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1世纪科技飞速发展,人们的衣食住行达到史无前例的方便快捷,人类进入“快餐”时代,“快”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的主旋律。当“快”渗透到儿童学习中,给儿童本身、儿童的学习生活带来的是什么呢?笔者为小学一线教师,有幸参与儿童的发育发展,借工作之便,能直接了解到儿童家长与日俱增的焦虑和困惑。家长的焦虑与困惑来源于“速成教育”“功利教育”。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要慢下来,努力观照儿童的全面发展,关注儿童发展的过程性和阶段性,重视儿童长远的、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为更好地支持幼儿自主探究能力与品质的发展,幼儿园应大力建设探究性课程,并应依据儿童发展证据明确课程目标与内容,完善课程评价体系,以使课程具有以幼儿生活与兴趣为基本线索,以幼儿探究学习为基本形式,既鼓励幼儿协商合作,又重视幼儿自主性培养的实践特征。建立在儿童发展证据基础上的幼儿园探究性课程基于幼儿发展的实际与潜能可以采取多样化的实施路径,协同“反思型教师”和“伙伴式家长”,把幼儿培育成“小小探索家”。  相似文献   

3.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以惊人速度向前发展的今天,重视孩子的智育早日发展与成熟,已成为家长们“天字第一号”的大事。不少家长为争取“主动”,竟让孩子提前入学,实行超前教育。我国的教育法律法规规定,学龄儿童入学年龄为6~7岁,就是根据儿童的身心发育特征而制订的科学规定。其实,孩子低龄超前入学弊病极多。根据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儿童的大脑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育完善的。学前拼命灌输知识,在表面化地“获得”知识的同时,也撒下了厌学的种子。这些超前入学的儿童与正常年龄入学的儿童相比,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  相似文献   

4.
向儿童学习     
继卢梭“发现儿童”之后,后人更提出“以儿童为中心”、“一切为了儿童”的教育理念。然而,儿童不仅应受到我们的重视和尊重,更值得我们学习。向儿童学习,不仅有理论上的依据,更有许多实实在在的东西值得我们学习。  相似文献   

5.
《家庭教育》2006,(4X):20-20
现在,不少父母很重视孩子的“性教育”,而有多少父母会对孩子的“性别教育”上心?平时,您会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性别角色教育吗?为此,我们对杭州其幼教中心的儿童家长做了一个调查。调查显示,赞成分性别教育的家长高达92%,认为不想把女儿培养成男性他的达86%,认为要注意培养儿子男性化性格的为90%.可见,在一般家长的观念中,还是有着明确的“男女鸿沟”。下面让我们来分享以下几位父母的经验吧。[编按]  相似文献   

6.
家长的玩具观有益在园幼儿顺利升入小学,实现幼小衔接,但其认识上的个体差异明显;家长普遍重视玩具“开发智力”的价值,表明“学习”仍被认为是首要的;家长对玩具寄予过多期望,却较少关照儿童生活质量的提高,又可能给儿童玩玩具平添压力。  相似文献   

7.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家庭教育对幼儿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得到社会的认可与重视。因此,各类幼儿园都非常重视家长工作,要求教师与家长密切联系,力求实现家园共育。但是,由于多种原因,有些教师在“家长工作”上感到力不从心。对此,笔者将近两年来“城镇化农村0~6岁儿童家庭教育研究”的结果——互动式家庭教育指导模式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8.
常艳春 《家教指南》2006,(12):11-14
近几年,有关“超常儿童”的教育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最近.还有许多读者朋友给本刊来信、来电咨询:什么样的孩子是“超常儿童”?如何通过教育手段把普通儿童变成“超常儿童”?如果“超常儿童”得不到相应的教育.还能否保持其超常的优势?……为了帮助广大家长朋友答疑解难、走出困惑,我们将大家咨询的问题进行了整理、归类,并特意请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中心主任施建农教授为诸位指点迷津:  相似文献   

9.
(一)家长要树立创造力的教育观创造力教育观,涉及到家长对创造教育的职能和如何开展创造教育等问题的观点与看法。当前,许多家长对早期家庭教育都比较重视,但对于创造力的培养却存在着观念上的误区。有的家长认为“幼儿太小,根本谈不上发展创造力,”还有的家长认为“发展创造力教育只与音乐、美术活动有关”从而抑制了幼儿期创造力的发展。事实上,儿童的创造力处在一个发生和初步发展的时期,这就为发展创造力的教育提供了充分的心理依据和可能性。而创造力的发展也并非只局限于几种活动,在幼儿所有活动中,都蕴含着发展幼儿创造力…  相似文献   

10.
儿童的教育问题一向是人类社会得以传承发展的头等重要问题,而“家长”的教育问题一向无人问津,没有得到起码的重视。实际上,当前教育中出现的诸多问题都与家庭教育质量有关,正是家长们的无知和固化影响了家庭教育的质量。因此,在呼唤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今天,  相似文献   

11.
美国儿童博物馆教育是儿童教育的第二课堂,是美国幼儿园教育的重要补充.美国儿童博物馆在发展中经历了学校教育的藏品中心、独立的非正式教育机构、社区教育服务中心、公众教育服务中心四种教育角色的演变,其变化表现为:观众由“小大人”式儿童到儿童共同体,资源由单一化到多元化,展览方式由灌输式到自由探索式.美国儿童博物馆的教育角色演变历程对我国幼儿园园本课程建设的启示为:以儿童共同体作为服务对象,活动开发方式以留白式游戏为主,建立以儿童为中心的多元共享资源网,建立以幼儿为中心、教师、家长和社区四位一体的课程研发团队.  相似文献   

12.
对特殊儿童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特殊儿童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是现代特殊教育的重要议题之一。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特殊儿童的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还显得很不深入。以笔的第一手研究材料为基础,参照西方学关于“参与模式”、“家长需求”、“家长角色”和“家长的心理压力”的理论论述,对“家长参与”这一世界性的重要议题可以进行切合实际的探讨和思考,并由此提出了促进家长参与的几项策略。  相似文献   

13.
当前,以学习成绩为中心,忽视儿童全面发展的错误教育理念和模式在我国普遍存在。本文从忽视孩子学习成绩的多维影响因素、无法满足孩子成长的多元需求、违背个体全面发展的需要三个方面深入剖析“以学习成绩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模式为何成为教育误区,以期能够及时扭转家庭教育的不科学理念和模式,引导家长走出教育误区,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促进我国儿童青少年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当今社会的家庭教育,是一种“家长判定式”家庭教育,即家庭教育存在着严重的“家长陈旧教育观念与儿童成长规律不适应的矛盾”.通过对学前儿童成长综合因素解析,倡导建立“关爱+适度教育”相结合的家庭教育模式来化解这一矛盾.在开展家庭教育实践活动中重视学前儿童身心发展,最大化地提高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5.
信息传真     
信息传真在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逼着学、打着学、哄着学;老师盯着课本,狠抓升学率的时候,北京地坛小学却把重点放到了独生子女养成教育上,把德育与心理教育相结合.以培养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增加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自学精神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为中心...  相似文献   

16.
从美育认识发展的历为看,以由美为工具的“借美育人”的美育到以美为灵魂的“立美育人”的美育-美的教育,是美育认识发展的升华;从教育发展的规律来看,由“以知识为中心”的“真”之教育和“以儿童为中心”的“善”之教育到“以美为灵魂的”美的教育--美育,是教育理论历史发,逻辑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17.
育人是学校的天职,只有学校树立一切以家长和学生为中心的观念,才能真正做到重视学生和家长的需求。我们北郊学校秉持“为每个孩子创造美好未来”的办学理念,以“提供优质教育和服务”为办学目标,正努力树立这种观念,并在很多方面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有三亿多儿童,儿童数量为世界数量的五分之一,约占全国人口总量的三分之一,他们将是中国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命运,党和政府一向关心和重视儿童的生存、保护和发展,把“提高全民族素质,从儿童抓起”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大计,在全社会倡导树立“爱护儿童,教育儿童,为儿童做表率,为儿童办实事”的公民意识。儿童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教育,而家庭教育是基础,教育子女是家长为社会承担的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家长怎样做,才能完成这一历史重任呢?本文拟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9.
儿童的安全一直是家长最为关注的问题,多年来致力于为广大儿童及家长提供帮助的“心系好儿童”活动组委会更是关注他们的健康与安全,并且郑重地提示家长一定要重视儿童的安全问题,就此方面的内容,我们采访首都儿科研究所研究员林良明教授,下面是此次采访的内容摘要。  相似文献   

20.
追溯我国学前教育近十几年的变化,似乎存在这样三个不同的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三中心”时代;第二个时期是儿童中心的时代:第三个时期是儿童中心、教师中心、家长中心的集体中心或称关系中心的时代。从一日作息制度管理的变化中,看我们的教育在不同管理机制下对孩子的有效发展有着怎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