一种潜在的文化心理,贯穿于贾平凹文学创作生命成长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2.
【点击名家】贾平凹,原名贾平娃,1952年出生,陕西丹凤人。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西安市作家协会主席,《美文》杂志主编。著有小说集《贾平凹获奖中篇小说集》《贾平凹自选  相似文献   

13.
《秦岭记》是贾平凹严格意义上的第一部笔记体小说,被誉为贾平凹的“山海经”。《秦岭记》继承了《商州三录》《山本》的秦岭叙事,但又不同于贾平凹从前的写作模式与叙事结构,它以笔记小说的形式讲述了五十七个秦岭故事,以展现广博的秦岭地域风貌及特色文化为主,从生态之美、民俗之奇、人文之智三方面呈现出贾平凹对秦岭全方位的观察与理解,并试图破解秦岭数千年所沉淀下的“仰观象于玄表,俯察式于群形”的文化密码,探究贯通秦岭的物质现实与精神观念。  相似文献   

14.
作品信息     
正贾平凹第16部长篇小说《山本》出版发行贾平凹最新长篇小说《山本》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一部发生在战争时期一个绝美的爱情故事故事。据贾平凹之前媒体透露,这是一个关于秦岭的故事,书名起初叫《秦岭志》,因为和《秦腔》有点重复,现在改名《山本》。贾平凹是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大家和文学奇才,是一位当代中国最具叛逆性、最富创造精神和广泛影响的具有世界意义的作家,也是当  相似文献   

15.
作为从农村走出的作家,贾平凹的作品始终关注农村,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商州系列小说到90年代中后期的《土门》《高老庄》,及至新世纪之后的《怀念狼》《秦腔》《高兴》《古炉》等。贾平凹用文学作品追踪中国农村的历史演进和社会变迁,通过文学形象表现时代发展和社会变迁下中国农民的生活、情绪、思想观念、心理结构的变化轨迹。在对农村的变迁和农民命运的书写中,贾平凹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从最初对改革的赞誉和认同,到世纪之交的批判与反思,及至2000年之后的新世纪,贾平凹以知识分子的怀乡意识,表达了对农耕文化失去根基后传统乡村的怀念。  相似文献   

16.
乡土叙事主题贯穿了贾平凹小说创作的始终,本文以其长篇小说代表作《浮躁》 《秦腔》 《带灯》为例,试图从叙事视角、叙事主题和思想价值等方面综合分析、阐释贾平凹乡土叙事的现实脉络与悲悯情怀.  相似文献   

17.
在东西文化融合和冲撞的语境里 ,贾平凹作出了与“五四”新文化的先行者们逆向的文化选择 ,成为当代向传统文化回归的早觉者。当西化写作面临困境 ,回归到底意味着什么 ?贾平凹的《废都》是一个富有典型意义的研究个案。造成《废都》一系列艺术缺失的原因是贾平凹在回归传统时迷失在传统之中。他的回归面临了新的难题。  相似文献   

18.
《商洛学院学报》2017,(5):28-32
贾平凹代表性作品为日本翻译界人士接受并译成日文,但日本学界对贾氏及其作品的反响有限,现有研究主要围绕贾平凹作品主题与创作目的、叙述方式等展开。代表性的观点认为:《废都》代表了贾平凹创作视线的转变,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高兴》对农民形象的塑造跳出了闰土形象;贾平凹的创作有表现"残余与消亡"的趋势,其叙述者具有超越的形式特征。  相似文献   

19.
《扬子晚报》消息,10月21日下午,陈建功、范小青、贾平凹、阎连科、董启章、宁肯、池莉等知名作家云集江苏省兴化参加施耐庵文学奖颁奖典礼。贾平凹的《古炉》、阎连科的《我与父辈》、董启章的《天工开物·栩栩如真》、宁肯的《天·藏》等4部作品获得了首届施耐庵文  相似文献   

20.
从《废都》开始,贾平凹的小说创作逐渐由再现生活向表现心灵世界过渡.本文通过对贾平凹近作《怀念狼》的解读,论述了贾平凹小说创作的这一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