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8 毫秒
1.
聋校语文教材的编写应以能力培养为中心,包括语言交际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1.交际能力的培养.聋生学习语言最迫切的目的是能用语言和别人交往.因此教材要注重语言的交际功能,应考虑增加以下内容:……  相似文献   

2.
2002年,我们根据聋生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的需要,开设了校本课程《口语交际》,并编写了五至九年级的《口语交际》教材,这套教材至今已使用7年,深受学生欢迎。这门校本课程的开设也使我们豁然开朗,为什么不通过"校本"这条路来完善我们的课程体系,解决聋校、普校教材衔接的问题,更好地发展聋生的语言能力,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呢?  相似文献   

3.
新编小学语文第一册教材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在自主的语言实践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口语表达方式涵盖着叙述能力、解说能力、论辩能力三个方面。通过教师有意识地指导,使学生逐步具备这些相关的知识和能力,对以后的学习、交际起着奠基的作用。下面结合教材“复习”中安排的说话训练内容。谈谈如何培养学生说话能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时代的进步,英语教学的目的由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发展为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语言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可以增进各民族相互理解,减少因文化差异导致的误解及排斥。目前,我国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较弱,英语教学需从教师、教材、课堂教学三个方面进行改革,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5.
《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沟通与交往(五年级上册)》充分考虑五年级聋生的身心特点、认知规律和沟通交往需求,围绕聋生生活构建学习主题,在交往话题中体现核心价值观,系统安排交际功能、语言点、交往知识、交际技巧等内容,全面提升聋生沟通交往能力。教师在使用教材时,应充分把握情境教学的特点,有意识地整合教材资源,同时鼓励聋生在实践中加强笔谈的运用。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精读教学方法只注重语言形式和意义的讲解,忽略语言使用能力的培养.学生在交际实践中语用能力较低。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如何改进精读教学,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①充分运用精读教材;②将语境渗透于语篇讲解中;③补充文化背景知识;④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7.
吴芳 《职业技术》2012,(4):71-73
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能力、处理文化冲突的能力、交际策略能力和运用商务知识的能力。跨文化商务交际教材的编写应该涵盖对这四种能力的综合培养。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跨文化商务交际教材编写的不足,并以三种使用率和认可度较高的跨文化商务交际教材为例,从语言、文化和交际策略三个方面对教材的编写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教材对实现这一目标有重要作用。人教版高中《英语》就体现了科学的语言观和文化观。本文在对该版教材文化导向分析的基础上,从理论层面回顾了国内外跨文化交际视野下的英语教学主要研究成果,总结出跨文化交际视野下高中英语教学应当重视的几个问题以及外语教学未来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聋生应具备运用语言文字与人沟通交流的基本能力,能熟练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基本达到无障碍交流,初步学会文明的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能力。笔者以为聋生要回归主流社会,我们应从三个途径去培养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0.
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因此,高校外语教学中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越来越重要。本文以一些211和985高校中最普遍采用的教材作为研究对象,从教材编排和教材内容两个环节探讨英语教材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渠道,以期发现教材中是否有针对性地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希望本研究能够更好的帮助教师选择教材以及更好地教学,以提高大学生高校外语教学中的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1.
《新思维综合英语》是中央电大引进的,按意念--功能大纲编写的教材.编者强调培养学生运用所学语言知识进行交际的能力.文章就如何充分利用教材,帮助学生提高语言应用能力的问题总结了一些做法与体会.  相似文献   

12.
对中国的英语学习来说,一套好的教材是必不可少的。李现仪教授主编的《新缟英语教程》集传统的语言姑构、词汇与交际法的情景、功能于一体,将语言能力的培养和交际能力的培养相姑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相似文献   

13.
大学英语教材内容与编写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英语教材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培养、训练。教材编写应兼顾理论TALO与TAVI,以有利于学生打好语言基础,发展沟通交际能力。开发21世纪新教材的主要指导思想应是打好语言基础,发展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4.
邓毅光 《广东教育》2007,(7):107-108
一、实施课堂教学交际化的必要性 近几年来,广州市采用了以"结构--功能大纲"(Structural-Functional Syllabus)为依据,以"情景-结构-交际"为编写路子的广州初中英语教材,该教材既重视外语教学中传授语言知识的作用,又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使学生通过交际活动培养语言知识,语言知识的学习又服务于交际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目前使用的新编教材,以“结构-功能”为主,突出了听和说的训练,将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摆在了首位。然而教学中也出现这样的误区:认为培养交际能力就不必重视语法教学,有的甚至反对语法教学。其结果导致了中学生的语法水平下降,严重影响了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不能完全达到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的目的。我们知道,交际能力是指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交际能力包括语言使用的准确性,即语法性,还包括语言使用的恰当性,以及现实性。因此,要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首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法能力。  相似文献   

16.
1993年秋新版中学英语教材的使用,对中学英语教学由重知识转向重交际能力的培养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培养交际能力要不要教语法”一时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威尔金斯(Wilkins)在论交际法时就说过,语法还是要教的。著名教材编写家亚历山大也说过,交际法要求用语言做事,用语言做事必须运用语法结构和词汇去达到交际的目的。这些都说明了语法教学的必要性。在一些普通中学,尤其是农村中学,由于不可能像英语国家的学生那样获得足够的语言刺激,如果不进行语法教学,就难以使学生学好英语。很难想象一个不懂英语语法的学生能说出地道的英语,能看…  相似文献   

17.
阅读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充分而灵活地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即能使学生在口语交际中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和体悟,又能发展其口语交际能力,以使学生适应现实生活和未来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一、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语法教学在口语中的重要性 英语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这种能力不仅包括语言表达的流利性,同时也应包括语言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传统的语法翻译教学法(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为了追求准确性(Accuracy)。过分强调语法规则的灌输,牺牲了语言的流利程度(Fluency)。根据交际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的理论。语言是交际工具,学语言就是学交际。按交际法原则编写的教材,突出了语言的运用,注重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普遍好评。但在实际教学中也出现了片面强调语言的流利性,忽视甚至摒弃语法教学的趋势,以致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准确性普遍较低,交际能力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这种现象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当前国内的英语泛读教材偏重西方文化的导入而忽略中国文化,呈现明显的文化失衡状态。英语泛读作为语言和文化输入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双语文化能力,教材内容的选择上要注重文化的杂合、教材的编排上应注重科学性、教材的评价应坚持双向性标准。  相似文献   

20.
现代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而跨文化交际意识是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外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应当与语言知识的教学和语言技能的训练放在同等的位置上。本文讨论了JEFC教材中在词汇和话语方面存在的跨文化差异,提出进行跨文化差异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