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影片通过讲述杜拉拉的升职过程,展现了现代人的科技生活和科层生活。在现代科学和理性精神主导下,人类社会不断进步;以科层制为代表的社会组织形式和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带来了更高的工作效率和更舒适的生活享受。但在享受这种现代化生活的同时,不能忽视现代人为此付出的代价,过度追求效率和理性、将人视为无生命的机器,都会使现代人异化为发展的囚徒。在体验影片男女主人公职场生活的同时,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现代人的生存、发展模式,只有这样,人类才能在现代化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具有丰厚的人学意韵,站在马克思人学的视角对社会转型期人的异化问题做现实的考察与哲学的思考,进而剖析当代社会人的存在与异化的哲学源起。马克思的异化观对于当代社会人性的自觉与救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跨文化背景下中西方对责任的概念诠释基本一致,而"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的表述则带有明显的中国特色。目前国内的大学生社会责任研究主要包含三个维度:对国家和民族、对家庭和社会、对自我和他人。中国和英美等教育强国在大学生责任或者公民责任培养体系构建和培养措施方面存在共性和差异,了解这种共性和差异有助于促进中国高校利用大学生的专业优势设计开展更有效的道德教育课程,把志愿者活动专业化、系统化和复合化。  相似文献   

4.
科技时代下的德育工作存在很多异化问题,严重影响了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分析了科技时代下的德育异化的问题,提出了科技时代下德育工作的开展措施。一、科技时代中的德育异化问题1.科技发展时代德育内容异化当下科学技术影响了人类的社会生活,同样也影响了学校教育体系,在过度重视科技知识,过度重视科技引领教育的前提下,个别学校却忽视了美德和修养,消解了对高尚道德情感的追求,放弃了对终极价值的信赖,丢失了对生命意义的反  相似文献   

5.
转型时期的社会一定程度上客观存在着背离“以人为本”价值观的倾向,如教育的走向工具化、消费的走向物化和利益格局失衡导致的分化等现象背离了人这一根本目的,背离了人的精神需要指向,是导致现代人意义失落的重要因素。信仰重建,给人的现实生活以价值和意义的确认,为人们的精神家园找到归依,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方向和动力,是时代的需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经提出,承栽着为“意义失落”提供价值匡正、为“信仰重建”担当精神引领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6.
城隍信仰不仅仅是一种民俗事象,还是道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崇奉的人文道德精神,在丰富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内涵的同时,也对维系社会群体内部各种关系,鼓励人们抑恶扬善,保持社会稳定、维护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功能与作用.但因城隍信仰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和复杂的社会背景,如同其他传承至今的传统文化一样,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包含一些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与生活的因素,因而必须对其客观认识,科学引导,创新管理,以促进民间信仰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现实需求相适应.  相似文献   

7.
浅析企业家的社会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责任是企业家在公共生活领域应履行的责任和义务。我国民营企业家普遍存在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现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提升社会责任感必须从提高企业家自身素质和建立制度体系两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8.
文学作品的意义在于塑造丰富而复杂的人物形象并客观而准确地揭示社会演变的潜流,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就是这样的一部作品。作者通过克洛德的悲剧形象揭露了宗教禁欲主义的虚伪残忍,揭示了世俗的爱情必将消灭宗教禁欲制度的必然规律。克洛德不仅代表着他自身的性格和命运,他的悲剧折更射出人性的深刻与复杂,远远超出了他个人悲剧命运的范畴,具有广泛而深刻的社会意义。他对知识的由渴求到厌倦、对信仰的从坚守到背弃、他人性的由善良到扭曲、他对宿命的思索和反抗,使我们不得不反观自身的生存状态。因此,人性的泯灭与超越、道德的沦丧与坚守、灵魂的玷污与净化、信仰的缺失与重构,都是值得我们深深思考的。  相似文献   

9.
张芬 《教师》2020,(2):9-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与当代各个层次的大中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关系密切。中职生作为比较独特的青少年学生群体,在社会责任感培养方面有其特殊性。文章通过设计中职生社会责任感调查问卷,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反映了中职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集中分析了中职生社会责任感的具体表现特征和成因,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探讨了培养中职生社会责任感的方法与途径,以达到突破中职生成长瓶颈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形态的高度凝练和本质体现。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共同进步,相互融合。因此,应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吸取实践营养和理论智慧,努力实现成才梦和中国梦,将个人责任、社会责任、国家责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从而促进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工作的顺利开展。本文从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内涵着手,简要的分析我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以及形成原因,为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提供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借鉴了80年代以来关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实证研究数据,运用组织行为学原理从认知、价值观、能力与环境等4个方面分析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存在的问题并非当今大学生所独有。不成熟的人格特点、典型的经济型价值观和工具型价值观、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不足以及社会总体责任感不高等因素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造成直接影响。大学应该从4个方面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一是要从立德树人的高度重视大学生的人格教育;二是要树立社会责任担当的神圣使命;三是以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切入点,加强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四是要根据大学生的能力条件对其社会责任感合理定位。  相似文献   

12.
古语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每个心智健全的人都要为自己、为他人、为集体、为国家承担责任。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强弱将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现代性的展开,现代风险已成为当代中国发展不可规避的时代境遇,中国已步入了风险社会。风险社会的到来及风险的反思性使马克思主义信仰置于普遍的反思之中,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危机。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是社会转型期马克思主义信仰发展必然经历的一个环节。在当代中国,要规避和化解风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依然需要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价值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4.
潘立平 《亚太教育》2022,(23):153-156
科技的发展,使得教育教学的形式逐渐丰富,教师的教学动力与学生的动力越来越足,加之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我国教育教学的趋势一直在向好发展。因此,在科技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中学数学教师应熟悉当下教育资源信息技术的功能,并结合学生发展的情况,以有效策略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有效融合,以丰富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充满活力的课堂中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达到提高中学数学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信仰是对非实证事物的一种坚信态度和行为趋向,它最初与教育是一体的,但是随着西方哲学对神学和理性的批判,信仰逐渐从教育中失落,人愈加虚无化和工具化,社会愈加世俗化和私欲化。面对我国社会和教育现状,我们旨在从信仰的视角切入,探究信仰对于教育的知识、道德和审美发展的意义,从而为重建信仰教育、重塑人的精神世界提出积极的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6.
作为全球化后果的风险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困惑与质疑.马克思主义理论被片面、教条的理解及风险社会的不确定性、反思性、个体化危机等导致了困境的产生.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背景下必须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实现由传统的理论为中心转变为以民众的现实问题为中心,实现马克思主义信仰与中国传统信仰的融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性与当代性的统一,以提高党应对执政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社会思潮是特殊的社会意识现象,是一定时期社会存在的反映,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晴雨表"和"风向标"。社会思潮多样化的客观现实对当前我国青年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尤其是错误思潮在高校校园的盛行与蔓延更是给青年学生的思想行为带来了消极负面的影响。在高校校园社会思潮激流涌动的思想文化背景下,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文化和意识形态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健康发展,同时坚持对错误思潮进行批判和抵制,从而不断增强青年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水平。  相似文献   

18.
针对现代工业社会中的人性异化问题,大致把人类历史分为三个阶段,中古时代、工业时代以及后工业时代,通过对比着重分析现代人如何一步步地失去存在的现实家园,成为无根的一代;同时也借助西方现代哲学、文学超越层面对工业文明的批判,重新反思人类的文明。  相似文献   

19.
自改革开放以后,各种社会思潮开始层相互激荡,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这些思潮在给我国理论探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了不少挑战。个别思潮的泛滥,在一定的程度上冲击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消解着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逐步淡化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部分人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开始动摇、逐渐缺失。为此,厘清马克思主义信仰缺失的现状,分析马克思主义信仰缺失的原因,找寻重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对策,对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和高度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关系紧密,二者同步共时、共促共融。为此应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汲取理论智慧和实践营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新理论遵循,把国家责任、社会责任、个人责任作为新内容,把实现中国梦和成才梦作为新目标,把占领社交网络新阵地作为新抓手,把全过程教育作为新方法,以促进社会责任感培养工作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