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尊德性”与“道问学”语出《礼记·中庸》“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集中体现先秦儒家的两种价值追求;至宋代以后成为宋明道学的两个重要范畴。  相似文献   

2.
纳兰性德与陈维崧、朱彝尊并称"清词三大家",被况周颐推为"国初第一词人"。纳兰的好友曹寅在《题楝亭夜话图》中哀叹道:"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曾知?"本文从纳兰性德的爱情词中管窥"纳兰心事"——彼此钟情而不能相守的恋情,对亡妻锥心泣肺的痛和对夫妻恩爱生活不够珍惜的悔。  相似文献   

3.
正关学不朽。传至清初,"关中三李"者出,于为有力矣。其中李柏著《吾老洞碑记》一文,启迪良多。首先,是儒道并尊的观点,他鲜明地提出:"孔子为天下万世师,以余观老子,则亦天下万世师也。"其次,是区分道家老子的学术与道教唯心论的不同本质,他指出:"道流徒以长生清虚学老子,见其一节,而遗其全体也。"许多读书人常以"严绝佛老"为学术原则,有意回避老子,造成了不少似是而非的观念。李柏此文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 不久前学界冯其庸先生和范曾先生说,他们主张谈"国学"不要仅限于儒学,最好谈"大国学"即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这个意见,我觉得很好。我主张谈"百家之学",并不限于儒学一家。在我主编的《中国传统文化》一书(1994年初版,2009年三版)中已经着重宣传过这个观点。  相似文献   

5.
《论语·学而》:“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在后世大多数学者看来,这句话反映了孔子注重“德行”,认为“行”比“学”更重要,“行”在“学”先。但《论语·述而》云:“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此处把“文”排在了“行”的前面.与《学而》篇顺序显然矛盾。  相似文献   

6.
20世纪初至今,学界与一般大众莫不认为石涛"在创新上的成就是无可厚非的",甚至将石涛画学与"创新"等同,而最重要的证据即是石涛自己所说的"笔墨当随时代"、"借古以开今"等名言。本文对此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梳理与辨析,认为:以"创新"论石涛画学是一种误解。  相似文献   

7.
《淮南子》总共有二十一篇文章,其中包括《原道训》。顾名思义,《原道训》讲的主要是“道”,作者在开篇就说道:“夫道者,覆天载地,廓四方,柝八极,高不可际,深不可测,包裹天地,禀授无形。”(《淮南子·原道训》,下文如无特别注明,引文出处都是《原道训》)说明作者对“道”极为看重,认为“道”对天地中的一切事物都有影响,甚至“天...  相似文献   

8.
<正>对于宋朝产生的儒学新形态,历来称谓繁多:道学、理学、宋学、新儒学等等。每一种称谓都反映着不同时代的人对于自身现状的独特认知。"道学"和"理学"是宋人自言之语,其中透露着他们对于自身学术与理想的认识;"道学"与"理学"概念之间的差异,也彰显着宋人思想与政治的真实处境;元明清三朝沿用"道学"与"理学"的概念,但其背后所表现出的思想差异更为复杂;用"宋学"来指称宋代学术,这是清人在考据之学的学术理路上做的概念划分;用新儒学来指  相似文献   

9.
在东江上游粤东北客家山区,“东坡腿”这道名菜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东坡腿”的得名相传与北宋时期大学家苏东坡有关。苏东坡不但是个学泰斗,据说也是一位美食家,他对饮食化很有研究,善于用普通的食物创成鲜美可口的菜肴。这些菜肴随着他的名气逐渐广为流传,人们便以“东坡”为之命名,如“东坡肉”、“东坡鸡”、  相似文献   

10.
<正>欢迎学界朋友们到古城西安参加2010年清明祭陵学术研讨会。2010年清明祭陵学术研讨会的主题为:"清明·感恩与社会和谐",这便于学者们从更加宽阔的历史背景发掘祭黄帝陵的感恩意蕴,进一步探讨中华文化基本理念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无为”思想在先秦时期的道、儒、法家的思想体系中都有表达,但意义不尽相同。如老子讲“无为而无不为”,孔子讲“其身正,不令而行”。由于孔子曾经向老子问礼,所以二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大致相同。他们分别是道家、儒家学术规范化的开创者,道、儒思想被后世认为一个是出世,一个是人世,那么他们的“无为”思想又有何差异?  相似文献   

12.
“道”,一般作“说”之义。当然,“道”也有些非常规义,如《唐五代语言词典》“道”条: ①是。白居易《览卢子蒙旧诗多与微之唱和因题卷后》诗:“今日逢君开旧卷,卷中多道赠微之。”又《南湖早春》诗:“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②知晓,料想。……  相似文献   

13.
由马来西亚孔学研究会主办,马来西亚星洲日报、香港孔教学院联办,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中国孔子基金会、美国国际中国哲学会、日本文化振兴会、韩国孟子学会、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华孔子学会、新加坡儒学会、四川省中国哲学史研究会等多个单位协办的第一届"儒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8月7日至12日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凯煌大酒店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200余人参加了会议.马来西亚政府人力资源部部长冯镇安博士出席会议并致开幕词,交通部部长陈广才先生出席会议并致闭幕典礼讲词.大会共收到论文134篇,与会人士围绕大会主题"忠恕之道促进世界和平"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现将讨论内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德性之知"的提法是理學"成聖"工夫論中一個核心問題,與"德性之知"相對應的概念爲"見聞之知",德性之知見聞之知的對分是普見於中國儒釋道思想中的一組概念的變形。大傳统的三教論述中,都曾提出一種由心體發出而可切入物之本來面目的無知之知,與此"無知之知"相對照的即是由感官發出的"見聞之知"。儒家兩種知的分别始於張載、程頤,兩種知的提出和兩種性(羲理之性、氣質之性)的提出乃是同一套工夫的兩個面向,@是一種對新的人(亦即人的無限性)的想象,它們啓示了一個新時代的到臨。本文探討底下問題:兩種知的内涵,朱子何以避免使用"德性之知",王學的良知與德性之知的關聯。本文除了涉及理學史的脉絡外,也探討了"知悟性"、"物自身"理論的問題。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中国近代知识转型"是一个庞大的研究工程。欲探讨这个东西方学术交会冲击与裂变的议题,至少得从两个大方向进行,一是西方近代科学式知识如何在中国建构,包括体制与观念;一是传统中国学术在近代如何转变。本人一向致力研究后一议题,一方面想了解传统中国学术是否有一知识体系?一方面则探讨传统学术在近代早期亦即明清以降的变化,并试着梳理出传统学术的分化与开放的可能性。欲探讨传统学术的变化,"经学"——这个担当传统学术中心并和政治极度结合的学术载体毫无疑问是一焦点。本文即以经学为主题,观察它在明清尤其是清代乾嘉以降的变化情形,并解释这种变化的学术意义。欲研究经学,议题与角度极之繁多。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哲学家以"自得"为体认真理的正途,也以"自得"作为启示门人的基本方法,宋明理学家尤甚。明末大儒刘宗周主张"学以自得",以"自得"为为学之"精要",并以"无所得,故名自得"阐论"自得"之义。他将宋明儒"自得"治学方法贯彻于自己的为学历程,实现对先儒哲学思想的创新诠释。  相似文献   

17.
孔子在《论语》辗转于世俗的朋友父母君臣的人伦关系中,认为"仁"处于核心位置,他的"仁"政理念也是安置在他所构想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塔形社会结构里。《庄子》则一开始就从"人"出发,从人与天地万物的关系出发,放纵"人"的奇思异想。作者对孔子、庄子的哲学思想作出了比较,并结合个人经历对文化发展作出了思考。  相似文献   

18.
荻生徂徕(1666—1728),是日本近世古学派中古文辞学派的创始人。由他及其后学太宰春台(1680—1747)和海保青陵(1755—1817)的学术体系发展而成的“徂徕学”(本文特指“徂徕派经世哲学”),一直被部分日本学者视为日本近代政治原则的发现者,是日本自生的、与以往哲学特别是中国传统哲学间没有本质和必然联系的早期近代化学说。即便不情愿地承认二者之间有所牵涉,其程度也不过是“轻微的提示”而已。然而,徂徕及其后学本身,却从未忌言事实。正是通过对苟&;#183;韩著作的再诠释和大量征引,该学派才逐渐建立起自身的理论体系,并直接或间接地应用于社会的实践和改造。  相似文献   

19.
对“文革”文学的文化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旭东 《东方文化》2000,(5):102-107
近年来,对“化大革命”时期的学(下简称“革”学)的研究章开始多起来。这是因为,要想对20世纪的中国学进行整体性研究——无论是宏观的理论把握,还是史的线索的清理,绕开十年“革”显然是不明智的。事实上,在这些研究章出现之前,对“革”的不同认识已经在影响着当代中国的学与化选择。新时期伊始,对“革”的研究主要还是一种情感上的控诉,认为“革”是“封建主义”在当代的复辟。“封建主义”一般认为是1840年以前的中国古代社会,这就是将“革”说成是中国传统化的结果。这种认识推动了新时期的改革开放,鼓励着人们从封闭走向开放,积极吸取西方的化与学成果。  相似文献   

20.
将龙凤的文化作为历史、考古或神话学的研究对象,是近代学科知识兴起之后的产物。近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的舶来,使中国学界对传统龙凤观念起源的解释成为兴趣焦点之一。大量社会进化论、人类学等似是而非的概念被翻译引进,再加上现代民族国家战争与动员力的需要,"龙凤"不但被赋予了按照不同现代人群需要所重塑的社会学标签,也在相当程度上被打造为一尊现代国族神像。本文尝试摆脱一系列关于龙凤观念"层累地"现代迷思,去探讨以考古、传世文献等实证资料研究早期中国龙凤图像及其观念起源、演化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