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子说礼是"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多数学者认为这是老子针对孔子的"克己复礼"的主张而提出的反对意见。随着对老子研究的深入以及地下出土文献的开掘,传世文献中的一些记载也有可供商榷之处。合理地界定老子之"礼"、周公之"礼"和孔子之"礼"三者各自的所指范畴,不难得出结论:老子的思想是针对周公之"礼"提出的。老子和孔子对"礼"范畴的界定并非指向同一层面,但内在的精神具有一致性;二者都对周礼进行了批判性改造。  相似文献   

2.
道儒佛三家虽然有别,如道家以其隐忍见长,儒家思想进取,而佛家以和睦人间、化世救人为己任,但在宇宙观、核心价值观上,三家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因此,与其说它们之间有对立或优劣之分,倒不如说正是它们的互补组成了华人精神世界的支柱。即以老子之道而言,便与儒佛殊途而同9-3,尽管其表述方式各自不同。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古代,作为一切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的“礼”是广泛而又重要的。“礼”在孔子思想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就这个问题,作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老子《道德经》中所提倡的无为之道抽象而虚幻,如何理解引起研究者的困惑,从理解书中常提及的“婴儿”概念入手不失为一条有效的途径。《道德经》书中常提及婴儿,源于老子个人的成长经历,也是老子从理论的需要而概括、抽象出来的概念,当然也是研究者体道、悟道、行道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5.
论老子之道的生命美学意蕴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老子之道是指宇宙本体,包含广阔无边,永恒无穷的宇宙时空和它化生万物的无穷的生命力两方面的意义。从生命美学来说,它具有如下两方面意蕴;一是道赋予万物生命个性和成就了万物与世界之美,可见它是万物与美的本原;二是道的法则是“无为而无不为”:它化生,衣养万物并没有目的,但又成就了万物和世界之美,达到了目的,其中正包含了对美的重要规律-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理解,老子的上述认识源于我国远古先民对生命运动和社会生活的观察和体验。  相似文献   

6.
道是《老子》本体论中的核心概念,是《老子》对天下万物进行抽象之后对宇宙做出的哲理化解释。这一抽象过程经历了从天下万物到有、从有到无、又从无到道的过程。《老子》认为道是有与无的统一体,是生化万物的终极根源,但就其实质说,道是物质与精神的混合体。道是《老子》哲学的逻辑起点和理论基石,对它的研究不仅是理解《老子》本体论的关键,也是开启《老子》哲学体系大门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7.
老子是人类轴心期的重要思想家,他在中国哲学史上最突出的贡献是使道获得了本原、本体的内涵。该道具有实有而无形、超越感官和语言、浑朴虚静、兼赅有无、 独立永恒、自然无为的特征,是一个十分特殊的存在,而非一般的物质或精神实体。他关于道的思想蕴藏着丰富的科学、社会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8.
"道"从原始的"道路"、"引导"意义开始,经历了从本源的"道"到形上学"道"的回归的曲折发展过程,这一过程体现了不同时期的人们对宇宙、对社会、对人生的不同认识和思考。作为老子哲学的最高概念和范畴,"道"既是最真实的存在,也是最普遍的规律。它是超感性的本体存在,是万物之根本、宇宙之大全、世界之总原理。老子"道"的思想对于我国历代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生活习俗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促进与影响作用。本文对老子"道"的释义和内涵进行了解读,并试分析了老子"道"的理想的社会模式。  相似文献   

9.
“道”是老子哲学的核心范畴。老子认为道是一个没有意志,没有具体属性,作为万物始基的恍惚不清的真实存在。老子“道”范畴最重要的哲学意义在于:他第一次以普通存在物作为世界的始基,这反映了先秦时期人类抽象思维的深化,在中国哲学史上也是一个贡献。老子以玄妙的道哲学解说社会政治现实,提出了一系列颇为独特的伦理和治世思想。  相似文献   

10.
11.
老子创立了以"道"、"自然无为"为核心的思想体系,老子设教讲学,并在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思想。本文对老子在教育理念、教学、教师和学生四个方面的思想进行了解读和分析,借以对当下在教育方面遇到的问题及其改革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2.
老子创立了以"道"、"自然无为"为核心的思想体系,老子设教讲学,并在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思想。本文对老子在教育理念、教学、教师和学生四个方面的思想进行了解读和分析,借以对当下在教育方面遇到的问题及其改革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3.
雅斯贝尔斯的“大全”与老子的“道”在内涵与致思路径方面具有密切的关联。二者都是难以言说且真实客观的最高存在,是多层面构成的意义网络。,从中可见雅氏深受中国哲学尤其是老子观点的影响。同时,两者在思想背景与表述方式上又存在区别。这种中西比较,是理解雅氏思想的一个必要进路。  相似文献   

14.
论《老子》之“道”——论《老子》哲学思想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道”的概念“道”,是老子衡量宇宙间一切事物是非、正邪、善恶、好坏的唯一准则.可以说,《老子》八十一章中,章章在说“道”.用现在的术语说,这个“道”就是规律、法则.说规律、法则,有大有小,教育事业有教育事业的规律、法则,工农业生产有工农业生产的规律、法则,战争有战争的规律、法则;有整个人类社会的规律、法则,也有整个自然界的规律、  相似文献   

15.
老子道论的人学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道论的真正立足点和归宿点是对人生现实问题的深切关怀和忧虑,以及对人生理想境界的渴慕和追求,而不是单纯出于对宇宙自然的科学兴趣和对绝对实体的本体玄思。因而,老子的道论也是一种人学表体论。老子据此阐发了其复归于道的最高人生境界思想及一种“玄同于道”的人生智慧。  相似文献   

16.
源自远古时期祭祀活动的礼乐传统,经周公改良以后,被赋予了人文和理性的色彩。流传到春秋时期,由于急剧变迁的社会形势,礼乐文化几乎完全承担了进行政治教化、区分社会等级的任务。礼与乐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使二者具有相同的目的和价值取向。文化功用与政治目的从这一刻起,具有了密不可分的联系,并深深影响后世文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18.
老子所理解的"道",因"自然"而"无为",又因"自然"而"无不为",成为"象帝之先"、"可以为天下母"的本原。老子道论虽然关注本原问题、本体问题,但是其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却是以"道"为根据,寻求人在宇宙中的位置,为人和现实社会的存在样式以及存在的合理性等找到一个可靠的根据。  相似文献   

19.
春秋时代,孔子尚“礼”,以“礼”闻名。他对礼的态度集中反映在记载他言行的《论语》当中。《论语》多次提及“礼”,这种“礼”是自然的,是天理,而非人为的;是率直自由的,是人情的自然流露。孔子主张“礼”生于“情”,“情”为“礼”之本,两者是统一的,缺一不可。因此,“礼”在孔子思想里具有非常深刻和丰富的含义。  相似文献   

20.
<正> 关于《老子》之“道”的含义,国内外已有多篇论文讨论和争论,歧见颇多,难衷一是。我认为“道”的主要含义是气,又兼指世界万物的总规律,而这两者之间是有一定联系的。现代学者的研究,自张岱年先生于三十年代提出“中国哲学中所谓气,可以说是最细微最流动的物质”、“中国哲学中之气论,则谓一切固体皆是气之凝结”①。又于八十年代前期重申“作为哲学范畴,气指构成万物的原始材料”②后,近年我国连续出版了几种气论的专著,都论及《老子》中关于气的言论,作了有益的探讨。有些论者认为《老子》和其他众多哲学名著都与气功有关,我也持同感。我认为老子既是中国“古代无与伦比的伟大哲学家”③,也是具有非凡的特异功能的气功大师④。他用多年修炼成就的气功手段和特异功能,在世界上首先观察到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