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一节家庭是什么?家庭是什么?难以有一个包揽一切家庭的概念。有人说,家庭是一个温馨的避风港。但是又有人说,家庭、亲人又是一种限制和束缚,它阻碍着作为人类天性的自由。对于家庭,各种大辞典的释义是:以婚姻和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为基础的一种社会生活群体。这当然是多数家庭的状况,即婚姻是家庭产生的基础,构成最初的夫妻关系,并派生出亲子血缘关系。这与叔本华、弗洛伊德认为婚姻是“肉体的机能”,因而家庭是“肉体生活同社会机体生活之间的联系环节”等说法,都是从生理学角度对家庭的解释。  相似文献   

2.
白居易的《长恨歌》以其主题的多元化不断被后人加以阐释,有人认为其主题是讽喻,有人认为是爱情,还有人持折中看法……通过分析文本探析其主题类型,本文持爱情说。  相似文献   

3.
卢梭在《爱弥儿》中的家庭伦理思想有助于当前人们重新认识家庭责任在家庭中的重要意义和正确看待爱情与婚姻。在家庭中父母亲应该承担的责任、女性应具备的品质以及如何对子女进行家庭教育等具体表现于家庭伦理观之中。基于家庭伦理观分析现阶段家庭子女教育出现的问题,提出"应该坚持孩子顺应自然的发展""保证和谐稳定的婚姻""突出父母的家庭责任感"等。这对当前家庭子女教育和子女在家庭中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4.
爱情与婚姻是《傲慢与偏见》的主题。从简?奥斯丁对不同婚姻特点的各种描述与态度,我们可以看出她对婚姻的态度,她反对为了金钱或者社会地位而结婚,她也同样反对为了外表、美貌或者冲动而结婚,她强调建立在真正爱情基础之上的婚姻。简?奥斯丁认为婚姻应该是爱情和情感的结合。  相似文献   

5.
《国风》中以女子口吻创作的诗歌为研究当时女性心理提供了丰富素材。《国风》中女子婚前、婚后的心理是有不同的,婚前主要表现了女子对理想爱情的追求;婚后主要表现了女子对家庭稳定而和美的追求。这些心理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那个时代的妇女把全部热情和精力都倾注于爱情、婚姻和家庭,这表现了她们对爱情、婚姻、家庭的至爱和至真。但是女性心理的局限也是显然的,导致女性心理局限的社会根源就是女性卑微的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  相似文献   

6.
钱钟书的长篇小说《围城》,望文生义,容易认为是写敌我双方为攻守一座城市而展开的激烈战斗。其实不然,书中描述的是男女知识青年的爱情故事。《围城》怎么会与爱情联系在一起呢?这颇耐人寻味。书中重要人物之一的苏文纨小姐,留学回国后,经历爱情婚姻,目睹周围一些人的爱情婚姻,引述法国这样一句谚语:“……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  相似文献   

7.
家庭是婚姻的产物,爱情应当是婚姻的基础,也是婚姻的灵魂,婚姻如果没有爱,家庭就像一只空酒杯,离异便成了婚姻的最终归宿。  相似文献   

8.
看到过这样一句话:"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乃是人间无可比拟的幸福。"很久没有听过一个人是因为很爱另一个人而结婚。现实生活,我们因为各种各样的理由而走进婚姻。尽管有很多无奈,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依旧向往爱情,也一直在寻觅爱情。找到了,便是幸福。  相似文献   

9.
《宜宾学院学报》2019,(4):43-50
唐先生根据"精神必然表现原则"的爱情婚姻理论,不从社会生物学入手,也不从社会契约论着手,认为婚姻是爱的深化,透过合一以达太一的历程。他主张以"爱中有敬、敬中有爱"来化解"婚姻是爱情坟墓"的现象,并主张"一瓢即是三千"的一夫一妻制,最后强调要以悲悯的态度面对"离婚"之"不得已的变道"性质。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个已婚女性,我最近很迷婚恋题材的小说和电影。一方面作为一种消遣;另一方面,在一些好的作品里,我会不知不觉有所感悟和学习。《跳婚》就是一部不错的小说。对于婚姻和爱情,有许多的说法深入人心,比如说,婚姻是围城;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还有一种说法是:没有婚姻,爱情将死无葬身之处。婚姻真是如此可怕?对婚姻的恐惧的确让部分人成为剩男剩女。但更多的大龄剩女,其实对婚姻还是无限向往,看看电视相亲节目就知道了。婚姻就像是一道门槛,有人迟疑着不敢迈过,有人迈过去才大为放  相似文献   

11.
有人说:“经营是改赚钱为目的的赢利行为。”又有人说:“人生需要经营,政治、爱情、家庭……也需要经营。”  相似文献   

12.
常虹 《华章》2008,(17):137-138
<诗经>婚恋诗中的女性心理是丰富细腻的,既有对丈夫和情人的自然怡情,相思之苦心理,也有畏惧人言的矛盾踌躇,情理冲突;既有担心青春易逝,渴望婚姻的心理,也有遭受遗弃后的痛苦哀怨心理.那个时代的妇女把全部热情和精力都倾注于爱情、婚姻和家庭,这表现了她们对爱情、婚姻、家庭的至爱和至真.  相似文献   

13.
《诗经》向我们全面地展现了上古时代男女寻找恋人、思慕、彼此相恋、约会、婚娶、家庭婚姻生活,直至分离(生死相隔、离弃两种)的完整过程。然而,婚恋诗中爱情和婚姻这两大元素在《诗经》中的发展却是极不平衡的,灿烂美好的爱情往往对应冰冷残酷的婚姻。在男权把持话语、支配社会的时刻,女性如何走过了她们的爱情和婚姻的道路,男子又将如何对待自己所爱的人和最终组建起来的家庭,这些问题我们都可通过对国风中婚恋诗的解读而得到最真实的回答。  相似文献   

14.
"我们班的……"这个作文题目,初看"长相平平",细想却"顾盼生辉"。发生在我们班所有的人、事、物,都可以踩着这个"脚印"跳舞……一个小题目引起了无限的可能,真可谓是小方寸间有大乾坤!又有人说了,就算这题目韵味深广,能包罗万象,但想想我们的生活,学校、家庭、老师、同学、课堂……日复一日,千篇一  相似文献   

15.
蔡虹 《学语文》2007,(4):13-13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入周初至春秋中叶500多年间的作品。现存诗305篇,分"风"、"雅"、"颂"三大类。大多学者认为这是从音乐角度进行的分类。其中"风"诗全面反映了当时人民的劳动生产、战争徭役、爱情婚姻等社会生活的内容,是《诗经》中思想和艺术成就最高的部分。而"风"诗中,又以表现爱情婚姻的诗篇居  相似文献   

16.
安娜·卡列尼娜与弗朗西斯卡是世界文学史上两个有独特魅力的女性形象,虽然他们所处的时代、地区有很大的差异,但作为个体,她们面临着同样的女性境遇--拥有不爱的丈夫、难舍的孩子、相爱的情人,处于婚姻、家庭、爱情的两难选择中.值得深思的是,身处传统社会的安娜选择了放弃家庭,而身处自由、开放时代的弗朗西丝卡割舍了爱情,从而显示出,婚姻、家庭、爱情这道永恒的难题并未随着时代的前进而变得清晰可解.  相似文献   

17.
《家长》2002,(Z2)
爱情是选择,婚姻是契约,家庭是父母遮风的港湾,孩子成长的乐园。当婚姻只剩下无尽的痛苦与相互难容时,家庭的破裂就难以避免。  相似文献   

18.
一、教学目标1.了解爱情的美好、婚姻的幸福、家庭的温暖定义,认识在青春期对美好爱情向往的生理特点,建立爱情、婚姻、家庭的基本观点。2.能够把握青春期异性交往的基本原则,希望能够正确处理自己的爱慕感情,感情中自我调控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爱情是人类亘古不灭的情感,是艺术作品永恒的主题。但爱情到底是什么?恐怕没有人能说得清楚。有人说是羞涩的、缠绵的,但它又热情似火;有人说是絮絮叨叨的、情意绵绵的,但它又孤独漫长,甚至让人痛苦不堪。有人说温文尔雅,朴实无华;有人说美妙无比;有人说"残暴"无比;有人说转瞬即逝;有人说地老天荒……在这个世界  相似文献   

20.
邹晶  王趁红 《考试周刊》2008,(11):24-25
爱情、婚姻、家庭是女作家永远关注的题材,现当代的众多女性作家在书写爱情的同时又解构了爱情,但由于时空的巨大差异,她们对爱情的解构呈现出不同的姿态,经历了从无意识到有意识、从精神恋到性唯美的发展过程,主人公也经历了从弱者到强者、从"审他"到自审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