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写作要不要提炼主题?一般讲的新闻写作,主要包括消息和通讯。通讯写作必须提炼主题,这是没有争议的。消息写作是否也要提炼主题呢?我们认为,有少数消息,如简单地报道一种自然现象或一个社会动态,仅仅给读者提供一个新的信息,就无所谓提炼主题的问题。但就大多数消息来说,仍然需要通过提炼主题来说明某一问题,或宣传某一种思想,观点的,不可能都作“纯客观”的报道。新闻主题是从对客观事实、具体材料的分析研究中产生的。过去有些人习惯于“主题先行”的办法,“坐在家里想点子,跑到下面找例子,关起门来写稿子”;或把事实当作“面团”任意搓捏,用来说明自己想要说明的问题,或  相似文献   

2.
《军事记者》2012,(1):59-59
黄保才在2011年第7期《新闻实践》中撰文道,面对重大主题报道.一些媒体仅满足于“图解式”“脸谱化”的简单机械报道方式.以致报道开掘不深、立意不高,既不叫好也不叫座。主题先行。重大主题报道应突出主题,但并不等于“主题先行”。那种以“成就报道”来代替“建设性”报道的做法.既不符合当地实际,也可能将新闻亮点湮没在“假大空”报道里了.  相似文献   

3.
王志俊 《新闻三昧》2008,(10):24-25
我们在新闻报道的写作实践中,在掌握了大量素材后,首先要面对“写什么”和“怎么写”的现实而具体的问题,也就是首先要确定报道的主题。每一篇优秀的新闻报道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事实描述真实新鲜,思想观点健康正确,文字表达生动新颖,可读性强。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它们都有一个新鲜、正确、新颖的主题。由此可见,主题是新闻报道的灵魂,是新闻素材、结构、语言运用、标题制作等的主线。  相似文献   

4.
主题,是文章的中心思想。通讯的主题就是通讯的“灵魂”,一篇好的通讯稿件,必须有一个好的主题。因为,主题决定着通讯的社会价值,支配着通讯写作的全过程。所以,提炼主题在通讯写作中,就显得十分重要和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5.
什么叫主题,就是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古人叫“意”。提炼主题就叫“立意”或“炼意”。记者、通讯员收集好写作的素材之后,动笔写作之前,首先要提炼和确定所写新闻的主题,即中心思想。为什么要提炼主题为什么先要提炼和确定主题?我们写新闻不是为写作而写作,而是为了宣传政策,引导舆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每篇新闻就要宣传一种思想观点,就要有一个主题。另外,我们手边收集到的素材是杂乱无章的,需要从这些素材中理出一个头绪,由一种主导思想即主题来加以统率。也就是毛主席说的“用明确的观点去统率这些材料”。唐代诗人杜牧说“文以意为主”,也是这个意思。宋代  相似文献   

6.
文献主题和文献标引用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文献主题”理解上的分歧,提出了“文献标引用主题”的概念,并具体阐述了“文献标引用主题”与“文献主题”的区别,及“文献标引用主题”的形成原则和标引功能。  相似文献   

7.
2021年12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的《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首次以“做强做优主题出版”专题重点部署主题出版,确定了主题出版的战略地位。做强做优主题出版,成为“十四五”时期我国出版业发展的首要任务。作为一项高关注度、高难度、高融合度的事业,主题出版如何为党和国家发挥思想引领和文化支撑的重要作用,如何做强做优,值得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8.
主题展以目的为导向,通过对主题相关素材的展示与解读,回应公众关心的当下社会发展问题。本文讨论了主题展的模式、内容构建路线及叙述策略,提出主题展要以公众关注的“问题”为导入,以科学知识为支撑,以观众自身经验为出发点,以未来发展为导向,以提供解决方案或思辨路径为线索,以观众态度转变为目标。并指出主题型展览与知识型展览在知识的创造、积聚和传播中发挥着互补的作用,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9.
主持人语: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构建和谐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共建和谐”是当今中国的时代主题,也是主流媒体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间内的重要任务。本期《前沿关注》讨论的主题是“唱响‘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的主旋律”,组织刊发的一组文章不但深刻地阐述了做好“科学发展共建和谐”主题宣传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而且从报纸到广电,从不同视角分析了如何进一步提高“科学发展共建和谐”主题宣传质量,提高宣传报道效果,并介绍自己媒体在主题宣传活动中进行多方面创新的具体做法。这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对媒体进一步推进“科学发展共建和谐”主题宣传活动起到了很好的引领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分类——主题”目录,是在分析文献的内部特征时,既进行分类分析,又进行主题分析、概念分析,同时用检索标识标引这两方面分析的结果,而编制成的文献检索工具体系十年前,国内图书情报界关于“分类目录”、“主题目录”的利弊及两者如何结合、以利扬长避短的讨论,促使了“分类——主题”目录的发展。它解决了繁多的同主题或同类属文献题录卡或款目如何排列、以利检索的问题,引起重视。几年来,从公开的资料和笔者的亲自考察来看,国内图书情报界关于“分类——主题”目录的编制形成了几种基本图式,各种图式在实用中日臻完善。一种图式是“在主题款目上,引进分类检索标识,把主题检索和分类检索的特点连接在一起,可以提高揭示深度,扩大主题目录组织的多样性作用。”这种“分类——主题”目录图式以广东科技图书馆编制的期刊、情报文献检索题录卡最为典型。1986年5月,笔者在该馆学习、考察时看到:这种图式(如图一),能解决主题相同而类目  相似文献   

11.
潘宇 《科技与出版》2022,(5):105-110
选题开发是主题出版活动的灵魂,决定着主题出版工作的方向。文章通过梳理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重点图书·主题出版规划”和教育部“全国高校出版社主题出版选题”三大项目中大学出版社主题出版选题入选情况,分析大学出版社主题出版选题的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大学出版社主题出版选题开发策略,以提升选题质量,推动大学出版社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有必要把图书情报界关于主题的不同表述规范一致。目前在图书情报文献中存在着对主题定义的多种解释,如有人认为主题就是“研究对象加研究观点。其公式为:内容=问题(或对象) 问题(或对象)的观点”。还有的观点认为“把论述的对象即事物,学科或问题都看作主题”不对,“因为,这样一来主题的外延是无限扩大了,但其内涵就所剩无己,主题不仅没有突出,反而被淹没了”。达两种观点都是要对主题的内涵予以限制,这种考虑是必要的。但是,限制必须适当,应该符合文献情报的特点,即必须看到:  相似文献   

13.
主题展览如何设计?展览主题是什么?如何提炼和表达主题?是多年来存在诸多模糊认识和困扰展览设计团队的重要问题,并直接影响到展览设计的质量与展示效果。本文首先从基本概念、展示教育目标的角度,提出展览主题应是策展人“最希望观众在参观展览后能记住或认同的一个科学理念或概念”;进而提出“主题引领,纲举目张”的设计方式,二级、三级展区的分主题、内容、展品等,均应为有效表达主题服务;同时,采用主题的“语句式表达”“显性化表达”方式,以强化主题表达的效果。合肥市科技馆新馆展陈建设即采用了上述认识和设计方式,并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党报是党的喉舌和工具,党报的主题宣传是党报宣传的最重要的任务。无论是党报的战略性主题宣传还是战役性主题宣传,都有一个如何强化主题效果,提高党报的引导力问题。战略性的主题宣传和战役性主题宣传主要的是从时间的长度上来衡量。实际上每一个战略性主题的宣传和每一个战役性的主题宣传都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做到主题宣传的系统方案先行,党报整体宣传力量的统筹,才能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15.
在新闻采访与写作中,主题的提炼顺序有两种:一种主题在先,题材在后;一种是题材在先,主题在后,主题在先,题材在后,而后结合,这主不是主题先行,笔者认为,我们提倡记者要有主题先行意识,因为它有助于记者更好地进行采访和写作,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探讨这个问题之前,不妨先给“主题稿”一个简洁明晰的定义。什么是“主题稿”?笔者认为,那就是根据对一些(或一个)新闻事实的叙述、分析、判断而表达的对某一主题的思考、评价、立场、观点、主张等。它既是撰文记者的思想,也通常是发表这篇稿子的报纸的思想。它与一般信息稿(如消息)的区别在于:信息稿让事实说话,记者“躲”在后面;而“主题稿”是记者“站出来”说话。因此,它也可以看作是报纸自己的声音,具有无可争议的独有性。一、问题的提出:“主题稿”过时了?近年,笔者不断地听到一种论调:不应再搞“主题稿”了,“主题稿”时…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介绍了主题图的优势,然后从语义索引、企业信息集成、知识管理和E-learning 4个方面介绍了主题图的具体应用,最后对比分析了主题图和RDF的相似之处和不同点,讨论了它们之间的互操作问题。  相似文献   

18.
何军 《新闻前哨》2002,(9):20-20
人们在采写新闻时,最头疼的应该算是“捉点子”,有了“点子”,便下笔如有神;反之,面对大量的新闻素材,虽绞尽脑汁,却元从落笔。这种现象从新闻理论上来讲,其实就是一个新闻主题的提炼问题。 新闻主题的提炼,是采写新闻的关键所在,提炼出的主题能以小见大,即“滴水见太阳”,便可算成功。要提炼出成功的主题,“逆向思维”是方法之一。 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方法,而逆向思维要解决的正是这个问题。因为当一件事情让  相似文献   

19.
目前出版的一些新闻学教科书,在讲到消息写作时,都论及了提炼主题的问题。有的说“每一篇新闻都有一个主题”,“哪怕只写几句话或一句话,也有它的主题”。有的表述得更彻底:“没有‘无新闻主题’的新闻”。只有复旦大学新闻系编写的《新闻采访与写作》一书,谈到了“有少数消息,如简单地报道一种自然现象或一个社会动态,仅仅给读者提供一个新信息,就无所谓提炼主题的问题。但就大多数消息来说,仍然需要通过提炼主题来说明某一问题,或宣传某一种思想、观点”。对这些畅行于新闻系课堂的说法,笔者倒有一点疑义。我认为,通讯需要提炼主题,这是没有争议的。但多数新闻(指消息这种体裁,以下同)不存在提炼  相似文献   

20.
题材、主题和报道形式是构成新闻作品的基本要素。一篇优秀新闻作品产生的过程,正是传播者选择题材、提炼主题、选择报道形式的过程。本文仅就新闻的选择过程作一些思考,以就教于同行诸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