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干支计算尺》的作者邹崇光,是我校数学系副教授。他不仅在数学研究方面有很深造诣,而且文史知识比较广博。1984年由我校学报发表的《日干支计算法》,在史学界引起了一定的反响。有的同志来信,热情肯定文章的意义和作用,同时也反映文中应用数学知识较多,不便于推广。根据读者的反映和建议,邹崇光老师借助数学公式及有关文史资料反复推算和验证,现已研究出《日干支计算尺》。尺中数学公式a(N)=5N+〔N/4〕+8以及A(N)=a(N)±K系经过严密的数学证明,可根据日干支计算出公历年月日,亦可根据公历年月日计算出日干支。运用这个计算尺保证对公元后日干支计算完全正确,至于公元前历史上存在的两说,应以本尺定取舍。 《日干支计算尺》对历史研究和教学都有参考价值,可加工做成历史课教具。请海内外历史专家鉴定,如认为有实用价值,有愿意批量生产者,本文作者愿提供技术咨询。  相似文献   

2.
预备知识:对于函数定义域内的每一个x,若存在某个常数T,使f=(x+T)=f(x)成立,则f(x)是周期函数,T是f(x)的一个周期,若T是f(x)的一个周期,则κT(κ∈N*)也是f(x)的周期。  相似文献   

3.
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就是地球公转的周期,称为一“年”。地球公转的周期就是太阳周年视运动的周期,由于太刚周年视运动的参考点不同,则年的长度也不相同。常用的有恒星年和回归年。太阳在天球上连续两次通过同一恒星的时间间隔,为一恒星年。长度是365.2564日即365日6时9分10秒。它是以相对不动的恒星作为参考点的,所以是地球绕太阳公转的真正周期。回归年是太阳在天球上连续两次通过春分点的时间间隔,长度为365.2422日即365日5时48分46秒。它是以春分点为参考点的。为什么以春分为参考点的回归年比以恒星为参考点的恒星年短20分24秒呢…  相似文献   

4.
定理设函数f(x)是定义在R上的以a为周期的奇函数,则a/2一定是方程f(x)=0的一个解.  相似文献   

5.
将实线段上连续自映射的w-极限点集和几个周期点集推广到度量空间中,得出两个结果:(1)设X是序列紧度量空间,f:X→X是连续的一一映射,如果y∈X是f的w-极限点,则n∈N+,都存在f的w-极限点x0∈X,使得fn(x0)=y;(2)在度量空间中,周期点集与终于周期点集的并集等于准周期点集.即P(f)∪E′P(f)=EP(f).  相似文献   

6.
以下是2005年福建省高考试卷理科12题: 题目:f(x)是定义在R上的以3为周期的奇函数,且f(2)=0,则方程f(x)=0在区间(0,6)内的解的个数的最小值是( ).[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福建卷理科第12题题目如下:f(x)是定义在R上的以3为周期的奇函数,且f(2)=0,则方程在区间(0,6)内解的个数的最小值为().  相似文献   

8.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选择题第12题(理):f(x)是定义在R上的以3为周期的奇函数,且f(2)=0.则方程f(x)=0在区间(0,6)内解的个数的最小值是(A)2 (B)3 (C)4 (D)5  相似文献   

9.
类型一若y=f(x)是定义在R上的函数,且f(x+k)=-f(x),则函数y=f(x)的周期为2k(k为非零常数).证明∵f(x+2k)=f犤(x+k)+k犦=-f(x+k)=f(x),∴函数y=f(x)的周期为2k.例1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y=f(x)满足f(x+1)=-f(x),且在区间犤-1,0犦上单调递增.比较f(2√)、f(2)、f(3)的大小.解析∵f(x+1)=-f(x),∴由类型一知f(x)的周期为2.又因为f(2√)=f(-2+2√),f(2)=f(-2+2)=f(0),f(3)=f(-4+3)=f(-1),且-1<-2+2√<0,…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 我国古代,以干支纪日。自甲子至癸亥,六十日一循环,周而复始,几千年不曾错乱。“五月辛丑,太叔出奔共。”“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夏至三庚便数伏。”史书、文学著作、民间谚语、都有干支纪日的反映。由此可见,干支纪日的影响面是很大的。我们读中国古代文史,研究出土文物,遇到了干支纪日,通常是查考新会陈垣编《二十史朔闰表》。但是,这个《表》(以下简称《表》)不是一般读者都能具备。本文目的,是想根据易得的资料,例如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小词典》书后附录《我国历史纪元表》  相似文献   

11.
干支纪年,是我国古代文史资料纪(记)事的一大特点。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把十天干与十二地支(见附表)按顺序配合起来如甲子、乙丑……正好60为一周,即民间所说的六十甲子,用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最初,干支仅用于纪日,商代后期出土的文物中,就发现有刻在甲骨上的干支表如同今天使用的日历牌;屈原《离骚》中有“摄提贞于孟兮,唯庚寅吾以降。”的诗句,其“庚寅”只能是记日干支,意指屈原乃出生在庚寅日,陈国庆先生认为“中国确切纪年是从公元前841年开始的,这时是用天干地支法纪年。”此说恐属谬误,古代史书纪事,必称举帝号或年号,大概从汉代开始,为了补救帝王纪年难于记忆的缺点,才在帝王年代的后面标上干支,如汉武帝元狩六年为甲子,第二年改元元鼎元年为乙丑,二年丙寅,三年丁卯……。汉末黄巾起义,首倡“岁在甲子”,文人也多舍  相似文献   

12.
王安民 《青海教育》2002,(11):35-35
代换法是一重要的数学方法,运用它可使问题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它是一种思路生动、行之有效的方法,下面给出其一般原则。定理若φ(x)是集合A到集合B上的函数,f(μ)的定义域为B,那么f(μ)与f[φ(x)]的值域相同。即设M=yy=f(μ),μ∈ ,N=yy=f[φ(x)],x∈ ,则有M=N。证明:在M中任取一点y0,由M的定义,必存在μ0属于B,使得f(μ0)=y0;由于μ0∈B,φ(x)是A到B上的函数,因此必有x0∈B,使得φ(x0)=μ0,这时y0=f[φ(x0)],x0∈A,从而y0∈N。反之,在N中任取一点y0,…  相似文献   

13.
2005年湖南省数学竞赛试题第4题是: 对于x∈R,函数f(x)满足f(x+2)+f(x-2)=f(x),则它是周期函数,这类函数的最小正周期是( )。  相似文献   

14.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引理:若函数f(x)是定义在实数集R上的一个奇函数。并且它的最小正周期为T,则f(T/2)=0.  相似文献   

15.
《数理天地》高中版99年6期发表的《速解一类周期题》一文主张,对于形如f(x)=f(x)+f2(x)的函数的周期,可以利用下列结论快速求解:若f1(x)的周期是T1,f2(x)的周期是T2,则函数f(x)=f1(x)+f2(x)的周期是T1、T2的最小公倍数(以上指的均是最小正周期),可惜,这个结论在不少情况下是失败的,请看.  相似文献   

16.
我们常指导学生用求余数的方法来解答有关求星期几的问题。比如:“1994年10月1日是星期六,问1995年10月1日是星期几?”其推算方法是:1994年10月1日—1995年10月1日相隔365天,365除以7,余数为1,故1995年10月1日为星期日。  相似文献   

17.
关于抽象函数的周期性研究,多见于报刊,但都不够全面,现将常见的类型归结于下,供参考.1.若函数f(x)(x∈R)满足f(x+a)=f(x+b),则以f(x)(x∈R)是周期为a-b的函数.证明 令x’=x+b,贝x+a=x+b+(a-b)=x′+(a-b),由已知条件f(x+a)=f(x+b)得f(x′)=f(x′+(a-b)),即a-b为函数f(x)的一个周期.  相似文献   

18.
年号趣题 《初等数学报》上刊登了一组新年趣题,其中第1题是: 1995年元旦是星期日,再过2~(1995)天是星期几。 这确是一道引人兴趣的好题。因为“星期”明显的以7为周期,故易知 再过1天,8天,15天,……,都是星期  相似文献   

19.
《高级中学课本代数上册(必修)(1996年修订本)》(以下简称《课本》)中有这样一道例题:第55页例2.已知函数f(x)是奇函数, 而且在(0, ∞)上是增函数。f(x)在(-∞,0)上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 随后,《课本》中又有下面两题。 练习(第57页)3.已知函数f(x)是偶函数,而且在(-∞,0)上是增函数。f(x)在(0, ∞)上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 习题五(第59页)10. 已知函数f(x)是奇函数,而且在(0, ∞)上是减函数。f(x)在(-∞,0)上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展示 例1(2006年高考陕西卷)已知函数.f(x)=ax^2+2ax+4(0〈a〈3),若x1〈x2,x1+x2=1-a,则………( ) (A)f(x1)〉f(x2); (B)f(x1)〈f(x2); (C)f(x1)=f(x2); (D)f(x1)与f(x2)的大小不能确定. 何老师在《数学教学》2007年第4期《高考中二次函数问题的命题特点与教学建议》一文中给出的答案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