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研究的实证分析基于32所教育部直属"985工程"高校2014年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数据。高校毕业生存在明显的就业方式偏好、就业地域偏好、就业单位性质偏好和就业单位行业偏好。从就业方式来看,高校本科毕业生明显偏好于"国内升学"和"国(境)外留学";从就业地域来看,高校毕业生明显偏好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和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从就业单位性质来看,高校毕业生主要偏好国有企业、"三资"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等机构和单位;从就业单位所属行业来看,高校毕业生主要偏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制造业、金融业等行业。导致教育部直属"985工程"高校2014届本科毕业生在就业方式、就业地域、就业单位性质和就业单位行业等方面存在就业偏好的成因:一是"985工程"高校毕业生具有相对优越的人力和社会资本,二是"985工程"高校良好的社会和学术声誉,三是由于中国劳动力市场典型的二元分割。为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偏好,毕业生应不断增强自身的就业风险防范意识,高校要积极开展就业心理辅导工作,政府要努力发挥其宏观调控的职能。  相似文献   

2.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由于就业市场的培育滞后于劳动力的增长速度,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日趋严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需求促进政策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行为选择和就业机会有显著影响;供给促进政策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和就业机会有显著影响;供求匹配促进政策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和就业机会有显著影响。因此,完善就业政策以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解决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运用大学毕业生调查数据,从人力资本投资的角度分析了当前大学毕业生专业与工作匹配的状况、影响因素及工资效应等。研究发现近三成大学毕业生的专业与工作不匹配;专业与工作匹配受专业本身的影响,即不同专业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匹配可能性有显著差异;专业与工作匹配还受到性别、学校特征以及实习经历等因素的显著影响;专业与工作不匹配会给毕业生带来工资效应。基于以上结论,本文就大学生就业匹配问题为相关部门提出了建议。
Abstract:
Using 2008 graduates' survey data and quantitative method,this paper studies several questions on the match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 filed of study and their jobs.We find that:firstly,thirty percent of college students report that their filed of study and job are not related;secondly,field of study and job match varies across college major,which means students in different major have a different possibility of match;thirdly,match are also affected by several factors,such as gender,college characteristic and individual intern experiences;and lastly,mismatch between field of study and job has a wage effect on students salary.Based on these findings,we propose some policy implic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government,universities,graduates,and employers.  相似文献   

4.
单因素方差分析用于完全随机设计的多个样本均值间的比较,其统计推断是推断各样本所代表的各总体均值是否相等.通过实例来完成单因素方差分析,并分析了单因素方差分析的优点和缺点.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在对大学毕业生情绪管理能力与就业绩效关系的系统分析基础上,采用调查问卷法对大学毕业生情绪管理能力对就业绩效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情绪管理能力已成为影响大学毕业生求职的显性因素,大学毕业生情绪管理能力的不同维度对就业绩效的影响效应显著不同,其中情绪认知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对就业绩效各维度均有显著影响,情绪适应能力只对过程绩效有显著影响,情绪表现能力对获得绩效和满意绩效均有显著影响。情绪管理能力对就业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将为高校运用情绪管理促进就业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统计学的视角,利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随机选择南京审计大学2020级322名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汇总。调查结果显示:实习经历、专业对口、就业难度、工作薪酬、升职前景、工作强度以及职业培训对毕业生就业质量均有一定影响,其中以工作薪酬水平的影响最为明显。针对以上研究结果,文章从薪酬待遇、院校建设以及毕业生自身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以切实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7.
评估地方院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感的水平,分析性别、专业类型和专业满意度的差异发现:受测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感处于一般水平;性别和专业类型对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感的主效应不明显,专业满意度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感的主效应显著;并且性别和专业类型,专业类型和专业满意度以及性别、专业类型和专业满意度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感交互作用均不显著,而性别和专业满意度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感的交互作用明显。由此可见。地方院校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感存在显著的专业满意度差异,并且性别和专业满意度对其的交互作用也显著。  相似文献   

8.
当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为了解毕业生就业和思想状况,使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等方面的工作更加有的放矢,本文通过调查统计分析,探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和思想状况,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对于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有很重要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大学毕业生由于性别、政治面貌等因素的不同会导致就业能力的显著差异。工作经历、环境适应能力、社交礼仪等因素对就业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并且呈线性关系。高校应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加强实习、实践教学。大学生自身要注重个人修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在学习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几方面的共同作用,才能有效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体制与大学毕业生就业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从劳动力市场供给的角度,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归因于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不足,而就业能力的大小与高等教育体制是密不可分的.要改革招生制度、创新培养模式、加强就业指导,增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缓解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独立学院某一学期学生成绩的抽样,利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研究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出不同性别,学院,不同教师所带班级成绩是否存在明显差异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精英与大众化:大学毕业生就业特征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由精英向大众化过渡,不仅仅是量的变化,更是质的变化。本文以大学生就业特征为切入口,从大学毕业生的身份、就业市场、就业结构和就业形式等四方面,对精英与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大学毕业生就业特征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3.
沟通——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必备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沟通能力是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成为了企业挑选人才的首要因素,提高沟通能力是高校毕业生提高就业能力的基础和前提,学校要注重,第一课堂教育,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参加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通过对用人单位进行较大规模的调查以及较为严谨的数据分析,试图了解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素质的整体要求,以便引导大学生在校时有的放矢地学习,减少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性情况的发生。本研究以美国著名职场研究专家Bill.Caplin的研究形式与成果为基础,采用二次量化的量表形式,并利用spss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最后,依据研究结果分析了大学生及高校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国内外大学生就业力相关研究文献的分析归纳,提出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力由专业技能、基本能力、教育背景及家庭背景四部分构成。在对构成毕业生就业力的四个部分进行阐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提升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力的路径和对策,指出高校和大学生可以通过提高专业技能水平、积极参加校内外实践活动、适当参加创业活动和提升教育背景等手段提升毕业生就业力。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就业是高等教育培养的最后一个环节,与整个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都密切相关,就业率和就业层次是对高等学校办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随着高校连年扩招,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出现了局部和结构性的供大于求,这种局面又在客观上造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外部环境恶化。  相似文献   

17.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后,"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正逐渐失去原有的光环,加之日益增加的就业压力,使得大学生以一种怎样的心理去面对就业成为值得调查和分析的问题。本文结合大学生心理调查情况,对如何调整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提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鉴于先前鲜有人同时关注就业能力和社会网络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影响,本研究将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两个角度出发,探究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社会网络特征对其就业质量(起点薪酬、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本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了性别、年龄和文化程度等人口统计学变量的情况下,就业能力对起点薪酬和工作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β=0.227,p0.01;β=0.159,p0.1);社会网络规模对起点薪酬和工作满意度也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β=0.173,p0.05;β=0.190,p0.05);社会联系人地位在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和起点薪酬间起着显著的调节作用(β=-0.150,p0.1)。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江西省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对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内涵进行探讨,探寻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产生影响的多方面因素,以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20.
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通过对大学生就业问题问卷调查发现,目前大学生择业的自主意识和竞争意识增强,定位比较理智、自我分析比较客观,择业期望值偏高、社会责任意识淡薄,很少顾及所学专业、专业意识逐渐淡化,缺乏科学的职业规划、求职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因此,必须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力度,加大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力度,加强大学生就业的指导与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