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媒介设首席记者和编辑、首席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首席节目栏目制片人等岗位的现象颇为流行。我们将这种岗位设置制度统称为“岗位首席制”。然而,到目前为止,对首席制岗位的本质、条件适应性以及在媒介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价值讨论却少有人涉及。本文力求从个体与  相似文献   

2.
林华熙 《东南传播》2014,(9):154-156
在全媒体时代,如何用好首席岗位制,创新人才资源开发利用,是传统媒体转型发展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以传统大众传媒企业为例,研究分析基于首席岗位制的采编人才开发利用管理效能,分析当前首席采编岗位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增强这一制度效用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3.
明确女性媒介的定位,梳理中国女性电视频道、节目发展现状,从节目类型与定位--分层意识与多元方案、媒介建设与学界成果,从断裂到合作、受众主体,从"男本位"到"女本位"、"双性本位"--这三个方面,提出以电视为代表的女性媒介的突围战略.  相似文献   

4.
媒介技术的发展要求媒介管理方式超越古代粗放型的行政管理模式,遵循技术逻辑从而实现有效管理。媒介管理媒介化既不像中介化那样把媒介作为一种对客观世界的“表征”,也不像传统的媒介化理论把媒介视为社会的一部分“装置”,而是把媒介作为按照“媒介逻辑”对待的客体。近代上海广播的媒介管理部门在组织构架上设立专门的技术岗位,并使用制定技术标准、分配通信频率、监听节目内容以及频率干扰等技术手段开展媒介管理,从而呈现出了和古代不一样的管理模式。媒介管理媒介化是对媒介在社会中地位的承认,也标志着近代社会管理的升级和专业化。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浙江卫视大型电视问政节目《问水面对面》为例,指出人大代表的直接监督和媒体建设性舆论监督相结合是构建电视问政节目创新形态的有效途径,人大监督与舆论监督的本质和目的高度一致。明确媒介定位,强化人大监督和舆论监督的有效结合、强化监督主体、强化沟通、强化节目价值,是新时期电视问政节目的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6.
新闻媒体作为道德实体与其所属的职业个体之间有着复杂的伦理道德关系.进入一个新闻媒体组织,意味着进入一个具体的职业工作共同体,进入一个组织网络、规则、规范体系.新闻媒体组织的媒介品格、价值追求和新闻理想,在新闻实践中实质上要比个体工作者的道德表现更为重要.新闻业中最有道德的记者出自高质量的、有品位的新闻媒体.只有在组织与个体之间建立起良性的健康的认同关系.媒体组织才能成为一个真实的道德主体,职业个体也才能成为真实的道德个体.  相似文献   

7.
电视频道专业化带来了很多"电视文化"的副产品,而电视频道视觉形象的概念正是在此潮流中被提出并付诸实践的.本文通过对电视频道的三重主体--台标符号、节目意义以及媒介事件的分析,分层阐述电视频道视觉形象系统"由形象至理念而行为"的三重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8.
王薪坤 《视听》2023,(3):128-131
从“反向驯化”的理论视角审视微信,可发现微信发展带来的三大反向驯化特征,即自由交往带来的“自由陷阱”、社会比较滋生家居用户负面情绪、数字难民与数字仆人。微信“驯化”成因本质在于依靠技术逻辑支撑的技术力量不断发展,已忽视个体的价值理性,以此为个体对媒介的使用和媒介技术创造者提供启发。  相似文献   

9.
制片管理就是以影视节目生产过程为核心,在内外环境的约束下,协调节目生产所需的各种资源,领导和联络各个部门的工作,创造最佳生产环境和流程,完成节目生产,使节目价值最大化,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在分析制片管理定义的基础上,本文对于制片管理的本质,进行了三个层次的概括.第一层次,制片管理是项目管理;第二个层次,制片管理是围绕新产品开发进行的项目管理;第三个层次,制片管理是在关注艺术创作规律的前提下,围绕新产品开发进行的项目管理.  相似文献   

10.
媒介形象的"三重资本"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栾轶玫 《今传媒》2006,(12):18-19
媒介形象是指媒介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能够吸引注意力的品相,是受众对媒介组织的印象集合,具有“有价性”、“被评价性”、“技术表征”及“唤起联想”等特点,是媒介符号化的社会体征。形象的价值在于形象对于个体与社会的有用性、有价性。媒介形象是媒介组织获取社会行动者注意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媒体融合的角度出发,将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创新与技术创新作为主要研究内容。在结合实践观察并参考相关研究资料、明确媒介融合对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具体影响下,围绕具体电视新闻节目案例。从电视新闻节目内容、制播形式以及新闻发布形式等方面为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如何在媒体融合下实现有效创新提出几点策略,并对当前媒介融合下电视新闻节目中使用的创新技术进行简要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广播电视事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在节目管理和运营机制等方面都出现了可喜变化并形成了较为稳定的运作模式.然而,面对媒介融合背景下各媒介间的激烈竞争,国内许多电台的管理层尝试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向西方的类型化电台模式过渡,希望通过更加明确的市场细分来获得更加稳定的目标受众群.  相似文献   

13.
广播媒介促进党的执政能力--搭建起民众与政府互动的沟通平台 在国内新闻广播服务中,热线理政栏目或节目近年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一、播音主持的特定内涵 播音主持,指的是广播电视互联网节目中,传播主体通过有声语言和副语言传播所进行的创作活动.由于广播电视互联网的媒介形态以声音、形象为主要特征,当下以播音员、节目主持人为代表的传播主体,正是以有声语言和副语言的创作,将传播内容、传播意图与听众、观众、网民的视听兴趣、视听理解与感受连接起来.因此,有声语言、副语言传播的创作活动,更体现着媒介传播的本质.  相似文献   

15.
中国媒介市场近几年发展势头的迅猛是毋庸置疑的,新的现象、新的潮流、新的问题、新的规律层出不穷.如何以清晰的思维透视中国媒介,看清媒介发展的本质,成为传媒业的一个重要课题.近日,媒介经济学家曹鹏博士新著<中国媒介前沿--来自市场的观察报告>,已由新华出版社出版.该书对上述问题作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当下中国对传媒组织的研究可谓寥若辰星.传媒组织伦理是传媒组织在新闻信息传播活动中最基本的组织行为规范.传媒产品和生产它的传媒组织存在必然的联系,当我们谈及媒介伦理时,总会把媒介组织和个体分离开来,只谈媒介成员的个体伦理问题,很少涉及组织伦理的问题.事实上,对传媒组织伦理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把传媒伦理问题嵌入大的传播环境中去探讨其更深层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看了<繁花>后,被节目所承载的厚重所感动,被节目所呈现的诗意所触动,更被节目所传递的硬度所震动,因此也就有了三八节北大未名湖畔对该节目研讨的行动.我们真心地希望在当下媒介躁动的生存环境中,在改革开放30年的时代背景下,从多学科多视角来思考这个节目所体现出的鲜明的媒介责任与价值诉求,通过不同的声音与角度去挖掘、阐释这个节目的蕴含与启示,以期通过二次传播,放大它的声音,实现优秀节目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8.
从生态学角度对传播学和媒介学问题进行重新审视、重新认识,用生态学的观点和方法来探索和揭示人与媒介、社会、自然四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本质和规律,这是邵培仁基于中国媒介生态研究现状所定义的媒介生态学(Media ecology)。本文将以媒介生态学为视角,分析央视《梦想合唱团》节目电视公益传播的理念与实践。  相似文献   

19.
危机是指"危及个体或组织利益、形象、生存的突发性或灾难性的事故与事件."[1]因此,处理和化解危机事件历来是组织形象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所谓政府的"媒介形象"则是指"政府通过大众传媒所展示和传播的形象.它是由政府的现实形象转化而来的.政府的现实形象是其媒介形象展现的基础和依据.所以,政府的媒介形象展现首先与它自身的现实形象有关,同时也与大众传媒的报道方式、传播方式有关,与社会公众的接受与认同有关."[2]从这个意义上说,政府的现实形象是其媒介形象展现的基础和依据.但对社会公众而言,很多时候,政府的"媒介形象"就等同于其"现实形象".  相似文献   

20.
人的媒介主体性与媒介的人性的辩证统一,即人与媒介之间具有的本质相关性,构成了媒介人性研究的核心问题。媒介人性研究试图从人的本质角度阐明媒介的本源,探寻媒介的运行和发展规律,以及人与媒介之间具有的本质相关性。从人的角度看,主要研究人如何在媒介中发挥主体性;从媒介的角度看,主要研究媒介中的人性。媒介是顺应人性、促发人性还是背离人性、灭绝人性,决定了媒介发展的趋向,这是媒介价值发展的基点,也是媒介人性研究的核心价值和首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