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事纠纷具有其特质性,家事调解有利于家事纠纷的圆满解决.我国至今没有专门的家事诉讼法律,司法实践中家事纠纷调解现状也存在一系列问题,这些都不利于家事纠纷的解决,不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因此需要针对家事纠纷的特点构建我国的家事调解制度.  相似文献   

2.
家事案件在司法实践中所占比例不小,其产生于特定的家庭环境之中,一般都牵涉到身份关系的认定,而对此类案件的处理方式应有别于普通民事案件。在借鉴域外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应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强制性调解程序以更有效地解决家事纠纷,也即将此调解程序前置于审判程序之前,强制予以调解。强制性调解程序的性质应为以合意性为主、强制性为补充的特性。此项制度的构建可以从调解程序的启动、调解机关、调解范围、调解方式等方面作出一些程序的设计。  相似文献   

3.
单一地将家事调解的概念局限于法院调解或非诉调解,都不能完整展现家事调解的法理内核。家事调解制度是涵盖了诉讼外与诉讼内的多种调解主体以解决家庭纠纷为目的多层次多样化的纠纷解决方式。我国大陆地区可以借鉴我国香港、台湾地区有关家事调解的立法经验,明确家事调解的范围,建立多机构合作的调解机制和逐步完善调解主体的专业化,实现民间解纷机制与诉讼解纷的有机衔接。  相似文献   

4.
家事纠纷解决的特殊性与对抗性色彩浓厚的普通民事审判程序之间具有内在的紧张关系,这为构建契合家事纠纷解决的审判制度提供了正当性基础。目前我国的家事审判程序尚处于试点之中,并且在具体的司法实践过程中尚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纵观世界各国或地区的家事审判程序并基于对家事审判制度本土化的考量,将马锡五审判方式与域外国家或地区的家事审判制度进行对比分析,进而充分吸收、融合、完善我国的家事审判制度。  相似文献   

5.
论我国家事调解程序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事纠纷不同于其它民事纠纷,其最大特性体现在家事纠纷当事人之间具有特定的身份关系,这种特性决定了注重恢复和维持当事人之间人际关系的调解机制是解决家事纠纷的天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7.
家庭日新会是近代职业教育先驱创办的研究家庭改良问题颇具影响力的社会团体,家事教育是该会改良家庭的主要手段。以家庭日新会为阵地,黄炎培、沈恩孚、顾树森等职业教育先驱及其邀请的业界精英,阐述了家事教育先进理念,开展了系列家事教育活动。近代职业教育先驱的思想与实践,不仅促进了1922年壬戌学制中家事科的建制与发展,而且推动了家事教育走向社会化,对当今家政教育亦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对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立法现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从法理角度深入细致的分析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主体,即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学生四者之间的法律关系,并以此为视角提出了一系列完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立法的建议,包括修订《职业教育法》、制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法》、清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地方性法规等。  相似文献   

9.
作为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的代表,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的法律职业教育各具特色,形成了风格迥异,且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法律职业教育体系,在这些职业教育体系背后隐含着法律职业教育与法学教育、法律职业准入、法律实践、传统法律职业教育、法律职业继续教育之间的矛盾与内在的关联性,透过这些矛盾与关系我们可以发现我国法律职业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从中得到一些思考与启迪,改革现有的法律职业教育模式,提高法律职业教育的质量与水平。  相似文献   

10.
法律职业教育是法学教育的重要环节。文章从法律职业教育发展入手,提出法律思维教育欠缺的问题,探讨了在法学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  相似文献   

11.
法律职业教育时法治的最根本的、最直接的贡献就是实现对法科学生这一准法律人群体的法律信仰培植.法律职业教育的法律认知机制促进法律的科学化和理性化以及法律批判精神促进法律的科学化和法律理性化,是法律人法律信仰形成的外在条件;而法律职业教育为相信和怀疑能力的形成提供知识基础,激发信仰意识,提供信仰目标和依据,则是法律人法律信仰形成的内在条件.  相似文献   

12.
2013年修订的《民事诉讼法》通过新增第三人撤销之诉、法院对虚假调解的处罚措施的方式对虚假调解予以规制,由于案外第三人欠缺对虚假调解的知晓,法院处于中立的位置难以对虚假调解进行充分的调查,强化检察院的外部监督就显得十分必要。通过改造检察院提起抗诉和检察建议的事由、进行调解中监督、细化检察院的调查核实权等方式都能够有效地强化检察院的监督力量,对虚假调解进行有效地遏制。  相似文献   

13.
关于法律职业教育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的法律职业教育是集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教育,它需要法学教育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考核方式等方面要有相应的改变,诊所法律教育适应了这一目标要求,成为法律职业教育中值得引进、借鉴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4.
法律职业教育对法治的最根本的、最直接的贡献就是实现对法科学生这一准法律人群体的法律信仰培植。法律职业教育的法律认知机制促进法律的科学化和理性化以及法律批判精神促进法律的科学化和法律理性化,是法律人法律信仰形成的外在条件;而法律职业教育为相信和怀疑能力的形成提供知识基础,激发信仰意识,提供信仰目标和依据,则是法律人法律信仰形成的内在条件。  相似文献   

15.
16.
中国目前的法律教育尚无确定的模式,由此带来了法律教育的诸多问题.基于现有法律专业本科教育和法学硕士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都存在的缺陷与弊端,JM(法律硕士)应当成为中国法律教育的主要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17.
我国民事诉讼中的法院调解,是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的一种方式,是我国多年司法实践成功经验的总结。目前法院调解还存在着诸多弊端,应对法院调解程序进行法律规制,从立法上对可调案件范围、调解程序开始阶段、调解方式等予以明确界定,进而减少调解活动的随意性,使法院调解的优越性得到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8.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产业结构升级、人才结构调整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的时代要求,也是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以广东省职业教育为例,主要从构建的必要性、原则和基本途径探讨等方面着手,分析、思考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雷雯 《职业技术教育》2007,28(19):73-74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高素质的职业法律人才,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法律职业共同体.因此法律职业教育必须树立专业素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一体化的教育理念,使职业教育贯穿法学教育的全过程,依据不同层次法律职业的不同要求,建立分层次、分阶段递进式的法律职业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20.
生成性教育思维强调教育的过程本性、关系属性、情境特性、差异个性。职业教育的属性、本质、基本特性蕴涵生成性。生成性视域下,现代职业教育要面向工作世界,体现生成的实践本性;要基于工作过程,体现生成的过程属性;要协同创新,体现生成的跨界特性;要观照可能性生活,体现生成的整体价值,实现"更好的技能、更好的生涯、更好的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