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些日子以来,各级领导和新闻媒介对群众反映的产品质量问题给以极大的关注。报纸、广播和电视纷纷挺身而出,知难而进,进行公开曝光。尤其是中央几家新闻单位开展的“中国质量万里行”的报道,更是深得人心,效果极好,广大群众无不拍手叫绝。举一反三,产品质量需要狠抓,医疗质量问题是否也需要整一整呢?答案是肯定的。笔者因职业关系,在多年的采访过程中,屡屡听到广大群众对医疗服务质量问题的严重关注和意见、期望。诚然,绝大多数医院和医务工作者对工作是尽心尽力的,为保障人民身体  相似文献   

2.
“曝光新闻”是近十多年来才产生的汉语组合词,目前尚未被国内新闻类工具书所收录.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曝光”的解释是摄影术语,即:使照相胶片或感光纸在一定条件下感光.对“新闻”的释义则是——泛指社会上最近发生的新事情.按照汉语词素的解释和人们组合后的引申,“曝光新闻”定义的表述是:对已发生的事实向受众进行新的曝露,或新的揭露.一曝光新闻是解释性新闻和调查性报道派生而来的,也是社会新闻种类之一.在新闻五个W和一个H中,曝光新闻侧重告知受众“为什么”和“怎么样”.即:详尽地说明某一新闻发生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分析事件的意义,预见事件的发展和影响.“曝光新闻”在时间上,不仅要说明现在,还可追溯过去,也可以推测未来;在地点上.不仅要报道新闻现场,还要涉及到有关地点和将波及到  相似文献   

3.
各级电视台,是各级政府的主流媒体。主流媒体必须以正面宣传为主,这是一个原则。但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并不是不能做问题报道或舆论监督。一、主流媒体需要舆论监督类新闻我国正处在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各种关系各种利益正在逐步调整,各方面的矛盾不仅无时不在,而且有时还表现得特别尖锐。面对社会问题,如果没有人问津,没有  相似文献   

4.
舆论监督也要政府的支持。在这里,我不是低估舆论监督的作用,不是给那些富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新闻工作者“泼冷水”。事实上,我们──尤其是县一级新闻单位──舆论监督确实是太少了,太小了。以至于有些群众忽视了我们的存在。纵观我国的历史文化,“人治”积淀太深,一些曝光出来的问题确实难以由新闻单位一家所能解决。从新闻媒体自身性质来看,新闻机构不是执法单位,不具备行政职能,因此新闻工作者从来不是,将来也不会是这个社会的审判者、决策处理者。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从来不是靠新闻舆论来维持,而是靠完善的法律制度、严…  相似文献   

5.
舆论监督,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媒体的神圣职责,是民主监督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新闻媒体不是执法部门,舆论监督不是执法监督,所以最终目的只能是一个:化解矛盾,解决矛盾。 我是北京电视台新闻评论节目《今日话题》的编导,在过去7年的电视  相似文献   

6.
曝光新闻是新闻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歌颂真善美的同时,对那些假丑恶的现象进行适当的曝光,是新闻宣传的需要,也是广大读者的需要。既然新闻要讲政治,那么,其中之一的曝光新闻毫无疑问也要讲政治。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的今天,广大群众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建设我们伟大的国家,创造了可歌可泣的业绩,但也有少数人挖空心思  相似文献   

7.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一些主流媒体和都市类媒体开始效仿西方媒体的做法,重视调查性报道和批评报道,依靠曝光社会负面问题,吸引读者注意力,引起政府关注,发挥了舆论监督的作用。但同时,也出现了曝光泛化的倾向,表现在一些媒体过度热衷于寻求刺激性的新闻题材,调查工作做得不够详细、周密、彻底,影响了媒体形象。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曝光性新闻在匡谬镇邪方面发挥了巨大的舆论监督作用。制作这类新闻,涉及到事件的关键性情节。这样的情节是用还是不用,或是如何运用,是很有讲究的。倘若运用得恰到好处,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反之则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因此,作者对它必须慎之又慎。何谓曝光性新闻的关键性情节?从报道的大量曝光性新闻事件来看,事件的制造者在作案、违法乱纪或在其它非正常活动中,为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而实施了一些手段。在这些手段中,有一种具有可操作性而在整个事件中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环节,没有它,就没有曝光性新闻事件的主体做出的于…  相似文献   

9.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一些主流媒体和都市类媒体开始效仿西方媒体的做法,重视调查性报道和批评报道,依靠曝光社会负面问题,吸引读者注意力,引起政府关注,发挥了舆论监督的作用。但同时,也出现了曝光泛化的倾向,表现在一些媒体过度热衷于寻求刺激性的新闻题材,调查工作做得不够详细、周密、彻底,影响了媒体形象。  相似文献   

10.
11.
近年来,曝光性新闻经常出现在新闻媒体上,在匡谬镇邪方面发挥了巨大的宣传教育和舆论监督作用。制作这类新闻,涉及到事件的关键性情节。这样的情节是舍弃,是采用,以及如何运用,这是作者必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民主化进程加快,“新闻曝光”已成为一个热门词儿。但是,这个词使用频率越高,曝光起来就越困难,因为被曝光者的行为均有一个特点,见不得人,他们最害怕的就是舆论监督、新闻曝光。所以,新闻工作者在调查过程中遇到的阻力自不必说,曝光后,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关系网向你张开,曝光一个单位、一个人,就得罪一大片;有的人表扬一脸笑,曝光双脚跳,对表扬过了头也能欣然接受,对曝光稍有出人就纠缠不休。在这种并不宽松的环境下,对负有曝光责任的新闻工作者来说,应保持清醒的头脑把好五关:一、要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3.
新闻宣传中特别是成就报道,常会有些宏观报道,题大文字长,这当然是需要的,但读者、老百姓是生活在每天忙忙碌碌、平平凡凡的生活中,如果能抓住其身边的小事,特别是能触摸到、感觉到的事情入手去报道,去展现我们的成就,其效果肯定更好,至少是读来十分亲切、亲近,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14.
15.
让新闻耐读     
今天,我们在努力让新闻报道简洁、明快、可读的同时,千万不能忽视了新闻报道的耐读性。纸质媒体只有增强报道的耐读性,受众停留在报纸上的时间才多,对媒体的关注度、忠诚度才会提高,报纸的注意力资源才会充分开发。围绕如何让新闻报道耐读的问题,常德日报、常德晚报作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6.
贾辉 《声屏世界》2011,(10):36-36
虽然大多数人认为新闻的可看性比不过电影、电视剧.但人们最需要的,仍是有效的信息。有效的信息在影视剧里并没有,或者说不多。影视剧的可看性之所以强.是因为它们都是故事,故事有跌宕起伏的情节。能使观者在潜意识中产生共鸣。一部肥皂剧,只要故事精彩,哪怕上百集看下来,观众也不会觉得累,而且还会把它当茶余饭后的谈资。而一期新闻节目.哪怕只要有一条新闻没有“滋味”,观众可能就会换台去看影视剧。  相似文献   

17.
让新闻耐读     
所谓“耐”,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受得住、禁得起”。耐读,即指新闻的信息含量丰富,吸引受众的兴奋点多,得以让人集中注意力细致地看下去。 报纸只有增强报道的耐读性,受众停留在报纸上的时间才多,对媒体的关注度、忠诚度才会提高,也才能适应报业竞争。因此,这就产生一个问题,即如何让新闻报道耐读?  相似文献   

18.
新闻宣传中特别是成就报道,常会有些宏观报道,题大文字长。这当然是需要的。但读者、老百姓每天生活在忙忙碌碌、平平凡凡的生活中,如果能抓住其身边的小事,特别能触摸到、感觉到的事情入手去报道,去展现我们的成就,其效果肯定更好,至少是读来十分亲切、亲近,易于接受。因为这种报道可以使人感同身受,接近性就更强。比如十六大宣传,发了不少宏观报道,列举了大量数据,这也很  相似文献   

19.
让新闻档案为新闻增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度报道的整合,表现在新闻观念的整合、新闻媒介的整合、新闻角色定位的整合,同时还需要新闻档案与新闻事件整合等等.  相似文献   

20.
“环保总局再酿问责风暴,拟曝光10家化工企业”(2月7日《第一财经日报》),细品这个标题透露的新闻内容,让人觉得特别好笑:曝光十家化工企业,也算问责风暴?又怎么能强化环保执法职能,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大量历史教训告诉我们,对制造类似事故的企业进行曝光,除了证明环境行政执法部门“重视态度”外,几乎无助于环境保护。那些存在着隐患的企业认为事不关己,根本不会理会什么曝光不曝光,只要执法部门不找上门来,会仍然继续默默地“培育”着污染隐患,直到隐患壮大发作,危害社会。从环保部门职能职责来看,曝光并非其主要职能,“问责”也存在较为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