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代文坛总体上看是一个复古反复古的时期,从嘉靖后期开始,出现了一股反复古的新思潮,其主要代表人物李贽受阳明心学、禅学、道学思想的影响,将目光聚焦到人本身,反理学、反传统,提倡重视人之自然之本心,主张人性解放、个性自由,提出了"童心说",对当时的文学发展起着针砭时弊的作用,对后世文坛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明中叶崛起的王学打破了程朱理学一统天下的局面,但其自身包含了否定性因素,那就是对个体独立性的尊重和“心”(良知)之感性化。泰州学派极端地发展了这一点,以唯意志论形式造成了对社会秩序的冲击。李贽以泰州学派为起点,在理论上又向前跨越了关键性的一步。其“童心说”标志着他要彻底摆脱儒学封建义理的束缚,而他对“假道学”的公然宣战使他以异端的面目完全站到了传统儒学的对立面。  相似文献   

3.
“童心”说的核心就是“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即是禅宗所说的“人性本净”,也是美学中的自然美。用在文学作品中就是“天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也就是具有个性和真情实感的文学。李贽追求的具有个性和真情实感的文学激起了当时文坛风气的巨变,促进了市民文学的兴起。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初潭集》《焚书》《世说新语》等文献的梳理研究,发现李贽与魏晋之风联系紧密。李贽与魏晋名士之间在追求人的自然本性、崇真尚情方面有着高度的一致性。李贽"童心"思想的创作对魏晋名士之风有着继承关系。但因为时代背景不同,李贽的童心思想又对魏晋观念有所发展,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与个人风格。  相似文献   

5.
“童心说”是李贽美学思想的核心。本主要叙述了“童心说”的主要内容以及李贽从“童心说”的观战出发,提倡“自然之为美”,反对“中和之为美”;主张无意为,反对有意为的美学思想,这此美学思想,开启了一代新思想和学的新风尚,无论在理论上和创作上都产生过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辨析了《童心说》中的核心概念“童心”一词的内在结构和概念内涵,提出一种有别于传统“童心说”的全新理解;以此为基础探求蕴藏在《童心说》美学体系中的审美价值观的思想根源及其二律背反。  相似文献   

7.
本文较全面地阐述了李贽思想及文学观产生的时代背景,反传统的思想性格,文学观的核心-童心说,及对小说戏曲的评论。作为中小地主阶层出身的李贽,他一方面对封建社会中种种不合理的制度和封建伦理的虚伪度的。在学术和文学方面,李贽的主张具有反传统、反复古的性质,直接影响了公安派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关于诗歌价值的讨论一直贯穿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种认为诗歌的价值在于其教化功能,另一种则标榜其审美价值。而李贽把诗歌的审美价值和现实作用以“童心”为枢纽,完成了二者的统一,成为文学理论史上的“异响”。  相似文献   

9.
在李贽的文艺思想中,“童心”说是基础和核心。他所谓的“童心”其实就是人的自然本性,童心说的理论基础乃是人的自然本性论。在李贽的文艺思想中,其美学内涵主要表现在尚真实、反虚假,重情性、轻礼义,倡变化、反复古,贵天成、贱人为等几个方面。而这些表现又都是人之童心即自然本性的表现。因此李贽文艺思想的基本美学内涵,可以归结为一句话,就是对人的自然本性的肯定。  相似文献   

10.
李贽是中国哲学史上反假道学的重镇,他的核心思想“是非无定”论以一种大无畏的相对批判精神向儒学之独尊提出挑战,将他那“异端”的风格发挥得淋漓尽致。他猛烈抨击“孔子”之独尊,旨在打破僵化的是非标准,力倡“是非无定”,主张是非断定应该依时随事而异,而不能拘于一格。文章就“是非无定”论提出的思想意识前提、它与庄用“齐是非”的差异及其在李贽关于现实的理论中的展开诸方面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李贽的“童心说”是对主体的精神价值和个性的自然张扬,是其个性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李贽主张采用求真、求实的态度,运用“随其资性,一任讲道”的方法,形成师生关系和朋友关系为一体的平等的教学关系等,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李贽在对中国传统束缚女子教育的观念进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对女子进行教育。李贽的个性教育思想,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李贽“童心说”中的“童心”有四层含义:“童心”即“真心”;“童心”即“最初一念之本心”;“童心”即“心之初”;“童心”在于“成人”.在对此四层含义及其文意进行阐释与分析的基础上,就其蕴含的丰富教育性进行解读,教育应坚守:作为教育价值基础的教育之真;作为教育本体基础的生命体验;作为教育自然基础的生活世界;作为教育精神基础的理性意识.总而言之,教育当存“童心”,旨在追求生命的真实,高扬人的主体性和人的自由本质.  相似文献   

13.
李贽“童心“说反文化强权的战斗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代统治都都要在思想化领域实行化强权,以整齐人心,消弭个性。西汉独尊儒术以后,儒学具有化强权的地位,其要旨是存天理灭人欲。这一点为穴理学家继承并得到了更明确充分的阐发。理学至宋末、元、明成为官定学术,也具有化强权的地位。李贽是是明代反化哟权的最杰出的思想家,其主要武器是自然人性论。这在《童心说》中得到了集中的表现。主“童心”必反“假人”。李贽对假道学的挟击和揭露具有重要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4.
“童心说”是李贽艺思想的核心,“童心说”的进步性在于道出了一切作品发端于作对生活的真切感受这条客观规律,富有幻想的自由奔放的浪漫主义色彩与不平和的情调,带有资本主义的萌芽的新特质,具有个性解放的鲜明特点,具有强烈的唯物主义色彩。它把人的思想从道学束缚下解放出来,开启了一代新思潮和学的新风尚,无论在理论上或创作上都产生过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李贽,在中国思想史上是一位富有争议的思想家。其思想的形成是与其所处的时代环境分不开的,其思想最根本的特征是具有叛逆精神,这种精神贯穿在李贽的学说思想当中,体现为追求独立、崇尚自由。为了让思想冲破牢笼,李贽对干涉和限制个人自由的道德观念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否定“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对儒家经典的神圣性和权威性进行公然挑战。李贽的这种思想正昭示着该时代的精神曙光,李贽被誉为晚明人主义新思潮的先驱。  相似文献   

16.
李贽的哲学思想具有反封建正统思想的特点。“理气”观否定了绝对的“一”和在阴阳二气之上的“理”的存在,直接动摇了程朱理学的本体论。“童心”说,要人们恢复“真心”、做“真人”,包含着个性自觉的萌芽。“生知”说从抽象的人的观点出发,反对封建等级观念和先天决定论,大胆提出了君民平等的思想。发展的社会历史观表达了利用社会内部矛盾斗争规律,促进矛盾向好的方面转化、以推动历史发展的思想。其价值观认为义与利是统一的,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是人们社会活动的动力,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李贽是晚明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批评家,他终其一生反叛传统道学思想。从时代、地理、家庭环境及其心学渊源来探讨李贽人格之形成,并以其形成之人格与封建儒教之对立来探讨李贽的人格悲剧。  相似文献   

18.
李贽在《童心说》中提出了两个命题:一个是哲学命题,认为为人要保持童心,做真人。一个是文学命题,认为为文也要保持童心,作真文。单就李贽的这两个命题而言,童心说并没有太多的新意,李贽的贡献是明确地将二者联系起来,提出了文人为人为文的基本原则和底线,阐明了二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及其统一的前提。李贽的童心说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主要是针对晚明理学家和诗文复古派提出来的。李贽不只是童心说的倡导者,更是一位身体力行的实践者,并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相似文献   

19.
明朝中后期杰出的思想家李贽提出了“因其时,用其术”的治国思想,他激烈地反对封建礼教,封建等级,反对因循守旧理论,提出了因性牖民,人人平等,安民养民,因时制宜的治国从政主张,李贽的治国思想直到今天仍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李贽的<童心说>是一篇不指名的"明真揭假"而带有论战性的理论文章,是为回答耿定向"以妄乱真"的指责而写的.其写作时间,据耿定向<与周柳塘>第十八书"顷有诗讽耳顺"一语以及杨起元<柳师中秋寿诞>诗中"重来花甲倍寻常"一句,可以推定为明神宗万历十四年(1585年)丙戌八月中秋之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