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著名的播音艺术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指导夏青(本名耿绍光),长年患类风湿和脑血管疾病,因呼吸循环衰竭,医治无效,不幸于2004年7月24日在北京逝世,终年77岁。作为新中国我党培养的第一代播音艺术家,夏青的播音多次受到党中央领导的称赞。几十年来受到全国广大听众的喜爱。他的播音逻辑严密、功底深厚、声情并茂、感染力强,被国内外听众誉为“祖国的声音”。夏青同志的逝世是我国广播事业和播音界的一大损失,他的业绩是哈尔滨的骄傲,因为他是哈尔滨人。我几经周折,寻访到他在哈尔滨的几个老朋友,并采访了他在北京的同事和好友方明。李…  相似文献   

2.
吕东卉 《学子》2004,(8):9-10
我国著名的播音艺术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指导夏青(本名耿绍光),长年患类风湿和脑血管疾病,因呼吸循环衰竭,医治无效,不幸于2004年7月24日在北京逝世,终年77岁。  相似文献   

3.
唐燕华 《现代语文》2010,(6):149-150
从"生活——诗(词)人——诗(词)风"三方面对《登高》《声声慢》中"浊酒""淡酒"的意蕴进行解读,并对高中语文教材中古典诗词里的"酒"意象作适当小结。  相似文献   

4.
散曲是继诗、词之后所兴起的一种新诗体, 是继诗、词之后的第三座里程碑。然而, 长期以来散曲研究却附属于戏曲研究或诗词研究。散曲研究的独立, 散曲学的建立, 是到20 世纪晚期才逐渐形成。散曲学是一门年青的学科, 有关学者在散曲领域各个方面就诸种问题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大成就, 但仍有许多方面存在着不足和欠缺, 特别是关于明清时代的散曲研究还有不少空白地带, 有待于21 世纪的散曲研究者大力开拓, 深入发掘, 使散曲研究取得更大的成就  相似文献   

5.
<正> 我国古代诗歌体裁多样,诗(主要指五七言格律诗)、词(长短句歌词)、曲(包括散曲和戏曲)三者代表了我国古代诗歌发展最主要的里程,给我们留下了最丰富、最精湛的文化遗产。关于诗、词、曲艺术特色的研讨想必是有益的。本人不揣浅陋,试图谈谈自己教学中的点滴体会,以期抛砖而引玉,并就教于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6.
略知一些古典诗、词、曲语的风格,对于学习、欣赏古典诗词是有帮助的。诗、词(文人词)、曲语这三者在语言运用上,有相互渗透、继承通达之处,而又各具特色,即在选词、用句及表达方式等方面有所不同。这样,就造成各自独特的气氛或格调,形成不同的韵味。本文试就诗、词、曲语言风格上的同异兼其审美风格上的异同作些粗浅的评述。  相似文献   

7.
说曲与律     
曲,与诗词鼎立,成为我国歌咏文学的一种,是在宋金对峙时代。因地域和音调有异,遂形成南北曲。南曲起自南宋的后期,偏行于浙东一隅,直至明朝才展向全国,并盛及清一代。北曲兴于金,入元发扬光大,蔚为一代文学。南北曲皆以戏曲盛,散曲次之。戏曲,是由曲与戏相结合。并不是因戏而始有曲,而是曲已继诗词递兴,并进入戏剧中,发展为戏曲。我国古典戏剧,因曲的结合,更趋完整。曲,还有不进入戏剧的,是为散曲。散曲如诗词一样发挥吟咏作用。但诗和词基本上是单章吟咏,曲则不然。散曲分“小令”、  相似文献   

8.
鉴赏能力是在识记、理解、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中学阶段和高考所要求达到的最高能力层级。在这里结合教学实际情况,谈谈古典诗词的鉴赏。从识记方面看,鉴赏诗词要有足够的知识积累。了解语言形式。古代诗人不断推陈出新,创造了诗、词、散曲等不同体制。旧体诗有古体近体之分。古代诗的句式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等。近体诗又分为律诗和绝句。  相似文献   

9.
散曲是元代盛行起来的一种新诗体,它与传统诗词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但是在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上它又与诗词迥然不同,简言之:诗词贯典雅而散曲尚侄俗,诗词贵含蓄而散曲尚显露,诗词贵庄重而散曲多诙谐,诗词多用比兴而散曲多用铺陈。因此,即使是属于同一题材的诗、词、曲作品,往往在表现手法上各  相似文献   

10.
郭宏才 《现代语文》2009,(3):147-147
曹操《短歌行》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中的一篇古典诗,教学生学习这篇古诗已好几遍了,每一次都有一个问题困扰在心头,即文中“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中的“苦”字到底何解。现把它提出来,聊以辨析,以和同行们商榷,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1.
元代散曲是我国古代诗苑中的一朵奇葩,它多“采燕赵天然丽语”,具有醇浓的乡土气息,以灵活自由、泼辣奔放见长。比起诗和词,散曲从语言到形式都显得更为自然。有些曲子,形式颇为独特奇巧而不失质朴流畅。下面简要地介绍几种曲中的“巧体”。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诗的国度,有着悠久的诗教传统,从孔子的“不学诗,无以言”到陶行知先生在晓庄师范的诗教活动,无不彰显着诗歌化育的独特魅力和对诗教传统的自觉承续。“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古典诗词在高中语文中的作用和地位,要求中学生能“在阅读鉴赏中,  相似文献   

13.
白朴是金末元初散曲创作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散曲呈现出明显的"类词化"倾向。表现为内容的言志化倾向和表达方式的含蓄蕴藉、语言的典雅等特征。这是文学自身发展的规律,也与白朴自己的士大夫儒雅之气不可分。白朴的散曲创作在散曲雅化过程中有着一定的先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论白朴散曲的类词化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朴是金末元初散曲创作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散曲呈现出明显的"类词化"倾向。表现为内容的言志化倾向和表达方式的含蓄蕴藉、语言的典雅等特征。这是文学自身发展的规律,也与白朴自己的士大夫儒雅之气不可分。白朴的散曲创作在散曲雅化过程中有着一定的先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从中国古典诗歌中管窥上巳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当一部分传统节日,流传至今,同时我们也看到,一些继承下来的传统节日有日渐淡化的趋势,而有的传统节日早已消失,上巳节就是这样一个渐去渐远的美好节日.文章以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上巳节俗诗(词)为研究对象,从中国古典诗歌的几个重要时段入手,力求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描写上巳风情的诗(词),通过诗作来管窥上巳节的文化记忆,探寻上巳节的兴衰历程,从而提醒我们珍视传统节日,热爱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典诗歌有炼字的传统,讲究“一字见境界”,有时这一个字,恰好是一种色彩。诗人通过“色彩的超常组合”、“色彩的反常搭配”、“环境色的渗透”、“虚色的妙用”来表情达意,这在古典诗词或散曲中极为常见。和意象、诗眼、炼字一样,诗歌的色彩之美也是高考命题人青睐的热点,请看:  相似文献   

17.
元曲雅俗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人们称为“通俗文学”的元曲,无论是从其题材、内容和人物方面来看,还是从其风格流派、语言特色来看,都是有雅有俗,雅俗兼备的,而不仅仅只是通俗。我们应该比较地、辩证地看待元曲中的雅和俗。与诗、词比较而言,元曲显然要通俗一些,但与诗、词依然有雅有俗一样,元曲也是既有俗又有雅的。在元曲中,散曲比杂剧更雅,杂剧比散曲更俗。在杂剧中,曲词比宾白更雅,宾白比曲词更俗。但无论是散曲或是杂剧,无论是曲词或是宾白,它们也都是有雅有俗的  相似文献   

18.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入选的现代作品,语言要合乎规范,在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等方面具有典范性。”但是,初中语文一、二册在这些方面却存在着一些疏虞。首先,注解不准确。如: “词是古典诗歌的一种形式,……” (初中一册第一课《浣溪沙》注释①) 词是古典韵文的一种形式,而绝不是“古典诗歌的一种形式”,它是诗和民间歌  相似文献   

19.
一、品味标题古诗(词)的标题往往是诗(词)的窗户,对理解诗(词)有指向作用。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1.标题点明跟写作内容有关的季节或时令特征:如王维《山居秋暝》的"秋",李商隐《夜雨寄北》的"夜",陆游《临安春雨初霁》的"春雨"。  相似文献   

20.
我国古典诗歌十分讲究押韵,无论古体诗还是近体诗,无论词还是散曲,都是如此。但在古典诗歌演变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比较特殊的押韵形式,本文试对其中影响较大的如柏梁体、福唐体、短柱体、进退韵、辘轳格等分别介绍于下,以期对读者阅读和欣赏古典诗歌,了解汉语诗律有所裨益。一、柏梁体古典诗歌一般都是逢双句押韵的,叫隔句韵。也有少数是句句都押韵的,被称为排韵。柏梁体就是一种以每一句都押韵为主要标志的诗体.相传汉武帝建造柏梁台,大宴群臣,席间宣布凡是俸禄在二千石以上的高级官员每人作一句诗,合成一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