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也是望平街出来的”,我国著名翻译家戈宝权先生对本刊记者一见如故:“当年的望平街就象英国的舰队街一样报馆林立,申报馆、时事新报馆、新闻报馆都设立在这条街上,这些报馆差不多左右了旧中国大半的新闻舆论。每逢出报时报童、报贩们进进出出,卖报声此起彼伏,场面好不热闹……“15岁那年我考入上海的大夏大学,大学毕业后经张竹平先生(曾任《申报》社的经理)介绍进了时事新报社工作,担任他的秘书并编辑《时事新报年刊》,就此开始了我的新闻生涯,一直到1949年7月我还是新华社驻苏记者。“在我的新闻生活中有两个人对我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一位是我的叔父戈公振先生,另一位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  相似文献   

2.
我成了“探险记者”强荧作者简介:强荧,1957年生于上海。1980年开始记者生涯。现为新民晚报特稿采编室负责人。10年寒窗,先后完成机械、中文、新闻等学业,现研修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班。已发表数百万字新闻作品,屡获上海市和全国好新闻奖。已出版4本...  相似文献   

3.
1928年,我国新闻界前辈、著名的新闻教育家顾执中先生在上海创办了一所新型的新闻学校——民治新闻学院,4年后因国民党当局刁难而被迫改名为民治新闻专科学校。  相似文献   

4.
感悟敬业     
2006年3月,我拿到最想要的那个offer——《解放日报》人事部与我签了合约。8月1日,我结束了长达19年的学生生活,开始了第一年的记者工作。在这一年中,我经历了好几次转折,从学生到社会人,从特稿记者到民生记者,从"高屋建瓴"到"一地鸡毛"。每一次报社都给了我许多支持和鼓励,也给了我许多机会。然而,最初三个月机动部的工作生涯,则是在我新闻生涯中最关键的三个月。在这三个月中,机动部记者的采访精神,让我受益终身。  相似文献   

5.
新闻工作是富有魅力的职业。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记者对新闻的追求永远不能止息。记者对新闻业务的探索也永无止境。回顾我近40年的记者生涯,可以借用一句古诗来概括,这就是:“追雨逐情意未休”。蝴蝶新生未解飞,须拳粉湿睡花枝我与新闻结缘,始于学生时代。1949年至1951年,我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学习时,作为一项社会工作,担任了北大校刊记者、人民日报通讯员。写了一点没有章法的新闻、特写和通讯。1951年3月把我调到新闻工作岗位后,才开始钻研新闻业  相似文献   

6.
我本报人,1946年至1949年在江苏无锡有三年记者生涯。因为不满国民党黑暗统治,我初当记者就不与迎合小市民趣味、猎取桃色新闻的记者合流,着意于进步影剧新闻与社会底层人民苦难生活的报道,以笔名石曼发表。我的文字很快就拥有部分读者,引起无锡中共地下党与进步人士注意,并与新闻界知名进步人士陈翰伯、戴文葆相识。  相似文献   

7.
顾执中著《战斗的新闻记者》一书已由北京新华出版社出版。这本书记述了顾执中从一九二三年在上海进入新闻界,开始记者生涯的经历;并于一九二八年创办“民治新闻学院”,为我国培养新闻人材作出了贡献。顾执中从事新闻工作几十年,写下大量新闻、通  相似文献   

8.
在11月8日新中国第一个记者节来临之际,本刊对新闻界的老前辈、中华新闻工作者协会名誉主席穆青同志进行了专访。 记者:从您从事新闻工作的亲身经历看,您认为新闻工作者对我们党的事业和社会发展所作的特殊贡献表现在哪些方面? 穆青:我是从1942年进入延安《解放日报》起开始新闻生涯的。那时我还不懂得怎样做新闻工作,甚至还不大愿意做记者。我觉得自己性格比较内向,当记者“满天飞”怎么行呢?但我是共产党员,要服从党的  相似文献   

9.
我的记者生涯从1948年开始。作为燕京大学新闻系学生,我去香港《大公报》实习,采写了不少报道,其中《北平学生的动态》(见1948年7月6日该报),介绍了毛主席称为“第二战场”的国民党统治区学生运动,得到港胞一些好评。 1949年,我主编《北京儿童报》,曾改编胡风夫人梅志的《小红帽脱险记》为连载连环画。1950年出了单行本。我曾与《中国少年报》总编辑吴芸红两人合写《少先队基本知识讲话》,1955年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1981年我又参加了吴芸红主编的《少先队工作手册》编写组。这本40万字的书由中国…  相似文献   

10.
我是从上海"孤岛"沦陷区逃出来的一个抗日流亡青年.18岁走上新闻岗位.1947年上海中国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同年夏参加中共地下党组织.  相似文献   

11.
好啊,记者节     
度过了半个世纪的记者生涯, 迎来了新中国第一个记者节,尽管六年前已从记者的岗位上退了下来,但我依然是离位不下岗。这几天,我正校阅反映上海一个半世纪以来新闻事业发展历程的《上海新闻志》。追随着中国第一代记者的足迹,我感受了他们为寻求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富强而奋斗不息的精神,以及邵飘萍、史量才、羊枣们倒在血泊中的悲壮;看到了范长江、恽逸群、陆诒等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建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的艰辛。正是这一切,才有今天我们──中国55万新闻工作者自己的节日。 此时,我感到万分欣慰的是,做了五十年的记者,自…  相似文献   

12.
我是“3·24”上海列车相撞事故中的幸存者。在列车相撞之后,我急着去抢头条新闻,结果新闻没有“抢”上,七个小时后,我却成了记者的采访对象,事故后的第二天,我带着伤赶写出了《“3·24”上海列车相撞目击记》,《钱江晚报》发表后,我这个有16年记者生涯的记者也成了新闻界的新闻人物。 3月24日这天,我乘坐由长沙开往上海的208次  相似文献   

13.
李世璞     
李世璞,山西省翼城县人,1943年生,中共党员,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山西记者站站长。中国广播学会会员,主任记者。1967年山西大学中文系毕业。 1970年开始从事新闻工作。在近三十年的记者生涯中,李世璞发表了大量新闻作品。其中,有54篇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励。1983年。他采写的  相似文献   

14.
我真正从事新闻工作,始于1936年1月在上海《申报》担任《申报周刊》编辑的时候。当时的《申报》是由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出资办的一家著名报纸,社会影响颇大。《申报周刊》是《申报》的一个附属刊物,由俞颂华先生主编,开始是月刊,1936年初改为周刊出版,每期随报附送,不另收费,所以发行量是很大的。  相似文献   

15.
2006年7月,我加入经济日报社开始记者生涯。并非新闻专业科班出身的我,写作能力平平,虽然攻读了新闻学硕士学位,但主要是理论方面的学习,再加上没有新闻实践的积累,因此完全是一个“白丁记者”。所以,当得知自己采写的《同是造纸厂盛衰两重天》获中国新闻奖通讯三等奖时,我着实诚惶诚恐;接到《新闻与写作》让我谈谈新闻写作的约稿,更是忐忑。不过,盛情难却,  相似文献   

16.
中国左翼记者联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最早的记者团体.1932年在上海成立,随着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开始,于1936年自行解散。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政变。针对国民党对共产党的文化“围剿”,1929年下半年,中共江苏省,  相似文献   

17.
西方不少新闻记者或新闻学者喜欢把新闻报道与戏剧联系起来。美国著名记者休·A·马利根回忆他当学生时,教授对他的作文的批语就是“要有戏剧性!要有戏剧性”!经过几十年的记者生涯之后,马利根说:“我认为这两句话在写作艺术方面。特别是在报纸新闻的写作方面告诉了我  相似文献   

18.
今年4月23日,是中国著名女记者浦熙修先生逝世33年的冥日。我之所以称她为先生者,是因为我看了《忆浦熙修》和《浦熙修记者生涯寻踪》两本书之后,得出结论:她近乎伟大,在中国新闻史上应有她的一页,她是一位卓越的人民新闻战士。浦熙修(1910——1970),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36年冬,她进  相似文献   

19.
报业泰斗史量才当年所办的《申报》在中国报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史量才以不畏权势的铮铮铁骨、新闻救国的爱国情怀、史家办报的责任意识、勇于改革的新闻理念创造了不朽的业迹。他不因强权而退让的“人格、报格”,也触怒了国民党上层。1934年11月13日,史量才结束在杭州休养,乘自备汽车由杭州返回上海途中遭到国民党特务的暗杀。史量才的死,使新闻界失去了一个领袖级的“民众喉舌”。  相似文献   

20.
38年弹指而过,难忘的岁月难忘的南疆,难忘的启蒙老师。 1960年9月,我从喀什公路汽车运输公司调到喀什日报当记者,开始了我漫长的新闻生涯。那一年我17岁。 从1960年至1998年的38年间,有7年时间我被下放劳动或到基层企业从事宣传工作,其余的岁月我没有离开过新闻采访和写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