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立定脚跟一次,议论到记者的修养问题,我请教邓拓同志:作为一个记者,最重要的修养是什么? 他想了想,说了四个字:“立定脚跟。”他说:“我说记者要立定脚跟,是说记者一定要做一个有原则性的人,一个正直的人。作为一个党报的记者,要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敢于讲事实,讲真理。要做一个敢于坚持真理,敢于为真理而献身的人。”他说:“我们记者的职业特点,就是不能回避现实生活提出的问题。记者天天面向现实生活,而且经常要站在斗争的第一线。对于现实生活提出的问题,记者几乎每天都要表明自己的态度。这就要求记者一定要立定脚跟,要善于进行独立思  相似文献   

2.
珍惜神圣     
现在,我们需要面对“神圣”这两个字了。克朗凯特很了不起,是美国大牌电视节目主持人,他完全有资格在节目主持人的权限以外谋求更多的权力,他有这样巨大的公众威望和关系网。然而他没有那么做。他以良好的职业素质抵制了各种诱惑。由此他被美国公众称为“最受信任的人”、“最正直的人”。他因为“具有不利用自己权力的品质而被载入史册”。难怪基辛格说:“当我想表达—个观点时,我打电话通知的第一批人中就有克朗凯特”。  相似文献   

3.
在瑞士华梦湖畔的一个小镇上,有一家生意清淡的录相带商店,大多数来此旅游或居住在当地的人,并不知道这家商店的年轻老板欧也尼原来是世界著名艺术大师卓别林的爱子。有人给欧也尼出点子,劝他以卓别林的名字做广告,振兴录相带商店。憨厚的他却连连摇头说:“我要利用父亲的名声做广告,揽生意,实在太轻而易举了,然而这是不正直的。我不想让太多的人知道我的身世,连欧也尼的名字也是根据我祖父的名字取的,我只想靠自己的努力来谋生……”  相似文献   

4.
一 1969年9月26日下干校前,连队集合走到天安门宣誓.我们出版社一个连队一百多人.上火车后我坐在韦君宜旁边.她木呆呆的,雪峰等都在同一列火车上. 到咸宁下车后,冯雪峰赤脚自己挑自己的行李.地十分泥泞,我问雪峰行吗?他说“行,行.”他说从小走惯泥泞的路.冯雪峰农村长大的,走路很稳.后来,他在一个水塘边看水泵,为菜地浇水.我天天挑粪,浇菜地.我在水泵房前看见雪峰,悲苦、坚忍、正直,活像被劈了一半的半棵树.1972年我写的短诗《半棵树》就是写当时的感受.  相似文献   

5.
李泽厚先生是一个自负而有趣的人,前几年读他与陈明的对谈录《浮生论学》时就有这种感觉,如今读《李泽厚近年答问录》,这种感觉又浮现出来。比如,当记者问他“能否对自己做个评价”时,李的回答是这样的:“近两年已经有好几位这么问过我了。我对自己不好做评价,让时人特别是后人评价吧。我总不能像牟宗三说自己是‘古今无两’吧,有人说我已在美学上远超朱光潜,哲学上远超冯友兰。我心里倾向接受,口头却连说不敢,我还没想清这到底是我的谦虚还是虚伪。  相似文献   

6.
[观点摘要] 那天会开一半后我接到一个恐吓电话,他说你要停住,再不停住我要你的命.我说你们把这些人害得太惨了,你们太猖狂了,我不想活了,要跟你们拼.会一开完紧接着又有一个电话,我说我不活了行不行,人头在手里拎着,随时来拿…… 我儿子对小朋友讲,我的家庭是一个正直的家庭.我听到这一句话时觉得我没有白干.  相似文献   

7.
我的父亲.叫单永魁,是一位普通的民间艺人。他说过书、弹过三弦,没读过书,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生于宣统元年,卒于1972年。他去世已经36年了。可以这样说.每当佳节或是清明.旁人祭扫坟墓、祭奠亲人的时候,我都会想到他老人家。我自己做了个总结.我是世上最不孝顺的人——父亲死的时候我不在眼前,母亲亡故的时候我也不在眼前.  相似文献   

8.
姚俊 《新闻世界》2008,(7):79-80
曾经看过美国做的一个调查,问题是:电影和电视究竟有什么根本的区别?一个7岁小学生的答案最终被采用,他说:“电影里的人他们自己和自己说话,电视里的人和外边的人说话”。  相似文献   

9.
笔者长期在都市报新闻评论部做评论员工作。前不久我在评论版上发了题为《被动地"教人避税"没必要热捧》的时评后,有实习生问我:"你是怎么懂得会计这方面的知识的?我发现你对好多行业都很了解,如果这是必需的功夫,年轻人想当一个时事评论员是不是太难了,在这方面,你有啥好经验吗?"我当时觉得自己在这方面做得还很不够,何况几句话也无法说明白这个问题,更没有捷径可走,于是对他说:"简单点来说,就是多接触社会生活、多了解各个行业的基本情况,多观察各种各样的人,多思考新发现的问题,时间长了,就有收获,不要急,慢慢来。"他点点头,似懂非懂,于是又答应他待我仔细想想后再一起深谈。一个多月来,我一直在思考他提出的问题。是的,时评是评论,作为媒体评论员,当然需要用读书的办法建立扎实、宽阔、系统的理论功底,从而构筑自己科学、正确的是非观,培养预见事物变化走向和  相似文献   

10.
我是中国人     
在露天咖啡座里,有好的阳光,有好的咖啡,有好的歌.邻座的德国人问:你是日本人吗?我说不是.又问,你是台湾人吗?我说不是,我是中国大陆人.那人点头致意,说很少能够看见大陆人在休闲.我问那么中国大陆人在做什么?他说在中国餐馆里打工.他说中国人是不是都很喜欢钱?我说我在中国时,常听到人说德国光头党的事,是不是德国人都是光头党,全民都在复兴纳粹?  相似文献   

11.
赵蘅 《中国档案》2006,(6):63-63
做下面这件事时,我们之间尚没有越过纯洁的同学关系。一天,下完晚自习他又约我去四楼。看来他是有准备的。他带来他的父亲从日本人手里缴获的匕首,说现在加勒比海危机,美帝侵略古巴,我们作为团员该做点什么。我和他在一起从来是只会点头、摇头,在我心里他的主张总是对的。这会儿,他率先做出榜样,先往自己的左手背卜划一血口。我随即,也是长这么大第一回勇敢地拿起了匕首。  相似文献   

12.
诚实的学生     
卓娅是原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一位女英雄,在反对德国法西斯侵略祖国的战斗中,不幸被俘,英勇牺牲。苏联人民都十分热爱这位女英雄,称她“为丹娘”。当卓娅还在学校读书的时候,她就是一名诚实正直的好学生。有一次,在做家庭作业时,卓娅被一道数学题难住了。这时,弟弟舒拉早已做完了作业,他对卓娅说:“姐姐,这道题我已经算出来了。来,我算给你看!”一小时过去了,舒拉见卓娅还是不理他,就说“;姐,我睡觉去了!我的作业在这儿,解不出来,你就自己看。”说着,就把作业本放在桌子上。可是,卓娅还是没抬头,继续计算着。后来,卓娅终于解出了这道难题。她…  相似文献   

13.
2003年9月24日中午时分,崔凤祥被抬下手术台。这是他因患膀胱癌,在7天之内做的第二次大手术。面对到医院看望他的县领导和单位的同志,他那憔悴毫无血色的脸上立即出现了强制性的笑容,喃喃地说:“谢——谢谢县领导、同志们!”停顿间,他对病床前的副县长说:“县长,咱们县档案馆楼下的机关车库,不安全、隐患太大,我的心里一直不踏实呀!”随后,他对在单位主持工作的副局长说:  相似文献   

14.
《视听界》2002,(Z1)
黄凡对自己的评价是:“我属于那种奇怪的人,说得好听是有个性,说得难听是够厉害。”我没想到他会这么说,由于平日与他交往不多,真没看出他是个个性很强的人,倒是记得四年前他刚进台时那副见人就笑的讨喜模样,他当时高中刚毕业,人长的帅气,很是抢镜,阿姐级主持人争着要他做搭档,最后跟着“关阿姨”到经济台《大小世界》当孩子们的大哥哥去了。就在南京没有几个孩子不知道“黄凡大哥哥”的时候,他却转  相似文献   

15.
一个记者能走多远?和这个问题相关的另一个问题是:一个新闻人的天地能有多大? 就从艾丰说起吧.从新闻人的角度看,我认为艾丰堪称当代中国第一“大”记者.1961年,艾丰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1981年进入人民日报社.就任人民日报经济部主任时,他说,担任经济部主任要具备三个条件:对全国经济有一个总体把握;在若干经济领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善于把经济转化为新闻.他把自己的新闻之根深扎在经济的土壤里,以大胸怀想大局,以大视野抓大事,以大思路说大理,以大手笔做大新闻.  相似文献   

16.
1993年2月26日,河北省委召开克服新闻宣传“一般化”研讨会,省委书记、省长程维高到会并发言。由他自己起草的发言稿只有800个字,他的发言几次被热烈的掌声打断。他首先说:克服新闻宣传“一般化”,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这个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意义很大。我最近很忙,有四五个会都要我去讲话,说老实话,我非常苦恼,非常不愿讲。我不愿在讨论克服新闻宣传一般化的会议上,再来讲些一般化的意见。我认为一个人讲话有没有力量,不是看讲话人的官有多大,而是看讲话是否有道理,是否能说服人。那种自己都没想清、都没看透、都讲  相似文献   

17.
《中国青年报》近日发表一篇《听副县长感叹"想廉洁很难"》的文章,说一个副县长用工资给自己夫人买了一条镀金项链,结果别人都不相信是用他自己的工资给老婆买的。于是他感叹:为什么别人会不相信呢?为什么想廉洁会这样难?  相似文献   

18.
年轻时读萧伯纳的剧本《芭芭拉少校》,有场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工业巨头安德谢夫老爷子见到了多年不见的儿子斯蒂芬,问他对做什么有兴趣。这个年轻人在科学、文艺、法律等一切方面一无所能,但他说自己有一项长处:会明辨是非。老爷子把自己的儿子暴损了一通,说这...  相似文献   

19.
另一种收获     
做为一名报道员,由工作性质,决定了要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在艰辛的工作中,我常常于不经意间得到另一种收获,那是世间最美的瑰宝,它来自生活在最底层一颗颗纯朴的心灵,那就是高尚的人格力量,它指引我感受纯真,鞭策我做一个正直的人。一次,我去采访过一位百岁拥军老人──赵德武,恰巧当时武装部正在进行利益观教育,从老人身上我找到了最生动的教材。老人出生于1905年,7岁就在矿井做苦工,口叼一盏煤油灯,用绳子拖着小煤筐在狭窄的矿坑爬着拉煤,毫不夸张地说,他是用膝盖养活了一家老小,以至晚年双腿落下了残疾。194…  相似文献   

20.
敬畏雷霆     
《新闻世界》2008,(3):57-57
电视上在做一个访谈节目,嘉宾是一位市长。当主持人开玩笑说他位高权重,可以呼风唤雨时,他神色凝重地说:“完全不是,我很有敬畏感。”是敬畏上司?或者敬畏法纪?他却答:“不是。遵纪守法是每个人必须恪守的准则,那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敬畏。敬畏,应该是在自己拥有极大选择权的时候,灵魂的甘心慑服和自觉听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