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2005年6月开始,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的“十五”课题——《信息化进程中教育技术发展研究》进入结题阶段。全国各地实验学校的子课题组按照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总课题组的要求, 到目前已经结题238项,占通过中期检查的课题总数的70%,其它子课题正在陆续结题之中。在  相似文献   

2.
《教育情报参考》2005,(10):64-64
今年是实施“十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又值教育部“十五”重点课题《教育信息资源网络建设对策研究》的结题年和中国教育情报研究会的换届年。总课题组决定召开课题结题会议,主旨是总结、检阅“十五”期间本课题工作成绩及科研成果,推进教育信息化与新课程改革有机整合,并为承接“十一五”规划课题作必要的准备。会议由总课题组与中国教育情报研究会共同主办,江苏省扬州大学附属中学协办。  相似文献   

3.
各立项子课题: 经总课题组批准立项的子课题,在自愿的基础上,需要制作:国家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信息化进程中的教育技术发展研究》立项子课题实施单位铜牌的子课题组,请向总课题组提交书面申请书。申请书由子课题组负责人签字后,寄至总课题组审批。总课题组统一制作铜牌。制作费、邮寄费等相关费用500元。在递交申请书的同时,请将费用汇至: 户名:中国电化教育协会 帐号:6510008032610018190 开户行:北京建行复内大街分理处 联系人:岳华 国家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信息化进程中的教育技术发展研究》立…  相似文献   

4.
短讯     
中国教育学会“十五”课题借鉴多元智能理论开发学生潜能实践研究暨DIC国际合作项目”结题会在京召开10月8日上午,由陶西平任组长、郭福昌和梅汝莉任副组长的中国教育学会十五课题“借鉴多元智能理论开发学生潜能实践研究暨DIC国际合作项目”结题会在北京教育学院召开。出席结题会的国内外专家有顾明远、谈松华、徐永利、李方、倪益琛、邵宝祥、张铁道和陈杰琦等。经过专家组的认真评审,“借鉴多元智能理论开发学生潜能实践研究暨DIC国际合作项目”顺利结题。课题自开题以来,以解决我国基础教育急需解决、而课题组也有可能出力的问题为…  相似文献   

5.
世界银行贷款“师范教育发展改革课题”《为藏民族地区培养合格初中师资的途径与方法》是我校承担的第一个国家级科研课题,也是建校以来承担的最大型的一个课题.经过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于1997年11月结题,由国家督学、IAG小组成员金长泽研究员和四川省教委高教处李功成副处长及重庆师范学院副院长王崇学教授、西南民族学院胡书津教授、康定民族师专校长钟文渊副教授组成的专家鉴定小组,于11月12日至13日对该课题进行结题鉴定.鉴定小组一致认为:该课题研究超额完成了课题研究的预定任务,获得了系列成果,特别是课题组提出的“整体推进与跨越式发展相结合”、“缩小差距,有所突破”的理论,具有在民族地区高师教育中推广的价值.现将该课题结题总结报告(附《结项鉴定意见》)刊载于此,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我校于2004年上半年在中央电大立项的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研究项目“提高新疆民语开放教育教学质量的研究与实践”和“开放教育自主学习、实践环节与毕业生质量的研究”最近通过了专家组的结题验收鉴定,中央电大向我校两个课题组颁发了结题验收鉴定证书并反馈了专家组的鉴定意见。这两个课题研究项目分属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现代远程开  相似文献   

7.
《基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下中学生物教学模式有效性研究》是重市育才中学校生物课题组承担的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课题(渝教规办[2012]6号)。该课题经过研究人员们五年的探索与实践,于2017年12月29日成功结题。本刊从70期起,将连载该课题的结题报告,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基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下中学生物教学模式有效性研究》是重市育才中学校生物课题组承担的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课题(渝教规办[2012]6号)。该课题经过研究人员们五年的探索与实践,于2017年12月29日成功结题。本刊从70期起,将连载该课题的结题报告,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科学教育与技术教育相结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课题结题工作于2005年10月19日在山东省青岛市举行,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了此次结题会议,参加本次结题会议的专家有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裴娣娜教授、中国科学普及研究所原所长袁正光研究员、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郝京华教授、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田慧生研究员,来自全国各地子课题组和实验学校的领导及实验教师近500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0.
   《教育情报参考》2006,(1):F0003-F0003
当前,信息技术、教育信息资源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我国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也是我们“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教育信息资源网络建设对策研究》的核心内容。在本课题结题的关键阶段,为了更好地总结和展示、交流全体课题单位及课题成员的工作业绩和优秀科研成果,并加以广泛宣传、推广课题的研究成果,总课题组决定编辑出版全国“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教育信息资源网络建设对策研究”专刊。希望各课题实验区、子课题学校集体积极组织优秀稿件,希望各个课题组成员及中国教育情报研究会成员踊跃参加。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1.
《教育情报参考》2005,(12):64-64
当前,信息技术、教育信息资源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我国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也是我们“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教育信息资源网络建设对策研究》的核心内容。在本课题结题的关键阶段,为了更好地总结和展示、交流全体课题单位及课题成员的工作业绩和优秀科研成果,并加以广泛宣传、推广课题的研究成果,总课题组决定编辑出版全国“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教育信息资源网络建设对策研究”专刊。希望各课题实验区、子课题学校集体积极组织优秀稿件,希望各个课题组成员及中国教育情报研究会成员踊跃参加。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为了更好地总结辽宁省“十一五”规划课题“推动高中数学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基本对策研究”各子课题实验学校不同侧面的研究成果,研究新课程高考复习相关问题。并布置课题结题有关工作,2008年8月25-26日总课题组在辽宁省北镇市高级中学召开了现场会。  相似文献   

13.
由上海高校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承担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信息化进程中的教育技术发展研究”的重点子课题“信息化进程中普通高校教育技术发展战略的研究”,经过三年多时间的研究,日前己通过总课题组的验收,顺利结题。总课题组对该项目的鉴定意见是“该课题的研究成果达到国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4.
7月20日,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面向未来的基础学校研究”,在杭州通过结题鉴定。鉴定专家组组长顾明远(中国教育学会会长),组员:邵宗杰(浙江省教育厅原厅长)、张民生(上海市教委原副主任)、李吉林(著名儿童教育家)、方俊明(著名特殊教育专家)、高跃明(上海师大教授)。总课题组核心组成员参加了结题鉴定会。吕型伟先生专门托人捎来了他的意见。总课题组负责人顾泠沅同志以及子课题代表杨明华(上海大同中学校长)、李暾(云南民族中学校长)、郑少鸣(上海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院长)、曹晓红(杭州天长小学校长)报告了课题研究情…  相似文献   

15.
“在会考后的高考中考查数学能力的研究”结题报告高考数学能力考查研究课题组(执笔人:任子朝)一、研究背景与问题1.我国教育考试制度的改革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以为高等学校选拔合格新生为目的的高考就负有多种职能,兼有评价和选拔的功能.竞争激烈的高考对中...  相似文献   

16.
“在会考后的高考中考查数学能力的研究”结题报告(续)高考数学能力考查研究课题组(执笔:任子朝)3.数学高考的特征我国现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是由合格高中毕业生参加的大学入学考试,其主要目的是为高校选拔新生提供有效的成绩,以便高校全面考核,择优录取...  相似文献   

17.
由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承担的甘其勋同志主持的河南省教委“九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中学语文素质教育研究”课题结题汇报会于2000年12月23日-24日在河南省实验中学召开。来自全省18个市地的近百名课题组成员和郑州等市的500多名教师与会听课并参与研讨。  相似文献   

18.
课程改革以来,课题实验研究不再居“庙堂”之高,而真真切切地走进了寻常教师的生活。这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行为,使一线教师树立了研究意识。许多学校陆续开展了多个课题实验研究,教师热情高涨。但一个课题结题之后,该课题组的教师往往松弛懈怠,将课题成果“束之高阁”,乃至于在信心十足地奔赴“下一个战场”时,也未能充分利用之前课题实验研究的成果。这种情况,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相似文献   

19.
本文是学校教务处资助,土木学院课题组完成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课题的结题报告。主要从课题研究的进程、课题研究取得的基本成果、启示与需要继续研究的问题等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20.
“电化教育促进中小学教学优化”研究课题今年取得显著成果进行了几年的“电化教育促进中小学教学优化”研究课题,今年已近课题结题。各子课题组在实验中注意发现、归纳总结电化教育与教学优化之间的因果关系,探求其规律、原则、方法,在电化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上取得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