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拜年卡,又名企业金卡,简称“金卡”,是国家邮政部门发行的、以中国邮政贺年(有奖)明信片为载体、将中国邮政贺年(有奖)明信片背面图案缩小或取消,印刷申请发行单位提供的新内容,并交由申请发行单位自行支配使用的一种邮政用品。(以下简称“金卡”)“金卡”的产生和发展 1991年底,原邮电部在贺年邮资明信片的基础上,推出了中国邮政贺年(有奖)明信片,1993年底发行时,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邮政报社和中国邮政广告公司主办的2001年中国邮政普通邮资广告明信片和第二届中国邮政贺年(有奖)明信片企业拜年卡评选于7月21日揭晓。  相似文献   

3.
笔者收集到一套带“双编号”的企业拜年卡。朝阳市邮政局以“丙戌年”中国邮政贺年有奖明信片为载体,加印“魅力朝阳系列”拜年卡,全套14枚。该片由朝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民邮政改为中国邮政后,首先发行的邮资票品就是在1991年12月1日的"92版中国邮政贺年(有奖)明信片","中国邮政贺年(有奖)系列"品种繁多,其中有幸运封、贺卡封、贺年信卡、极限贺奖片等。  相似文献   

5.
苑伟 《中国集邮》2001,(8):46-47
企业拜年卡(原名“企业金卡”)是邮政部门发行的正规邮品。它是以邮政贺年(有奖)明信片为载体,特许企业自行设计、使用,由发行部门统一规划、统一印制.既有邮资片的通信功能,又有广告和宣传作用,是邮政部门有偿并提供给相关企业在元旦、春节期间,为职工、客户与关系单位联络感情用的一种特殊卡式邮资明信片:它的发行意义重大.其外延的广阔与内涵的丰富,深受企业的欢迎。它集贺年、广告、收藏、组集、邮寄、兑奖于一体,具有收藏、研究及史料价值,是集邮界的新生事物。  相似文献   

6.
企业金卡(企业拜年卡)自1992年11月15日问世至今已历10年,从最初15个单位发行的41种到2002年的几千个单位近2万种,证明企业金卡的策划是邮政部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英明决策。上世纪80年代始的改革开放给各行各业带来许多机遇,正是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邮电部于1991年试办新型的“中国邮政贺年(有奖)明信片”业务(俗称‘猴片’)。因其使用方便,资费低廉,并直接为  相似文献   

7.
躬耕 《上海集邮》2002,(5):31-31
普通型贺年有奖片俗称HP片,1991年以来每年发行,全套12种。1992年发行,用于祝贺1993年、癸酉(鸡)年的HP片,发行之初未见有关部门公布12种图案的顺序,住后来出版的目录上则图号互不相同,如以作最终推定的为准,与1994年版《中国邮政贺年(有奖)明信片目录》、1995年版《中国邮政贺年(有奖)明信片暨企业拜年卡目录》作比较,可见下表。  相似文献   

8.
正读了《中国集邮报》2014年第26期(总1857期)上的《盘点邮政贺卡兑奖邮资明信片》一文,很受启发。该文说:"中国邮政(有奖)贺年明信片发行于1991年,邮政明信片作为兑奖奖品却只有6次。"笔者认为,该文漏掉了于1991年第一次发行的中国邮政(有奖)贺年明信片兑奖奖品"获奖纪念明信片"(简称获奖片)。1991年12月1日发行的首套"1992年中国邮政(有奖)贺年明信片",全套12枚,图案可见《新中国邮资封片简目录》(1950—1999)  相似文献   

9.
为将天津民间艺术和饮食文化推向世界,宣传其悠久历史,借中国邮政贺年有奖明信片发行之际,天津市邮政广告公司特于日前发布《天津三绝》拜年明信片1套。这套拜年明信片共三枚,图案内容分别表现:“十八街麻花”、“耳朵服炸糕”、“狗不理包子”,三枚拜年明信片共同特点是在其古色古香的画面上有一个特大的  相似文献   

10.
企业拜年卡是从贺年(有奖)明信片派生出来的邮品,背面格式基本一致,正片尺寸183×102mm,左上角有一个穿红肚兜的邮政娃娃,附片35×102mm,印有兑奖号码和告示图1),这一格式一直保持到2000年,8年未变。2001年开始,企业拜年卡的背面格式发生了变化,将邮政娃娃从正片移入附片,加上一个年花,以及“2001”、“2002”等年份数字,注明“领奖人填写内容”,并标出“采用再生纸印制”字样(图2)。兑奖号码和告示则挪至附片正面。2003年又一次变脸,取消了邮政娃娃,由各省(区、市)邮政广告公司自行设计图案和文字,呈百花齐放之势(图3)。2005年企业拜年卡的…  相似文献   

11.
李忠 《集邮博览》2014,(5):54-55
正金卡极限片,顾名思义就是以企业金卡为载体制作的极限片。从1992年底开始,邮政部门以贺年有奖明信片为载体,为企事业单位印制广告邮资片,美其名曰"企业金卡"。这项业务一直延续至今,每年都有大量的企业金卡问世。如今,企业金卡已不只是面向企事业单位,甚至个人也可以申印(最少印数是100),名称也改为"邮政拜年卡"等等。但是,集邮爱好者还是习惯地称之为"企业金卡"。企业金卡一经问世,就引来无数集邮者争相收集研究。1993年  相似文献   

12.
余岢 《上海集邮》2001,(7):43-43
贺年有奖明信片自1992年开始发行至今,仅有10年的历史。它是邮政用品中的一个新品种,要以此组编一部专集参展并获得高奖,是有相当难度的。可喜的是,今年4月在苏州举办的全国首届生肖集邮展览中,就有一部《中国邮政贺年(有奖)明信片》展集,经过刘广实、马佑璋、唐无忌等名家的评定,获得了这次邮展最高奖级的3个金奖之一。  相似文献   

13.
1992年企业拜年卡面世,它是在中国邮政贺年(有奖)明信片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专门为企业作“拜年”之用的一种明信片,同时可以宣传企业形象,介绍产品,集邮界称之为“企业金卡”。当年仅发行41种,239万多枚。经过10年,到2001年金卡发行量达到13000多万枚。为什么金卡发展得如此快?因为金卡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被誉为“永久性广告”的金卡收费低廉,为其发展铺平了道路。有人埋怨金卡发行过于膨胀,增长太快,希望缩小发行量。我认为有这种想法的人可能不了解金卡的发展历史。作为沟通企业与用户之  相似文献   

14.
据《中国邮政报》报道,由中国邮政广告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邮政报社和国家邮政局邮票印制局联合举办的第六届中国邮政邮资广告明信片评选日前揭晓。参加本届评选的明信片为2005年中国普通邮资广告明信片、2006年中国邮政贺年有奖明信片(省版)及企业拜年卡共346件(套)、1664枚。另据报道,本次评选采取专家评选的方式,全部参评的作品均由专家评委会进行评选。笔者注意到,在13位专家评委中,有来自邮票印制局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专家教授,具有一定的权威性。经过评选,选出大套、单枚、文案、创意设计、印刷金奖9个、银奖11个、铜奖19个。  相似文献   

15.
企业拜年卡设计精美,题材广泛,专题信息丰富,图案可谓五花八门,部分企业拜年卡是制作极限片的好素材,只要在《FIP极限集邮评审专用规则》许可的范围内,便可以灵活地以片源图文情况确定邮戳,制成极限明信片。一、“以片定戳”。如果企业拜年卡上的图案,有相应邮票(有时纯属巧合),盖上相应的邮政日戳或纪念邮戳,一枚企业拜年卡极限片就诞生了。  相似文献   

16.
自从1992(猴)年贺年有奖明信片问世,"邮政娃娃"就成了它和以它为载体的企业金卡的专有标志。"邮政娃娃"红兜肚上的五角星形旧邮电徽志在邮电分营后一直未改,直到2003(羊)年贺年有奖明信片才取消这一徽志。  相似文献   

17.
江西省邮政广告公司是从1996年开始承办本省部分企业拜年卡的。但是,江西省的企业或单位进入全国企业拜年卡行列是从1995年开始的,当年有《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江西省分公司》等八家企事业单位的金卡进入了全国企业拜年卡行列。现在它们都属于江西早期企业拜年卡品种。 1996年企业拜年卡全国统一编号,各省用简称加注所承办的企业拜年卡志号,从此赣字号企业拜年卡正式问世。赣字号企业拜年卡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赣字号企业拜年卡1996年仅承办9种,  相似文献   

18.
9 1=0     
有人会以为题目写错了,然而这正是贺年有奖片编号的规律。笔者集得邮电部洛阳电话设备厂’96企业拜年卡的最大编号部分,为  相似文献   

19.
中国邮政2003年发行邮政用品64套98图131枚(其中邮资信封43枚、邮资明信片87枚、邮资信卡1枚)。与2000年相比,总枚数减少39枚,下降  相似文献   

20.
企业金卡诞生10年,有关企业金卡的集邮文献主要是历年出版的金卡目录。最早出版的《中国邮政贺年(有奖)明信片目录》是1994年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张巍巍、王泰来、林轩编。大32开66页,铜版纸彩色印刷,其中收录了1992年至1994年全部的中国邮政普通型、贺卡型明信片、保险明信片和广告明信片、中国邮政贺年(有奖)明信片和有关资料,附有相关文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