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国有许多享誉亚洲乃至世界的女子大学。在汉城就有梨花女子大学、淑明女子大学、诚信女子大学、汉城女子大学、同德女子大学等。韩国女大的学生多数是坐地铁  相似文献   

2.
一、女子高等教育与两性差异 在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日本,有许多条款约束着女子接受教育,特别是受高等教育。例如,东河库帝国大学在1913年才首次招收日本第一批女大学生,到了1940年招收女生的大学也仅有十几所,而且都非全日制。战后,日本进行了全面的教育体制改革,提出了女子受教育的平等条例,号召各级各类学校包括大学都应对女子实行开放。此后,完  相似文献   

3.
吴贻劳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杰出的爱国的女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作为首位女大学校长,她把一生贡献给了女子教育事业,贡献给了金陵女子大学.金陵女子大学是一所教会女子大学,可在妇女解放上产生不可磨灭的作用,金陵女子大学的成功办学,共培养了"999朵玫瑰"聪明、干练的知识女性.这些知识女性分布在世界各地,都成为社会的女性精英,这样丰硕的成果无愧于吴贻芳英明的治校理念.  相似文献   

4.
马天芳 《教书育人》2012,(18):53-55
在我国,作为单一性别的女子大学教育历史已有一百余年。期间由于我国社会、历史以及人们观念的影响,女子大学教育亦曾中断三十余年。至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人们对女子大学看法的转变,女子高校开始在我国重新出现。到21世纪,据统计目前我国女子高校有17所。由于我国女子高校的恢复和重建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青年知识女性便跨入了女子大学的校门。女大学生年龄大多在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近代大学之门向女子开放是伴随着五四时期关于"大学开女禁"的论争,才逐渐成为现实。论争的双方围绕"大学需不需要向女子开放?""大学能不能向女子开放?"等核心问题,展开了一场唇枪舌剑的争辩,最终以北京大学招收第一批女大学生为结果表明支持派获胜。这场论争不仅在当时有着开新风气的深刻意义,而且使得男女受教育权的平等在高等教育上的初步实现,从而促进了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韩国高等教育一瞥中央民族大学赴韩国研修团中央民族大学研修团一行12人,在团长刘树松副校长、副团长郭兆林主任的率领下,于1995年2月11日至2月22日访问了韩国汉城瑞逸专科大学校、培圣女子学校、汉城大学、大邱晓星天主教大学、大田忠南大学、韩国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7.
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的前身是华南女子大学,创办于1907年,是外国教会在我国南方创办较早的一所女子大学,与金陵女大齐名,在欧美及东南亚各国享有广泛的影响。考察从华南女子大学到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的整个演变过程,并给予必要的审视,这对于我们正确认识教会教育的性质和正确评价其客观作用将提供有益的思路;并且对于办好社会主义的高等教育,也将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1859年,女传教士娲标礼和娲西利在美国巴尔得摩中国妇女布道会的支持下,建立  相似文献   

8.
吴贻芳简介吴贻芳(1893-1985),江苏泰兴人,我国著名教育家、国内外享有盛誉的社会活动家。1904年进入杭州女子学校读书。1916年入金陵女子大学文科读书。1922年获巴勃尔奖学金,赴美国求学,1928年5月获美国密执安大学生物学博士学位,同年被选为我国第一所女子大学金陵女大的第一  相似文献   

9.
1998年,我对韩国首都汉城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访问。埃和女子大学(Ewha Women's University音译)的奥楠教授(Kwon Oh-nam音译)请我组织与她同事和比较教育硕士生的两小时讨论,议题是有关数学教育中图表计算机的潜在作用。...  相似文献   

10.
受中国传统文化"男女有别、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女子一直没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1920年之前,女子可以接受高等教育的院校仅教会大学所办的三所女子大学。"五四"新文化运动"男女平等"的思想大潮要求大学开"女禁"呼声日渐高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文中简称南高师)于1920年秋季开始招收女生,成为首批实现男女同校的国立大学。南高师首开"女禁"是男女教育权利平等的一大成果,也打开了妇女解放运动的一扇大门。  相似文献   

11.
本文据中国两所基督教女子大学的档案史料,探讨近代基督教妇女群体内的融合与冲突.在以往研究中,女教徒常被想象为一个高度同质、彼此融合的社会群体.然而,这一群体内、外存在着文化、国别、种族的重大差异,由此性别、家庭、国家认同上呈现既融合又冲突的特点.此种融合与冲突并置的特性,在近代教会女子大学内中西方基督教女知识分子之间关系的建构中呈现得较为明显.因此,本文尝试从社会史的角度,以教会女子大学为个案,重构近代基督教女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讨论其在性别认同与家国传统等问题上的融合与冲突.  相似文献   

12.
吉田松阴作为日本江户幕府末期思想家、野心家,明治维新的先驱者为大家所熟知。吉田松阴的教育思想中关于女子教育的内容却鲜有人提及。在《女大学》等类似的女训书、往来物大量流行的历史潮流中,吉田松阴撰写的《女训》从国家的高度、从学校教育的立场出发,阐明了女子教育的重要性和相关要素。  相似文献   

13.
韩国汉城国立大学的教学体制与关于学分制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汉城国立大学(SNU)不仅是韩国最著名的高等学府,而且是亚洲的一流大学。汉城国立大学的前身是目前日本Kyongsong帝国大学。韩国独立的第二年(1946年),当时的韩国政府以前Kyongsong帝国大学为主,合并了其它九所公、私立高等学校,建立了汉城国立大学。50多年来,汉城国立大学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质量不断提高,已成为一所拥有16个学院,4个研究生院,111个系,20个研究所(校属),约1500教师(含900名教授,300名副教授,260名助教授,60名讲师)和3万学生(本科22192…  相似文献   

14.
蔺平 《教育革新》2005,(6):63-63
六、教育特点 1.韩国的办学制度多。韩国现在有国立、公立、私立、教立四类所有制大学。国立指国家承办的大学,如汉城大学、韩国放送通信大学等;公立通常指文域和道办的大学,如釜山大学、忠北大学、庆北大学、忠南大学等;私立大学指有社团法人代表,并由公司理事长支持的教授群体办的大学,韩国的高等教育首先是从私立民办高校(也包括教会创办的学校)发展起来的,而且一直以私立高等教育占绝对优势,比如延世大学、高丽大学、梨花女子大学、京畿大学等全国著名高校大都是私立大学;启明大学是基督教创办的、东国大学是佛教办的大学,大真大学是基督教办的大学等。  相似文献   

15.
在日本教育史上,女子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女教育家。女教育家们参与或独立创办许多初等、中等和高等女子学校,实施各具特色的教育方针,提升了整个日本社会女性的知识和教养,并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在近代日本的女子教育史上写下了重要的篇章。同样在近代,中国也产生了不少女教育家,她们积极创办各种女子学校,致力于中国妇女的解放运动,但是由于中日两国迥异的社会状况以及文化背景等因素,中日两国女教育家们参与或独立创办的女子学校的发展状况以及产生的社会影响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近代教育史上,我国自办的学校,首开女禁的,还是“五四”运动以后的事。“五四”运动既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斗争,也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这次运动推动了妇女解放以及女子教育的发展。许多人,包括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著名人物,都很关心妇女解放问题的讨论和研究,认为女子教育是关系妇女解放的大问题。有的还著文论述,女子教育当从大学教育入手。当时,第一个要求大学开放女禁的是邓春兰。邓春兰是甘肃省循化县人,其父是甘肃省教育厅一个科长,思想比较开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高等教育市场化、国际化和大众化的形势下,女子大学办学面临着挑战,走特色经营管理之路是有效的因应之道,也是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需要。应从把握女子大学特色经营管理的科学内涵,认识女子大学实施特色经营管理战略的必要性,构建女子大学特色经营管理的主要路径等方面,探讨女子大学的特色经营管理战略,推动女子大学特色经营管理实践。  相似文献   

18.
我的家乡     
今天我想给你们介绍我的家乡汉城。汉城是韩国的首都,纬度位置跟北京或日本的东京差不多。汉城的面积没有上海大,可是那儿的人口有一千四百万左右。汉城的人口占全韩国人口的三分之一。如果算进在汉城工作的邻近城市的人,汉城的人口就占全韩国人口的二分之一。为什么有这么多人住在汉城呢?因为汉城是韩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政府机关,大企业的总社,名牌大学,体育场,都在汉城。反正到汉城来的外地人越来越多。这样的现象引起许多社会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地价和物价的暴涨。比如买汉城的公寓大约要两万人民币一平方米。第二大的问题是…  相似文献   

19.
韩国国立开放大学始建于1972年。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它已由最初的汉城国立大学的分校发展成为现有16个专业,在校生近20多万人的可授予学位的一所大学,并且它是世界上十所最大的开放大学之一。韩国国立开放大学总部设在汉城,是教学人员、管理人员和录制中心所在地。该校有12个  相似文献   

20.
旧社会固原人民穷困,文化教育极为落后.清末民初,全县仅有数处初级小学,一所“回民义学”.封建宗法制度拒女子于校门外,回民女子上学更不可思议.1919年“五四”运动革命潮流波及固原,固原县第一所女子小学应运而生.回族有识之士苏廷瑞送女儿苏彩凤入学.这是固原县第一个回族女学生,首开回族女子上学先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