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职场中的人们.每天要去承受竞争带来的压力.上司的好恶往往决定着员工的职业前途,员工如何去面对上司.自然是一个不小的课题。在现实社会中,许多员工屡犯禁忌,不懂职场生存技巧,致使自己难以和上司更为融洽地相处。  相似文献   

2.
加班不是所有公司的企业文化,上司的眼睛是雪亮的,你是伪加班还是真努力,怎么逃得过上司的火眼金睛?职场上,努力工作很重要,合理安排时间也很重要。为加薪佯装加班反遭上司降职  相似文献   

3.
在办公室里,适当的幽默是必要的,不仅可以活跃办公室的气氛,还能彰显你的人格魅力,增加你的人气,但是在办公室这个无风还起三尺浪的地方,一定要注意开玩笑的艺术,哪怕是最轻松的玩笑话,都要注意掌握分寸,否则得不偿失。不要开上司玩笑上司永远是上司,不要期望在工作岗位上能  相似文献   

4.
职场妙语     
李晓 《新闻世界》2008,(2):24-24
在工作中,如果你碰到一些难题时,如何解决问题,不让上司质疑你处理危机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5.
在一个网站看到“十句保你职场不败的名言”可堪一记:一、应答上司交代的工作:“我立即去办”!二、传递坏消息时:“我们似乎碰到一些情况……”  相似文献   

6.
人们大都关注怎样管理部属,而管理自己的上司,是一个为人很少关注的重要问题。对此杜拉克提出了极为精辟的见解。他说,有效的管理是人还得设法管理自己的上司,这是很重要的。管理上司其实并不难,但只有有效的管理人才能了解,管理上司的奥妙在于运用上司的长处。  相似文献   

7.
聪明误     
孙玉祥  智者 《出版参考》2007,(10):41-41
文人十有八九是聪明的.这聪明的表现之一就是看不起上司.认为上司不如自己聪明。所以,他要么看不起上司的文采.要么说上司文理不通.要么就干脆说上司一窍不通——岂止文理。晚唐时的温庭筠可以说是个例子。[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简单是金     
如果有人告诉你,“还是来参加会议吧,万一需要你的意见呢”,这时候你怎么办? A、拒绝参加会议。因为如果他们不告诉你会议的目的以及你的参加会有什么作用,去参加会议是毫无意义的。 B、这要看谁让你去参加会议,上司让你去参加与同事让你去参加会议是不同  相似文献   

9.
聘用朋友有什么不好?很多人不理解。是啊。在你取得成功的时候,有朋友和你分享喜悦:在你苦恼的时候.有朋友听你诉说:在你遇到困难时.是朋友向你伸出援助之手。为什么不能聘用朋友?我们的回答是.当朋友变成了你的员工.当你变成了朋友的上司,那么。这种关系就会增加你的管理难度.因为.当朋友有了错误时.你碍于面子而不愿批评他,结果.其他的员工便以此为榜样.他们会说.同样的错误。你为什么不批评某某而专门批评我。在这种背景下.你又怎么能让你的部下心服口服?你的事业又怎么可能获得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先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它出自《李普曼传》. 1910年,美国,波士顿.正在哈佛大学读书的沃尔特·李普曼,收到《波士顿平民报》主编的聘请,让他兼做该报的记者.李普曼对此拿不定主意,他决定去找林肯·斯蒂芬斯,征求一下他的意见.斯蒂芬斯是以写揭露性报道声震全美国的声名显赫的大记者.他对李普曼说:“从你个人的角度看,你首先要考虑的是,将要成为你上司的那位编辑是不是一个明智的人和优秀的新闻工作者.”  相似文献   

11.
正1.要么全力以赴地干,要么早点滚蛋,在任何一个位置混日子迟早会有人拿你开刀,你要明白,做企业不是做慈善,如果你愿意被慈善,我建议你去要饭。2.别把老板和上司当傻子,他装傻不等于真傻,不追究不代表他不记得,只是他给你机会去磨练,你的这些小伎俩他早就比你耍得专业几百倍了,不然他也不敢坐上这个位置。3.别见人就说你有多苦,说久了一定会成为公司里最苦的那一个,苦了这么久还拿不出解决办法,只能说明你不是智商有问题就是情商有缺陷,因为没人在乎你苦的过程,只在意你得意的结果,包括你自己。4.对工作,一诺千金,言出必行,每次放空炮,还有谁会相信你能做好,凭什么让公司给你最好的资源。5.别以为自己很牛,真要觉得自己很牛,童工作结果出来看,这比你吹一万次牛更有说服力,更能得到公司的认可。  相似文献   

12.
谷雨 《全国新书目》2008,(Z1):15-15
一年之计在于春,这正是设想新生活、制定新计划的时候。人们的内心也开始蠢蠢欲动:是不是该换个薪水更高的工作?再也不想忍受上司的坏脾气?是不是应该再往上晋升一级?该不该考个公务员?当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你觉得明  相似文献   

13.
8月22日首都一家报纸告诉读者:“再过不久,您可以随时理直气壮地向上司或老板说一声:‘我要带薪休假!’然后挑选一个您愿意的时间、喜欢的方式,带着家人徜徉于湖光山色、异域风情。这是真的,因为这是法律赋予你的权利——国家有关部门人士近日透露,中国今后五年内将全面实行带薪假期制度。” 同一天的北京晨报记者则说,这是假的。他们从网上看到这一消息后,采访了国家有关部门的负责人。人事部政法司的同志表示:“没有听说此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政治司法规处一位负责人说,她在网上也看到了这条消息,如果真有此事,她应该…  相似文献   

14.
难在何处     
美国有个名叫琼斯的新闻记者,极为羞怯怕生,有一天他的上司叫他去访问大法官布兰代斯,琼斯大吃一惊:“我怎能要求单独访问他?布兰代斯不认识我,他怎么肯接见我?” 在场的一个记者立刻拿起电话打到布兰代斯的办公室,和大法官讲话:“我是明星报的琼斯,我奉命访问法官,今天能否接见我几分钟?”很快,他放下电话,对琼斯说:“你的约会安排好了。”  相似文献   

15.
聘用朋友有什么不好?很多人不理解.是啊,在你取得成功的时候,有朋友和你分享喜悦;在你苦恼的时候,有朋友听你诉说;在你遇到困难时,是朋友向你伸出援助之手.为什么不能聘用朋友?我们的回答是,当朋友变成了你的员工,当你变成了朋友的上司,那么,这种关系就会增加你的管理难度,因为,当朋友有了错误时,你碍于面子而不愿批评他,结果,其他的员工便以此为榜样,他们会说,同样的错误,你为什么不批评某某而专门批评我.在这种背景下,你又怎么能让你的部下心服口服?你的事业又怎么可能获得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术﹄类图书畅销的反思肖凡近些年来,图书市场上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动向,就是“术”类图书相当畅销。此类图书内容大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生活类,如养生保健、美容美发、编织烹饪、养花养鱼等等。二、人际关系类,如权谋术、猜心术、如何与上司相处、如何与异性交往...  相似文献   

17.
李瑞清,江西人,清朝末年做过江苏布政使。不久,民国建立,李瑞清离职。临行前,把所有账目拉了一个清单,连同上百万元公款交给当地士绅,以示清白,他自己则变卖家产,才凑足了远游的盘缠。此时,原苏州巡抚程德全摇身一变,成了革命党,当起了江苏都督。程德全是李瑞清的老上司,力邀李瑞清到自己的都督府当顾问。  相似文献   

18.
洋人看美女     
一北京的美女朋友突然被派到西雅图工作,接到上司命令的三天后,她还没有反应过来这对自己意味着什么。她说,一想起要去那么天荒地老的地方呆三年(一辈子能有几个三年啊),就觉得头晕得厉害,精神恍惚。没办法,一个月前,她在懵懂中还是被飞机扔在了太平洋彼岸。从此,晨昏颠倒间,这个人算是从我的MSN上彻底消失了。  相似文献   

19.
阿秀 《出版参考》2007,(3):33-33
很多人都觉得工作压力大,很少的人在享受自己的工作。作为上司.他们更愿意看到自己的员工热爱自己的工作,因为只有真正热爱工作的人,才能做出优秀的成绩来。  相似文献   

20.
李廷彦定律 宋人邢居实在他的<拊掌录>里记载了一个"对偶亲切"的故事.有个叫李廷彦的基层干部写了一首百韵诗自述其志,呈献给他的上级领导"请教".中有一联云:"舍弟江南殁,家兄塞北亡."上司看了之后暗自心惊,深表同情,感叹道:"君家凶祸,一至于此!"李廷彦忙不迭地回答:"实无此事.但图属对亲切耳."上司听了,即刻晕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