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式施行长达十六年之久的《刑事诉讼法》的重大修订,是我国刑事诉讼模式发生转换的契机,也是诉讼民主得以发展的关键步骤。文章从诉讼构造的变革、诉讼参与人的权利保护、强制措施的监督、检察权的法律控制以及审判程序的完善等方面,对我国新刑事诉讼立法中的民主内涵作了剖析,为突破传统司法观念、正确贯彻实施新刑事诉讼法,提供了理论先导。  相似文献   

2.
被害人是指其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直接遭受犯罪行为侵害的人。现代各国诉讼制度的发展趋势是在充分保障被告人诉讼权利的同时,也加强对被害人诉讼权利的保护。八届人大四次会议修改通过的刑事诉讼法,正是在总结司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适应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及人权保护的需要,进一步强化了对被害人的法律保护。本文试就这一问题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3.
保护被害人的权利是刑事诉讼中保障人权的重要方面,也是刑事诉讼机制科学、公正的价值体现.我国1996年修改之后的刑事诉讼法,将被害人从原来的诉讼参与人地位,上升为诉讼当事人的地位,扩大了被害人的诉讼权利,这对于充分保护刑事被害人(以下简称被害人)的合法权益,保证司法机关准确查明案件事实,惩罚犯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司法实践中,被害人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的现象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善,这既与被害人不完全当事人的法律地位有关,也与司法机关(包括公安机关)执法观念和执法方式有着很大关系.鉴于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的特殊地位以及在刑事诉讼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笔者认为通过进一步完善审查起诉阶段检察机关对被害人的告知机制来加强对被害人权益的保障,将会对维护被害人合法权益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在本文中对建立、完善告知机制的必要性、做法等问题作了比较详尽的论述.  相似文献   

4.
沉默权是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诉讼规则和诉讼权利,确立沉默权有助于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实现程序上的公平。但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中并未确立沉默权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刑讯逼供现象屡禁不绝。为使我国刑事诉讼法更加科学化和民主化,在刑事诉讼法再修改时应明确确立沉默权制度,并在司法实践中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5.
现行的刑事诉讼法第82条二款规定的当事人中,把被害人列入当事人之一,并排在刑事诉讼当事人之首。而修改前的刑事诉讼法没有把被害人列为当事人,而是列在诉讼参与人中。这一变化不仅在立法方面是重要的,而且在司法实践中具有深远意义,值得重视和探索。  相似文献   

6.
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辩护人制度进行了一系列修改和完善。如何指引人们运用新的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是法学界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一 我国宪法第125条规定公民有权获得辩护。根据这一原则,1979年《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79刑诉》)规定了相应的辩护人制度。法理上,辩护人制度指委托或指定辩护人进行辩护的制度。辩护人参加诉讼,是全面贯彻我国辩护制度的重要内容。具体说来,刑诉规定辩护人制度具有以下重要意义:第一,有利于人民法院正确处理案件,防止主观片面,特别是辩护律师参加诉讼,可以弥补主观酌不足;第二,有利于保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贯彻执行各项法律制度;第三,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刑事诉讼的教育任务。  相似文献   

7.
我国诉讼活动中 ,存在违反诉讼期间制度 ,滥用国家司法权 ,背离法制精神 ,侵犯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益的现象。要改变这种状况 ,应通过立法 ,在诉讼法中承认并确立“诉讼期间权”,制定保护“诉讼期间权”的相关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8.
我国诉讼活动中,存在违反诉讼期间制度,滥用国家司法权,背离法制精神,侵犯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益的现象。要改变这种状况,应通过立法,在诉讼法中承认并确立“诉讼期间权”,制定保护“诉讼期间权”的相关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9.
《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若干问题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11年8月30日公布了《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其中一些条款备受争议。大体而言,这些争议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主要关注条款形式方面的问题;另一类则聚焦于实质方面的缺憾,本质上涉及刑事司法理念更新与制度完善。刑事诉讼法是现代国家法治发展水平和人权保障程度的重要标志,立法机关应当对《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中出现的问题予以修改完善,使我国刑事诉讼程序设计、职权机关权力配置和诉讼参与人权利保障达到规范化、科学化和合理化。  相似文献   

10.
1 名词解释 刑事诉讼 刑事诉讼法 诉讼参与人 当事人 被害人自诉人 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 诉讼代理人 辩护 刑事诉讼基本原则 管辖 立案管辖 审判管辖 地区管辖 专门管辖 回避 自行回避 申请回避 指令回避 辩护权 自行辩护 指定辩护 委托辩护 证据 物证 书证 被害人陈述 鉴  相似文献   

11.
被害人当事人化利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刑事诉讼法将被害人定位为当事人,赋予其许多诉讼权利,强化了被害人的诉论地位和诉松权利,但是,这一改革,尤其是第145条的规定,存在严重缺陷和无法克服的矛盾,不利于人民检察院独立行使公诉权,也不利于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建议废除该145条规定。  相似文献   

12.
我国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同时,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刑事诉讼法》从保护人权的角度出发,对与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工作密切相关的证据制度、强制措施、侦查措施等诉讼制度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改与完善,给职务犯罪侦查工作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同时也对规范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行为、强化法律监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第一章 刑事诉讼法概述 本章重点掌握的问题: 一、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法的概念 刑事诉讼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定程序,为揭露犯罪、证实犯罪、惩罚犯罪所进行的活动。 刑事诉讼法就是调整刑事诉讼的法律规范。它分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刑事诉讼法专指成文的刑事诉讼法典;广义的刑事诉讼法则包括一切有关刑事诉讼的法律规范。 二、刑事诉讼法和刑法的关系 刑法是实体法,它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  相似文献   

14.
李津申 《考试周刊》2011,(74):39-40
2011年8月26日闭幕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初审了刑诉法修正案(草案)。这次修正案草案修改的条文较多。其中尤以在遏制刑讯逼供、排除非法证据等与保护诉讼参与人合法权利等内容上的修改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本文选取修正案(草案)中这两个热点问题就其发展渊源和对法律实践的影响加以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5.
随着诉讼法的发展和完善,当代法学界对于诉讼中程序与实体的关注逐渐升温。传统诉讼观念"重实体轻程序"开始受到批判。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更进一步的在立法层面保障诉讼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对以非法证据排除规定为代表的一系列保障刑事诉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的规定进行修订和完善。为进一步明确非法证据排除规定的内涵及外延,准确而全面地对我国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中非法证据的规定进行分析就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随着诉讼法的发展和完善,当代法学界对于诉讼中程序与实体的关注逐渐升温。传统诉讼观念“重实体轻程序”开始受到批判。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更进一步的在立法层面保障诉讼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对以非法证据排除规定为代表的一系列保障刑事诉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的规定进行修订和完善。为进一步明确非法证据排除规定的内涵及外延,准确而全面地对我国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中非法证据的规定进行分析就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不起诉是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一项重要制度。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扩大了不起诉的范围、被害人的诉讼权利,增加了被不起诉人对不起诉决定不服可以申诉的规定。  相似文献   

18.
1996年修改的《刑事诉讼法》让律师享有了介入侦查的权利,但没有明确律师的法律地位和身份。此次新刑事诉讼法明确了律师在侦查阶段的身份和地位,增加了辩护人对犯罪嫌疑人诉讼权利保障的规定,健全了侦查阶段法律援助制度,从而完善了律师在侦查阶段的辩护制度。  相似文献   

19.
控辩平衡是刑事诉讼模式进化与发展的产物,是刑事诉讼机制的本质要求,控辩双方的差距影响着诉讼结局。控辩平衡含有平等保护和平等合作两方面,我国刑事诉讼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控辩平衡:应基于控辩平衡理念,进一步完善我国刑事诉讼法相关的诉讼制度与程序,保障被追诉方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为依据,从直接的方面介绍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害人、无罪之人、证人及其近亲属的保护,从间接方面分析到公、检、法三机关的互相制约实质在于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改革后庭审方式有利于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通过直接的介绍、间接的分析指出,在我国刑事诉讼中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人权保护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