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今天,我们正在经历一个新的文化形态视觉文化。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今天我们面临的这个时代,实际上视觉作为一个文化主因,越来越突显出来。在电子媒介时代,我们越来越趋向于图像的传送,或者说依赖于图像的传播,也就是说视觉文化时代到来了。视觉文化融入教学是对地理信息化教学的深化,给地理信息化教学带来的改革。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历史上 ,有一个特殊的文化繁荣的时代 :魏晋时代。这一时期 ,文化与经济的发展都空前的繁荣 ,是一个艺术全面发展的时代 ,是一个思想全面发展的时代 ,是一个产生诗人和学者的时代。同时 ,也是一个强调自然、崇尚个性的时代 ,更是一个人性觉醒的时代。2 1世纪是一个文化更繁荣的时代 ,是一个需要更多的杰出人才的时代。我们要走向世界 ,要走向未来。我们要生产更多的杰出的工程 ,因而我们需要更多的杰出人才。可是 ,我们的教育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了。一些仁人志士开始重新思考我们的教育 ,许多人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教育老了 !…  相似文献   

3.
“一个时代的政治文化最能体现在教科书中,尤其是有关人文学科方面的内容,教科书就是一个窗口,从这里我们能够发现一个时代的政治文化是如何改变人们的行为和习惯的。”在中学语文教科书中阅读鲁迅,同样可以体会到时代的温度与呼吸。  相似文献   

4.
当今世界已进入了一个文化全球化的时代,同时也进入了一个视觉文化传播的时代。在现代科技文明的作用下,媒介变革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带来了视觉文化的繁荣与发展。视觉文化的影响已遍布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方面,日益影响改变着我们的思想和生存方式。视觉文化产业化时代的来临使得对视觉文化诸多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广泛的受到社会学界、文艺界、哲学界以及传播学界的高度关注与思考。本文拟从三个方面对视觉文化兴起的社会文化经济背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民国时期是海南文化历史上变化最为多端的一个时代,是从“古代”向“现代”迈进的过渡时期,是一个具有极其重要意义的时代。文章主要探讨行政建置的变化、华侨文化的作用、近代文化的传入和殖民文化的影响等四个方面在这一时期对海南文化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而其中之一就是有着民族特色的丧葬文化。这一民间文化延续千年的传统礼制,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时代与人民。在时代精神与博大的哲学及宗教信仰的相互交织中,丧葬文化背后的陵墓雕刻也丰富多彩,折射着每一个时代的艺术精神与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7.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美学。一种文化有一种文化的美学。文化与时代的主体都是人。支撑着一种文化衍生的发展、一个时代兴衰流变的力量,归根结底不外乎人的精神或其物化形式。所谓时代,历史地看,不外乎浩浩荡荡的时间长河中横切的一段区间。这一区间自有它的波涛与声浪,风云与日月;这段区间总奔涌着一道主流,这一主流的上升、抽象及人格化,便成为我们通常所说的时代精神。而文化,同样不外乎人对自然与自身的理解与概括而已。引用地球生物学的概念,文  相似文献   

8.
教育要符合时代的需求,新时代对中国英语教学也提出新的要求。英语教学要肩负起对外文化传播的使命,将中国文化"送出去",这不仅仅是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手段,它更是中国理解自身文化特质的一个必要途径。中国英语教学实现对外文化传播的时代使命,首先需要树立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的观念,编写符合时代需求的教材,将英语教学与能够体现中华民族特质的中国文化教学紧密结合,保持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张力,培养一批精于中西文化、品德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9.
婚恋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民族一定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平安时代贵族的婚恋过程与今日截然不同,从向自己心仪的对象表白,双方情歌往来,到约定见面最后情定终身,都体现了那个时代贵族阶层的价值取向和文化追求。  相似文献   

10.
《中国教育网络》2011,(7):13-15
互联网时代将是一个新闻真正自由的时代、一个政治充分民主的时代、一个文学进入无经典的时代、一个艺术成为雅俗共赏的时代、一个教育成为互为师生的时代。就教育工作而言,教育承担着提高民族素质、继承和发展传统价值观念和文化的重要作用。每一次技术变革不仅增加了教育内容,同时也改变了知识传播的工具。  相似文献   

11.
日本是个擅于学习但又擅于创新的民族,古代日本在学习吸收古代中华帝国的优秀经验发展起来。范围涉及了经济、政治及文化各个方面。姓氏制度亦是如此,中国的姓氏制度在春秋时期就形成姓氏合一,并沿用至今。而日本学习中国先进文化制度,也创立了姓氏制度,到了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形成了极具特色的“苗字”制度,并得以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12.
《百家姓》为北宋初年钱塘一位老儒生所编,因其适应了在教育不普及情况下一些人希望认得姓名以满足最简单文字交往的需要,近一千年中成了启蒙教育中流传最广的教材之一。它只是用来认字,而没有传播文化与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功能,故记诵它毫无意义。明代初年重编的《皇明千家姓》和清代康熙年间所编《御制百家姓》探索用姓氏字联字成句表现一定的意思,但因旧本《百家姓》流传太广,终未能取代前者。今在旧的启蒙教材退出全国教育阵地大半个世纪之后重编《百家姓》,用常见姓氏字表现新的思想,传播文化知识,必能起到推陈出新、发挥传统启蒙教材积极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现代逻辑产生以来,在名称问题上的学术争议发生在描述理论和因果历史理论之间。塞尔被简单地归于前一流派,这是不适当的:从塞尔对名称理论所包含的两个问题的区分来看,他的成就值得特殊对待。通过探究描述理论和因果历史理论各自的成就与不足,可系统把握现代名称理论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4.
汉语对外国人名、地名的翻译,一般采用音译。由于汉语本身的特殊性,其音译只能借助汉字,因此汉语人名、地名音译词的“义溢出”现象不可避免。本文就这一有趣现象的三个方面即人名中的姓名义溢出、人名中的性别义溢出及人名、地名中的褒贬义溢出分别作了探讨,并简要分析了拼音文字之间的音译和西方语言与汉语之间的音译存在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学者们对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历来褒贬不一,大家贬低该哲学史的核心,在于胡适对"义理"的忽视。就写作特点而言,胡适写作哲学史时,对方法论有充分的自觉,注重对孔子、庄子等人思想源头的追溯,并因此而使该书具有区别于其它哲学史书的突出特征。胡适在书中所体现的方法论特点,是一种中西和璧的产物。在胡适的时代,以西学概念表征中国思想的做法蔚然成风,我们反其道而行之,用中国概念来表征胡适西化的方法论特点,其方法论可总括为"另一种‘正名主义’"。由胡适的哲学史方法论可引发出对方法论问题多元化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章对盂浩然诗中的部分襄阳地名名胜作一考释,认为庞德公祖居渔梁洲,初隐于洄湖,终隐于鹿门山。檀溪源于旄旗山,流经虎头山,在城西一里左右入汉江,至迟在唐宪宗时期已经干涸,今在故址设有檀溪乡。大堤指环城堤防总称,今仅存老龙堤、护城堤。望楚山即今之虎头山。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句法角度研究《释名》中《释天》至《释形体》的句子,运用归纳和数理统计法对其进行描写,并得出了以下结论:《释名》的语言具备古汉语的基本句式;句子中主语、宾语、兼语多承上省略;使用了明喻的修辞方法。  相似文献   

18.
广西旅游的特殊性和旅游景点名称的文本特性、功能以及在旅游行为中的作用需要在翻译过程中发挥译者主体性,而旅游景点名称翻译现存问题却又说明制定和倡导统一翻译规范的必要性。立足既有研究趋势,探究基于译者主体差异而形成的译者规范与主流翻译规范之间的关系,带动旅游景点名称翻译由"单规"模式向"双规"模式转向,不仅能深化对景点名称翻译的本体认知,也能为该领域研究拓展新方向。  相似文献   

19.
用"方位词+通名"的形式为地理实体命名,可以形成方位地名,方位地名在不同地区的地名中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通过运用数据统计的方法总结、归纳德州市方位地名各个层面的运用规律,进而从语言学和文化学结合的角度,透过方位地名不同层次的运用特点来逐一进行剖析,力求在更深的层次和更广的领域里揭示出其中蕴含的汉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沉淀。  相似文献   

20.
杨宪益、戴乃迭的A Dream of Red Mansions和David Hawks&John Minford的The Story of the Stone两个《红楼梦》译本中,有许多独具特色的中国酒名称的翻译,但这些酒名称的翻译却有一些不妥当之处。根据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用音译/直译+解释的方法来改进,不仅能够使读者一目了然地明白其含义,还能准确地表达酒所包含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