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P”指:presentation(呈现、理解)、practice(操练)、production(运用)三环节。“三P”活动教学模式的特点就是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交际实践活动。师生间的双边活动和学生练习活动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活动不再是课堂上可有可无的娱乐调剂形式,它是一种手段,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2.
“回回”一词起源新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沈括《梦溪笔谈》记录的边兵凯歌之四为西夏人作品,“打回回”的口号是西夏人提出的。西夏所打“回回”指喀喇汗王朝回鹘,“回回”一词最初就是指伊斯兰教徒。“大食”、“回回”都曾是喀喇汗王朝的别称,都经历了从专指某一民族到泛称某种文明类型的演变过程,所不同的是“大食”一词的范围随着伊斯兰教的东传从西向东扩延,止于伊斯兰教文化圈的东端喀喇汗朝;“回回”一词随着宋元人对中亚认识的深入由东向西扩延,起点也是伊斯兰教文化圈的东端喀喇汗朝。“回回”一词语源自回鹘,用来区别与喀喇汗朝回鹘种族相同而文化不同的高昌回鹘  相似文献   

3.
“这”、“那”指代词本身没有固定的含义,它们的意义随所指对象的变化而变化。“这”、“那”隐性回指最主要的特征在于指示代词的所指不是明显地出现,而是隐含(implicit)在语句的隐性所指对象中,是一种语义上的衔接。回指项替换先行项以后,意义也会随之改变,这给语言的理解造成一定的困难。本文通过对一百万字语言资料的考察,主要探讨“这”、“那”类包括型、联想型和总括型三类隐性回指的所指规律或倾向性规律。  相似文献   

4.
“冷在三九”,“热在三伏”是我国的两句谚语,在民间流传很广。 “九九”由冬至起算,每“九”为9天,从“一九”到“九九”共81天。“三九”的含义,一般是指“九九”中的第三个“九”。“三伏”是初伏(头伏)、中伏(二伏)、末伏(三伏)的总称。“三伏”是指夏至后第三个庚日  相似文献   

5.
扈敬梅 《山东教育》2001,(29):34-34
吕叔湘先生有一段话,记忆特别深刻。他说:“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自己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回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课外阅读对语文课来说,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关于中学语文教学问题》,载《语文战线)1981年4、5期)我在长期的语文教学活动中,谨记先生教诲,与我的学生共同营造了一种良好的读书氛围,受益匪浅。概括说来有“四益”。  相似文献   

6.
“东西”一词词典里说有三个意项。一是泛指各种具体的或抽象的事物(dōng xī),如“买东西”或“语言这东西”。二是特指人或动物(多含有厌恶或喜爱的情感)(dōng xī),如“这老东西”“这小东西真可爱”。三是指东边和西边,后又指从东到西的距离(dōng xī),如“东西五里。南北十里”,甚至以此将“东西”拆开来用引出了更丰富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当代流行三个词语,即“下乡”“下海”和“下岗”。它们是什么意思呢?“下乡”:到农村去。(《现代汉语词典》)“乡”是“下”的目的地。“下海”:①到海中去;②(渔民)到海上(捕鱼);③指业余戏曲演员成为职业演员;④旧指从事某些行业(如娼妓、舞女等);  相似文献   

8.
“中国革命史”教学是高校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主渠道,也是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注重“理性”和“情感”的有机结合,使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是搞好革命史教学的重要一环。所谓“理性”,就是用准确的判断.瘦路的推理,m强教学内空的内在逻慢性,使理论勇有说服亢。“懂感”是指通过语凋\表情\动作和手势署步回的变化,表达内)由世弄的真实感受,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以期引起学生的感情共鸣。“理性”和“J情感”这两伸手段的有机结自及综自运用,是田“…  相似文献   

9.
“文化大革命”指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由毛泽东发动和领导的政治运动.其发展过程分为了个阶段。第一阶段: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到1969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几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相似文献   

10.
如今,“人性化”已成为教育领域里一个热门的词,人人都在说“教育人性化”“管理人性化”。这当然是好事,由原来的只看物(分数)到现在的看人,由原来的只关注“点”(成绩)到现在的关注“面”(各方面素养发展),由原来的静态(只看结果)到现在的动态(关注人的发展过程)。__________  相似文献   

11.
朱建廉 《物理教师》2001,22(6):11-12
在许多实际的物理系统中,都存在着某种类型的“反馈机制”,该系统运行起来,其固有的“反馈机制”就将会在运行中表现出所谓的“反馈现象”,进而又制约着和影响着系统的运行过程.具体地讲,“反馈现象”,通常是指由于自身结构上的特征和运行过程中客观规律的制约,以使物理系统能够在运行的同时把其输出量的一部分(或全部),  相似文献   

12.
一部《水浒》,写“钱”的地方确实不少。据笔者粗略统计,全书直接写“钱”的有455次(重复不计),间接写“钱”的亦有366次。如,“赤发鬼醉卧灵宫殿”到“吴用智取生辰纲”(14——16回)这三回文字,就都是围绕“生辰纲”直接写“钱”  相似文献   

13.
以往的研究常常仅从句法结构的角度分析,认为“曷其”、“彼其”中的“其”可有可无,或释为“助词无义”,或以为可以不译.本文从汉语认知功能、篇章语法的角度分析了相关例句,指出这些“其”在特定的语境中都有其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汉语中“手的大拇指”义词语的历史演变比较复杂.在先秦两汉时期主要用“大指”“巨指”“巨擘”“拇”;魏晋南北朝—唐宋时期开始出现“拇(姆、母)指(头)”“大拇(姆、母)指(头)”“擘指(指擘)”;元明清时期基本由“大指(头)”“拇指(头)”“大拇指(头)”表示“手的大拇指”义,也出现“指拇(姆)”形式;到现代汉语时期基本只用“拇指”“大拇指”表示“手的大拇指”义.  相似文献   

15.
成语“因噎废食”是指因为吃饭噎住了,索性连饭也不吃了,比喻因为怕出问题,索性不干。教学中,也有“因噎废食”的现象。如有一次,W老师承担区教学公开课,选择的内容是“数学广角——巧妙搭配”一课(人教版实验教材三上),教学过程中,W老师就被学生“噎着”了一回。当时的情形大致是这样  相似文献   

16.
在说话或写文章的时候,同学们常用到“自己”和“我”这两个词。你是否以为“自己”和“我”是一回事呢?如果你有这种认识,就不对了。为什么呢?请看下面的几个例子,你就会明白了。1.他在表白着自己的心。(代指他)2.邓小平把自己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党和人民。(代指邓小平)3.你把自己的课本都忘在学校了。(代指你)4.西湖啊,你真会打扮自己啊!(代指西湖)5.我们热爱自己的祖国。(代指我们)6.会写错自己名字的人是很少的。(代指所有的人)上面6个句子中的“自己”都不是指“我”,而是分别指“他、邓小平、你、西湖、我们、所有人”。仔细琢(zuó)…  相似文献   

17.
现行高中语文教材经过几次修订,与原教材相比更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其科学性,主要指教材在内容的安排和要求方面能够循序渐进、由低到高、收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而更合乎于人的认识规律。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方面的安排也更趋合理。每册教材都由多个单元组成:每单元又由“单元教学要点”、“课文”、“单元知识和训练”三部分构成;具体到每篇课文,则又由“预习提示”或“自读提示”“课文”(文章)“注释”、“思考和练习”组成。一册教材的构成乃至一篇课文的构成,都呈有  相似文献   

18.
其实,此“玻璃”非彼“玻璃”。汉语“玻璃”一词来自古代梵语sphatika(也可能是来自古代波斯语phatika),指一种很贵重的矿石,古人也写成“波梨、颇黎、颇置迦、娑波致迦”等等。这种玻璃后来又有了个更加汉语化的称呼──“水晶”。及至工业生产的玻璃进入中国,因外观上与水晶有相似之处,人们也就称其为“玻璃”。由此可见曹雪芹的原意:丫头名字的“玻璃”是指贵重的天然“玻璃”,这才符合老太太的身份地位。这个“玻璃”不是那种安在门窗上的化工“玻璃”。(摘自《中学语文教学》)梅子解读:词语的含义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不仅“玻…  相似文献   

19.
通常,人们把只喜欢某几种食物的不良习惯称为“偏食”,最近,我惊讶地发现“偏食”现象蔓延到职教这块领域了。请看:专业课上学生严肃认真、神情专注如获佳肴;文化课上则松懈散漫、态度漠然似捧冷炙。请听:学生如是说,我们花钱来职业学校就是要“吞”技术“咽”本领的,哪有时间“品尝”那些“小菜”呢(指文化课)。还有一些教师的高论:职教中的文化课不过是宴席上的可口可乐,可有可无!凡此种种,偏专业而弃基础的行为,可统称之为“偏食”。  相似文献   

20.
“教师”和“老师”两词,内涵和外延颇多差互、交错之处。就《辞海》的解释而言,“教师”亦称“教员”,指“在学校担任教学工作的人员”;“老师”是“学生对教师的尊称”。似乎二者只有中性和褒义的感情色彩的差别。但细加推敲,二者在构成方式、语义特征、语用价值等方面都有差别。从构成方式上看,二者都是双音节名词,但语素的性质和意义有所不同。”教师”由实语素(动语素)加虚语素构成,“老师”由虚语素加实语素(名语素)构成。“师”在古代本为名词,指“老师”(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在现代由于双音化倾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