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相亲工厂     
当一个人孤独地在京城过完2004年的农历新年后,韦嘉(化名)暗自对自己说,“我一定要在今年找到自己的另一半”。这时她即将迎来自己的31周岁生日。  相似文献   

2.
漫漫相亲路     
《中国新闻周刊》2004,(15):54-55
原始社会:婚恋史上的原始社会时期仿佛亚当和夏娃的伊旬园。处在母系氏族社会的华夏族人.尚无宗法理制来约束男女情事,穹庐做帐,草木为床.原始的激情于旷野上奔腾。今天,生活在泸沽湖畔的摩梭人还保持着走婚的风俗.一年一度的三月对歌节是阿哥阿妹们的集体相亲礼。  相似文献   

3.
在电视婚恋服务类节目同质化严重的今天,观众开始进入审美疲劳期.作为后起之秀,《中国式相亲》的新型架构赢得了观众的喜爱,是一档接地气的节目力作.  相似文献   

4.
相亲一家亲     
我一直对相亲有强烈的好奇心。看看别人选对象,就跟去沃尔玛似的,品种齐全,有广阔的选择度,而我,不过是匆匆去了楼下便利店一趟,碰到什么就是什么。  相似文献   

5.
相亲类综艺节目是电视娱乐节目的组成之一,既具有其特有的艺术魅力,也有着方方面面的桎梏和问题。一档节目的前景如何取决于其制作的精良度、娱乐度和诚信度。制造话题而不越界,娱乐而不低级,取悦而不媚俗,崇尚真善美而不虚假歌颂,体现主流价值而不流于庸俗,这样的节目必定是观众所喜闻乐见的。  相似文献   

6.
近期,电视相亲类节目火爆荧屏,随着节目的热播,这种相亲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与关注。然而,各大卫视为了争夺收视率,相互抄袭模仿,导致节目同质化状况严重;另外,节目中常常出现嘉宾身份造假,盲目拜金,矫揉造作等问题,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7.
对于像我这样诚恳热心、勤于牵线搭桥拉郎配的都市红娘来说,最最头疼的事其实并不在于相亲选手的条件是否相当、性格能否相洽。每回替人相亲前,我总是要费很多心力来寻找一家合适的餐厅。  相似文献   

8.
娱乐时代嘛,大家都是图个热闹,如果真的能够当成了红娘,那也算是善事一桩。但是相亲节目看得多了,也慢慢发现了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自由恋爱的方式.更像是“专卖店”:但是如果专卖店一直缺乏客户。人们考虑到时间成本。就可能转入类似“百货公司”式的婚姻介绍所:而“8分钟约会”。好比是进入了“快餐店”,意味着“相亲”这样的事已由精雕细刻的手工制作进入了大工业化式的流水线  相似文献   

10.
随着以《非诚勿扰》为代表的电视相亲节目的热播,各电视台开始争相开办此类节目。本文对相亲类节目的现状及热播原因进行分析,认为此类节目在不断丰富受众文化娱乐生活、取得高收视率的同时应该坚持正确引导,保持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11.
替女相亲     
“可怜天下父母心”这话真是没错,尤其是生了女儿的爹娘。从小到大,学走路怕磕着碰着,女大十八变怕不够漂亮不够斯文,豆蔻年华又怕被男生骗,好了,大学毕业二十五六好不容易培养了个乖乖女,却又要为婚事操心。  相似文献   

12.
杨柳 《新闻世界》2011,(12):48-49
以《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为代表的相亲类型节目自开播以来在获得高收视率和高社会关注度的同时,节目中的某些内容也引起了较多的社会争议。相亲类节目的初衷在为受众提供服务和娱乐,现如今却在传播的取向上与受众本位越走越远,甚至出现传播失位等问题。本文从相亲类节目的内容等入手,分析此类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影响着人们的观念与实践,以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平台在相亲活动中的介入为现代人的爱情提供了新的可能。本文通过对“本硕博联谊服务号”的参与式观察和使用者访谈,对“微信相亲”这一新的相亲模式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当前微信相亲呈现出高度“流动性”的特征,技术的加速带来了高速流动的社会交往方式,加剧了人们生活和情感上的不确定性,使得人们格外渴望“安全的爱情”。微信相亲改变了青年一代对亲密关系和婚姻的看法与想象,人的情感需求也愈发被技术与效率所裹挟。  相似文献   

14.
15.
刍议电视相亲节目的"卷土重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回顾电视相亲节目的前世今生,探究电视相亲热潮所引发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彭娟 《新闻世界》2010,(11):86-87
近年来,各地电视台也争相模仿复制相亲类节目,掀起了一股相亲热。此类节目的特色值得分析,笔者认为其最大特色之一就是呈现出的后现代主义风格。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电视相亲节目从上世纪80年代末到现在,大致经历了三个高潮期,呈现出从婚介到速配再到"真人秀"的典型发展趋势。它的发展历程折射出中国电视相亲节目的三个问题,第一是创新能力不足模仿抄袭严重,第二是娱乐至上以致娱乐至死,第三是片面追求"收视率第一",放弃社会责任。节目有创新,娱乐有分寸,媒体有责任,这应该是中国电视相亲节目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日益变快,年轻人的婚恋观也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相亲节目正是抓住了这一社会发展趋势而在电视荧屏上迅速蹿红。本文以《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以及《爱情连连看》为例,浅析相亲类节目主持人应该如何准确地把握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电视相亲节目的特征及其产生变异的表现和原因,探寻矫治这种现象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梁玉峰 《新闻世界》2010,(11):151-152
本文对相亲节目的娱乐化现象从传播学的角度进行了解读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