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当代地理教育的基本理念,地理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正确了解和掌握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对开拓学生视野,增强学生社会生存能力,成为21世纪活跃而又负责任的公民,适应时代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生活中的地理实例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内容与特点、功能与作用进行了阐述,并指出了掌握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杜甫诗歌展现了诗人饱满、庄严、凛冽的生命状态,显示了诗人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基本态度,表现了诗人助君济世、自觉为诗的生命追求。探讨杜甫诗歌中的生命意识和生命追求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揭示了被人们忽视的朱光潜庞大的美学体系的内核——生命美学思想。同时认为朱先生的生命美学思想与他的人生态度是一致的,而他的人生态度却是在生命哲学的基础上形成的:一是西方的生命哲学,一是中国的生命哲学。  相似文献   

4.
针对上海交通大学生命学院实验大楼大修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索,提出一些措施和方法以提高建设水平,对高校同类大楼大修建设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跨文化的角度梳理了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的跨文化适应和挑战。一方面从文化、社会生活、和就业移民的状况来考察中国学生群体在美国的跨文化适应情况;另一方面依据访谈数据,从学业方面、社会—文化方面和个人生活等方面探讨了中国学生在美国所遇到的压力和挑战。本文旨在全面反馈海外留学生的生存图景,为国家的海外留学预警工作提供实证指导。  相似文献   

6.
张载《西铭》的大爱之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铭》是张载一篇几百字的文章,表达了他的人生理想价值,讲述了人在宇宙间的地位,人与宇宙的关系,并把“人”具体到“个人”。由此推论到人在宇宙间应有的责任和义务以及生死问题,从而实践了儒家所提倡的“三不朽”。时隔千年,《西铭》仍折射出大爱的光辉,震撼我们的心灵。  相似文献   

7.
《爱情是谬误》既是英语教学中选用的名篇,也是证明逻辑分析方法,特别是非形式逻辑的谬误分析方法对日常生活起重要作用的一篇“非正式”论文。运用非形式逻辑的一种重要方法——语用对话理论或新辩证法,对此文尝试进行分析,能够看出对话理论在日常交际中的普遍性,以及它对改变逻辑和生活的隔膜状态的意义。《爱情是谬误》主要涉及说服、信息寻求、谈判、教学和争吵五种对话类型。不同类型的对话生动再现了人物之间复杂微妙的关系和人物的内心世界,凸显了人物的性格特点,推动了情节发展,增强了文章的戏剧性色彩。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通过客家歌谣、传说和俗语 ,并结合有关文献 ,从三个方面来考察客家传统社会的农耕生活。其一是以梯田为特色的山区农业 ,其二是客家农民的生产生活 ,其三是客家农业的主要劳动力——妇女。通过这三个方面 ,读者对客家传统社会的农耕生活会有一个比较醒目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9.
生与死可以说是每个人所必然面对的事情,那么,以逍遥自在著称的庄子是怎么看待生死的呢?文章从对庄子"道"的理解出发,阐述了人应当安时顺命。然后通过对庄子所表达的生死复通为一的说明,指出庄子已经超越了所谓的生死。庄子对于生死的态度,就如文章开始处"鼓盆而歌"的缘起一样,在安命与"道"之中,追寻永恒的快乐和自由。  相似文献   

10.
死亡是生命的终结,是每个人都不可回避的时刻,有生必有死。在现实生活中,对死亡所产生的种种认知状态,反映了对死亡模糊的理解,从而造成人们要么漠视生命,要么逃避死亡,要么向往死亡。面对现实,教育要有直面死亡的勇气。文章从“培育哲学思维、塑造良善生活、回归共同体”三个纬度来阐释教育的使命.在树立合理死亡观的基础上,引导人们正视死亡,珍爱生命,创造美好的生活。  相似文献   

11.
祖先崇拜的宗教行为本质上是基于对生命始源“生生之德”的感恩和报答,它肯定了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尊生重生是祖先崇拜生命价值观的基本向度,具体体现在宗庙祭祀中的生命保护、日常生活中的生命珍视和丧葬仪式中的生命关怀,其蕴含的“伦理化”生命意识与“人性化”生命关怀可为当代社会树立科学的生命观及建构合理的临终关怀体系所资取。  相似文献   

12.
文章试图探讨访谈法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文章首先通过梳理访谈法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来概括教育研究中的访谈法的主要特点。其次,文章集中分析访谈案例,考察访谈法在教育研究中的具体应用。文章以陶行知研究为个案,以“无结构式”的深度访谈的方式采访了相关专家,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陶行知的日常生活细节和生活教育的现场感。文章认为,访谈法丰富了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的内涵,使我们对陶行知先生的生平有了许多新的发现,对他的教育思想也有了更多的感性认识,对还原一个客观、生活化、人性化的陶行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在最后总结了访谈法的优点和局限。认识这种优点和局限,能够让教育研究者更好地发挥访谈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生活是艺术设计的载体,艺术设计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最终又融于生活。这正如鱼与水的关系。文章展示艺术设计和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探讨艺术设计的发展方向,对更好地服务人们的生活具有本质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生命教育是关于人的生活、生命与人生问题的教育,是教育人们认识生命、保护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是探索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价值的活动。通过从我国生命教育的现状出发,针对当前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阐述了开展生命教育的价值意义,提出了高校实施生命教育的可行性策略与措施,以实现教育的真正目的。  相似文献   

15.
以"生命"的视角看儒家的生命观对我们建立现代生命观、价值观、生态伦理观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本文尝试从儒家"生命"的概念、"生命"的原则、"生命"的意义和"生命"的过程四个方面,解读儒家的生命观。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生命教育逐渐被引入教育过程之中,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感到,教育应当尊重生命、关爱生命,本文从几个方面讨论了生命教育在教学实践中的重要性、必要性等,并对生命教育的授课内容和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进行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7.
在近几年的英语·教学研究中,教学与生活的联系一直是众多教育从业者们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首先介绍了英语生活化教学的内涵,然后分析了目前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四个主要问题,即学生对英语教学认识不足、学生学习热情不高、师资力量匮乏和生活素材缺失。在此基础上,本文最后介绍了教师对学生学习风格把握的重要性及生活化策略在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8.
张燕燕 《天津教育》2021,(1):146-147
小学生整体认知能力较低,对生命的认识尚不充分,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结合相关课程内容,强化生命教育,帮助学生更加全面、深刻地认识生命,尊重、爱惜、优化生命。本文对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生命教育能力的实施路径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9.
从国内外已有的生命教育主题和生命教育对策出发,概述生命教育的途径与方法,探析在生命教育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未来应该如何进行生命教育的构想,从而为更好地开展生命教育提供借鉴。最终目的在于帮助个体更好地认识生命,珍惜生命,保护生命,追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20.
The aim of the article is to examine the consequences of exclusion from school and work on the later life of young people. The article is based on a longitudinal study concerning Finnish youths who were unemployed and had not continued their schooling after compulsory school in 1985 (n = 6983). The life‐courses of these youths were followed up to and including the year 2000.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dropping out of education and working life after compulsory schooling quite strongly predicted a weak educational and labour market position. However, there were also many persons in the target group who had continued their education at a later age and succeeded in finding their place in working life. Altogether,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it should not be taken for granted that dropping out of education and work in youth necessarily lead to exclusion in later life. Both exclusionary and successful life careers were represented in the data, although the former were more comm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