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论高校基于网络CAI教学的发展及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图从程序式教学理论及认知心理学理论入手,结合广东省20多年来开展CAI教学的实践,尝试从理论上分析CAI发展三个阶段的特征、对教学的促进及存在问题,重点论述了网络多媒体CAI的兴起和定位问题,以及如何克服传统CAI的弊端,使之与课堂教学更有效的结合。同时结合网络技术知识,通过对软、硬件资源的建设等不同方面进行分析,概述了建设一个功能完备、可发展性强的网络多媒体CAI教学系统所需进行的规划。  相似文献   

2.
科研实验室是高校科技成果产出的主阵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高低与科研实验室存在的问题密不可分。目前国内科研实验室的成果产出逐年增加,但转化率普遍偏低。为打通高校成果转化的最后1公里,江苏省出台了校政企协同创新中心平台建设工作,校政企协同创新模式极大提高了高校成果转化的效率,有效解决高校成果转化中市场应用场景、知识产权意识薄弱、推广人才储备和研究人员热情不足等问题,为提高高校科研实验室成果转化效率提供了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3.
孙燕 《中国教师》2024,(4):10-14
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成果对于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本研究以1439项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作为研究样本,分析获奖成果分布特征,解析优秀教学成果聚焦的主题,并选取获奖成果中的典型案例阐释优秀教学成果的基本特征,最后提出成果培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关于专业课以科研促教学的发展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目前高校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研究,充分探讨了科研与教学的关系,并结合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自动化专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科研促进教学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5.
高校实验室是高校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基础实验和科研的重要基地,主要承担着本科教学、基础实验和科学研究的任务,因此,管理好高校实验室,保证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保持高校实验室的持续创新与发展是高校实验室建设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本教学设计串珠成线,将科技发展的足迹呈现给读者,穿越时空、亮点频出、高潮迭起,可谓“信手拈来、匠心独运”,读来令人爱不释手、回味无穷。本文始终紧紧围绕生本做文章,在深度对话中突出学生主体,在哲学思辨中妙引学生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历史的厚重呈现与现实的理性回归交相辉映。点评精当到位考究,点化读者学以致用。作为省级课题阶段性成果,学术研究性、科学引领性体现得恰到好处。  相似文献   

7.
土建类实验中心教学体系和发展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木水利实验教学中心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过程中,大胆改革实验课程设置、不断完善实验教学内容,结合专业特点、针对不同类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构建起多平台多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充分发挥研究型大学传统学科的优势,将科研成果和工程、社会应用实践及时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形成了双结合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介绍了土木水利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成功经验,以期为同类高校相近专业实验中心的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何暄  周甜 《中小学管理》2023,(11):21-24
北市西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基于新时代对区域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要求,探索以教育科研赋能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一是整合教育科研的资源和力量,形成具有高站位的教育科研发展规划,为区域教育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二是通过区域教育科研的协同学术攻坚与引领、科研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科研驻校”的持续跟进、教育教学成果的培育与推广,以教育科研助力区域教育改革发展;三是从组织保障、制度支持、资源支持三个层面着力,构建全方位区域教育科研支持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9.
信息化社会与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出了全新要求,但当前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有待加强,发展机制有待完善。基于TPACK理论框架和相关高职院校的长期探索,本文提出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导—训—研—赛”发展模式,通过面向教师开展系统化多维分层培训、建设课程资源库和开展混合式教学实践、组建复合型教科研学习共同体以及搭建大赛平台促教促改促发展,能有效地提升教师信息素养与信息化教学能力。实践证明,“导—训—研—赛”发展模式是教师信息化能力发展与高职院校创新发展的重要探索。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高等学校科研与教学的辨证关系为基础,阐述了科研对教学的促进意义,就如何实现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实现教学与科研的共同发展,提高学校办学水平,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高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及其和谐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1世纪,高校面临着信息化、全球化、市场化、教育现代化四大趋势的挑战,无论在教学培养人才方面,还是科学技术创新方面都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教学与科研是相辅相成的,互为促进的,高校应积极探索教学与科研的和谐发展,切实把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质量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2.
教学与科研的矛盾与统一问题成为近年教育科学研究的重点课题。教学是高校的首要任务,然而科学研究在高校发展和建设过程中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科学研究能够促进高校学术发展,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培养教师和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因此,正确处理好高校科研与教学的关系,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培养,还能解决教师在教学与科研上的困惑,更能提升高校的综合实力和促进国家整体教育方向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14.
基层教育科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教育科研投入大,费精力,周期长,见效慢,难以立竿见影.个别领导缺乏教育教学质量发展的长远眼光和计划。追求短期效应。不顾未来发展,对教育科研积极性不高。有部分教师被繁重的教学任务所束缚,几乎没时间和精力看书和学习,看不清教育科研在教育发展中的作用,不能自觉探索和运用先进教学方法和经验,走科研兴教之路。  相似文献   

15.
“我在工作中信奉两句话:第一,做自己该做的事情;第二,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这一点,那我们的社会将更加美好。”这简洁而有力的话语,出自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教授焦永和之口。2008年,焦永和喜获全国第四届高校教学名师奖。此前,他曾于2001年、2005年两次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所主持的“工程制图”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获北京市精品教材奖,2006年获北京市教学名师奖……他数十年潜心致力于教学、科研,默默付出,日积月累,分毫不爽地践行了自己的主张。  相似文献   

16.
《思想教育研究》2010,(9):F0002-F0002
学院坚持把教学质量作为生命线,组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攻关团队,实行“集团作战”、“重点攻关”,积极开展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大大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并形成研究专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论》。近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成果获教育部精彩一课奖3项,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二等奖3项;获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4项,省级精彩一课奖5项。  相似文献   

17.
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出以来,双创教育便在职业院校掀起了热潮。就业创业类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详细展示了职业院校在双创教育方面的经验与做法,能够作为研究职业院校双创教育探索与实践的样本。通过对20份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就业创业类申报书的质性编码及频次统计分析发现,目前职业院校双创教育有三大特点:在主题方面,彰显类型特征,融入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大局;在路径方面,致力于办学要素的系统创新,撬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革新;在成效方面,关注师生、专业、学校与社会层面的综合成效,强化在同类院校的推广应用价值。未来职业院校推进双创教育改革可以从三方面加强: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进程,进一步打造双创教育品牌;系统更新双创教育改革理念,强化双创教育制度化建设;更加关注师生层面的双创教育成效,大力提升成果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一名高中优秀物理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发展历程的个案研究发现,优秀物理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初始阶段、充实阶段和丰富阶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发展重点是不同的,并呈现出螺旋上升的态势。  相似文献   

19.
地方高校的科研管理首先要明确科研的定位,树立"以社会为中心"的理念,围绕区域社会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问题开展研究。因此,针对目前地方高校科研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不够紧密,科研成果转化率不高以及自身协调不够等不足之处,地方高校科研管理一要树立正确的科研导向,二要建立信息沟通交流平台,强化与地方政府及企业的联系,三要加强校内各专业的协调联合,强化多学科联合攻关,四是努力培育中介机构,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  相似文献   

20.
2013年初江苏省教育厅出台了《江苏省教学成果奖励办法》,首次对职业教育的优秀教学成果进行奖励。2013年底,评选结果揭晓:首先,有150项职业教育类教学成果获奖,占获奖成果总数的16.0%;其次,该奖项启动时全省共公示了223个职业教育类申报项目,最终的获奖面高达67.3%;最后,高等教育类共有获奖成果400项,其中高职高专教育获奖148项,占高等教育类获奖成果的37%,与职业教育类获奖成果相加,全省职业教育相关获奖教学成果占总数的31.8%。这些数据一方面说明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结构中的地位在提高,另一方面也说明职业学校对参评教学成果奖还不是很踊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