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三唑酮对离体叶片衰老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用三唑酮处理离体叶片.能显著延缓叶绿素的下降.抑制蛋白质含量的下降和丙二醛(MDA)含量的上升;能提高抗氧化剂的含量,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对于衰老过程中,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升高的离体叶片,三唑酮能阻止POD活性的上升.而对衰老过程中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降低的离体叶片,则会抑制POD活性的下降。因此,三唑酮对离体叶片衰老具有显著的延缓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蚕豆离体叶片衰老过程中,叶绿体色素和蛋白质含量均不断降低。用50m g.L-1的三唑酮溶液处理蚕豆离体叶片,能显著抑制其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水溶性蛋白质及非水溶性蛋白质含量的下降,表明三唑酮具有延缓蚕豆离体叶片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蚕豆叶片为试材,对其进行黑暗诱导衰老,研究了三唑酮处理对蚕豆离体叶片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蚕豆离体叶片衰老过程中,POD活性不断升高,特别是在48h之前十分明显,SOD,CAT活性在48h之前上升,然后有所下降;经三唑酮处理蚕豆离体叶片,三种抗氧化酶活性在处理的前期上升速率明显加快,而且维持上升的时间更长.在整过处理过程中三种抗氧化酶活性均远高于对照组.表明三唑酮处理蚕豆离体叶片后,可以通过提高并维持三种抗氧化酶的活性,增强蚕豆叶片抗氧化能力,进而延缓其衰老进程.  相似文献   

4.
以蚕豆为试材研究发现,在蚕豆离体幼苗(W W)衰老过程中,叶绿体色素和蛋白质含量均不断下降,而细胞膜透性逐渐升高.用质量浓度10mg/L的三唑酮浸种(T W)和浸种后在苗期喷施10mg/L的三唑酮(T T)处理可提高蚕豆幼苗叶片叶绿体色素和蛋白质的含量,并且两种处理尤其是T T处理方式均抑制蚕豆离体幼苗叶绿体色素和蛋白质含量的降低及细胞膜透性增加.表明三唑酮具有保护膜结构和延缓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水杨酸对青稞离体叶片叶绿体色素和电导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青稞叶片为试材,对其进行黑暗诱导衰老,检测了水杨酸处理对青稞离体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和相对电导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青稞离体叶片衰老过程中,叶绿索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不断下降,相对电导率升高.用800mg/L的水杨酸处理抑制了叶绿索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的降低,但却促使相对电导率的进一步上升.表明水杨酸对青稞离体叶片衰老可能有一定的延缓作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离体鉴定方法对小麦抗白粉病特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最适鉴定方法和培养条件是在小麦叶片展开后,将其剪成3~5cm长叶段,叶面朝上摆放在加有保绿剂的试管中,接种白粉菌后置室内(光强2000LX,温度18~22°C).光照6HR/d,待潜育期结束开始观察记录.苗期离体鉴定结果与田间成株期常规鉴定结果基本一致:周麦9号的抗病性最强,其次是周麦13,豫麦54、内乡188、赵92-2.  相似文献   

7.
采用离体鉴定方法对小麦抗白粉病特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最适鉴定方法和培养条件是在小麦叶片展开后,将其剪成3-5cm长叶段,叶面上朝上摆放在加有保绿剂的试管中,接种白粉菌后置室内(光强2000LX,温度18-22℃)。光照6HR/d,待潜育期结束开始观察记录。苗期离体鉴定结果与田间成株期常规鉴定结果基本一致:周麦9号的抗病性最强,其次是周麦13、豫麦54、内乡188、赵92-2。  相似文献   

8.
以不同浓度的α-NAA、GA3和玉米素处理离体的蜀葵叶片,发现0.5mg/L以下的α-NAA溶液和0.3mg/L以下的GA3溶液对其有延缓衰老的作用,0.5mg/L以上的α-NAA溶液和0.3mg/L以上的GA3溶液对其有促进衰老的作用,玉米素对其延缓衰老或者促进衰老的作用均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以不同浓度的α-NAA、GA3和玉米索处理离体的蜀葵叶片.发现0.5mg/L以下的α-NAA溶液和0.3mg/L以下的GA3溶液对其有延缓衰老的作用.0.5mg/L以上的α-NAA溶液和0.3mg/L以上的GA3溶液对其有促进衰老的作用.玉米素对其延缓衰老或促进衰老的作用均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水分胁迫下亚精胺对小麦幼苗相对含水量、叶绿素总量、蛋白质含量和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亚精胺预处理延缓水分胁迫下小麦幼苗叶片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和蛋白质含量的下降,抑制蛋白酶活性的上升。表明亚精胺预处理对水分胁迫的小麦幼苗具有防衰抗旱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杂交水稻离体叶片衰老与蛋白质代谢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杂交水稻离体叶片衰老时,叶片中的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下降.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加.氨肽酶和内肽酶的活性显著上升,说明在衰老叶片中氨肽醇和内肽酶的作用是蛋白质降解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对小麦旗叶衰老过程中的石蜡切片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1)旗叶衰老过程中,细胞核形态发生明显变化。即核呈球形,表面光滑,核孔匀称→核表面凸凹,部分核孔变大→核膜破裂,核解体,消失;(2)在籽粒成熟期小麦旗叶衰老及其细胞器退化消失明显加快;(3)细胞中叶绿体的退化、消失比线粒体稍快;(4)叶肉细胞的细胞核比维管束韧皮组织细胞核解体消失稍快。  相似文献   

13.
以牡丹早花品种‘凤丹白’、中花品种‘洛阳红’和晚花品种‘玉楼点翠’为试验材料,研究其开花及衰老过程中叶片和花瓣的蛋白质和脯氨酸含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整个开花过程中,3种牡丹叶片蛋白质含量基本稳定,而脯氨酸含量呈上升趋势;3个品种花瓣中蛋白质含量呈整体下降趋势,且脯氨酸含量整体也呈下降趋势.说明在牡丹开花和衰老的过程中,叶片和花瓣中蛋白质和脯氨酸含量发生一定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干旱和盐胁迫对小麦过氧化物同工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法,对干旱和盐胁迫下的小麦根、叶进行过氧化物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小麦根和叶过氧化物同工酶谱有较大差异。在干旱和盐胁迫下,根部过氧化物同工酶活性升高,但没有酶带的变化;叶片中过氧化物同工酶活性降低,且盐胁迫后叶片中少了一条酶带.  相似文献   

15.
以高产小麦宁麦8号和宁麦9号为研究对象,对两材料整个衰老过程中旗叶脂肪酸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实验中两材料旗叶脂肪酸中14:0、16:0、18:1和18:2的含量呈现上升趋势;而16:1和18:3的含量则呈现下降趋势.脂肪酸不饱和指数也呈下降态势,其中18:3的变化对脂肪酸不饱和指数影响最大.宁麦9号较宁麦8号在不同脂肪酸变化上比较缓慢,表明宁麦9号膜结构在整个旗叶衰老期间相对稳定,这可能是宁麦9号高产抗早衰的基础之一.脂肪酸不饱和指数和16:1含量可以作为育种中抗早衰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