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0 毫秒
1.
我国傀儡艺术起源于汉代,主要用于丧乐,后渐扩展于宾客嘉会,至唐代发展成为一门成熟的表演艺术。种类有悬线傀儡、盘铃傀儡、指端傀儡等。民间产生专业的弄傀儡艺人,能够表演歌舞和历史故事。在木偶制作技巧上已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  相似文献   

2.
传世名画     
正宋朝社会流行木偶戏,宋人称之为"傀儡戏"。本来用于表演的傀儡,也被制成了儿童玩具。吴自牧《梦粱录》列出的"影戏线索、傀儡儿、狮子、猫儿",都是给儿童玩耍的玩具木偶。从儿童玩具史的角度来说,玩具发展到宋代时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不但出现了"玩具"一词,还形成了繁荣的玩具商品市场。儿童玩具的种类空前丰富,制作技巧远胜于之前,而且,琳琅满目的儿童玩具被文人与画家当成社会繁华的象征写入笔记、绘入图画。  相似文献   

3.
"山歌汤"是人们对客家山歌大师"汤明哲"先生爱称。汤明哲大师演唱、传授客家山歌数十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汤腔"艺术。从"汤腔"发声特点与方法、"汤腔"气情特点与方法、"汤腔"咬字吐字方法、"汤腔"共鸣方法四方面,对"汤腔"艺术进行初步探讨,以利我们更好地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傀儡政权"伪满洲国",是由日本侵略者扶植起来的,而所扶植的对象就是中国的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可溥仪为什么会愿意到东北去做傀儡呢?我个人以为原因有以下几点。一、谋求复辟清王朝的主观思想小朝廷溥仪从小接受了严格的"帝  相似文献   

5.
"回龙",在戏曲中是一种腔式。通常所说的"回龙腔",是指在一大段唱腔中一句与一般唱腔不同的、复杂、迂回的特殊大腔。这种大腔具有旋律迂回婉转、环绕行腔的特点。"回龙",还是自由体操中跟头技巧的专门术语,指在朝着一个方向的跟头串之后立即回做一个反方向的跟头。这种技巧连接  相似文献   

6.
杨华 《孩子天地》2016,(6):192-193
国家教育部《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给美妙无比的艺术新课堂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使艺术课堂更多彩,更有创意。俗语说:"殊途同归"无论教材怎样改革,我们的方向还是——"创新"。因而,音乐课要在加强与其他学科领域相融合中求"创",在与其他艺术形式自然融合中求"创",在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中求"创",在音乐与舞蹈的融合中求"创",在拓宽学生想象的空间中求"创",运用崭新、活泼多样的形式和教法去开辟艺术新课堂!  相似文献   

7.
貂蝉是《三国演义》中最引人注目的女性形象,但在艺术描写上却前后不一,缺少艺术上的完整性和一致性,这种情况表现出罗贯中世界观、妇女观和道德观上的矛盾。与《水浒传》中的潘金莲相比,貂蝉是一个没有独立人格意识的傀儡。  相似文献   

8.
弋阳腔又被称为"高腔"与"弋腔",是我国江西弋阳地区古老的传统戏剧,它的艺术形式源于我国的南戏,起源则最早可以追溯到元朝末期.自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弋阳腔就备受学术界的广泛研究,近百年来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关于弋阳腔伴奏中的器乐艺术特征研究成果相对匮乏.因此,本文在概述研究弋阳腔的基础上,试从弋阳腔概述、弋阳腔传统锣鼓编制、弋阳腔中的跟腔锣鼓手法、弋阳腔的器乐伴奏形式等方面入手,着重探讨研究弋阳腔伴奏中的器乐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9.
辰河高腔是流行于湖南沅水流域的一种地方戏,具有独特的表演形式、原始的神秘色彩和浓郁的意识流表现手法,被誉为中国戏剧发展史上的"活化石"。辰河高腔的"开台"与"扫台"是辰河高腔演出前后举行的宗教祭祀仪式,起着驱邪镇鬼的作用。同时,在辰河高腔演出中有"打彩头"的风俗。辰河高腔台风规范,不主动"讨彩",而是兴"打彩头",也就是当地士绅、各堂口堂主为了比气势,往往要求主动送礼,而且礼也送得重,这便是"打彩头"。辰河高腔的表演形式体现了中国地方传统戏曲的文化特质,剧中的"戏"与"教"(宗教仪式)的结合,均呈现出辰河高腔内容上的世俗化倾向。辰河高腔是宗教、戏曲、民间音乐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
"闽南文学"是由闽南民系创造,以语言文字为载体进行传承的艺术样式。由文化生态角度入手,可从两个维度考察闽南文学:首先强调"大视野",通过考察文学与信仰、风俗、民间艺术、社会组织等的互动关系,揭示闽南文学发展的根本动力;其次强调"动态性",纵向上关注中原文化对闽南文学的深远影响,横向上兼顾民系各个传播区之间的差异与联系,从中归纳其变迁的基本规律。以戏曲文学为例,"泉腔"戏文经历了由南戏本土化到原创剧目乃至跨地域传播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皮影戏     
Chinese Shadow(影子) puppet(人偶) play(戏) is an old folk art(民间艺术). Shadow puppets were made from the skin(皮) of animals. That's why their Chinese name is pi ying.  相似文献   

12.
漳州布袋木偶以精湛的演技和精美的造型著称于世。漳州传统的布袋木偶服饰,构成了漳州木偶造型的重要因素,它继承了"漳绣"的优良传统,用料考究,工艺复杂,既是华丽的戏服,又是精美的工艺品。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漳州传统布袋木偶服装不可避免的走向没落。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漳州传统布袋木偶服饰的文化内涵、艺术价值以及制作工艺等进行整理分析,希望能保存该手艺,并引起世人对木偶服饰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14.
伪“蒙古军”是20世纪中叶活动在我国西北地区的一支少数民族武装.是一支日本关东军操纵下的傀儡武装.在中国近代史上活动的时间前后不足十年.  相似文献   

15.
伪国立新民学院自称"最高学府",是沦陷下华北地区最重要的教育机构之一,1938年初由北支那方面军和外务省创建于北平。伪新民学院的建校精神是"新民主义",其教育目的是"培养与友邦提携先知先觉的兴亚官吏",教育对象限于中国人,主要是伪临时政府的在职官员和大学及高中毕业生,学生在学期间的一切费用都由学院支给。伪新民学院不仅实施速成教育,还实施正规教育。它不仅仅是汉奸养成学校,还是高等教育机构。因为伪新民学院的毕业生大都充任伪临时政府中级以上的官员,所以其活动对整个沦陷下的华北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从日籍教师的角度来考察"国立新民学院"的实态。  相似文献   

16.
我国影戏研究肇始于20世纪前期。在三四十年代,戏剧史论界侧重于探讨滦州影的艺术特征和影戏的起源与形成。五六十年代的学者是在整个戏剧史的视野下来观照影戏的发生与流变,而影戏本体层面的研究有所削弱。八九十年代无论是影戏的横向研究还是纵向研究均得到长足的发展,以民俗学、工艺美术学的学者成就较大,治戏剧史者基本处于缺席状态。进入新世纪后,随着民间文化抢救工程的实施,多学科门类的学者积极介入影戏的研究与考察,治戏剧史者开始回归影戏研究行列;学人们普遍注重新方法、新技术的运用,显示出良好的学术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17.
对于石阡木偶戏的渊源,以前人们较多注意到其中花桥木偶戏一脉的来源,而对坪山木偶戏一脉的来源缺少关注。事实上,花桥木偶戏来源于湖南辰溪,坪山木偶戏来源于重庆秀山,而秀山木偶戏也应来自湘西,因此,两者均来源于湘西辰河木偶戏。由于后来在各自的发展历程中与地方因素融合,因而出现了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18.
木偶艺术有着三千多年漫长的历史轨迹,它是一种世界性的艺术,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艺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也是漳州人民所特有的民间传统艺术,如何推动传统艺术的保存、发展和开发,是我们将要思考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1939年11月,日本扶植的伪湖北省政府在武汉成立,这是日本统治湖北沦陷区乃至整个华中沦陷区的重要机构。在整个抗战时期,这一伪政权机构在组织形态和隶属关系上经历了若干变化,其内部也充满着权力纷争;在本质上,它始终是一个影子政府,是日本推行"以华治华"方针、对中国实行野蛮侵略和殖民统治的工具。  相似文献   

20.
脱胎于宗教造像样式的泉州木偶,呈现出“雍容丰腴、神韵含蓄”的艺术品格.其造型在近代以江加走为代表的木偶雕刻大师的努力创新之下,最终形成了具有闽南趣味的地域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