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袁行霈先生说:"鉴赏诗歌要从语言开始,进而至于意象,再进而达到意境,复进而臻于风格……"赏析语言是诗歌鉴赏最基础的一步,对于绝大多数考生来说,也许是最重要的一步。因为中国诗歌语言讲究含蓄意蕴、言简意丰,所以,这就需要考生推敲字词,品读诗语,披文入情。一、推敲"炼字"之传神  相似文献   

2.
<正>诗歌鉴赏是历年高考语文考查的重点与难点,综观多年的诗歌鉴赏题得分情况,得分率普遍偏低,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往往是考生读不懂诗歌,无从下笔。如何提高考生诗歌的鉴赏能力呢?笔者认为,鉴赏诗歌,读懂诗题对提高考生的鉴赏能力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正所谓"万诗题入手,抓题作文章"。那么,诗题具有什么作用呢?应当怎样读懂诗题呢?一、诗题的作用(一)诗题显示结构类别古代诗歌内容,可分为送别诗、写景诗、咏史诗、咏物诗、边塞诗等。诗题往往能显示诗歌的结构类别,鉴  相似文献   

3.
近年的高考语文对"古典诗歌鉴赏"的考查继续沿袭了以前的主观题型,即文字简答。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适应这种题型,实现答题思路和习惯的规范化,笔者拟从三个方面谈谈有关"诗歌鉴赏"的备考对策。首先,是如何圈定模拟训练材料的备选范围。要比较准确地圈定备考训练材料范围,必须把握制约命题材料选择的几个因素。一是难度控制。一定要考虑所选诗歌能让绝大多数考生读懂或基本读懂。二是诗歌长度(篇幅)定位。所选的诗歌篇幅不宜过长。三是  相似文献   

4.
近年高考,尤其是2008年高考,诗歌鉴赏题异彩纷呈,可是,考生这道题的得分却相当不理想。除了考生鉴赏能力薄弱外,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考生缺少答题的技巧。笔者认为,高考以主观题形式出现的古诗鉴赏题命题有其自身的特点,怎样根据命题的特点、规律以及要求找到答题的突破口,是获得高分的关键。为此,笔者提出高考诗歌鉴赏答题"六字诀"。  相似文献   

5.
面对高考古诗词鉴赏题,许多考生都感到无从下手。其实,诗歌鉴赏题并非深不可测、难以捉摸,只要我们细心阅读、依"法"办"诗",就一定能够将看似难不可摧的古诗题攻克。诗歌鉴赏要求考生从诗歌内容、语言结构、写作技巧及作品风格等角度鉴赏其所表达的主旨、思想情感及社会意义。我们不妨从以下两大方面着手研习古诗,努力把自己打造为诗词苑囿中的好"园丁"。  相似文献   

6.
陈新国 《语文知识》2014,(2):93-96,F0003
高考诗歌鉴赏题中有一种题型值得我们关注,那就是比较鉴赏题。所谓诗歌比较鉴赏是将两首或三首相近或相反的诗词放在一起,要求对比阅读,依据一定的标准和尺度对其内容、情感、表现手法、语言风格等方面进行比较、鉴别、赏析。这类题阅读量较大,需要考生捕捉的信息较多,综合检测性较强,倡导"个性化阅读",鼓励考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答案多元,开放度大。因此考生看到此类题往往不知所措,以致失分较多。纵观近十年来高考诗歌比较鉴赏题,不难发现,在可比因素上命题者多关注相同的诗歌意象,如"水""燕  相似文献   

7.
古典诗歌鉴赏,历来是高考语文试题中的一大难点。《考试大纲》在"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中要求能"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以及"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在古典诗歌鉴赏复习中,考生如能理清古典诗歌的五大关系,定能突破古典诗歌鉴赏这一高考难点。  相似文献   

8.
<正>古代诗歌鉴赏历年都是语文高考的必考内容,同时也是考生得分不高的题型。古诗歌鉴赏在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考试说明》中占的分值是11分。它的篇幅极短,但难度却极大,多数基础差的考生,在面对这一题目时常常觉得无从下手。面对这一现状,如何让学生在复习古诗词鉴赏时,有信心拿到理想的分数,笔者提出以"记"促"赏"的复习方法。即学生在大致读懂诗歌内容的情况下,通过识记诗歌鉴赏的常用知识、术语、技  相似文献   

9.
<正>在历年高考试卷中,诗歌鉴赏是重点考查的知识点之一,就其考点来看不外乎考查诗歌鉴赏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以及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这两个大的考点。很多考生在回答此题时,语言啰嗦、张冠李戴、措辞不当、要点不全。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读懂诗歌的内涵。笔者认为,要答好诗歌鉴赏题,首先要读懂诗歌。那么怎样才能真正读懂诗歌呢?检验读懂诗歌的标准主要从三个方面去加以判断:一是诗歌"写了什么";二是诗歌是"怎样写的";三  相似文献   

10.
古代诗歌是中国文学的艺术宝藏,古诗鉴赏是高考的必考内容,能力要求为D级,如果没有坚实的实词基础、丰富的阅读技能、深厚的文化底蕴,考生将无法在这个失分"重灾区"突破,更谈不上审美境界的提升。因此,笔者剖析了2019年全国各地语文高考卷的古代诗歌鉴赏主观题,探寻命题特点,关注命题变化,提示答题误区,旨在帮助考生突破瓶颈,有效备考。  相似文献   

11.
诗歌赏析试题大多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或考查考生积累古诗词中的经典名句的能力,或检测考生理解、鉴赏诗句内容以及表达效果的能力,或考查考生把握诗词曲中的意境、体会其思想感情的能力。该文作者试从绘画角度打开赏析诗歌的切入口,让考生读懂诗歌、理解诗意、领悟诗情,快速而准确地答好诗歌鉴赏题。  相似文献   

12.
一、怎样快速把握一首诗歌的基本内容 在考场上,一道诗歌鉴赏题留给考生的时间仅有六七分钟,快速把握诗歌的基本内容是考生做题的关键,也是鉴赏的基础。方法有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13.
古诗词鉴赏【考点阐释·考情分析】《考试大纲》规定高考古代诗歌鉴赏的考查要求是"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及"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2014年高考古诗词鉴赏努力涵盖形象、情感、内容、手法、语言五大方面的能力要求,题型依然以主观题为主。试题给人的总体印象是更趋平和、实在,能够有效地检测考生鉴赏古诗词的  相似文献   

14.
李先慧 《现代语文》2013,(7):155-157
古典诗歌鉴赏题是高考必考题,艺术手法又是诗歌鉴赏题中必考的能力点,而大多考生在艺术手法的考题上得分极低。其主要原因是学生只背诵艺术手法的术语,而没能把知识点转化为能力点,也就是说,考生不会从情与景关系、意象组合方式去分析艺术手法。本文以古典诗歌中数量词为切入点,来提高考生准确地把握诗歌的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15.
<正>用典,也叫"用事",指在诗歌中直接或间接地援用前人诗文名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典故,使诗歌的意蕴更加丰富、含蓄、深刻。高考诗歌鉴赏中对用典的考查时常出现。具体考查形式为:一是识别用典的手法。二是指出典故的出处。三是考查用典的意图或作用。这是近年高考对用典最主要的考查形式,前两种考查需要考生对典故有一定的积累,第三种考查方式就要求在指出典故的基础上展开进一步的分析,这对考生诗歌理解与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6.
吕永海 《高中生》2011,(36):14-15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题常常要求考生鉴赏诗歌的意象或意境,有些考生往往容易将两者混淆,造成失误。那么,考生该如何准确把握诗歌的意象与意境呢?  相似文献   

17.
吕永海 《高中生》2011,(12):14-15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题常常要求考生鉴赏诗歌的意象或意境。有些考生往往容易将两者混淆,造成失误。那么,考生该如何准确把握诗歌的意象与意境呢?  相似文献   

18.
<正>古代诗歌阅读题一直是历届考生最不易得分的一道题,其根本的原因有二,一是考生读不懂诗,二是答题答不到点子上。一、找标志词以帮助考生从内容上快速读懂诗标志词是指能体现诗歌内容特征的名词、动词和形容词。当我们找到了这些标志词,基本上就能读懂诗的思想情感了。例如:诗中有"送、别、离、恨、柳、浦、津、渡"等词,就应属送别诗了,抒发离愁别恨、孤独悲苦之情。诗中有"隐、隐居、隐者、渔翁、渔父、渔舟、渔樵"等词,属隐居诗,抒发  相似文献   

19.
综观2013年高考18套试卷,诗词鉴赏依然是考查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评价能力,即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从考生得分情况来看,得分率依然很低。究其原因,固然是由于一部分考生基础薄弱,不明诗歌内容;更由于相当一部分考生依然没能掌握诗歌鉴赏的主要方法,不能有效利用卷面信息.导致答非所问。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充分利用卷面的有效信息,帮助我们准确解答诗歌鉴赏题呢?  相似文献   

20.
引导考生了解古代诗歌鉴赏的常见失误以及失误原因,是古代诗歌鉴赏训练的有效途径之一。引导考生了解古代诗歌鉴赏的常见失误以及失误原因,是古代诗歌鉴赏训练的有效途径之一。以2005年全国卷Ⅲ为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