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月20日,国家邮政局、江西省人民政府主办,省邮政局、南昌市人民政府承办的题示邮票首发式在省展览馆举行。王虎鸣和八大山人纪念馆副馆长王凯旋在现场签名。省邮政局、省集邮协会举办“2002年江西省集邮展览”(至21日),并有邮品展销。  相似文献   

2.
戴定国 《上海集邮》2002,(12):26-28
美国的人物邮票,通常都是单枚成套,在设计上以头像为主,或辅以与人物有关的背景。美国邮政通过发行人物邮票,在方寸之地展示他们绌特的魅力和风貌,再现了美国历史中…个个精彩的片断。今年7月以来,美国陆续发行了一批面值为37美分的人物邮票,本对此略作介绍。  相似文献   

3.
原艺珊 《集邮博览》2012,(12):26-27
设计《京剧净角》邮票是五年前的事了,那时我在集邮总公司工作。2007年初发行《京剧生角》邮票,我和同事一起设计了一个本专题邮册,我负责邮册里的净角个性化邮票、旦角个性化邮票和《京剧经典剧目》纪念张本票的原画创作。一个偶然的机会,当时的邮票编辑室主任王虎鸣,在总公司一位领导办公桌上见到了我画的那本纪念张本票,遂约我试试设计《京剧净角》邮票。  相似文献   

4.
《上海集邮》2009,(10):10-11
甘肃兰州8月2日,省委宣传部、甘南州委、州政府、省邮政公司主办的邮票首发式在东方红广场举行。姜伟杰、王虎鸣在现场签名。  相似文献   

5.
李永生 《集邮博览》2011,(10):67-67
《集邮博览》第5期《从邮票中的人物吸烟谈起》一文,开头说“细数新中国邮票,发现有5枚人物抽烟的图案……”,此说法不准确。因我在外地工作。邮票和目录都存放在老家。无法细数。但凭记忆,依稀记得邮票中人物吸烟的图案远不止5枚,粗略算来也在10枚以上。除上述5枚之外,另外还有;  相似文献   

6.
《上海集邮》2002,(3):8-8
2002-5《步辇图》 2002年3月16日 小型张 8元 160×82mm(邮票142×50 mm),影写版,王虎鸣设计,阎立本原画,郑复康编辑,北京邮票厂。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中国的变革,是人类历史上的大事,因此在外国邮票上也能欣赏到表现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历史事件与人物的画面。  相似文献   

8.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并发行邮票以来,人物邮票在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截至2008年底,先后共发行了包括古今中外各种人物邮票237套,551枚。本文现对这些邮票进行分析。由于中国人物邮票从发行至今跨越的时间很长,牵涉的人物面广范围大数量多,其中有些人物形象在画面上很小,  相似文献   

9.
“集邮从娃娃抓起”是集邮界有识之士共同的愿望,可是说来容易,实话起来却难,难就难在中国还不富裕,而全年的邮票面值又太高,家长拿不出许多钱来供孩子买邮票。此外,还有两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即邮票发行体制僵化,邮票能被儿童喜欢的题材不多。  相似文献   

10.
9月10日,我国国家邮政局发行《天安门》个性化服务专用邮票1枚,北京市邮票公司特印制由王虎鸣与冯小红设计的“BYDF-2”1枚(北京原地封),主图庄重大方,色彩鲜艳,与邮票主图相得益彰,邮票销“北京·王府井(1)”邮政局的“天安门”风景日戳,另外北京邮票公司刻用  相似文献   

11.
由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人民邮电出版社、中国集邮总公司、国家邮政局邮票印制局等单位联合主办,湖北省邮政局和武汉市人民政府承办,武汉市邮政局协办的第25届全国最佳邮票揭晓颁奖活动圆满结束。本届佳邮评选活动共收到评选选票151726张,其中有效选票149730 张,中选选票141005张。呼振源设计的《邓小平同志诞生一百周年》邮票获得最佳邮票奖,王虎鸣设计的《鸡血石印》邮票和《清明上河图》邮票获得优秀邮票奖。陈绍华设计的《甲申年》邮票和王虎鸣设计的《清明上河图》邮票获得专家奖,北京邮票厂印制的《鸡血石印》邮票获得最佳印刷奖。  相似文献   

12.
《上海集邮》2008,(10):9-9
新疆阿克苏7月6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邮政集团公司主办的邮票首发式暨集邮展览开幕式在阿克苏文化艺术中心举行。展出邮集27部(至8日)。王虎鸣在现场签名。  相似文献   

13.
《上海集邮》2010,(5):8-9
广东潮州 11月16日,省政府主办的省第二届粤东侨博会暨市第三届文化旅游节开幕大会在广济门广场举行,其间,以10分钟举行邮票首发式。王虎鸣在现场签名。  相似文献   

14.
J116-2“欢庆”邮票上画了11位人物,涵盖西藏各民族具有代表性的8种民间歌舞、宫廷歌舞和宗教歌舞。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集邮”?“集邮”从字面上解释意即“收集邮票”,收集邮票做什么?一般是满足收藏癖好或怡情益智,培养正当的休闲娱乐,或会友共赏,发展人际关系。如同学中有人集邮,影响所及,大家跟着集,或同事朋友之间亦是如此感染,这在物质较缺乏,休闲娱乐不足的年代,确是一个非常实惠的嗜好。但集邮也是一个花费很大的娱乐,没有多一点的经济来源,也是玩不起的,因为每一个对集邮发生兴趣的邮迷,无不梦想拥有较好、较珍贵的邮票。这种欲望无时无刻不在脑中盘旋,但却不容易如愿,除非你家财万贯,可以尽情地花大钱购买珍贵邮票。否则,尽管你喜爱邮票的热情在燃烧,望着珍贵邮票却只好看着流口水,到最后总是失望地停下来或暂时离开集邮,因为实在玩不下去了。这就是“集邮”收集邮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1967年4月至1970年1月,中国邮政发行的19套,80种“”字邮票,倍受集邮界瞩目。1998年,时任亚洲集邮联主席的郑炳贤在福州讲学时说过:中国的“革”邮票同中国的解放区邮票一样,也是独树一帜,征集参展大有前途。事实上,在近年世界或国际邮展上,“”字邮票展品常获高奖。  相似文献   

17.
谢宇 《上海集邮》2002,(5):26-27
近几年,为重大事件临时增加发行邮票的做法在各国屡见不鲜,特别是对于重大体育赛事,更常临时发行邮票,而对于人物邮票,各国邮政则往往采取慎重的态度。  相似文献   

18.
蔡武峰  王隆基 《上海集邮》2001,(10):36-37,41
苏联解体后成立的15个独联体国家中,在近10年的时间里已有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阿塞拜疆、立陶宛、乌克兰、亚美尼亚、摩尔多瓦、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10国先后发行了中国题材邮票,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还分别与中国联合设计同图案邮票(即所谓的“联合发行邮票”)。此外,独联体国家的WWF徽志邮票以及生肖邮票,属广义的中国题材邮票,不在本文叙述范围内。  相似文献   

19.
杨耀增 《集邮博览》2001,(11):30-31
1950年11月间,我和黎震寰合编《新中国邮票手册》。本来打算编写一部图并茂的《新中国邮票图鉴》。这个动议在《新中国邮票手册》的“例言”里.即已阐明,“例言”提到:“敬祈海内先进同好,绳其得失,正其缺谬,俾再版时分别订正,并作编篡《新中国邮票图鉴》之参考”。同时在《手册》的扉页也刊登了全版面的“出版预告”,原计划于1951年春节出书。  相似文献   

20.
余岢 《上海集邮》2007,(4):30-31
在我国邮票史上,人物题材除了导师、领袖之外,30年间有5套11种问世的,仅仅鲁迅先生一人。元帅、大将,甚至某些开国元勋,古代的圣人贤士也“望尘莫及”;这一殊荣之所以只落在鲁迅先生头上。除了他是一个伟大的启蒙家、学家之外,主要原因可能在于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赞誉他“是中国化革命的主将……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绝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等有关。[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