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博锐充实英特尔平台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足支撑的稳固被英特尔看在了眼里。9月7日.英特尔正式发布商用领域的博锐平台。至此,新生的博锐和成熟的迅驰以及幼年的欢跃,共同支撑起了英特尔稳固的平台战略。  相似文献   

2.
前不久,有国外媒体报道说,英特尔公司提醒用户,在迅驰无线驱动中发现几处安全漏洞,这将导致用户的系统被黑客远程控制。报道同时说,英特尔已经发布了新的驱动程序,修复了上诉安全漏洞,并提醒用户尽快下载安装新的驱动程序。  相似文献   

3.
2003年1月8日英特尔宣布无线移动处理器正式品牌名称为Centrino,中文名称为“迅驰”,预计于今年上半年推出相关产品。Centrino包括之前代号为Bahias的CPU、Calexico芯片组,以及802.11(Wi—Fi)无线网络功能。而在此之前的2002年12月2日,微软中国发布了Windows XP Tabiet PC简体中文版,联想、Acer、优派、HP等同时推出其相关产品。1月6日,以生产外设为主的明基宣布进军笔记本电脑市场,推出“Joybook”笔记本电脑。  相似文献   

4.
2003年1月8日英特尔宣布无线移动处理器正式品牌名称为Centrino,中文名称为“迅驰”,预计于今年上半年推出相关产品。Centrino包括之前代号为Banias的CPU、Calexico芯片组,以及802.11(Wi-Fi)无线网络功能。而在此之前的2002年12月2日,微软中国发布了Windows XP TabletPC简体中文版,联想、Acer、优派、HP等同时推出其相关产品。1月6日,以生产外设为主的明基宣布进军笔记本电脑市场,推出“Joybook”笔记本电脑。尽管全球IT业仍然没有复苏的迹象,但IT巨头针对移动电脑的技术创新和投入异常活跃。在国内市场  相似文献   

5.
随着笔记本电脑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移动计算的概念也发生了全新的变化。作为最重要的笔记本电脑市场之一的中国,消费者的需要也不断增加。为此,东芝在继去年力推8款迅驰大作之后,在2004年2月再次推出了TecraM2和SatelliteM18两款重量级迅驰笔记本电脑,成为国内迅驰笔记本电脑市场中应对最为迅速、产品线最为丰富的厂商之一。  相似文献   

6.
Intel 推出的迅驰技术使笔记本市场着实火热了一把。但是Dothan处理器以迅驰2代的身份登场并没有达到用户的期望。当微软推出64位桌面系统时,迅驰2代还能生存吗?  相似文献   

7.
在保罗·欧德宁执掌英特尔将近6年之后,芯片巨人目前正处于公司业务及企业文化的第三次历史性巨变之中。5月中旬,英特尔投资者大会上,英特尔首席执行官保罗·欧德宁表示,英特尔正在经历重大转型,将战略重点转向新的移动设备领域。  相似文献   

8.
资本     
《网络传播》2008,(5):10
英特尔新设5亿美元中国技术基金 英特尔投资在4月8日举办的在华10周年庆典上宣布,新设立5亿美元的新基金——“英特尔投资——中国技术基金II”,2005年6月成立的第一个2亿美元的“英特尔投资——中国技术基金”已经基本投完。  相似文献   

9.
《信息系统工程》2001,(11):19-20
英特尔公司宣布其第三季度收入为65亿美元,与上一季度相比增加了3%,比2000年同期下降了25%。亚太区收入占全球收入的31%,比2000年同期的27%有所增长,与上一季度持平。英特尔采取的加速台式机新产品推出速度的行动,增强了市场对英特尔奔腾4处理器和英特尔845芯片组平台的需求。此外,英特尔0.13微米工艺技术的实施进度比原来计划有所提前。  相似文献   

10.
一、“英特尔”的发展之路1968年7月,“英特尔”公司由一位名叫鲍勃·诺伊斯(集成电路技术的发明者)创立。这家当时的小公司,谁又能料到日后它会是中央处理器的龙头老大呢?蓝色巨人IBM、戴尔、苹果等一些品牌电脑巨头都使用“英特尔”生产的CPU(中央处理器)。Intelinside(内置“英特尔”芯片)现已成为电脑品性的一种标准,而“英特尔”也成为业界标准的制定者。但是,“英特尔”最开始做的可不是中央处理器,而是计算机中的另一个重要的部件———存储器。1969年,“英特尔”开发出第一个自己的产品———3101,这…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新闻周刊》2011,(1):57-57
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12月7日发布了“2009-2010英特尔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该报告是跨国公司在中国发布的以社会创新为主旨的企业责任报告.总结了英特尔在过去一年中的企业责任业绩,  相似文献   

12.
4月8日,2009春季英特尔信息技术峰会(IDF)在北京召开,这也是继1999年以来,IDF进入中国的第十个年头。在4月7日下午的媒体沟通会上,英特尔中国大区总裁杨叙表示,英特尔中国的下一战略可以解读成“三心并举,两翼齐飞”之策,英特尔的核心力量还是在“芯”上。  相似文献   

13.
英特尔华裔高级副总裁虞有澄博士著《开创数字化未来——英特尔创新之秘》一书首发式于1999年3月8日下午在三联韬奋图书中心举行。三联书店周五一副总编辑主持首发式,他在致词中介绍了这家出版社出版“经营智慧丛书”的基本情况,从1993年开始,陆续推出一大批世界先进企业管理书籍和企业家传记,包括韩国现代集团董事长郑周永的著作,1995年出版的《我看英特尔》曾一度畅销。虞有澄博士在会上发表了简短演说。介绍了英特尔的创业经历和他的写书思路。虞博士还回答了读者的提问并为近百  相似文献   

14.
2004年1月9日,中国石化总公司、联想集团、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共同签署了三方战略合作协议,联想、英特尔与中国石化总公司将共同在石油行业推进64位计算应用平台的开发和推广。作为战略合作的第一步,中石化南京物探研究所率先与联想、英特尔展开合作合作,目前基于英特尔安腾2处理器计算平台的联想深腾6800机群服务器系统首先在其“波动方程叠前偏移成像系统和油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媒科技》2010,(4):17-17
据国外媒体报道,英特尔近日向媒体表示,英特尔研发的光纤传输技术在近几年内将有可能取代USB接口。 英特尔于去年推出光纤传输技术,公司希望该项技术能广泛用于电脑及电子设备的传输功能。英特尔技术高管凯文·康近日在北京举行的英特尔发展论坛上指出,英特尔希望有合作伙伴可加盟到该项技术的应用推广中。  相似文献   

16.
揭开英特尔的成功这谜──《我看英特尔》读后叶桂英三联书店1995年10月出版的虞有澄著《我看英特尔──华裔副总裁的现身说法》,是一本给人以多方面启迪的好书,很值得我国从事研究开发和经营管理的人员阅读。书的开始有全国人大常委、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厉...  相似文献   

17.
IT资讯     
厂商英特尔力推I/O加速技术9月12日,一场主题为“优化平台、提升效率”的技术研讨会在北京中国大饭店隆重举行,英特尔公司向业界深入剖析了最新研发的I/O加速技术。此次在京召开的I/O加速技术研讨会,英特尔旨在携手国内外合作伙伴,共同努力推动平台创新,帮助客户和合作伙伴创造更大的商业价值。同时,来自联想、浪潮等厂商代表也向与会者展示了英特尔I/O加速技术在硬件产品上的具体应用。据了解,2006年,随着英特尔服务器平台Bensley和全新双核英特尔至强处理器系列新品的正式发布,I/O加速技术作为一款系统级解决方案和一项全新能力,已被…  相似文献   

18.
2008年4月2日—3日,2008年春季英特尔信息技术峰会(In- tel Developer Forum,IDF)在中国上海国际会议中心盛装举行。此次IDF以"芯动力,新世界"(Invent the New Real- ity)为主题,旨在向与会者展示英特尔企业计算、移动计算、前  相似文献   

19.
2009年12月9日从国外媒体传出消息称,英特尔将收购图形处理器(GPU)厂商Nvidia,目前无法确定的只是价格问题。鉴于英特尔和Nvidia在芯片产业的地位,这一条消息很快占据了很多媒体的头条。  相似文献   

20.
《信息系统工程》2001,(10):23-24
英特尔增加在华投资 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9月20日宣布向位于上海的英特尔生产制造工厂新增投资3.02亿美元,这使得英特尔在上海的投资总额达到5亿美元。这笔最新的投资将用来验证、测试和封装最新的支持英特尔奔腾4处理器平台的英特尔845芯片组。此项目工程将使英特尔工厂的规模扩大四倍,快闪存储芯片的封装/测试生产能力得到加强。 英特尔还在当天召开的企业计算论坛上呼吁政府和企业要在互联网基础设施方面加大投资力度。 莲花软件并入IBM公司软件部 自8月1日起,莲花软件(中国)有限公司正式并入IBM公司软件部,成为IBM四大软件品牌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使莲花软件的合作伙伴能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