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吟诵是汉文化圈中人们对汉语诗文的传统诵读方式,汉语的诗词文赋大部分是使用吟诵的方式创作的,所以也只有通过吟诵这种方式,才能深刻体会其精神内涵和审美韵味.吟诵与朗诵有明显区别,吟诵可以分为"诵、吟、歌、唱"四种形式;吟诵要遵循"平长仄短、依字行腔、依意行调、文读语音"等规则;吟诵是方言文化绝佳的表现形式,推广和传承诗词吟诵是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一个拥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也是一个诗的国度.历代经典诗文经过岁月的淘洗,成为中华民族语言的典范和精华,更蕴含着我们民族的精神和品格.这些经典诗文通过一代代的吟诵得以流传下来. 一、"吟诵"和"诵读" 吟诵,是传统的读诗文的方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这是因为一方面,诗歌产生于人们生产劳动的呼号之中;另一方面,传统诗歌讲究平仄、押韵、对仗,富有音乐性.也就是说,诗歌自产生之日起就和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适合于吟诵.  相似文献   

3.
在古典诗文教学中,吟诵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吟诵不仅符合小学生年龄、心理特点而且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历史的原因,吟诵一度被忽略,至今几乎成为绝学,给诗文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损失。目前语文教学界存在的教学误区,已让人们认识到了吟诵教学回归小学语文课堂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根据知识水平层次的不同,将小学诗文吟诵教学的三种模式的侧重点依次分为"吟诵规则"、"吟好节奏"和"因情行调",旨在探寻吟诵教学的有效方法,推进诗文吟诵教学的回归,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吟诵艺术。  相似文献   

4.
一、语感教学法1.吟诵。吟诵,这是古已有之并被历史确证为行之有效的一种学习古典诗词的方法。人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说明的就是吟诵的价值。宋代理学家朱熹,非常强调熟  相似文献   

5.
吟诵教学是古诗文科学的教学方法.它是学情的需要、时代的需要、传统初中古诗文课堂改革的需要,更是体现古诗文本身声韵节奏特点的需要.基于此,古诗文教学需要守正创新,在"三维、九段"的吟诵教学模型和形成性评价系统中落实、落地、落细"五育"并举、"五育"融合的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6.
<正>吟诵,不仅是古人的读书方式,也是古人学习和创作古诗文的方法,这足以说明吟诵对学习古诗文、理解古诗文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但对于吟诵的理论、吟诵的方法及吟诵的意义古代鲜少有人研究。正如朱光潜先生在《诗论》中所说:"只见从前人很喜欢‘吟’、‘啸’,却没见到一部专讲‘吟’、‘啸’方法的,大概他们也都是‘以意为之’。"不过,吟诵发展至今,虽曾经历断代,但是,通过对诗词格律以及古诗文的声韵分析,吟诵依旧有迹可循的。近年来一些吟诵爱好者通过不断的搜寻,已渐渐地复原了吟诵的原貌,让我们可以更好地亲近吟诵,学习吟诵,研究吟诵。本文将通过阐释吟诵的"因声求义"  相似文献   

7.
刘燕 《江西教育》2022,(12):8-9
"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我成为学校吟诵协会常务司司长已经有一段日子了,每每想到《诗品·序》中的这句话,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我们学校是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首都师范大学"中华古诗文吟诵和创作"传承基地的普通话吟诵实验高校,接受首都师范大学在吟诵方面的学术指导.在彭飞副教授的倡议下,学校...  相似文献   

8.
<正>传统吟诵近年来在我国逐渐受到重视。一些大专院校对各地吟诵做了搜集、采录和研究工作,很多城市开展了面向初学者的吟诵培训。在我国的东邻日本,吟诵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广泛的社会基础。研究日本吟诵,对我国吟诵事业的发展无疑具有参考价值。2015年7月,由中华吟诵学会主办的"第三届中华吟诵周"在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召开,来自日本广岛的吟诵专家表演了多首中国唐诗的日本吟诵。吟诵周的学术研讨会上,金中以"日本吟诵的跨学  相似文献   

9.
吟诵艺术是文学、音乐、语言的综合体,它集中体现了诗歌词赋中平仄格律的规则,以及音韵声调的和谐。苏州吟诵被批准为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归档于音乐类,称为"吟诵调",同时享有"最美读书声"的名号。本文以笔者的苏州吟诵采风工作为研究依据,并以此为根基对吟诵音乐的特点进行初步的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0.
倪娜 《考试周刊》2014,(16):47-48
经典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结晶,如何把这些经典介绍给孩子?一种非常好的方法,是吟诵。现在的小学生听惯了朗诵,听惯了快节奏的流行音乐,对于吟诵不能一下子接受。作者针对这一情况采取了以下策略引导孩子用吟诵的方法学习经典诗词,传承中华文化精髓:一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吟诵的兴趣;二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吟诵的方法;三是"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把吟诵引入课堂教学;四是挤出时间,为吟诵提供时间保障;五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吟诵长期发展。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古诗教学的鉴赏,针对教学中的精彩吟诵,采用"音律吟诵法",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新颖有趣,而且能调动学生学习古诗的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吟诵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对汉诗文的诵读、创作方式,其从声韵上理解体悟积累古诗文的功用在教学实践中有很大作用。小学低年级古诗吟诵课,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古诗内容和教学目标有着与高年级和成年人古诗吟诵课堂不同的模式。通过多年的实践和思考,确定了"导、字、境、声、情、意、背、行"八字的低年级古诗吟诵课堂教学模式,实现吟诵教学内容和形式的结合。  相似文献   

13.
古代东亚地区通行的读书方法"吟诵/素读"对于揭示中日语言文化交流史上的文本解读因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指出"吟诵/素读"二者在文化传播上的可对比性,再从"读音及文本对象""、声调性""、唱诵性""、传情性"等四方面阐述二者的音声共性,分析得到"吟诵/素读"同源同步发展的相互关系,最后延伸探讨了从"音读到默读"的阅读方式变迁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而"中国古典诗词吟诵"作为古代诗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雅文化"代表形式之一,同时也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当代以来随着本土文化的变迁和西方文化的冲击,中国古典诗词吟诵已经濒临灭绝。为了保护这一中国特有的雅文化,在推广复兴这一文化形式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首先对古典诗词吟诵的概念及其起源变迁有所了解,让更多的吟诵爱好者明白吟诵的历史。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而"中国古典诗词吟诵"作为古代诗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雅文化"代表形式之一,同时也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当代以来随着本土文化的变迁和西方文化的冲击,中国古典诗词吟诵已经濒临灭绝。为了保护这一中国特有的雅文化,在推广复兴这一文化形式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首先对古典诗词吟诵的概念及其起源变迁有所了解,让更多的吟诵爱好者明白吟诵的历史。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诗词最初都是配乐歌唱的。"在教参及其他材料中多次看到这句话。韩军、窦桂梅两位名师非常强调语文教与学中的"吟诵"。韩军认为"无文不能诵"。细细想来,这也是汉语言的特征。汉字本身的阴阳上去,开口呼、合口呼,韵长韵短、音张音窄、音平音仄,再加上感情的加入,那么,人名、地名,什么都是可以吟诵的了。吟诵是化别人的文字为自己的血肉,如发于己心,如出于己口。窦桂梅特别强调读书读诗,"没有了读书,就没有了人的精气神",而吟诵是最好的方  相似文献   

17.
统编教材低年段教学目标提出:让儿童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对促进学生个体成长以及传承经典文化意义重大。温儒敏教授明确表示:中小学校在开展古诗文教学时,应该少一些朗读,多一些吟诵。吟诵曾经是私塾、官学里读书学习唯一的读书方式,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多年前大批学者呼唤吟诵归来,从叶圣陶至周有光、叶嘉莹、南怀瑾。叶嘉莹先生说:"我以为吟诵之目的不是为了吟给别人听,而是为了使自己的心灵与作品中诗人的心灵能借着吟诵的声音,达到一种更为深微密切的交流和感应。"现在"吟诵"这种传统的读书方式终于在教育部的指导下回归当代语文教育了,社会各教育领域都在进行积极的推广。从大学到小学,吟诵教学正慢慢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层面。本文中重点介绍小学古诗文吟诵的教学策略和几点具体的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18.
【诵读目标】1.能诵读《弟子规》《论语》《孝经》《礼记》等经典文学中关于"为人子女之孝"的片段节选。2.学习用"打节奏""吟诵"等方式读经典文学,感受读经典的乐趣。3.了解"孝顺、孝敬",并知道将"孝"吟诵于口,付诸于行。【诵读指导】一、"孝"字导入1.猜字师:这是一个篆文"孝",上面部分是一个老人的形象,背已经驼了;下面是个"子",像一个孩子伸出双手小心翼翼地搀扶着老人。  相似文献   

19.
吟诵在中学诗词鉴赏教学中尚处于探索阶段,克服传统诗词教学的局限性,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是吟诵进课堂的真正意义。从古诗教学实例出发,倡导从古代诗论中吸收营养,通过"讲读结合"的方法,把吟诵作为"读法"在教学中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20.
吟诵是"吟咏"和"诵读"的合称,指有节奏地、有音调地大声诵读诗文,是汉语诗文的传统诵读方式,代代相传,有着两千年以上的历史。李白就有"吟诗作赋北窗里"这样的诗句。中国的诗词文赋,大部分是使用吟诵的方式创作的。吟诵既不同于从国外舶来的朗诵,也不同于乐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