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高高翱翔的大鹏鸟 读罢《逍遥游》,相信庄子的那只大鹏鸟一定在你的脑海中盘旋不去。它是那样的巨大无朋,那样的奇诡谲异,那样的高傲寡言。它以它的志存高远让你望洋兴叹,它以它的横空出世冲击着你想象力的极限。仰望着在我思想上空高高翱翔而久久不去的大鹏鸟,我只能感叹:美啊,大鹏!美啊,庄子的想象!  相似文献   

2.
黄亮 《大学时代》2005,(6):36-39
跨专业就业之路有走得顺利的,也有走得艰难的。职业选择是每个学生都必须面对的问题,对很多毕业生而言,依靠专业特长求职,以便学有所用、用有所长,无疑是他们的求职心愿。尤其是对于专业比较冷门、社会需求量又不大的学生,更加希望能够在自己的专业范围内找到一个合适的工作岗位。那么如何合理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涯,如何为自己今后走出校门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是当前在大学校园里学习的学子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才有可能避免在今后求职时茫然无措。  相似文献   

3.
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正比例的图像》一课,有教师作了如下处理。师:刚才,我们描出了表示"几小时行了多少千米"的各个点。观察这些点,你发现了什么?生:这些点都在同一直线上。师:也就是说,正比例的图像其实就是一条——生:直线。生:不对,是一条线段。生:是直线。因为随着时间的增加,路程还会相应地发生变化,这条线还可以不断延伸下去。生:照这样说,应该是一条射线。因为这个图像有一个端点,它表示0小时行了0千米。  相似文献   

4.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材《外国文学(下)》第3页和《外国文学学习指导书》第57页,都说冯维辛创作有一部喜剧《旅》。但就我见到的一些教材和资料,又都说冯维辛写有一部喜剧《旅长》(“冯维辛一七六六年写《旅长》”——高尔基《俄国文学史》第26页,新文艺出版社,一九五六年第一版。“一七六六年,冯维辛的第一篇创作喜剧《旅长》出版了。”——布罗茨基主编《俄国文学史》上卷第161页,作家出版社一九五四年第一版。“冯维辛……成名之作《旅长》是俄国最早的一部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MOOC?为什么学生会学MOOC?为什么教授要教MOOC?为什么大学要鼓励其教员教授MOOC?用人单位将如何看待MOOC?为什么MOOC也意味着高质量?本文基于我在北大参与推动MOOC工作的体会,探讨以上这些问题。相信MOOC在教学与研究方面必将开启一个新的领域,值得我们付出努力开拓探索。  相似文献   

6.
孤独的男孩:网络,让一些人到达成功的彼岸;网络,也让一些人堕入无尽的深渊。那么,网络到底是天使,还是魔鬼?  相似文献   

7.
主持人:《窦娥冤》作为元杂剧奠基人关汉卿的传世之作,具有极其丰富的悲剧价值和极高的艺术成就,艺术家们曾以京剧、晋剧、越剧、昆剧、秦腔、河北梆子等八十多个剧种形式呈现于舞台,不断探索、诠释着这部凝重的古典悲剧。语文课本中节选的片段是这部戏剧的高潮,其中窦娥所发的誓愿是妇孺皆知的。不过面对着这古典  相似文献   

8.
语文老师在指导同学们写信封时,要求一定要把邮政编码写在左上方的小方格里,并要求把寄信人的地址、邮编、姓名也都写上。林红在下面嘀咕:“真啰唆!我就不这么写,又怎么样!”老师听见了,说:“你不这么写就寄不到!这可不像上课随便说话一样自由。”过了几天,语文老师收到了一封邮局送来的、邮编写在小格外、寄信人地址处一片空白的信。只是本市的信一般只需一天寄到,这封信却迟到了四天。请从上面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原人教版) 提示:要写好这篇议论文,我们要做的第一步就是细读材料。一篇好的议论文,必须有一个明确的观点——论点,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这个论点从何而来?还得从所给的材料中来。上述材料给我们透露出来的观点是:做事要讲规矩,不能太随便、太自由。明确了中心论点后,我们还得考虑用什么来证明、怎样证明的问题。要写出一篇精彩的议论文,必需选取强有力的论据与恰当的论证方法,两者相结合,才能做到以理服人。此外,好的议论文,除了能以理服人外,还要做到以情动人,这就要求我们在写作过程中,灵活运用排比、比喻、设问等修辞手法,长短句相结合,让文章语言铿锵有力,读起来琅琅上口,引起读者强烈的心灵震憾,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曾维惠)  相似文献   

9.
在一个价值迷乱的时代,丛林原则大行其道;在文学荒芜的时代,《狼图腾》获得了成功。然而,这部作品提供给我们的不是有效的经验,而是严重的问题:它的价值观是有害的,它的文学价值是可疑的。本文从道德、认知和美学层面解剖了包含在这部作品中的病象和问题,以期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考察和批判令人担忧的“狼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0.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由提高劳动强度而增加的剩余价值是绝对剩余价值呢,还是相对剩余价值?对这个问题大致有三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由劳动强度的提高而增加的剩余价值是属于绝对剩余价值。这种说法比较普遍。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1954年第1版和1955年第2版都是这样写的。第二种意见认为提高劳动强度是属于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日本河上肇著《“资本论”入门》一书中就是这  相似文献   

11.
孙青 《人民教育》2012,(6):17-19
一个男孩不知不觉陷入热恋之中,父亲发现他的举止异常后找他谈心,劝他放弃这段恋情,因为他还太小。男孩立即反驳父亲:"你和妈妈恋爱时才17岁!"父亲耐心地说:"你说的没错。可是,我17岁的时候已经在葡萄酒作坊当酿酒师傅了,每个月能拿两  相似文献   

12.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到黄州的第三年.这一年的七月十六,他第一次泛舟赤壁.因这次夜游赤壁,便有了一篇震古烁今的名文<赤壁赋>.<赤壁赋>成了我们认识苏轼的一个窗口,而"客有吹洞箫者"之"客"也成了解读苏轼的不可或缺的人物.  相似文献   

13.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所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对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它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压抑学生兴趣和热情的状态,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却出现了许多问题,如形式化、片面性等。究其原因,还是我们的教师对这一理念的理解出现了偏差。希望下面的一组文章,能对广大教师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汤之问棘一节,有变化地再述了文章开篇大鹏南飞的故事和小动物嘲笑大鹏的事情。对于为何与开篇所叙情节有显重复,学界理解有所不同。该文通过分析,对汤之问棘一节的写作目的做一点探究。  相似文献   

15.
《檀香刑》存在着不伦不类的文白夹杂、反语法与非逻辑化表达、拙劣的比喻、冗词赘句太多、油滑等语言病象;它缺乏分寸感和真实性,在对暴力和施虐行为的叙述上,则表现出病态的鉴赏态度;从叙述方式、视点转换、人物对话等方面看,它不是向“民间”和“民族”的“撤退”和回归,而是对西方小说的拙劣摹仿。  相似文献   

16.
<逍遥游>居庄子<内篇>之首.西晋解庄名家郭象认为<逍遥游>中的"大小之辨"意为齐一大小,曲解了庄子的本意.无论从<逍遥游>一文的语言,还是从该文的立意,或者是从<内篇>与<外篇>思想的一致性等角度来看,庄子的思想应该是崇大抑小,而不是小大齐一.  相似文献   

17.
在洞穴比喻中,被解放囚徒在看到外面的世界之后,再次回到了洞穴中。是什么原因促使被解放囚徒再次回到洞穴中呢?本文试图分析柏拉图对这一问题所给出的答案,从而揭示其关于"善"的理念论的前后矛盾性。  相似文献   

18.
小学生犯了错误是用『处罚』,还是用『启发』?这儿从杨志刚同学身上说起:  相似文献   

19.
初中语文第一册《同志的信任》一文记叙的顺序是倒叙呢,还是插叙?该册知识短文《记叙的顺序》中是这样认为的:“方志敏同志在狱中写文章、写信的事在前,文章里却写在后;鲁迅收到文章和信的事在后,文章里却写在前,这是倒叙的写法。”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教学参考书》是这样说的:“本文详细地插叙了方志敏在军  相似文献   

20.
"下雪啦,下雪啦!"伴随着同学们的欢呼声,天上纷纷扬扬飘下来很多"雪花"。不过这些"雪花"好像不是飘下来,而是直接砸下来的。我的好朋友汤哲首先提出异议。他说:"什么雪花,这是冰雹吧。""不对不对,明明就是雪花啊!""可这结晶看起来就是冰雹。""哪有这么小的冰雹,肯定是雪花!"同学们的争论声随着上课铃响起而渐渐平息。而我仍在思考,这到底是冰雹还是雪花呢?我冥思苦想了半天,还是没有答案。我把疑惑深深地埋在心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