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集体与个体的关系是社会的重要关系.个体依赖集体,集体则代表着个体的利益."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深刻地体现了集体和个体的这种辩证关系.它的基本精神是倡导集体主义价值观,其提出是时代的要求,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共产主义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行政管理过程中的个体理性是指个体基于自身利益所追求的至高无上的个体价值,而集体理性是指为了维护集体利益而所追求的至高无上的集体价值,包括高利润,内部稳定和成员公平等价值。个体理性是为集体理性服务的,集体理性也要照顾到个体理性,当然有时可能会牺牲个体理性。本文论述了行政管理中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提出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尽量做到两者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当代大学生就业过分集中、自愿性失业和不诚信等现状,指出学生个体理性与社会集体理性的冲突是根本原因。并从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的冲突理论出发,理顺了就业中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提出实现两者统一的途径与措施,要完善正式制度,确保社会公平公正;建立思想意识形态的激励机制,克服个体理性的缺点,走向集体理性,确保个体个性与集体理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集体效能是自我效能在集体水平上的扩展,从80年代中期开始,国外自我效能的研究表现出从个体效能向集体效能的转变。在效能内涵和效能形成上,集体效能与个体效能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作用,但在效能的测量上,集体效能又有着许多不同于个体效能之处。集体效能与集体行为结果存在密切的关系,集体效能在组织和个体的许多重要变量上起中介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蓝心万 《家长》2023,(30):35-37
<正>沟通指的是人与人、人与群体之间传递信息和思想、反馈思想和感情的一个过程,其载体不仅包含口头语言和书面文字,也包含动作、语气、表情、眼神、物质环境等所有能够赋予信息含义的东西,其中语言沟通和肢体语言沟通是沟通的两种基本模式。人类社会是一个集体社会,每一个个体都是集体的组成部分,每一个个体也都需要在集体中与其他个体交往。沟通就是个体在集体中与他人交往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传递和交流信息、建立和改善关系、提出和解决问题这三个层面。站在教育视角下看,沟通是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7,(5):123-128
清晰认识和界定农民集体所有权是贯彻中央提出的对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保护的前提。政治强推下建立的农民集体所有权制度缺少了农民个体自愿联合形成农民集体这一重要的主体基础架构,导致长期以来农民集体所有权一直处于主体缺位的状态。政治主导下设立的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凌驾于农民集体之上成为农民集体所有权的行使主体。理顺农民集体所有权关系的关键是在规范层面明确农民集体成员作为农民集体所有权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7.
魏书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改革家,是全国优秀班主任。他从事班主任工作十多年,锐意改革,勇于创新,探索科学的育人途径,形成其独具一格的班级管理风格。在他的管理思想中,有许多独到之处,不妨提出两点与大家探讨。一、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让学生明确自留价压,形成”集体需要我”的依存意识。个体与集体的依存关系包括两个方面,即个体离不开集体,集体也少不了个体。强调个体离不开集体是我们习惯的做法,意在宣扬集体的感召力量,唤起学生热爱班级、维护班级的积极情感;宣扬集体离不开个体则是传统方法所禁忌的,因为处理不当往…  相似文献   

8.
教师效能是指教9币对其个体或集体成功地组织和实施达成特定目标所需行为过程的能力的判断,是一个包含了教师个体效能和教师集体效能的概念.教师效能是影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提高学校管理效能的重要切入点.以高中教师作为调查对象,考察当前高中教师效能的现状,探讨高中教师个体效能与集体效能之间的关系,以及学校类型、学历、教龄、职务、职称等因素对教师效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教育过程本质上就是一种对话过程,班级建设中的各种事件都是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语言交往中,运种语言交往过程表现为一种论证的过程,而论证需要理由,如果这种通过理由进行论证的活动是发生在一个教师与一个学生或一个学生与一个学生之间,则为个体事件;如果发生在教师与学生集体以及学生集体之中的话,就成为集体事件。教师总是在处理着这种个体事件和集体事件的关系中进行班级集体建设。  相似文献   

10.
集体中蕴涵的道德教育力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集体力量进行道德教育是一条有效的道德教育的途径。集体的规范、舆论对个体的行为产生压力,促使个体的思想和行为朝着集体占优势的方向变化。而个体对集体的归属需要是个体思想和行为改变的内在原因。为此,学校教师应努力建设好班集体,发挥班集体的道德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11.
集体,是一个由许许多多的个体组成的有组织的整体。一个班就是一个集体,而这个集体的成员来自四面八方,且各有其个性特征。集体以个体为基础,个体反过来又影响集体。所以一个好的集体离不开优秀的个体,但一个差的个体也能影响一个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大学生个体自尊、集体自尊与行为抑制的关系。方法:采用个体自尊量表、集体自尊量表、行为抑制量表对271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①个体自尊与行为抑制及其三个维度:求助、支配、自信心呈显著负相关。②集体自尊与求助抑制、自信心抑制、亲密关系抑制存在显著负相关;与拒绝抑制、疏远抑制呈显著正相关。结论:个体自尊与集体自尊表现出不同维度的行为抑制。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社会中,大量的生产任务都是由人们协作完成的。有了协作就有了个体绩效与集体绩效,基于绩效认定的资源分配不仅会对组织,也会对社会层面的公平产生影响。传统绩效认定以测量为基础,集体绩效则被视为所有可测量个体绩效的加总。由于忽视了协作关系中的不可测量之物,这种方式实际造成了组织内外的分配不公。要促进绩效认定与资源分配的公平,我们需要区分不同协作关系。其中,非专业性的协作关系可以被视为一种投资关系,每种协作关系都对应着一个协作效率,使个体绩效与集体绩效都能得到准确计算。专业性的协作关系中存在个体绩效与集体绩效的断裂,即集体绩效不能被视为个体绩效的加总。在这种关系中,我们可以把可测量个体绩效的加总视为集体绩效的一半,并把不可测量绩效视为所有协作者的共同贡献,由此计算所有协作者的个体绩效。这将使以绩效为基础的组织分配更加公平,也将使社会层面的公平正义得到促进。  相似文献   

14.
教育过程本质上就是一种对话过程,班级建设中的各种事件都是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语言交往中,这种语言交往过程表现为一种论证的过程,而论证需要理由,如果这种通过理由进行论证的活动是发生在一个教师与一个学生或一个学生与一个学生之间,则为个体事件:如果发生在教师与学生集体以及学生集体之中的话,就成为集体事件.教师总是在处理着这种个体事件和集体事件的关系中进行班级集体建设.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 词汇,又称语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或特定范围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词汇是词的集合体,词汇和词的关系是集体与个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在班集体教育和管理工作中需正确认识和把握的几个问题王二宝武汉交通科技大学1正确认识和把握好集体的统一目标管理与尊重个体的目标追求的关系长期以来,在班集体建设和管理工作中,我们实行的是集体目标管理。所谓集体的统一目标管理,就是在班集体管理工作中依据党的...  相似文献   

17.
正集体是个体在具体的生活和交往中所结成的共同体,并且因个体交往广度与深度的差异,会表现出不同的集体心理特征,集体行为对个体的影响也会呈现出不同的强度和特点。我们通常所讲的集体教育行为一般是指学校层面、年级组层面和班级层面的集体教育活动。结合本次话题的研讨,本文的集体教育行为主要限定为班级层面的集体教育活动。一、集体教育:何以生发教育  相似文献   

18.
班集体是学校根据教育和管理的需要而组织起来的基层集体,是学生置身其间学习和生活的环境。班集体与学生个体的关系是密不可分、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9.
第二课     
一、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1.我是集体的一员(1)个体与集体相互依存:集体离不开个体而存在,同时个体也只有紧紧依靠集体,才能有无穷的力量。  相似文献   

20.
集体合同制度作为沟通、协调劳动关系的重要机制,在我国尚面临很多问题,故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文章从集体合同制度的效力和价值入手,分析出理论定位偏差是集体合同制度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提出集体合同中劳动者的身份为集体之人,进而针对我国集体合同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诸如扩大工会权利、加强职工之间的社会连带关系、增强劳动者集体的力量和为个体劳动者设定义务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