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朝华  陶晓东 《兰台世界》2016,(13):139-142
滇西抗战时期的外侨,在战时乃至战后,都是国民政府关注的特殊群体。大理作为滇西重要的交通枢纽,来往外侨自然成为保护与监控的对象。从中央至地方构建起的监控网络将外侨信息资料、行踪编入记录之中,使外侨的异动处于权力的监视之下。  相似文献   

2.
1942年,为了报复美国,日本在山东潍县建立了一座外侨集中营,西方人称为"潍县集中营"。在这座集中营里,先后囚禁了2000多名欧美侨民。在中国,这是唯一的一座外侨集中营,也一度成为亚洲最大的同盟国被关押人士的一座外侨集中营。  相似文献   

3.
抗战胜利后,对于留置在中国境内各地的日、韩、德等外侨的遣返工作,是战后治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中国的内部秩序、对外关系与国际声望。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于外侨,尤其足日侨遣返工作的研究逐渐成为一个学术热点。现有学者的相关研究,填补了战后中国遣返外侨问题的研究空白,但其中提及的关于日侨遣返的几个问题,笔者有所存疑,不确之处,敬请批评。  相似文献   

4.
笔者手头有一本字林西报社出版的图录--<四个月的战争>.1937年8月到1937年12月间,中日双方在上海及附近进行了激烈的战争.在外侨中影响巨大、资格甚老的<字林西报>刊载了旅沪外侨,主要是记者,关于这场战争的文字描述、摄影和漫画.后来,该报社将这些文字记载、摄影、漫画辑集出版,名为<四个月的战争>.该画册忠实地记载了当时旅沪侨民看到的战争及其对战争的看法和感受,反映了战争状态下上海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5.
抗战胜利后,对于留置在中国境内各地的日、韩、德等外侨的遣返工作,是战后治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中国的内部秩序、对外关系与国际声望.  相似文献   

6.
上海总会又称"英国总会",寓沪外侨社交和消遣的场所,旧上海三大总会之一。1864年建成开放,1909 年改建。内设酒吧间、弹子房、阅览室、会议室、理发室、餐厅,单人旅馆等。上海解放后关闭,现址为东风饭店。  相似文献   

7.
李魏巍 《兰台世界》2016,(12):18-21
通过大理外侨异动的官方档案,可以深入了解大理外侨的分布及管理以及中央权力向地方社会渗透的过程。大理外侨异动的官方档案是滇西抗战历史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旧上海公共租界华洋杂处,界内人口不断地大幅递增,其中儿童、少年的人数也增长极快。每个家庭的小孩到了一定的年龄普遍要就学,为使界内学龄小孩大多都能接受教育,工部局在办学上,除允许社会力量在各处开办大批中小学以外,也亲自开设了一批局管学校,其中既有专为外侨小孩办的“西童学校”,也有专让华人小孩读书的“华童学校”。  相似文献   

9.
王春华 《档案天地》2010,(2):34-36,40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作为中国的最大城市.也是旧中国的金融中心。吸引了三教九流各色人等汇集在此。同时.杂七杂八的外侨社团也很快涌入了这个号称“东方小巴黎”的城市。上海滩.堪称冒险家的乐园。  相似文献   

10.
《上海档案工作》2009,(8):F0003-F0003
上海的出版机构,可追溯到宋代年间华亭县学的刻书。上海开埠以后,在外侨创办的出版机构刺激下,上海出版印刷行业风生水起,这些出版机构有称“印书馆”的,也有“书局”和“书店”等,涌现了如商务印书馆那样资本达500万元的中国出版业巨擘。  相似文献   

11.
建国以来创办的第一张全国性的英文报《中国日报》,本月起正式出版。解放初期,为了向当时滞留在上海的一些外侨和其他外国人宣传党和政府的各项政策,在上海创办了英文报纸《上海新闻》。不久,外国人陆续离去,这张英文报也就停刊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日益发展,国际交往的日益增多,外国人员和  相似文献   

12.
1927年3月24日北伐军进入南京之时,南京城内曾有劫案并及外国驻宁领馆、洋行和外人住宅与毙伤外领、外侨之事发生,美、英停泊下关江面的军舰以此为由,借“保护侨民”之名,向下关及南京城内发炮,毙伤中国军民多人,损毁公私房屋、各种设施、家什、器具等无算,此一事件,史称“南京事件”或“宁案”。  相似文献   

13.
旧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学务委员会是工部局董事会的咨询机构之一,它由以前的华人教育委员会与外侨学校教育委员会合并而成。下由学务处行使教育管理职权,设侨民教育股和华人教育股,分别负责西童教育与华童教育,华人教育股后改称华人教育处。工部局直接管理若干局设西童学校、华童学校及青工夜校,并对申请补助的非局设学校.视其办学条件与成绩,认为满意者,酌情予以补助。该委员会下属系统多为初、中级学校,所以在该委员会的年度报告中对上海初中级教育情况颇有反映。为便于读者了解当时上海的小学与中学的发展情况,兹收集下述档案史…  相似文献   

14.
一、上海租界档案的形成1842年8月29日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强逼中国清政府在南京签订了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该条约规定英人在“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1843年10月8日中英又签订《虎门附加条约》,规定允许英人携券五港居住,“不加拘期”。英国首任驻沪领事巴富尔,根据这两个不平等条约,要挟上海道台干1845年订立第一个《土地章程八划出830英亩的区域,供洋人永久租地居住使用。1846年12月,英国驻沪领事阿利国,指使居留地的外侨,建立起“道路码头委员会”,开始形成了英租界档…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第一张英文日报是1950年5月由国际新闻局(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的前身)决定创刊的英文<上海新闻>(The Shanghai News).由我国著名的进步新闻工作者、名刊<世界知识>创办人金仲华任社长,黄华、夏衍、姚溱、陈虞孙等任社务委员,暨南大学外文系教授、文学家陈麟瑞任编辑部主任.它在上海出版是因为当时在上海还有为数不少的外侨(主要是俄罗斯侨民和犹太人),需要了解国内外时事和新中国的各项政策.  相似文献   

16.
旧上海公共租界华洋杂处,界内人口不断地大幅递增,其中儿童、少年的人数也增长极快。每个家庭的小孩到了一定的年龄普遍要就学,为使界内学龄小孩大多都能接受教育,工部局在办学上,除允许社会力量在各处开办大批中小学以外,也亲自开设了一批局管学校,其中既有专为外侨小孩办的“西童学校”,也有专让华人小孩读书的“华童学校”。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有关中西文化交流的论题再度成为学者关注的热点.如果说,以往学者的研究更多是从宏观的角度对此作剖析,那么最近的研究则越来越注重于某一个群体或个体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1] 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论其广度和深度,近代上海可谓此中翘楚.近代上海被称为中西合璧的国际大都会、海纳百川的文化大熔炉,但西方文化,尤其是音乐、戏剧、艺术电影等等,对于中国普通民众而言,从最初的遥不可及、暗自艳羡及至欣然接纳、竞相仿效,还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寓沪外侨在其间自觉或不自觉地扮演了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8.
因为租界的设立、外侨的涌入以及冬季寒冷的气候特征,天津成为冰球运动最先传入和开展较为活跃的中国近代城市,新记《大公报》则是较早倡导且报道冰球运动的近代中文报刊。在文化表征视角下,本文以文本分析法、历史考据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对天津《大公报》冰球报道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相关报道既表征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天津、北平冰球运动方兴未艾的发展态势,也表征了近代冰球运动华洋二元的权力结构及殖民和反殖民的文化斗争。这种表征是中国近代社会半殖民地属性、近代国人对西方体育文化的现代性与反殖民性诉求,以及新记《大公报》爱国立场和救亡图存宣传等社会历史语境的产物。  相似文献   

19.
这些年,笔者读到一些西方人特别是美国学者撰写的有关上海近代史的学术专著,几乎没有不使用美国所藏的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警务处(巡捕房)档案(ShanghaiMunicipalPoliceFiles)的,这令主要从事旧上海外侨史研究的笔者及其他中国学者十分羡慕。毫无疑问,该档案的内容及史料价值,是从事上海近代史研究的学者们热切盼知的。几年前,笔者在日本爱知大学,见到了该档案的缩微胶卷,只记得当时的心情既激动又感慨,激动的是夙愿得偿,感慨的是看美国所藏有关上海的档案胶卷,竟然是在日本,而不是在美国、上海或北京。  相似文献   

20.
根据法令,外侨离境时,每人只准带3套新衣,连同旧的不超过10套;鞋子4双,包括拖鞋。所带物品必须在14天前呈送查验。冰箱、打字机、钢琴等11种物品不准带出1966年4月,35岁的中国新闻社摄影部记者、印尼华侨张茂新,南下广州黄埔港。他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登上了停靠在珠江口的中国第一艘远洋船——光华轮。来自新华社、中新社等新闻单位的记者,和中国华侨事务委员会(简称中侨委)的工作人员一起,组成了12人的接侨工作组,准备前往印度尼西亚,接运难侨回国。光华轮党委书记袁庚担任接侨总负责人。但他们并未立刻出发。"难侨要接,但是什么时候接,要看对方政府配不配合,所以我们在珠江上等了3个月。"81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