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盈余管理是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与会计准则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介绍了我国盈余管理的状况及新会计准则制定的背景;分析了上市公司利用会计准则进行盈余管理的主要原因以及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陈朝龙  李军辉 《软科学》2013,27(1):116-122
采用双重差分模型从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盈余管理角度探讨了会计事务所规模对上市公司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企业的盈余管理动机显著低于非国有企业,而且从抑制盈余管理角度来讲,大型会计事务所的审计质量在非国有企业中显著高于小型会计事务所,而在国有企业中两者之间无差异。通过额外检验发现: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国有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仍显著低于非国有企业,且新会计准则对企业整体盈余管理空间的影响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3.
沈英 《科技与管理》2008,10(6):65-67
为了加强在新会计准则制度下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的管理,分析了无形资产开发费用处理以及存货发出的计价方式、企业合并会计处理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指出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可能采取的新的对公司盈余进行管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变更对盈余管理产生了影响,对其进行了制约,但同时也给予盈余管理新的生长缝隙。新的会计准则的诞生对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就具体准则看变化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盈余管理就是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GAAP(或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文章论述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目的,分析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类型,最后提出了当前我国上市公司实施盈余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变更对盈余管理产生了影响,对其进行了制约,但同时也给予盈余管理新的生长缝隙.新的会计准则的诞生对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就具体准则看变化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梁志贤 《科技风》2013,(12):229-230
2007年1月1日,新会计准则正式在上市公司实施,2010年1月1日起在大、中型企业全面施行。会计准则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和影响一直是广泛讨论的热点课题。本文结合国际和国内盈余质量特征的理论,归纳了新会计准则的基本特点,并对盈余质量特征体系进行了研究,从而概括分析了新会计准则以保证可靠性为前提提高相关性的总体盈余质量特征要求。  相似文献   

8.
万弯 《科教文汇》2007,(11Z):154-154
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变更对盈余管理产生了影响,对其进行了制约,但同时也给予盈余管理新的生长缝隙。新的会计准则的诞生对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就具体准则看变化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企业的盈余管理只能在会计准则或制度的范围内进行,不能超越会计准则及制度的规定,恰当的盈余管理可为公司赢得理财和经营活动的弹性空间.但许多盈余管理完全是一种机会主义行为,尤其是我国证券市场还不是很发达,上市公司中的一些盈余管理行为已经影响到资源的优化配置,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已经超出了可以容忍的限度.因此,加强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的规范,减少企业盈余管理的空间,对增强我国企业的会计数据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冯霞  胡海鸥  张祥建 《软科学》2008,22(2):134-137
上市公司主要通过关联交易、会计政策选择与变更、资产重组等方式实施盈余管理,不同的盈余管理途径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对报告盈余的提升具有不同的效果。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误导了投资者的决策行为,造成了公司价值、声誉和后续融资能力的下降。  相似文献   

11.
以东北高速为研究对象,通过相关性分析来揭示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并得出资产减值准备与企业盈余波动负相关;资产减值准备与现金流量不相关.证明了新会计准则正式实施之前,上市公司确实存在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一直以来都是中外会计界关注的焦点问题。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规范和发展,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是否得到了有效的制约和控制,盈余管理的变化又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文章选取了我国深市A股的上市公司2001—2010年的数据为样本,通过统计分析得出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会计准则的变化和世界经济的发展状况,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变化进行深入剖析,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由于经济体制、会计准则和经济环境的影响,经历了先上升后快速下降,然后又见回升的变化趋势,最后详细分析了这种变化趋势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盈余管理和会计准则的基本含义,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现状.从制定机构、制定程序、整体框架和内容等不同方面探讨了我国会计准则在约束企业盈余管理行为上的有效性问题。结合已有的分析结果,提出了会计准则在盈余管理治理问题上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涉及年报的方方面面,许多公司的业绩因此发生了改变.为了帮助投资者更好的了解上市公司的经营情况,分析新会计准则对年报财务指标的影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公允价值是备受关注的一个计量属性。采用公允价值,一方面有助于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可能成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或操纵的工具,从而使得会计信息的可靠性降低。以我国2006年会计准则重新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为研究背景,从会计盈余质量的研究视角,考察了公允价值计量是否对会计信息可靠性产生影响,以此来评价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效果。研究发现,基于使用修正的DD模型计算得出的2002—2012年间的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11年间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并未发生显著变化。即在2006年准则修订后重新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并没有对我国企业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新会计准则的出台将会对企业的盈余管理产生重大影响,分析了新会计准则的政策取向及其对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盈余管理的理论为出发点,结合现行会计准则体系,全面分析了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分析了现行会计准则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及新形势下企业盈余管理的新特点,指出在现行准则体系下,盈余管理可借用的空间有消有长。但总体上消大于长。  相似文献   

18.
随着机构投资者在中国资本市场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行为会影响公司业绩和盈余质量。本文从盈余持续性角度探讨机构投资者作用,研究结果发现,较没有机构投资者持股的上市公司而言,有机构投资者持股的上市公司的盈余持续性显著更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上市公司的盈余持续性越低;机构投资者年度间的增持行为,会显著降低上市公司的盈余持续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机构投资者会促使上市公司增加更多的暂时性盈余,从而降低上市公司的盈余持续性。可见,现阶段我国机构投资者并没有发挥促使上市公司改善经营实质的积极作用,反而使上市公司增加了更多的短期行为。  相似文献   

19.
冯星 《科教文汇》2008,(23):219-219
本文以盈余管理的理论为出发点,结合现行会计准则体系,全面分析了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分析了现行会计准则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及新形势下企业盈余管理的新特点,指出在现行准则体系下,盈余管理可借用的空间有消有长,但总体上消大于长。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国内外愈演愈烈的盈余管理现象引起了社会公众对财务报告系统的广泛关注,并提出了很多问题,有的问题与具体的会计处理有关,更多的问题则涉及会计准则的制定.从盈余管理涵义出发,深入剖析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新旧会计准则给企业盈余管理带来的影响,并指出了新准则下可能出现的盈余管理新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