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关于《战国策》的书名和编著者,历来说法众多且各执一词。本文首先根据刘向《战国策书录》所述,对之进行分析辨缪。其次,依据《战国策》原文,对其编著者进行简略考辨。  相似文献   

2.
当前,《战国策》常用词研究正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本文选取了《战国策》中的“讲”、“让”两个常用词,并对其在《战国策》中的用例、词义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3.
以《战国策》历代序跋文为研究基点,将众多序跋在历时性环境中作线性梳理,考察这些序跋的文学艺术性及历史文献价值。同时指出序跋在《战国策》本身研究中对于版本考辨、传播接受、文本分析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战国策》历代序跋文为研究基点,将众多序跋在历时性环境中作线性梳理,考察这些序跋的文学艺术性及历史文献价值。同时指出序跋在《战国策》本身研究中对于版本考辨、传播接受、文本分析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5.
论文在胡塞尔现象学的视域下,立足于“战国策”派主编的《战国策》半月刊和《战国》副刊上的文章,分别从意向性质料、意向性特质、意向性充实的角度对“战国时代重演论”进行意向分析,进而探寻其中折射出的爱国主义思想,并试图在一定程度上还原客观真实的“战国策”派。  相似文献   

6.
一幕「折服秦王」的荒诞剧《唐雎不辱使命》考辨江苏南通市三中高淑娟陆精康《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魏策四》(下引文字出此不注)。是章,不少读者误作史传,以为实有其事,初中语文《教参》的分析不能不说是极有影响的:安陵是魏的附庸小国,秦企图用“易地”的...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战国策》中“是”字的使用情况从语法语用功能角度进行了考察。认为《战国策》中的“是”字可以作主语、谓语、宾语、定语和状语。其语用功能与篇章的语用关系和句子结构内的位置密切关连。  相似文献   

8.
《战国策》大部分内容是记叙战国策土们朝秦暮楚,游说各国的“纵横捭阖、谲诳相轻、倾夺之说”。因而历来传统看法对《战国策》的内容评价不高,认为是“举四海生灵之命,尽簸弄于游士三寸之舌”的“浅陋”之说。连曾整理过《战国策》的曾巩,竟也认为是“邪书”,吴师道、方孝儒、王世贞辈也皆痛论过战国策士的陋风。其实这是不太公平的。我们不讳言《战国策》所记叙的大部分是苏秦、张仪辈雄辩说士们,玩万乘诸侯于掌中的权谋谲诈。他们无较高的原则和理想,只是为个人利禄而奔走。这都是不足取的。但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也正是由于《战国策》这都“乱世之文”,为我们留下了活跃在战国时期历史舞台上,“士”这个阶层的生动记载。况且《战国策》也记载了许多出身于下层的义士和勇士。这些义士和勇士都属于士这个阶层,“好文者为游士,好武者为游侠”,如侯嬴、毛遂、蔺相如、荆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战国策》文本出发,在传统的《战国策》叙事艺术研究的基础上概括出了“点墨法”、“顿墨法”、“泼墨法”三种策文构成模式,并总结了三种模式在《战国策》中的比例和存在意义。由此引出的独立或连缀事件完结的标志性虚词“乃”、“果”、“遂”、“因”、“于是”也是文章研究的对象,它们于策事的叙述上亦起着不容忽视的功用。  相似文献   

10.
《初见秦》是《韩非子》中的第一篇,又见于《战国策·秦策一》,叫做“张仪说秦王”。这就产生了作品的归属的问题。宋元以来,研究《战国策》和《韩非子》的许多学者都对此发表过意见,但是问题至今没有彻底解决。 宋朝时,司马光编《资治通鉴》,鲍彪注《战国策》,先后否定了本文出于张仪。鲍彪指出,文中“所说皆仪死后事”,“天下阴燕阳魏,连荆固齐,收韩(《策》作“余韩”)  相似文献   

11.
功能分类是文体分类的重要方式之一。《战国策》所记策士们的说辞多属说体,依据其不同的言说功能,可以将其分为谋说、伪说、谏说、论说、间说、辨说、荐说、辞说及讽说等不同种类。与《左传》、《国语》相比,《战国策》所载说体的文体功能及种类有了较大变化,而战国时期政治社会的大变革、士阶层的发展和壮大、文学本身的发展规律及《战国策》各篇章来源之不同,是其变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黄修己先生的《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是一部构思新颖、实证严谨的好教材。但其中几个问题值得商榷。其中,以“四大绳索”的压迫概括祥林嫂悲剧原因不准确;认为《我的恋人》无具体所指是不妥的;对“战国策”派定性为政治派别是欠妥当的;对“无名氏”的创作介绍过少,评价过低;对沈从文等的创作重视不够。  相似文献   

13.
战国形声字之异体与战国古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鸿 《闽江学院学报》2005,26(6):101-105
战国文字的谐声现象是研究战国语音的重要凭借。从异体字不同的声符入手来研究战国古音,也是比较值得肯定的办法。战国形声字的异体字有三个种类:换用不同的声符、换用不同的形符、换用不同的声符和形符。在声母方面的特点是:以本组声母自谐为主,舌上音本组之间的关系密切,尤其是余母、定母更为突出。唇音帮、滂、并关系密切。喉音见、溪、群及影、匣关系密切。在韵母方面的特点是:以本母自谐为主,这种现象比声母更突出。  相似文献   

14.
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的《战国策》,因大量纵横游说之辞中对夸饰与虚构手法的运用而富有浓厚的学色彩,其夸饰与虚构的体现形式多种多样。《战国策》的学成就,在先秦史传学中,许多方面具有独创性,对后世学的发展产生过深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裹足”一词有不同的来源,一来自《谏逐客书》“裹足不入秦”、《战国策》“杜口裹足”,一来自墨子“裂裳裹足”;来源不同则演变后的词义及用法有异。形容有所顾虑而让步,是前一个来源;形容行路的急切与艰苦或出行的情态,指称行李盘缠,是后一个来源。本从区分不同来源入手,对“裹足”的用例及误解作出梳理与辩证。  相似文献   

16.
外交辞令是外交工作的重要载体.外交辞令有其不同于一般语言的独特之处,其显著特征就是讲究策略和礼貌.这在<战国策>中表现尤为突出.运用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诠释其外交辞令,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领悟到我国古文化的智慧与精深.  相似文献   

17.
《文选》选文,有“对问”一类。问对作为人际语言交际的基本形式,由来已久;卜辞是人神问对,旨是决疑;《尚书》是君臣问对,旨在择贤;《论语》是师徒问对,旨在问道;《孟子》是君士问对,旨在问难;《庄子》是人物、物物问对,旨在说理。对问体在以专论为特色的第三阶段诸子散文消失,转移到以《战国策》为代表的史传散文中,《战国策》也是君士问对,旨在问计。对问作为文体是作为手法的问对句型发展而来,其基本特征是设词见志,抒发郁陶之情。宋玉《对楚王问》作为对问体的唯一代表,从问对内容上确立了文体范式,是北方文化与楚文化的结晶,成为骈赋尤其是设论体的直接渊薮。  相似文献   

18.
以陈铨为代表的“战国策派”在20世纪40年代倡导的民族文学运动.借镜德国狂飙运动,主动吸取德国文化思想资源中的精神元素,期望以尚力和浪漫的民族文学实现抗战建国、民族复兴,并使中华文化发扬光大,在世界文化之林占据伟大的位置。  相似文献   

19.
通过考察发现,在《楚辞》屈原和宋玉的作品中,战国时期楚方言第一人称代词系统由“余(予)”、“吾”、“朕”、“我”组成,其中,“余(予)”句法功能最完备,“吾”宾语功能存在不足,“朕”不作定语,“我”不作宾语,且这些第一人称代词都不具有谦敬功能。  相似文献   

20.
从夏、商、周到春秋战国,中国社会从原始形态向最初的理性社会艰难地迈进。先秦文学比较真实地反映了上几个社会时期人们的现实生活、精神面貌和社会意识形态,特别是先秦诸子著作中体现出思想空们的理性思考和朴素的科学精神,充分展现了这一历史阶段社会从最初的迷昧向理性的文明社会过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