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说起"80后"、"90后",我的眼前就会出现我的学生,是我而立之年后所教的一批又一批学生,他们给我的整体感觉就是可爱又可信。这也许要从我1994年到上海教的第一批学生说起。  相似文献   

2.
教了30年的声乐,与同事们一道培养了一批批声乐人才。每当听到学生们展开歌喉深情演唱的声音,心中总是甜蜜蜜的。有人劝我好好总结一下自身的教学经验,这倒把我给劝“懵”了——我哪有  相似文献   

3.
为爱留下来     
正三年的师范读书生活转眼已经结束,我怀着一颗懵懂而又充满期待的心来到了分配后的小学。报到那天,我早早地赶到了学校,在等待老师和学生们的间隙,我凝望着这座安静而又祥和的校园,心里默默地对自己说:"尽心尽力地教好每一个学生,加油!"平淡而又忙碌的教书生活开始了,我每天尽力上好每一堂课,课后认真批  相似文献   

4.
<正>2016年8月,我送走了一批毕业班的学生,迎来了一批○○后的孩子。这些孩子在家里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有点自私任性,我心里暗暗想:不能用以前的方法去教00后的孩子们了,应该转变方法。教六年级的孩子,我与学生像朋友、像知己;00后的小不点们……我觉得应该与学生像母子、像玩伴、像朋友、像知己……也许有更多的关系。最主要的是要有爱心、有耐心。开学第一天,就有一个孩子不停地哭泣,我走到他  相似文献   

5.
杨雪峰 《教师》2010,(32):58-58
课堂改革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多年来,就课堂教学的总体情况而论,课堂教学方法没有多少改变,依然是教师苦口婆心教,学生在静静地听讲,年复一年周而复始,只是学生换了一批又一批而已。在我以往十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所教过的学生基本没有过质的变化,不喜欢英语的还是不喜欢,出成绩的还是英语基础本来就很好的学生。  相似文献   

6.
最好的教育     
孙达 《班主任》2020,(3):71-71
偶然发现我师范时的班主任华老师发表的一篇文章《我教过的学生们》,当我细细品读时,赫然发现我的名字也在其中,华老师用饱含深情的笔墨赞美了我从师范读书到走上教育岗位的各种点滴进步。华老师在师范学校时间不长,没想到他依然如此关注着他的第一批学生们。于是,我在内心有些沾沾自喜的同时,不禁又有些汗颜,多年前的往事也一一浮上心头。  相似文献   

7.
我是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参加工作八年了.八年来,学生换了一届又一届,让我深有感触的是:学生“素质”一批不如一批了。这不是我一家之淡,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感叹。并不是学生不如原来的聪慧了,这种倒退主要体现在基础知识上。原来的初一学生书写能力,基本表达能力都不错,尤其写字基础好,因为前些年老师们都重视这方而的教学。我记得自己上小学时,语文老师是从笔画教起的,一个字先写哪一笔,丝毫不能出差错,这种要求一直贯彻到六年级。所以我们那时候的人写字都比较合规矩,而且较少写错别字。  相似文献   

8.
曹玉萍 《教育文汇》2004,(5):53-53,59
教了30年的声乐,与同事们一道培养了一批批声乐人才。每当听到学生们展开歌喉深情演唱的声音,心中总是甜蜜蜜的。有人劝我好好总结一下自身的教学经验,这倒把我给劝“懵”了——我哪有什么经验?如同一条鱼游于水中,它对水的感觉只有它自己知道;即使它说出来,你也感受不到呀!当  相似文献   

9.
正十几年的教学生涯让我从一个稚嫩的年轻教师逐渐走向成熟,做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可以说是从我站上三尺讲台面对那一双双求知的双眸时就一直奋斗的目标。一晃十几年过去了,一批又一批的孩子们来到学校咿呀学语,一届又一届的中学生在这里告别中学生涯,这期间接触到了各种类型的学生,聪明的、懒惰的、勤奋的、好学的……虽然在教育战线上我还谈不上是资深经验教师,但这些年的教学实践让我感触颇深的还是学生们的作文。今天,我想谈谈学生们的写作,我觉得具体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  相似文献   

10.
杨宁 《广东教育》2010,(2):68-68
陈老师年过六旬,依然一个人留守在山旮旯里的一个分教点,一教已是多年。一批批的孩子从这里成长,走了出去,又一批批走进了这所简陋的学堂。至于教了多少学生。陈老师自己也无法知晓。  相似文献   

11.
程果儿 《新读写》2023,(3):54-55
<正>儿子与我共处一校,我教小学,他在初中部。因为体质特殊,每天我都要为他在食堂的两餐操心。下午5时过后,我送走学生便匆匆赶去食堂陪他一起吃晚饭。跟他同届的七年级学生,有一批是我教过的。有的教过一年,有的跟我两年。我每晚跟儿子在食堂西头就餐,七年级学生吃完正好从这个方向下楼,所以,吃饭过程中我要多次回应他们的招呼。上学期,还有一批孩子过来,叽叽喳喳地围观我跟儿子吃饭,有的还带上新同学、新朋友一起来。  相似文献   

12.
二十几年前我经历了化学中考;师范院校毕业后,我任教于一所农村中学九年级的化学。见证了学生冲刺化学中考的过程,连续十年;后因工作需要担任县化学教研员服务化学教学又五年了。初中化学的教与研是我的精神家园.谈点化学教学方面的体会,与老师们分享、交流、商榷。  相似文献   

13.
"写话"可能是二年级学生和老师最感吃力和头痛的事了.学生们写呀写总觉得无事可写,老师们教呀教又总不见效果.我在担任二年级语文教学时,也曾经碰到这样的烦恼,但我却在学生赠予我的一粒"多味糖果"中找到了消除烦恼的良药.  相似文献   

14.
我是一位农村小学教师,教了12年的高年级数学,近几年改教中、高年级语文,常听同事们说:“我们农村小学的作文难教,学生的作文一塌糊涂,无法改。”但我在这几年的语文教学中,觉得我班学生的作文普遍写的好,每学期期末考试学生的作文得分要高于别的班,学生对写作文很感兴趣,同事们问我有什么好方法,我告诉他们,我只是利用本地资源去教学生写作。  相似文献   

15.
课堂改革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多年来,就课堂教学的总体情况而论,课堂教学方法没有多少改变,依然是教师苦口婆心教,学生在静静地听讲,年复一年周而复始,只是学生换了一批又一批而已.在我以往十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所教过的学生基本没有过质的变化,不喜欢英语的还是不喜欢,出成绩的还是英语基础本来就很好的学生.也曾在"启发式"教学的引导下努力改变自己的课堂.看了李镇西的<民主与教育>一书中对这类课的描述,又开始思考并怀疑自己的课堂.  相似文献   

16.
《手术台就是阵地》这一课中,用到“陆续”、“继续”和“连续”三个词。学生在预习课文时,觉得这三个词都有“接连不断”的意思,但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呢?学生说不出采。教学时,我先让他们把带有这三个词的句子划出来,然后一个一个地辨析。“战斗在激烈地进行着。我军的伤员陆续从火线上抬下来。”我启发学生想象当时的战斗情景。学生们说仗打得很激烈,不断地有人负伤,一会儿从火线上抬下一批伤员,过一会儿又抬下一批。我问学生:用什么词语可以代替“陆续”这个词呢?学生们回答说可以用“一会儿……一会儿……”并加上省略号。我肯定了他们的回答。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7,(19):177-178
三十三年的寒来暑往,我亲手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学生,又迎来了一批又一批新生。其中,许多学生已经走入社会,成为建设祖国的有用之材,这使我深感欣慰。现将本人的一些教学工作经验表述成文,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8.
崖涯 《今日教育》2013,(2):41-41
2013年,跟众多年轻又能干的同事们相比,我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老”新手。 初一时候我的班主任说:“当学生多好啊,自己努力就可以把学习搞好;可是当老师,只有自己很努力是不够的!”可是,我一直只会自己努力当一个好学生,却不知道怎么“教”别人一起努力。如果学生没有学习动力,我该怎么教他呢?  相似文献   

19.
学校工作,暑去寒来,年复一年,循环往复。学生送走了一届又一届,老师换了一茬又一茬,教干也提了一批又一批。良好的学生常规、教师常规和教干常规是做好学校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本保证。新学期又要开始了,校长应该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20.
三十六年的时光荏苒而逝,一万多个日子,在平凡而又崇高的工作中不知不觉地过去。兢兢业业,不断进取——这是我始终如一的工作信条。做教导主任累,但是辛劳换来的是学生们的健康成长;特别是能看到他们在一批批学生学会做人,作为合格的优秀的毕业生时,相信我和所有的教师都一样,会感到由衷的欣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