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含油污水的水质分析基础上,采用混凝沉降处理方法,通过正交设计考察了聚合氯化铝(PAC)、聚丙烯酰胺(PAM)的添加量和两次加药间隔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对透光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PAC加量为100 mg/L,PAM加量为1.2mg/L,加药间隔为10s时,水样透光率达到97.9%,悬浮固体去除率达98%以上,色度去除率接近100%,其它离子含量也都各有降低。  相似文献   

2.
文章采用混凝技术提取木薯黄浆废水中的植物蛋白质物质,实验通过选取最佳的混凝剂和助凝剂种类及其最佳用量,并研究p H、沉淀时间对混凝效果的影响,为木薯黄浆废水的资源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分别以1%的PAC、1%的氯化铁和1%的改性玉米淀粉处理木薯黄浆废水,三种絮凝剂的最佳投加量分别为0.133g/L、0.133g/L和0.05g/L,最佳絮凝p H分别为9、2和8,三种絮凝剂的沉淀时间均大于15min时处理效果较佳,此时木薯黄浆淀粉废水的浊度去除率均到达80%以上,COD去除率达到50%。复配实验结果表明:PAC与PAM的复配投加后,PAC投加量为0.02g/L,PAM投加量为0.002g/L,浊度去除率从80%左右上升至98.2%,COD去除率上升至51.8%,复配絮凝剂相比单一絮凝剂提取植物蛋白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
以含锌硫酸废水、铁屑、硅酸钠为原料,制备了聚硅酸铁锌絮凝剂,对聚硅酸铁锌的絮凝性能进行了研究,探讨了聚硅酸铁锌处理高COD马铃薯淀粉废水反应机理。结果表明:控制聚硅酸铁锌絮凝剂的Si O_2质量分数为0.02~0.025,(Fe+Zn)/Si摩尔比为1.5~2,硅酸活化的p H 1.56~2.12,活化时间为8~16 h,陈化时间为18~48 h时,可制得絮凝性能优良的聚硅酸铁锌絮凝剂。用制备的聚硅酸铁锌絮凝剂絮凝处理淀粉废水,COD从5642 mg/L降低到733 mg/L,SS从1270 mg/L降低到76 mg/L。  相似文献   

4.
以长宁某页岩气田作业现场的压裂返排液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水质特征、治理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絮凝沉降-氧化降解"预处理工艺。通过实验研究,确定了性能优良的明矾絮凝剂、高铁酸钾氧化剂,得出最佳实验条件:在pH值为10,絮凝剂明矾投加量为1000mg/L的条件下,快速搅拌3min,慢速搅拌15min;然后以絮凝沉降处理后的出水作为氧化降解的入水,同时在高铁酸钾投加量为1200mg/L,pH值为5,氧化处理1h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对页岩气压裂返排液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废液主要污染指标COD_(Cr)降低了83.24%,TOC降低了92.20%,TN降低了36.01%,色度降低了93.75%,从而为达标排放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5.
341省道马山至宜兴周铁段YMA02竺山湖线路区采用围堰明挖法施工,其湖底含有大量的疏浚淤泥,淤泥的不合理处理将会给周边造成巨大的环境压力。淤泥本身作为一种自然资源,直接外运废弃处理也是一种资源浪费。鉴于此,本文采用絮凝试验和颗粒级配试验,分析絮凝剂种类、掺量对于泥浆絮凝效果的影响,揭示了泥浆在絮凝过程中的絮凝机理和颗粒尺寸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絮凝处理效果优于阴离子聚丙烯酰胺(APAM)和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NPAM)且当CPAM掺量为0.4‰时,清液析出量最多;CPAM与APAM相比,前者对于泥浆的絮凝主要通过吸附电中和作用进行,而APAM由于其相对分子质量较大,可以同时发挥吸附桥架作用和吸附电中和作用;随着各絮凝剂用量的增加,絮凝完成后泥浆中粘粒的含量逐渐减小,粉粒的含量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6.
西部油田具有井深(油藏埋深2500米)、产出液温度高(40~60℃)、矿化度高(4~11×104mg/l)等特点。经过十几年的开发,油田已逐渐进入中高含水期(71.3%),油水井腐蚀结垢现象日趋严重,开展油水井防腐防垢工作已迫在眉睫。通过对西部油田油水井腐蚀结垢现状进行调查,开展系列固体缓蚀阻垢技术、牺牲阳极阴极保护技术等防腐防垢技术的研究与现场应用,解决部分油水井腐蚀结垢严重等问题,延长了检泵周期以及杆管柱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7.
对聚丙烯酰胺在不同投量和不同投加时间影响下絮体的强度(抗破碎能力)及恢复能力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投加时间和投加量的不同对絮体的强度因子和恢复因子的影响也不同,说明在不同条件下投加聚丙烯酰胺对絮体的抗破碎能力及重新生长能力的影响也不同:在混凝剂与聚丙烯酰胺同时投加时(絮凝0min),聚丙烯酰胺投加量的不同对絮体的强度因子和恢复因子的影响并不明显的,在絮凝5 min后投加,絮体的强度因子和恢复因子随着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大,投量达到1mg/L时,恢复因子达到86%,聚丙烯酰胺投加量一定时,絮凝时间越长,再投加聚丙烯酰胺,絮体的强度因子和恢复因子越大.  相似文献   

8.
为满足普光气田经济有效的注水开发,开展了悬浮物粒径与含量、细菌、含油量等对岩心的伤害性研究,确定了低于50×10~(-3)μm~2的低渗区块的主要水质指标控制范围分别为:悬浮物的粒径在2.0μm以下,悬浮物含量在2.0 mg/L以内;细菌含量低于100个/mL,回注污水时含油量控制在6 mg/L以内。  相似文献   

9.
腐蚀性气体对郝现联合站污水腐蚀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对郝现联合站污水分析的基础上,在污水中定量引入硫化氢、二氧化碳、溶解氧气体,测定了污水中单一气体以及三种气体共存时对碳钢腐蚀的影响,从而找出了影响碳钢腐蚀的主要因素。当O2、H2S、CO2三种气体单独存在时,随着它们浓度的升高,腐蚀速率逐渐加大。在O2、H2S、CO2(O2≤1mg/L)三种气体共存的介质中,H2S、CO2对腐蚀的影响程度远大于O2。郝现联污水腐蚀的主要原因是CO2、HCO3-引起的酸性腐蚀,同时O2的存在也加速了CO2的腐蚀。  相似文献   

10.
对乌金河受污染河段上游进行截污,采用接触氧化-人工快滤联合进行处理,实际工程运行结果表明,在来水水质COD≤372mg/L,BOD≤153 mg/L,NH3-N≤15 mg/L,TP≤3.56 mg/L,SS≤94 mg/L情况下,出水水质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系统运行稳定,可以对城市河流段污水进行治理,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膜生物反应器(MBR)深度处理生活污水的工艺特性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表明:膜生物反应器对微污染水中化学需氧量(CODG),氨氮(NH3-N),具有较高的去除率,出水CODG为30~45mg/L,去除率高达85%,NH3-N为0.3~1.8mg/L,去除率高达97%,满足中水回用的要求;TP为0.2~2mg/L,去除率为34%.不同水力停留时间下去除效果的比较表明:MBR处理微污染水时的最佳水力停留时间为8h.  相似文献   

12.
针对江苏油田含水上升快、采油速度低等问题,研制了一种新型水介质分散型乳液调堵体系。该体系以分散聚合方法合成的聚丙烯酰胺乳液为主剂,以酚醛树脂作为交联剂配制而成,具有有效含量高(20%)、溶解时间短(<10min)、不含有机溶剂等特点。筛选的交联体系在温度为65℃,矿化度为0~30000mg/L的情况下,成胶时间可控(3d~8d),成胶强度可调(0.04MPa~0.085MPa),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江苏油田先后试验2口井,综合含水分别由措施前的92.5%降到61.5%、93.7%降到39.1%,降含水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枣庄汇泉污水处理厂百乐克(BIOLAK)工艺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在活性污泥培养阶段,通过接种枣庄市污水处理厂的种泥,经过30d左右培养,反应池中污泥浓度达到2000mg/L.通过调整DO、污泥回流此、F/M等参数,使污水处理厂运行稳定,出水水质达标排放.最后.针对该工艺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用离子色谱测定土壤中钾离子的方法。采用Universal cation(7um)阳离子交换柱、4 mmol/L草酸溶液为流动相、电导检测器在6min内完成测定。待测离子浓度在1~30.0mg/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钾离子线性回归方程为线性回归方程为ΔS=1.701×10-4 C+4.019×10-4,相关系数为0.9998,方法检出限为0.5 mg/L,加标回收率为97.9%~100.2%,方法简便实用,用于环境土壤样品分析,所得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用离子色谱测定地下水中钾离子的方法。采用Universal cation(7um)阳离子交换柱、4 mmol/L草酸溶液为流动相、电导检测器在6min内完成测定。待测离子浓度在1~30.0mg/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钾离子线性回归方程为ΔS=1.695×10-4C+4.023×10-4,相关系数为0.9998,方法检出限为0.5 mg/L,加标回收率为97.8%~98.8%,方法简便实用,用于环境样品分析,所得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新型柔性板式膜生物反应器(FMBR)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并分别对COD、SS以及浊度等参数进行了考察。实验结果表明,当进水COD为400~600mg/L、膜通量在10~30L/m2.h时,最终出水COD50mg/L,浊度1NTU,SS几乎为0,对COD、SS以及浊度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2%、99%,100%,同时污泥浓度和反应器容积负荷都有显著提高,处理效果良好,出水水质稳定。  相似文献   

17.
[捅要]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羧甲淀粉钠(浆状)中氯乙酸的残留量.方法:色谱柱为Titank C18(250 mm×4.6mm,5μm);以0.2%磷酸溶液为流动相A,乙腈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14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20μL.结果:氯乙酸浓度在0.0056 mg/mL ~ 0.2026 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0(n=6),平均回收率为96.2%,RSD为1.14%(n=9).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专属准确,可用于测定羧甲淀粉钠(浆状)中氯乙酸残留.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在进水氨氮浓度为914.2mg/L,水温18℃的条件下,分别考察了磷酸铵镁沉淀法(magnesium ammonium phosphate precipitation method,MAP)处理高浓氨氮污水时p H值、反应时间及镁盐投加量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p H值为9.5,反应时间9min,n(Mg2+):n(NH4+):n(PO43-)=1.2:1:1时,出水氨氮浓度为16.19 mg/L,去除率可达到98.18%。  相似文献   

19.
环境中的氮素既是生命元素,也是环境的主要污染因子。岩溶地区土层浅薄,缺少天然的防渗和过滤层,地表污染物很容易通过落水洞等地表岩溶形态进入含水层,因此岩溶水易受污染。近年来,随着现代农业和工业的不断发展,大量化肥、农家肥的使用,化粪池以及工业污水的任意排放,致使岩溶区地下水硝酸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文章以岩溶区典型地下河-官村地下河为例,分析检测不同月份地下河水中的NO3-浓度。实验结果显示,地下河水中的NO3-季节性变化明显,NO3-浓度在9月份(秋季)达到最大值3.55mg/L,最低浓度值出现在3月份(春季)1.23mg/L,极差值为2.32mg/L,秋季是春季浓度的2.88倍。  相似文献   

20.
氟是以化学物质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氟对人体危害具有双重性,过少会造成儿童龋齿的发生,过多会出现饮水型氟病。利用选择性复合树脂来处理含氟废水,出水水质均可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二级标准(氟离子浓度应小于10mg/L)。本研究使用D201强碱苯乙烯凝胶型树脂(Ⅰ)和D319弱碱大孔型阴离子交换树脂(Ⅱ)作为选择树脂,通过实验研究得出具有较高交换容量的D319大孔型弱碱阴离子交换树脂,出水氟离子浓度为9.28mg/L,符合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