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由ZINDO/S方法的CI(组态相互作用)计算给出了配合物Ni(CO)4的理论电子吸收光谱,并对其形成化学键性质及几何结构进行了分析.几何优化采用RHF-SCF-PM3方法.  相似文献   

2.
由ZINDO/S方法的C(I组态相互作用)计算给出了配合物Ni(CO)4的理论电子吸收光谱,并对其形成化学键性质及几何结构进行了分析。几何优化采用RHF-SCF-PM3方法。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对称六齿配体 N,N,N′,N′-四(2′-苯并咪唑甲基)乙二胺(EDTB)的含镍(Ⅱ)双核配合物[Ni_2(EDTB)·2H_2O·(CH_3COO)_2][C_6H_4(OH)COO]_2·CH_3CH_2OH(Ⅰ)的合成.对(Ⅰ)进行了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的研究.推测配合物中每个镍(Ⅱ)离子为六配位的八面体结构.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双苯甲酰丙酮缩乙二胺Schiff碱镍(Ⅱ)配合物,并测定了该分子晶体结构.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 21/n,晶胞参数α=10.793(2),b=7.909(2),c=22.025(4)A,β=96.68(3)°,V=1867.4(7)A3,Z=4,Dc=1.441g@cm-3.对于3494(I≥2σ(I))个可观察点,最终偏差因子R=0.0281,wR=0.0768.Schiff碱配体的四个配位原子[O(1)、O(2)、N(1)和N(2)]与Ni(Ⅱ)配位,形成平面正方形N2O2Ni配位构型.  相似文献   

5.
介绍一种尚未见报道的配体N,N’-双(2-水杨醛缩氨基苯基)1,3-丙二酸二酰胺,简写(H4Sapma),并合成了它的Cu(Ⅱ)、Ni(Ⅱ)两种新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摩尔电导,电子光谱等表征,结果表明N,N’-双(2-水杨醛缩氨基苯基)丙二酸二酰胺与Cu(Ⅱ)、Ni(Ⅱ)均形成1:1型的配合物。测定了它们的表观生成常数。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铅(Ⅱ)-胱氨酸-甘氨酸体系在悬汞电极上的吸附伏安特性。在0.001mol/L甘氨酸溶液中(pH=8.2),加入铅(Ⅱ)溶液后,使胱氨酸的峰电流增大,最佳实验条件下,该峰电流与优氨酸浓度在3.3×10-8~1.0×10-6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过3.3×10-9mol/L。通过对该峰的性质及反应机理的研究,证明此峰为配合物吸附还原峰,吸附反应物为铅(Ⅱ)与胱氨酸形成的1:1配合物,电机反应为二电子还原。  相似文献   

7.
用pH法测定了水杨醛甲胺磷席夫碱合铜 (Ⅱ )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K =4 .2× 10 14 ,说明该配合物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8.
对苯二甲酸根桥联双核铜(Ⅱ)配合物的合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水溶液中以对苯二甲酸根(TPHA)为桥联配体,端接1,10-邻菲罗啉(phen)合成了一个新的三元混配的配合物[Cu2(TPHA)(phen)4].2ClO4,经元素分析以及红外光谱等手段,推定该配合物具有TPHA桥联双核铜(Ⅱ)结构,铜(Ⅱ)离子处于五配位的四角锥环境.  相似文献   

9.
在甲醇水溶液中以氨基磺酸和邻菲啰啉为配体合成了配合物[Cu(phen)(H2O)2].SO1,并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该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C2/c,晶胞参数为a=1.4903(2)nm,b=1.38587(18)nm,c=0.70325(9)nm,β=108.618(2)°,V=1.3765(3)nm3,Dc=1.814g/cm3,Z=4,F(000)=764,最终偏离因子R1=0.0269,wR2=0.0748.配合物中Cu(Ⅱ)离子与1个phen的2个N原子及2个H 2O的O原子配位,形成变形平面四边形结构.结合晶体结构对标题配合物进行了电化学性质分析.  相似文献   

10.
槲皮素对金属离子具有强烈的螯合作用。本文研究表明在pH4.6的HAc—NaAc缓冲液中,槲皮素能与Cu(Ⅱ)形成稳定的配合物,在紫外光谱中其吸收带Ⅰ比单独槲皮素红移了59nm。采用等摩尔连续变化法测得槲皮索-Cu(Ⅱ)配合物的配位比为2:1,采用平衡移动法测得配合物的稳定常数为2.0410^8。并初步探讨了槲皮素与Cu(Ⅱ)配位的部位是30H~4C=0。  相似文献   

11.
用ADF的NL/LDA优化分子片的几何结构,同时运用G98W中RHF/CEP-4G讨论此簇合物的原子电荷布局规律及化学键。  相似文献   

12.
以β-二亚胺钴(Ⅱ)配合物[Co(Ⅱ)-DKI]为中性载体的Sal-电极,对水杨酸根(Sal-)具有优良的电位响应性能,并呈现反Hofmeister选择性行为Sal->SCN->I->ClO-4>Br->NO-2>NO-3>SO2-4>Cl->SO2-3.电极在pH=5.0的磷酸盐缓冲体系中电位呈现近能斯特响应(20℃),线性响应范围为3.0×10-5-1.0×10-1mol/L,斜率为-57.0mV/dec,检测下限为1.4×10-5mol/L.研究了电极的响应机理,结果表明Sal-与载体中心原子Co(Ⅱ)直接作用.并将电极用于药品分析,其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3.
新制大环四胺与酚类物质可形成Zn(Ⅱ)配合物。6-(2'-羟基)-苄基1、4、8、11-四氮杂环十四烷(LA)和6-(2'-羟基-5'-溴)-苄基1、4、8、11-四氮杂环十四烷(LB)和 6-(2'-羟基-3'、5'-二溴)-苄基1、4、8、11-四氮杂环十四烷(Lc)确定可作为4-硝基苯酚乙酸盐(NA)的水解催化剂,pH=5时,含酚环与ZnL1:1配合,在 10%CH3CN溶液中,298K=0.10mol/dm3KNO3和pH=7.0-9.5时,对 Zn(Ⅱ)配合物进行动力学研究表明,配位酚是一种好的亲核试剂,对NA的水解有良好的催化性能,水解速率遵循方程式V=(Kcat[配合物] KoH[OH] K0)[NA]。  相似文献   

14.
运用G98W,采用STO-3G基组,对茂金属配合物{o-[OPh(CO2)(R)]Zr(C5H4SiMe3)2}(R:(1).NO2,(2).CN,(3).Ph,(4).OH,(5).Me)进行从头算研究,探讨这些配合物结构单元的稳定性、分子轨道能量、原子净电荷布居规律,以及一些前沿分子轨道的组成特征等,为催化活性研究和分子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运用G98W,采用Lan12dz基组,对茂金属配合物[eta^5-C5H4Si2Me5)Mo-Br(CO)3]进行从头算研究,探讨配合物结构单元的稳定性,分子轨道能量,原子净电荷布局规律,以及一些前沿分子轨道的组成特征等,结果表明,标题配合物结构在能量上是稳定的,作为结构单元而存在,为茂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分子组装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密度泛函方法研究Os3(CO)10(μ--H)2的电子结构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用密度泛函方法优化分子片的几何结构,讨论Os3(CO)10(μ-H)2簇合物的原子电荷布局规律,为催化活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运用G98W,采用Lan12dz基组,对茂金属配合物[(eta^5-C5H4Si2Me5)MoI(CO)3]进行从头计算研究,探讨配合物结构单元的稳定性、分子轨道能量、原子净电荷布居规律,以及一些前沿分子轨道的组成特征等,结果表明,标题配合特结构在能量上是稳定的,作为结构单元而存在.为茂金属配合新的合成、分子组装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合成和表征了两种新型草酸根桥联的[(VO)3^ⅣCu^Ⅱ]型异四核配合物[(VO)3(C2O4)3L3Cu](ClO4)2,其中L代表2,2'-联吡啶(bpy)和1,10-邻菲咯啉(phen).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和红外光谱等手段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推定了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并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配合物[(VO)3(C2O_4)3(bpy)3Cu](ClO4)2的电化学性质,初步推定两对氧化还原峰是由于VO(IV)离子的电极反应引起的.  相似文献   

19.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6—311+G^6方法,计算研究了(Me2BN3)n(n=1~3)簇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研究表明,环状多聚体(Me2BN3)n(n=1~3)的优化构型均为由不同子体系的叠氮基0-N和B原予相连形成的环状结构.讨论几何参数随聚合度的变化关系,同时对所有优化构型进行振动频率计算,对其IR谱进行归属,并与实验值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计算值均可信.簇合物的热力学函数均随簇合物的聚合度n以及温度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加.由聚合反应的焓变可知,在298.2K下单体形成三聚体在热力学上是有利的,而形成二聚体则是不利的.  相似文献   

20.
在水溶液中合成了新型四氮杂大环H4L(5,12-二苯基-7,14-二甲基-1,4,8,11-四氮杂环十四 烷-N',N",N'",N"-四乙酸)与锌(Ⅱ)形成的固体配合物,采用元素分析、IR等技术表征出配合物的组成为 ZnH2L·2H2O,由电子光谱数据探讨了配合物的成健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