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车延霞 《现代语文》2005,(8):102-103
新课程非常关注审美教育,重视学生审美情趣、审美素养和审美能力的培养.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还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操","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2.
杨霞 《当代家庭教育》2023,(17):240-242
体育学科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应试教育理念下,教师往往比较关注体育学科的“育体”作用,对其“育心”作用并没有足够的关注,新课程标准的提出体育与健康课程要坚持健康第一,落实立德树人,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引领,重视育体、育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体育教学中,要立足学生学情,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巧妙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课后延伸活动中,要借助多样化体育活动,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多措并举推进体育与健康教育质量的提升以及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芬兰于2014年12月颁布了最新版《基础教育国家核心课程2014》,对包括健康教育在内的多门核心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作为少数几个将健康教育作为独立学科在初中教授的国家之一,芬兰的初中健康教育课程标准备受关注。通过分析芬兰初中健康教育课程标准,发现芬兰初中健康教育具有以下特点:基于核心素养构建课程标准;细化教学目标,注重评估学生能力;充分发挥教师的自主权,为教师提供资源与支持。这些特点启示我国初中健康教育:要将核心素养贯穿于健康教育;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及评估;优化师资建设,提供全方位支持。  相似文献   

4.
提升学生健康素养,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基础目标之一。学生健康素养的本质与我国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要求内在一致。通过明确学生健康素养的内涵,发现其与公民健康素养既相通又有差异。从健康教育学科建设的理论研究视角,学生健康素养包括健康知识和技能、健康观念和态度、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三个维度,健康知识和技能维度又包含身体(或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三层次,揭示学生健康素养的连贯性、阶段性、相通性、可塑性特点。从学校健康教育的实践探索视角,在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的不同阶段,健康素养养成的维度和层次各有侧重,形成了逻辑时序和清晰框架。建议推行学校健康教育、创新实施体教融合、拓宽社会性人格培养路径,协同促进学生健康素养养成。  相似文献   

5.
写作素质指的是写作冲动、写作基本素养及才能。中学生写作素质教育表现在三个方面:培养学生健康的鲜明的个性并重视品质教育;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并实施审美教育以提高学生写作的品位;培养学生写作情商并以情感教育激发学生写作。  相似文献   

6.
姚艳红 《新疆教育》2013,(6):143-144
审美教学是中学美术教学中的主内容。新课改后的美术课教学内容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充分发挥美术教学陶冶情感的能力,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争美能力。那么,初中美术教学中如何进行审美教育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相似文献   

7.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是精神超越性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具有审美特质的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是重视道德意识的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是需要对人进行个性培养的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人的潜能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是综合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8.
陈莉 《学语文》2005,(5):53-53
高中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由此可见。重视对学生审美素养的教育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而CAI的普及与运用不仅带来了教育教学的现代化。而且在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当前的初中体育与健康教育存在不少问题,如课程不被重视,学生缺乏良好的体育运动兴趣和习惯。新时期,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师要立足教学的目标,积极改革创新课堂教学,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推动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高职教育逐渐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在某些方面甚至已经起到了引领作用。对学生健康素养的重视和培养,成为高职教育的一大亮点,这也成为其区别于其他种类院校的重要特征之一。当今社会,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而将培养人们的健康意识纳入教育教学体系中,则有利于在全社会树立崇尚健康生活方式的良好风气。通过分析高职学生健康素养的现状,提出一系列提高发展质量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1.
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中职语文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放在了教育教学的关键地位。教师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应采取以下策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重视听、说、读、写,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借助小组合作探究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素养;开展审美鉴赏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组织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2.
文学就有美学,文因美存。阅读课虽没有音乐、美术那么直观。但它却能赋予审美教育更为广阔的天地。因此阅读教学与审美教育不可分割,在阅读教学中,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美好高尚的情操和审美素养是语文教师的义务。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学生进行审美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正>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新一轮教育改革对基础教育领域提出的教学方针与方向。小学语文的教育活动中,对教育对象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涵盖了语文教育的语言积累与规范、学生对语文思维模式的理解与掌握、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文化认知能力等若干方面。就现阶段小学语文的教学实务问题,本文立足核心素养的培养,就目前教学工作需要改进和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就小学语文教育怎样通过科学教学方法的实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4.
三笔字是师范生的基本功。汉字美学教育直接影响着学生审美素养和健康人格的形成。在汉字的教学中要着重对学生进行欣赏美、鉴赏美等方面的教育。  相似文献   

15.
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不仅仅要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自我学科素养,这样学生才能够对所学知识有更为透彻的理解。高中语文是一门育人功能非常强的学科,教师要充分把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展现出来,加强对阅读教学的重视,在阅读教学中逐渐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其次,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引导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学科素养。  相似文献   

16.
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符合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方向,对小学生审美素养及语文学科素养的提升具有非常积极的影响,因此该项教育工作的科学实施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进一步明确了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意义,分析了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教学问题,然后针对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策略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7.
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在教育阶段需要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审美鉴赏能力作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内容,通过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能够让学生对文本内涵、写作技巧有更深的理解与领悟,对其语用能力与创造能力同样会有提升作用.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需要重视培养的审美鉴赏能力,促使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8.
新课标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明确审美教育在课堂教学乃至学生的整个人生的发展中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教师要正视现状,重视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立足教材,立足师生,立足课堂,培养学生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通过有效的途径构建审美课堂,提高学生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正>[文本一]春风化雨以美育人(1)美育是提升学生审美素养、陶冶其情操、温润其心灵、激发其创新活力的教育。在德、智、体、美、劳“五育”中,美育与其他“四育”紧密联系、互相促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我们要通过美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引导全社会重视美育价值。(2)美育是一种独特的教育方式,它融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人格教育等于一体,潜移默化地影响人、陶冶人,促进身心和谐统一、健康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3)美育与德育密切相关。中外许多思想家、美学家都注意发掘审美中的伦理价值。蔡元培提出:“美育之目的在于陶冶活泼敏锐之性灵,养成高尚纯洁之人格。”审美具有引导学生向善的德育功能,美育能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观念、趣味和理想,让学生超越个人私利、私欲,培养其高尚的人格,提升其人生的境界。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教育中必须使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联结,注重"音乐美、图画美、意境美、品格美"的熏陶与培养,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