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元 《科教文汇》2014,(26):9-11
回顾意识形态发展历程,无论从理论研究还是从实践发展的角度来看,都已呈现明显的文化转向趋势。从意识形态内容上讲更重视人文主义关怀,从传播上讲更注重以文化为依托的隐性方式。然而由于传统文化根基不稳和多元社会思潮的冲击,意识形态的文化转向给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造成了诸多困境。本文从思想、经济、文化三个维度出发,积极建设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核心内容的意识形态体系,兼容并包其他文化,实现多渠道意识形态传播方式,促进意识形态更好地实现社会整合效果。  相似文献   

2.
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数据分析技术不可或缺.现代高等教育阶段思想政治教育正面临转型,在数据技术与教育文化共同发展之时,教育对人类的社会实践行为和意识形态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教育对人类社会意识形态的优化与引导在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学科教育实践中尤其明显.思想政治学科所涉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政治阶层的知识内容对人类个...  相似文献   

3.
陈淑娇 《科教文汇》2015,(2):177-178
当前我国大学生绿色创业活动得到了社会的广泛支持,高校亟需构建相应的绿色创业教育的实践体系。本文提出了高校运行大学生绿色创业教育"1234"实践体系:以"生态道德为导向、生态经济为核心"为理念;以"让经济人道德,让道德人经济"为目标;构建"课程平台+实践模块+孵化窗口"三者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形成"绿色"共识、争取"绿色"支持、培养"绿色"师资、营造"绿色"文化四个保障。因此,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完善我国大学生绿色创业教育体系,同时有效推动大学生绿色创业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4.
自然科学之意识形态蕴含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科学观是理性科学观,科学通过对意识形态的拒斥,形成相对于其他文化形态的认识论优势地位。而这种祛除了意识形态的科学观受到来自学界的各种质疑,并说明:科学无论作为一种知识体系、历史发展过程、社会设置、社会力量,还是科学家的心灵归属,都具有意识形态蕴含性。如何合理对待二者的关系,文章认为:①理性为科学之本,科学知识层面、发展模式层面、社会运行层面及科学精神层面的意识形态渗入是有限的;②科学并非是超然的理性之思,其主体的、文化的、历史的、竞争的特征,成为科学与意识形态相交的基础;③人类社会是"真、善、美"的和谐统一,科学无法超越其"工具"宿命,意识形态式的关怀必不可少;④科学与意识形态、不同的意识形态形式、整个人类社会的福祉之间构成一个整体的辩证场域。  相似文献   

5.
针对软件工程专业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本文将CDIO(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工程教育理念和现今的实践教学相结合,倡导"做中学"和"基于项目学习"的实践教学模式。依照CDIO能力培养大纲改革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该教学体系的制定符合以学生为本原则、以社会需求为原则、渐进性原则和4个结合原则。在改革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上,给出在改革实践教学中的新理念和新方法。通过在实践教学中全方位地训练学生CDIO理念要求的多种能力,实现软件工程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6.
应用型大学是为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转型,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对人才的需要而进行的高等教育新探索,"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国家创新型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二者有着近似的改革实施背景和人才培养目标。基于二者的契合性,应用型大学在课程设计和实践体系的搭建上就不能忽视创新创业教育,应用型大学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应该以"学以致用"的创新创业理念为指导,以教研结合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为抓手,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校企合作、产学研融合"实践平台相结合。  相似文献   

7.
在国家大举提倡"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之时,提出了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并构建了以高校、社会、企业、教师及学生等"五位一体"的创新创业生态教育体系,旨在为相关高校改革与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大数据技术可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撑条件。首先,分析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策略。然后,在制定大数据技术应用模式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的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框架以及多源数据评价体系。最后,通过教学实践验证,该体系在引领学生全面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提升了意识形态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21,(25)
劳动教育是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高校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探讨以学校、社会、家庭为载体,构建"3+X"劳动教育模式,创新实践内容,是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当前的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制度的错位以及与社会职业要求的脱节的现状凸显了对法学教育的地位与意义再思考必要性。笔者拟从法学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双重品格出发,详细阐述当前法学本科教育目标与定位应以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相结合。针对当前法学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各种表现的现状分析,进一步提出构建以"模拟法庭"为中心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构建校外实践育人"第三空间",突出育人思想性,突出育人感染力,发挥队员创造力,提升育人亲活力,有助于学校形成丰富的教育成果。以主导性和完整性为原则建构育人体系,以开放性和社会性为原则集聚社会资源,以实践性和体验性为原则科学创设项目,有助于形成多元化、多层面、多方位的校外实践育人体系。  相似文献   

12.
"三位一体"为新时期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为提高其实效性奠定了基础。以学校为龙头,发挥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作用;以家庭为基础,发挥家庭教育在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中的特殊重要作用;以社区为平台,使社会成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依托。  相似文献   

13.
进入21世纪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作为教育改革中一种新的办学形式,独立学院在短短几年间发展迅猛。作为意识形态建设的前沿阵地,独立学院如何正确引导师生的思想认知、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体系建设,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项关键问题。该文从系统论角度出发,以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为例,通过构建完善的"五抓三性"意识形态工作体系,在校园意识形态工作领域中深化运用"枫桥经验",浅析独立学院意识形态工作体系现状及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的教育特点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为主。本文探讨了专业基础课程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体系中的地位,并以机电专业"电工技术基础"课程为例进行了教学改革实践。  相似文献   

15.
"资历架构"是国外和我国香港地区实践教学的核心教育理念,它根据对人才知识、技能和能力的要求,构建成一个连续的、可被认可的资格阶梯。将学校教育、培训教育和继续教育三者有机结合,搭建终身学习的"立交桥"。"资历框架"是一种教育理念,为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和教学评价提供了明确的标准。作为民办普遍高校开设的专业,对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能够很好地引导其他专业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对提高广大民办高校教学质量,实现教学与社会就业对接有着很好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嘉兴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考察和研究,结合嘉兴学院的实践做法和成果,以此来探索嘉兴学院在日常工作中以"红船精神"为引领的创新点。嘉兴学院从多方面发挥"红船精神"在意识形态、课堂、学生活动中的作用。其已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取得的成效,可以在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道路中给以借鉴和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社会实践是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笔者所开展的庆祝建党90周年主题活动,探讨了社会实践对高职学生理想信念、原则立场、"三观"、党史知识、道德品质等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启示,并指出这与做好四体系工作是分不开的,即注重与专业学习、服务社会相结合,注重与传统媒介、现代资讯相结合,加强机制性与规范化建设,加强研究性与成果化建设,从而使社会实践在加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8.
《科技风》2016,(8)
以护理专业认证标准为导向,构建体现我校护理专业特色教育理念的人才培养体系。包括:"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护理培养目标的确定,以专业认证为导向的课程体系的构建和优势特色的开发,建立以专业认证为导向的护理专业课程体系,突出能力导向,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建立以专业认证为导向的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监控。并强调其实用性、科学性和连续性。将学生培养为动手能力强、实践能力强、技术过硬的全面护理人才,为社会应用型人才培养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广播电视大学是意识形态教育的前沿阵地,承担着对成人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神圣使命。本文在界定意识形态教育含义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广播电视大学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的挑战,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广播电视大学加强意识形态教育应遵循的原则,并从联系的、发展的、矛盾的、实践的观点出发,提出了加强成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对策,旨在引导学生牢固树立正确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0.
在信息时代,"互联网+"产业融合理念引发了一场社会革命,促使高校重塑开放创新的教育生态。探讨在"互联网+"时代,通过实施翻转课堂、推广慕课、加强高校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等途径深化教学改革,构建基于互联网支持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文化体系、实践体系和评价体系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